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2.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A. B.C. D.3.把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杯中,两球均沉在杯底(如图),向水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加入盐水前,甲、乙两球所受浮力相等C.加入盐水后,乙球对杯底的压力变大D.加入盐水后,甲球所受浮力变大,乙球所受浮力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B.利用滑轮组,在省力的同时,也可以省距离C.人推铅球,铅球出手后人对铅球仍在做功D.用船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5.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盐水中,下列操作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在原来的位置将探头旋转90°C.将探头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D.将烧杯内盐水换成相同深度的水6.如图所示的荡秋千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是A.没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B.秋千摆过最低点时,动能为0C.秋千从最低点向高处摆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D.秋千从最高点向低处摆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7.学校都装有升旗杆,在旗杆的上端装有一种简单机械,它是()A.杠杆 B.定滑轮C.动滑轮 D.轮轴8.下列装置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 B.船闸 C.密度计 D.弹簧测力计9.下面关于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发生力的作用时,可能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平衡力,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0.以下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丹桂飘香 B.浓烟滚滚 C.落英缤纷 D.大雾弥漫1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出来的B.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C.是由牛顿一人独自研究得出的D.是以实验为基础,经科学推理得出的12.下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 B.钳子 C.起子 D.剪子二、填空题13.搭载“潜龙三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和70名科考队员的“大洋一号”科考船于2018年4月15日从厦门起航,奔赴南海执行“大洋一号”综合海试B航段科考任务,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出海。当“潜龙三号”从“大洋一号”上被放入海中时,科考船受到的浮力_____,在“潜龙三号“没入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两空均选“变大”、“变小”或者“不变”)。14.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使用时它的轴_____(选填“固定不动”、“随物体移动”);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15.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若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眼睛折射后的情况,如图所示,这个人的眼睛属于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这个人应该配戴由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6.重为8N、体积为500cm3的物体,用手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ρ水=1.0×103kg/m3)三、实验题17.(8分)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如图所示是小东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三个情景,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这种实验方法称作__________;(2)探究同种液体内部,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__________两图来进行研究;(3)比较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情景,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4)小强认为液体内部的压强还可能与方向有关,于是他将金属盒放在水中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深度处,多次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并比较每次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18.(8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选填“>”“<“或“=”);(5)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19.(8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实验序号水平部分的材料(a)______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①毛巾②棉布③玻璃板(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被撞击后的小车将作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4)如果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_____的关系四、作图题20.(8分)如图甲所示是电工所用的钳子,图乙是它的杠杆示意图,图中已画出了钳子所受的动力F1,请在图乙中画出钳子所受的动力F1的力臂l1及钳子所受的阻力F2。21.(8分)作图:(1)图1中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在图中画出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重心的位置);______(2)图2是运动员跑步时的情景,请画出他的右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______(3)图3中已标出钢棒撬石块的支点O和作用在A点上的动力F1,请画出F1的力臂l1。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小峰利用滑轮组将一个正方体金属块A从某溶液池内匀速提出液面,当金属块A浸没在液面下,上表面距液面的距离为h时开始计时,如图甲,计时后调整滑轮组绳端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使金属块A始终以大小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拉力F与金属块A向上运动时间关系如图乙。已知金属块A被提出液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h=0.25m,(假设溶液池足够大,金属块被提出液面前后液面高度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金属块A的重力;(2)动滑轮的总重;(3)正方体A的体积;(4)溶液的密度。23.(12分)在南极科学家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在海面正常航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1800m3,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采瓜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如图所示)。(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1)破冰船正常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多少?(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上冰面后,船的排水体枳变为原来的,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6m2,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

因为浮标从春季至夏季始终漂浮,漂浮物浮力等于重力,浮标重力从春季至夏季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答案选D。2、C【解析】

拉弓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将弓拉满后,弓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3、B【解析】

A.向水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根据沉浮条件可知,此时甲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而乙球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则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故A错误;B.加入盐水前,由阿基米德原理,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排出的水的体积相同,故所受浮力相等,故B正确;C.加入盐水后液体密度变大,根据浮力公式可知,乙球重力不变,而所受浮力增大,故对杯底的压力变小,故C错误;D.加入盐水后液体密度变大,根据浮力公式可知甲、乙球所受浮力都变大,故D错误。故选B。4、A【解析】

由题意可知,本题考察了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详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B.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但不能同时省距离,故B错误;C.铅球出手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但此时不再受到人的作用力,所以人对铅球不再做功,故C错误;D.用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就会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错误。故选A。5、A【解析】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A符合题意;B.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深度不变,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水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

荡秋千过程中,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加,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势能转化成动能,从最低点向上运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升高,势能增大,动能转化成势能,故D正确。7、B【解析】

根据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可以知道,旗杆顶端是一个滑轮,这个滑轮的作用是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即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选B。8、A【解析】

A.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仪器,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故C不符合题意;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

A.处在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不需要接触,故A错误;B.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故B错误;C.一切静止的或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D。10、A【解析】

A.桂花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B.浓烟滚滚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落英缤纷,花瓣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雾是粘有小水滴的固态灰尘颗粒,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11、D【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故A错误;B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但是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它是理想条件下的运动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来源于大量的真实的科学实验,但不能用真实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D正确;C.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科学推理而得出的,是经过数个人共同努力由牛顿概括出来的,故C错误。故选D。12、A【解析】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钳子在绞铁丝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剪刀在剪断毛线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A。二、填空题13、变小变大【解析】

科考船漂浮在海面,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当“潜龙三号”从“大洋一号”上被放入海中时,科考船的重力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在“潜龙三号“没入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根据公式p=ρgh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14、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解析】

[1][2]根据定滑轮的概念可知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5、近视眼凹透镜【解析】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详解】[1]若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眼睛折射后的情况如图所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这个人的眼睛属于近视眼。[2]这个人应该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6、5下沉【解析】

[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的浮力为5N。[2]松手后,浮力为5N,重力为8N,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将下沉。三、实验题17、高度差转换法甲乙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相同【解析】

(1)[1][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转换法。(2)[3]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只改变探头所处的深度,由图知应选取甲和乙两图来进行探究。(3)[4]由乙丙两图可知,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5]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18、海绵的凹陷程度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书包背带要做得宽大一些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解析】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可以发现,甲、乙受力面积相同,乙的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因此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3)由实验乙、丙可知:乙、丙压力相同时,丙受力面积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如书包背带要做得宽大一些,当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人背书包会更舒服一些;(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丙和图丁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根据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相等,即:p丙=p丁;(5)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中,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压力大小发生了改变,故不能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19、速度阻力大小匀速质量【解析】

(1)实验时,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目地是为了让小球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2)由实验知道,在小车初速度一定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大;所以,记录数据的表格中需要添加的是:(a)小车受阻力的情况;(3)由实验知道,水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速度变化越慢,滑行距离越远,由此合理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不再发生变化,即被撞击后的小车将作匀速直线运动;(4)如果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则需要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质量大的将小车撞击的更远,这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即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四、作图题20、【解析】

从支点O向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l1是力的力臂。在阻力的作用点沿阻力的方向画出阻力。如图所示:21、【解析】

(1)[1]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故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雨燕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2)[2]运动员的右脚在水平方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为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是向前的,如图所示:(3)[3]过支点O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如图所示:五、计算题22、(1)48N(2)12N(3)0.001m3(4)1200kg/m3【解析】

(1)金属块A提出液面后,读图可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F=15N,该滑轮组由四段绳子承担总重,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S物FS绳=GS物F4S物=G4F,金属块A的重力G=4ηF=4×0.8×15N=48N;(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