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武侯区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谷穗(suì) 箴言(zhēn) 矫揉造作(jiǎo)B.瞥见(piē) 调和(hé) 根深蒂固(tì)C.矗立(chù) 撩逗(liáo) 面面厮觑(qù)D.懦夫(nuò) 窗棂(líng) 箪食壶浆(dān)【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B.根深蒂固(tì)——dì;故选B。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束裹,分外妖娆。B.冷风吹进船舱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荒村。C.假如有人对朋友彬彬有理对亲人却经常发火,他就不是有教养的人。D.然而这群平时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红装束裹——红装素裹;C.彬彬有理——彬彬有礼;D乱窜——乱蹿;故选B。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中国成功进入宇宙空间站时代!这一壮举的实现离不开无数埋头苦干的科研工作者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的英雄形象如雷贯耳,他们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仰。A.埋头苦干 B.持之以恒C.如雷贯耳 D.丰功伟绩【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使用正确;B.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使用正确;
C.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对象使用错误;D.丰功伟绩:意思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使用正确;故选C。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获得改革先锋奖的郎平曾是一位国家队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排球教练。B.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群集体迁徙的事件引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C.三星堆遗址再次聚焦世人目光的原因是由于其巨大历史文化价值造成的。D.电影《长津湖》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们在冰天雪地中映死战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语序不当,应修改为:国家队的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排球教练;C.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的”;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战斗”后面加上“的场景”。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横无际混横:宽阔B.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C.多会于此会:应当,总会D.名之者谁名:命名(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属予作文以记之B.其西南诸峰其如土石何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则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A.山路盘旋六七里远,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消散开去的,是酿泉啊。B.山路盘旋六七里远,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在两个山间飞滴下来的,是酿泉啊。C.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D.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在两个山间消散开去的,是酿泉啊。(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段选文所写景象特点各异。甲文描写了洞庭湖壮丽雄浑的景象,乙文展现了醉翁亭周边秀美幽深的景致。B.两段选文都结构严谨。甲文先总起一笔,再分写洞庭湖景,最后转入议论;乙文先勾勒全景,再层层推出醉翁亭。C.两段选文都巧用修辞。甲文以反问引出作者的览物之情,乙文以两个设问,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D.两段选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衔”“吞”凸显洞庭湖磅礴气势,乙文用“翼然”描摹出醉翁亭形貌。【答案】(1)C(2)D(3)C(4)B【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C.句意:大多在这里聚会。会:聚会;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的/代词,这件事;B.它的/加强语气;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D.都是介词,在;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山行:沿着山路行走。于:从。泻:倾泻。句意: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故选C。【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有误。甲文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包含两层意思,即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情景交融;乙文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由远及近推出醉翁亭;故选B。【参考译文】【甲】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乙】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三、默写(共6分)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吴示侄孙湘》)②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③莫说相公痴,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2)请写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前四句或秦观《行香子》上阕的前四句。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夕贬潮州路八千②.欲说还休③.更有痴似相公者④.《月夜忆舍弟》⑤.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详解】本题考查背古诗文诵默写能力。注意“贬”“潮”“痴”“戍”“雁”“陂”“倚”“豪”“徜”“徉”的正确书写即可。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忘记王鼎钧①报上登的《十件值得忘记的事》一文,让人眼前一亮。里面有十条别开生面的格言: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对你的夸奖;忘记朋友和你的争吵;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忘记谁对不起你;忘记你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当你学习的时候,忘记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事……②其中有一句话是“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不得意的事,人人都有,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怎么对付这些不如意的事呢?忘记它!③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教人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是教人麻木,它的意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人人都可能受到打击挫折,受过打击和挫折的人,他的心灵会留下伤痕。这伤痕后来大概都结了疤,但是有时候还会痛。有些人,常常不忘记自己的伤痕,常常欣赏自己的伤痕,在伤痕不痛的时候,故意碰它,好像痛起来也是一番享受。这不好,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于扶着犁把不能总拉后看,因为人的注意力、精力都很有限。④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日子久了,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情感脆弱,意志消沉,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他预料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觉得,失败比成功好,灰暗比明朗好。只有失败,才能显得他品质高贵,才有机会让他自怜自爱。这种心理,叫作“悲剧主角”心理。⑤鲁迅说:“慧刷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却认为悲剧文学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世界经典名著的内容大多是悲剧故事,如曹雪芹的《红接梦》,巴金的《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其实悲剧文学的美除了情绪感染外,更有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我们应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⑥所以,“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这句话是值得拿来高声朗诵的。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了失败、才有短脸;有了经验,就要利用旧的经验向前、向上去创造新的生活。好比走路,我们必须要一直走,一直往前走。(1)文章围绕“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2)文章第一段连续引用七条格言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3)就全文内容安排来看,文章哪一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答案】(1)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从忘记的意义;为过去失败感伤的危害方面进行论述的。(2)列举十件值得忘记的事,增强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更好地引出下文,表达作者观点。(3)第⑤段。因为第⑤段论述了悲剧作用,与本文观点“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观点不符合,所以应删除。【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观点提炼和分析。第一问,结合第③段“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于扶着犁把不能总拉后看,因为人的注意力、精力都很有限”概括为: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第二问,第③段结合“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教人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是教人麻木,它的意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人人都可能受到打击挫折,受过打击和挫折的人,他的心灵会留下伤痕。这伤痕后来大概都结了疤,但是有时候还会痛”分析,这是从忘记的意义方面论述的;第④段结合“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日子久了,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情感脆弱,意志消沉,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看什么都是灰色的”分析,这是从为过去失败感伤的危害方面进行论述的。【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开篇第①段“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对你的夸奖;忘记朋友和你的争吵;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忘记谁对不起你;忘记你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当你学习的时候,忘记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事”连用七条格言,语言简洁凝练,增强感染力;其中“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更好地引出下文,清晰明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说服力;通过引用“报上登的《十件值得忘记的事》一文,让人眼前一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段落分析。首先点明需要删除的段落,之后说明理由。第⑤段。理由:结合第⑤段“其实悲剧文学的美除了情绪感染外,更有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我们应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分析,第⑤段从悲剧作用方面论述的。与“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观点不符合,所以应删除。五、作文(60分)8.王鼎钧的文章写道“忘记”,但同时生活也需要记忆。请以“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略。六、诗歌鉴赏(共4分)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寒塘·赵银晓发植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度南楼。(1)本诗中,引发诗人“乡心无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一鹤B.一燕C.一雁【答案】(1)本诗抓住“寒塘”“秋”“雁”等意象,描写了一幅秋景图,渲染了凄凉的气氛。(2)C【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要求首先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即可。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此处的“寒塘”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令人联想到“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后两句中的“雁”是另一个意象,“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渲染了浓重的秋意,同时以雁南归表现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愁。【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A.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B.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特别被古人青睐,意象颇为丰盛:或惜春悲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C.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本诗中,应该用“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故选C。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氏山房藏书记(宋)苏轼①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人耳目而适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书乎!②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面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近岁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③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④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皆习于礼乐习:练习B.皆束书不观束:捆扎C.见于行事见:同“现”,指表现D.庶有益乎益:好处(2)翻译文中画线句。①悦人耳目而适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书乎!②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3)本文是作者为李氏山房所作,其意在表达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条作答。【答案】(1)A(2)①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②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3)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推崇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仁者之心;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A.解释有误,“而皆习于礼乐”的意思是: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习:熟习;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注意重点字词“弊(破),竭(尽、完),惟(只有)”要理解正确;②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遗(给予),穷(尽),足(满足)”要理解正确。【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写作意图。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抓住文中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词句来分析概括。结合第③段“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可知,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为了推崇其仁者之心;据此可知,本文是作者为李氏山房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叹和敬仰;结合第④段“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可知,作者要把公择的藏书全都翻出来,拾取他剩余弃置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认为对自己会有所收益;据此可知,本文是作者为李氏山房所作,是要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结合第④段可知,“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李公择要作者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作者写作本文,是要表明作者是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点睛】参考译文:珍珠、美玉这些奇异珍贵的物品,虽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却不实用。金石草木,虽然具有实用价值,用过之后就会破损,取来就会用完。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都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儒家六部经典之作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在道德上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所能企及的。自从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这样地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漫无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已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我已经衰老多病,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用处了,只希望能有几年的闲暇,遍读李君藏书中我还没有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而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大概我将终老于此了。我把公择的藏书全都翻出来,拾取他剩余弃置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也许会有所收益吧!而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于是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名著阅读。作家聂华琴评价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解明的意象”,下面四首艾青的代表作,哪两首最符合这一评论?A.《失去的岁月》B.《光的赞歌》C.《烧荒》D.《下雪的早晨》【答案】BC【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A.诗人艾青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失去的岁月》中艾青把这段亲身经历过的生活都写了进来。通过空间上的延伸来阐述时间流逝的过程,充分流露出诗人对“失去的岁月”的悲痛与无奈。艾青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动人的情感;没有“直截了当的语言”,故不符合这一评论;B.《光的赞歌》再一次启示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以及自己的一生,作一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在诗人看来,此时此刻,只有光的形象能传达自己的心绪,因而,诗人再一次选择了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光的赞歌》这首诗,篇幅宏大,气势磅礴,情绪深沉而热烈。它以高屋建瓴之势,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时间和空间的无比宽阔的领域,层出不穷的哲理性的诗句,在这宽阔的领域中熠熠闪光;符合这一评论;C.《烧荒》这首诗表现出垦荒者热情似火,积极奉献精神,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无限期盼的思想感情。诗中作者用火、鹿、风等一连串饱含热情的词汇勾勒出了他们建设北大荒的豪情壮志;符合这一评论;D.《下雪的早晨》是艾青写于1956年的作品,共三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抓住了“大、白、静”的特点;接着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一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3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生命的活力;不符合这一评论;故选BC。12.《水浒传》在塑造侠义人物时,巧妙地做到了同中有异,皆为“义”举,鲁达“拳打镇关西”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义”有何不同?请结合阅读体验,简要作答。【答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打抱不平,他的义是他的侠义之心;武松醉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他的义是知恩图报。【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人物。要注意结合原著内容分析理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由原著“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等语句可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因为听了金氏父女遭遇之后义愤填膺,是路见不平侠义相助,所以他的义表现为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部分的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即施展各种手段对武松予以救助,为了使武松不被害死,下了不少苦功夫。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因此,他的义是知恩图报,是为了报答自己的恩人施恩。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你是谁?宗璞①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很觉奇怪,大声问道:“你是谁?”②那女人看着他,满眼都是泪,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③张过冷笑道:“你说你是董芊?你以为我不认得她吗?”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才是董芊,我和董芊。”那是一张结婚照。那时的张过头发蓬松,面目英俊,身边的董芊披着婚纱,天使一般。这句话,是他当年说过的,“看见了吗?敢来冒充?”④张过很饿,到厨房找了些饼干,又找到了牛奶,自己吃着。董芊不理他,打开衣柜去取衣服。张过跟过来,大声叫道:“你敢偷董竿的衣服!”拿起手机打电话报警,董芊知道他会动手,便关了柜门,回到扶手椅坐下。⑤一会儿,两个警察来了,互相说这场面也不是第一次了,问张过什么事,他说:“这个女人要偷董芊的衣服“⑥警察劝他道:“这就是董芊,她还给你做饭吃呢。”⑦张过指着墙上另外一张董芊的半身照片,那真是绮年玉貌,说:“她才是董芊。”⑧一个警察说:“她老了呀,董芊老了呀。”另一个警察说:“像你一样,你也老了。你看你头发都秃了。”他的头发只剩下周围一圈,中间光秃秃地发亮,⑨他一拍桌子,说:“别啰嗦!你们把董芊赶到哪儿去了?我要去找她!”说着,推开两个警察夺门而出。⑩他站在草坪上大声喊:“董芊!董芊!你在哪里?”⑪董芊连出来跟着他跑,也大声叫:“张过!张过!我在这里!”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⑫张过停止脚步转过头来。他看着眼前满是皱纹的脸,怀疑地,又同情地问:“你把董芊藏到哪去了?你是谁?”他想了一想,又大声问:“你是谁?”⑬“我是董芊。”董芊委屈地说,“你是张过,你不知道吗?我们回家吧。”她的声音很低。张过喝道:“你骗人!这世界到处都是骗子!我要去找董芊。”他说着,又向另一个方向跑去。⑭那里不远有一个养老院,月光下有几个老人在乘凉,他们看见张过,问道:“你来做什么?”张过道:“我来找我的妻子,她叫董芊。”董芊也赶到了,说:“我就是董芊,对不起,他失去记忆了。”一个老人道:“好啊好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呢。”另一位有点绅士模样的老人说:“苏格拉底曾经说……哎呀,说什么我忘了。”又一位老人笑道:“可别忘了吃饭。”沙哑的笑声中夹杂着一两声轻轻的叹息。⑮张过对董芊说:“你不要老跟着我,你是谁?”养老院的管理员走过来,劝说道:“你们回家吧。”张过看看周围的人,又看看董芊,好像有点明白,迟疑地拉住董芊的手,向他们的家走去。微凉的月光倾注在那片草坪上,照出两个老人的身影。⑯走着走着,张过忽然站住了,猛力推开董芊又向前跑,一面大声喊。这次喊的不是董芊,而是一个追问:“你是谁?你是谁?”⑰张过的声音飘过来,把董芊缠绕住了。董芊很累,但是这个声音拉着她跑。她也要问:“你是谁?你是张过吗?”⑱许多年前她和张过也这样跑过。那时是她在前面跑,张过在后面追。那是呼伦贝尔大草雁,月光照着无边际的草原,他们好像在大海上,海浪簇拥着他们。他们跑得很轻快,月光和草原连同那轻快的感觉都过去了,只留下变了形的记忆,还有那永远的追问。⑲“你是谁?你——是谁?”(1)小说中的董芊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2)文中画线处,作者两次写到月光下的情景,有何作用?简要分析。(3)小说安排养老院几个老人的情节有何深意?简要分析。(4)小说题为“你是谁?”,文中也多处出现这句话,有哪些妙处?【答案】(1)面对丈夫的失忆,董芊尽管痛苦却始终陪伴丈夫身边,表现了她隐忍、宽容、不离不弃。(2)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恬美的氛围;与小说末尾补叙中所描绘的月光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为呼应,表现张过和董芊曾经的恩爱与幸福;与张过因患老年痴呆而不认识爱妻和董芊对丈夫不离不弃又倍感心累的晚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3)表现了养老院老人对生活的无奈;拓展了故事的社会背景,说明张过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深化了主旨,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激发读者的悲悯情怀。(4)小说以“你是谁”为题,引人深思,又以“你是谁”开头,设置悬念,再以“你是谁”结尾,发人深省。【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依据①段“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②段“那女人看着他,满眼都是泪,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③段“董芊知道他会动手,便关了柜门,回到扶手椅坐下”;⑬段“她的声音很低”可知,董芊是一个面对丈夫的失忆,一直隐忍张过的无理指责和怀疑,自己尽管痛苦却始终陪伴丈夫身边,表现了她具有隐忍、宽容、不离不弃的个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依据⑮段划线句“微凉的月光倾注在那片草坪上,照出两个老人的身影”可知,这一语句是描写现实生活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恬美的氛围;依据⑱段划线语句“那是呼伦贝尔大草雁,月光照着无边际的草原,他们好像在大海上,海浪簇拥着他们”可知,这一句是回忆二人曾经的美好生活场景。这与⑮段划线句形成鲜明的呼应关系,表现张过和董芊曾经的恩爱与幸福;依据两处语句内容,再结合对前文内容的理解可知,张过因患老年痴呆而不认识爱妻和董芊对丈夫不离不弃又倍感心累的晚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据此,总结概括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依据⑭段“一个老人道:‘好啊好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呢’”;“另一位有点绅士模样的老人说:‘苏格拉底曾经说……哎呀,说什么我忘了’”;“又一位老人笑道:‘可别忘了吃饭’”“沙哑的笑声中夹杂着一两声轻轻的叹息”等语句可知:这表现了养老院老人对生活的无奈;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语句,也能了解故事的社会背景,说明张过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更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激发读者的悲悯情怀。【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作用。故事围绕标题“你是谁”展开,所以标题是全文的线索;从形式来看,依据小说开头“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很觉奇怪,大声问道:‘你是谁?’”可知,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一般有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等作用;依据小说结尾“‘你是谁?你——是谁?’”可知,这句话总结全文,深化了主旨,也以疑问的形式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依据上述内容,综合总结概括即可。九、语言运用(12分)14.思念,是诗歌里永恒的情感。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下面是一组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请你据此推断诗中抒情主人公的不同处境,并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代表诗歌经典名句抒情主人公的处境《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①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②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③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独居闺中《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④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有关思乡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①____________?关注意象是首要方法。思乡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是月,比如“鸡声茅店月”“江清月近人”等。“月”既烘托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又表达出乡思之愁。鸟出现频率虽不及“月”高,然而②_______________:在诗经中筑巢,在汉赋中孵化,③__________,在宋词中栖息,一飞数千年。除此之外,④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计算机导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长岭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3年云南省广西大学选调考试真题
- 2023年首都师大附中第一小学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务川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真题
- 2023年江西省弋投建设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引进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第十三师新星市教师考试真题
- 2024国考(地市)常识判断真题含答案(预热题)
- 2024年跨国企业员工聘用协议模板
- 保险基础知识题库解析
-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手册
- SPD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检中心检验科主任会议 6.1质量、速度与安全:POCT网络化管理
- 牙龈病PPT课件可编辑
- 幼儿园幼儿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说课课件)
- GB/T 18247.7-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7部分:草坪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7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
- Unit 7 Lesson 1 EQ-IQ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FZ/T 73024-2014化纤针织内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