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年九年级统一测试(二)化学试卷2024.5考生须知1.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天然气用作燃料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干冰用作制冷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3.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A.禁止烟火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堆放易燃物D.爆炸品4.下列不是NaOH俗称的是A.火碱B.纯碱C.烧碱D.苛性钠5.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水C.氮气D.二氧化碳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铁矿石B.空气C.稀盐酸D.蒸馏水7.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水B.稀硫酸C.澄清石灰水D.食盐水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CO3 B.氢氧化钙Ca(OH)2 C.氯化铁FeCl2 D.氯化钠NaCl210.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MgB.ZnC.FeD.Cu1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石油12.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做法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B.循环使用教材等书籍C.骑自行车出行D.过度砍伐树木用于造纸13.硒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誉。一种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和45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 B.34C.45D.7914.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aCl2B.H2OC.SiO2D.FeS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回答15~16题。15.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20个原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6.茶树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以下土壤的pH适合茶树生长的是A.3~4B.5~6C.7~8D.9~1117.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B.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1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目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C.向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检验其是否变质D.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Fe2O3+4HCl2FeCl2+2H2O19.如右图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隔绝空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回答20~22题。20.②中溶液的质量为A.30gB.100gC.130gD.140g21.④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A.1:3B.2:5C.2:7D.1:2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仅④是饱和溶液C.给③加热或加水都可使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乙是氧化物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24.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GB3①=3\*GB3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2\*GB3②=3\*GB3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D.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25.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前,测量的是NaOH溶液的pH B.向a点溶液中加入铁钉后溶液变成黄色 C.b点时,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D.c点的溶液溶质为NaOH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生活现象解释〗26.(2分)2023年3月16日,北京首趟中欧班列从平谷马坊站出发,全程9000公里直达莫斯科。(1)固定集装箱的紧绳器由涤纶织带和钢制拉紧头组成,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部分是。(2)铁路工人要定期对铁轨涂油保养,防止生锈,导致铁轨生锈的原因是。27.(3分)对金属进行切割和焊接时用到的焊枪组成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燃气瓶中为乙炔(化学式为C2H2),乙炔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计算式)。(2)乙炔被压缩后灌进燃气瓶,其分子间隔(填“变大”或“变小”)。(3)进行气割气焊时,利用氧气的性质是。28.(2分)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1)下列物质中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填序号)A.NaHCO3B.Na2CO3C.NaOH(2)碳酸钙片是一种常用补钙剂,写出其与胃酸(主要成分为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科普阅读理解〗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面包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烘焙食品。霉菌是导致面包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影响面包的食用安全性。根据机制不同,面包的防腐技术分为物理防腐、化学防腐以及天然生物防腐。丙酸钙是面包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啤酒花,亦称蛇麻草,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不仅能使啤酒产生特有的风味,而且起到防腐作用,能抑制许多腐败菌滋生,是一种天然抑菌防腐物质。研究人员用相同配方,相同面包制作工艺(如图1),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上限添加啤酒花和丙酸钙,研究烘烤结束冷却至常温的面包,在储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如图2。图1图2不同样品储放至第4天的菌落总数见表1:检测指标检测结果国家标准要求菌落总数/(CFU·g-1)未添加防腐剂:1.2×104<1500添加啤酒花:1.3×103添加丙酸钙:5.5×102表表1通过比较发现,丙酸钙有更好的抑菌防腐效果,但婴幼儿和少年儿童这两类人群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其生理机能不如成年人,不能将化学防腐剂分解或排出体外,从而容易造成身体危害,因此将啤酒花添加到面包中作为天然防腐剂是有必要的。(原文作者王富,程万兴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面包的防腐技术有。(2)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环节有(写出一种即可)。(3)依据图2可知,丙酸钙比啤酒花的抑菌防腐效果好,依据是。(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依据表1数据,三种样品储放至第4天时均不能食用。②添加啤酒花作为防腐剂的面包更适合婴幼儿及少年儿童食用。〖生产实际分析〗30.(3分)钛白粉的化学名称是二氧化钛(TiO2),无毒,有极佳的白度和光亮度,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以主要成分为TiO2的金红石作原料,通过氯化法可以制备钛白粉,主要流程如下:高温(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高温(2)补全TiCl4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O2□Cl2+________(3)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1.(3分)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肥厂用氨生产化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1)(NH4)2SO4属于的肥料种类是。(2)煅烧炉中,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3)加入的X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H2SO4B.CaSO4C.SO2〖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2.(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1实验2(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33.(3分)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①溶解②过滤③_____(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步骤②的目的是。(3)步骤③的名称是_____。34.(3分)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开始前,止水夹为关闭状态。(1)水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证明氧气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操作及现象是:冷却后打开止水夹,。(3)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35.(3分)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浓硫酸的作用是。(2)关闭Ⅰ、打开Ⅱ,乙中现象:。(3)关闭Ⅱ、打开Ⅰ,乙中小花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理由是。36.(3分)利用下图装置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①的实验目的是。(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白同学认为只用稀硫酸分别与三种金属反应就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据的现象是。37.(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关闭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中并振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打开K,观察到烧瓶中形成色的“喷泉”。〖科学探究〗38.(6分)高锰酸钾沾到白色的实验服上,会出现棕褐色的污渍,难以清洗。某学习小组经查阅资料了解到可用草酸溶液(添加少量稀硫酸)进行清洗,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对去除棕褐色污渍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进行实验】将均匀染上棕褐色污渍的布条平均分为5份后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使用的水、草酸溶液、硫酸溶液的密度均视为1g/mL)实验编号温度洗涤试剂及用量/mL布条褪色所用时间/s水2%草酸溶液0.5%硫酸溶液①20℃109101189②20℃89301158③20℃59601120④30℃5960195⑤40℃5960180说明:本实验中,溶液总体积可看作是各液体的体积之和。【解释与结论】(1)配制草酸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ABCD草酸溶液的溶剂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①②③的目的是。(3)③④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①中,若将草酸溶液体积改为5ml,则布条褪色所用时间(填“>”或“<”)189s。(5)补做实验探究0.5%硫酸溶液的用量是否会影响反应速率。实验方案如下:20℃时,用2%的草酸溶液60ml、配制成洗涤试剂,清洗污渍程度相同的布条,记录布条褪色时间。〖实际应用定量计算〗39.(3分)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46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年九年级统一测试(二)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5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l2345678910答案ACABADCD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BCCBBDAC题号2122232425答案BDDC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说明: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生活现象解释】26.(1)涤纶织带(2)与H2O和O2同时接触27.(1)2*112*2+1*2×28.(1)A(2)CaCO3+2HClaCl2+H2O+CO2↑【科普阅读】29.(1)物理防腐、化学防腐以及天然生物防腐(2)发酵(或醒发或烘烤)(3)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当储存天数相同时,添加丙酸钙的面包菌落总数比添加啤酒花的少(合理即可)(4)①错②对【生产实际分析】3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