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第页,共25页《废旧毛纺产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240305一、工作简况必要性和意义再生毛纤维主要来自废旧毛纺织品和混纺纺织品,包括边角料及消费后废旧服装、家纺等,经回收、分拣后,通过物理开松方式加工成毛类再加工纤维。废旧毛纺产品再生利用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两地,江苏地区包括无锡江阴、无锡港下、苏州张家港,形成了废旧毛纺产品开松、纺纱、织造和服装设计加工完整的产业链,生产的双面呢、粗纺呢绒产品享誉国内市场。废旧毛纺产品循环利用产业集聚了大约500家废旧毛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年可利用废旧毛纺产品15万吨左右,是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应用的典型案例。202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2〕52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循环利用意识明显提高,高值化利用途径不断扩展,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实施意见》为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现行部分企业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不高,通过标准制定,促进废旧毛纺产品高质、高效、高值循环利用,推动循环再利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2.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苏市监标[2023]173号),《废旧毛纺产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正式立项,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纤维检验局、瑞天再生资源(张家港)有限公司、江阴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江阴笛科隆毛纺有限公司、江阴市永乐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技术归口。3.主要工作过程由牵头申报单位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江苏省纤维检验局对起草小组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定了起草工作过程的安排。起草小组成立后,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2023年4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2023年5-6月起草小组开始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标准草案的起草工作;2023年7-8月汇总分析再生毛纤维产品风险监测数据;2023年8月11日-12日召开了第一次标准研讨会;2023年9-12月汇总研讨会意见,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的确认(一)标准编制原则1.制定该地方标准时,使其操作简单、内容统一、适用性强,并努力提升标准水平。2.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3.注重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一致。(二)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1、标准名称的变更起草小组召开的第一次标准研讨会,与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提出,从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并与GB/T38923-2020《废旧纺织品分类代码》规定的分类代码相匹配,建议将原标准名称“废旧毛纺产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变更为“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2、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的总体要求、原料要求、处理工艺、毛类再加工纤维的外观卫生及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毛类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3、术语和定义除了GB/T20861界定的术语,本标准界定了下列术语。3.1毛类废旧纺织品wooltextilewaste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废弃的毛类纺织品。毛类废旧纺织品包括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3.2毛类废纺织品 pre-consumerwooltextilewaste在生产加工毛类纺织品过程中(如梳条、纺纱、织造、印染、裁剪等)产生的废料。3.3毛类旧纺织品post-consumerwooltextilewaste使用后淘汰的毛类纺织品。包括淘汰的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及其他纺织制品等。3.4循环再利用recycling对毛类废旧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满足相应标准的原料或产品的过程。3.5物理机械工艺physicalmechanicaltechnology采用机械的方法将毛类废旧纺织品进行切割、开松后得到纤维的过程。3.6毛类再加工纤维wooltextilewasterecycledfiber对毛类废旧纺织品进行物理机械工艺处理得到的再加工纤维,羊毛含量30%及以上,用于粗纺产品生产。4、总体要求通过参照GB/T39781-2021《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中第4章总体要求相关规定,本标准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总体要求。4.1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45001分别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安全体系。4.2企业应有固定且安全的生产场所,宜采用节能、环保、高值化利用工艺技术及装备。4.3应符合产品相关标准。4.4企业宜建立综合循环再利用体系,实现毛类废旧纺织品全面利用。4.5企业应设置污染防治设施,并配备相应的防尘、防噪声设备,减少二次污染。4.6企业应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管理制度。4.7企业应配备从业人员健康防护措施,进行人员岗前技术及安全培训,持续提升循环再利用质量和水平。5、原料要求通过参照《再加工纤维质量行为规范》中的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制度规定,本标准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原料要求。5.1企业应当建立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制度,验明原料来源、类型、质量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5.2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料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供货时间、原料数量、原料价格、原料类型等。5.3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记录应当保存不少于5年。6、处理工艺通过参照GB/T39781-2021《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中第5章前处理相关规定,结合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生产实际,本标准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处理工艺。6.1企业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消毒方法。6.2企业应按照毛类废旧纺织品的材质、颜色进行分类。6.3应采用人工或自动化设备去除毛类废旧纺织品上的非纺织品(如拉链、纽扣、装饰品、塑料件、金属件等),宜将去除的非纺织品另行回收利用。6.4采用物理机械工艺,对去除非纺织品的毛类废旧纺织品进行剪切、开松等处理。6.5宜采用高效节能的剪切、开松工艺技术及设备。6.6剪切、开松工艺应具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具备粉尘收集功能。6.7剪切、开松工艺降噪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7、毛类再加工纤维外观、卫生及技术要求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江苏省纤维检验局组织实施的《2023年再生毛纤维产品风险监测》,以及第一次标准研讨会与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的意见,规定了毛类再加工纤维的外观、卫生及技术要求。7.1不得含有危害性的硬杂物,如铁块、铁丝等金属物或木棍、砖块、尖锐物等。7.2不得检出跳蚤、婢、臭虫等可能传播疾病与危害健康的节足动物和蟑螂卵夹,不得检出昆虫、鸟类、啮齿动物等的排泄物或其他不卫生物质。7.3不得检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7.4pH值、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应符合GB18401C类要求。7.5手扯长度不低于10mm。7.6羊毛含量允差为10%。7.7其他技术指标包括羊毛直径、回潮率、双酚A、表面活性剂、重金属。8、毛类再加工纤维试验方法本部分规定了与第7章相匹配的试验方法。8.1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指标,按GB15979执行。8.2pH值、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指标,按GB18401执行。8.3手扯长度指标,按GB18267-20135.2.3.1执行。8.4纤维含量指标,按GB/T2910、GB/T16988、FZ/T01026执行。8.5羊毛直径指标,按GB/T10685执行。8.6回潮率指标,按GB/T6500执行。8.7双酚A指标,按GB/T41531执行。8.8表面活性剂指标,按GB/T23322执行。8.9重金属指标,按GB/T17593执行。9、环境保护通过参照GB/T39781-2021《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中第7章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结合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生产实际,本标准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8.1 企业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8.2 企业应收集处理循环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8.3 企业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要求。8.4 循环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执行GB18599。10、标志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第一次标准研讨会与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的意见,规定了毛类再加工纤维的标志要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0.3规定了产品外包装上宜标注条码、二维码等标志,从而满足产品碳足迹追溯的潜在需求。10.1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注颜色、纤维含量、包号、批号、生产日期、包重、厂名厂址及联系电话、执行标准。10.2在显著位置标注产品名称“毛类再加工纤维”。10.3产品外包装上宜标注条码、二维码等标志,用于产品碳足迹追溯。三、主要试验的分析2023年6月-8月,江苏省纤维检验局组织实施了《2023年再生毛纤维产品风险监测》专项行动,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承担具体抽样和检验工作,本部分主要介绍毛类再加工纤维的风险监测质量状况。1、基本情况1.1行动范围及抽样数量此次专项行动实施范围为江苏省内部分再加工纤维生产企业,风险监测涉及的检测项目包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异味、原料要求、纤维含量、卫生要求、手扯长度 、绵羊毛平均直径、回潮率、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杂率等12项指标。此次专项行动共计抽取100批次样品。从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底,各参与机构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完成抽样及检验工作,2023年8月,由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此次专项行动分析报告,提交给江苏省纤维检验局。1.2检测依据及项目1.2.1检测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32479-2007《再加工纤维基本安全技术要求》GB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18267-2013《山羊绒》GB/T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2912.1-2009《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T23344-2009《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GB/T291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相关部分)FZ/T01026-2017《四组份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6500-2008《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GB/T10685-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FZ/T20018-2010《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FZ/T07002-2018《废旧纺织品再加工短纤维》1.2.2检测项目表1所示为再生毛纤维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检测项目。表Seq表格\*ARABIC1再生毛纤维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检测项目产品类别检测项目检测参考依据参考指标备注再生毛纤维甲醛GB/T2912.1-2009≤300mg/kgpH值GB/T7573-20094.0-9.0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GB/T17592-2011GB/T23344-2009禁用异味GB18401-2010无纤维含量GB/T2910、FZ/T01026-2017/手扯长度GB18267-20135.2.3.1/羊毛纤维平均直径GB/T10685-2007/检测羊毛纤维平均直径回潮率GB/T6500-2008/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FZ/T20018-2010/卫生要求GB/T32479-2016、GB18383-2007GB18383-20074.2.1条规定不得检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GB18383-20074.2.3、4.2.4条规定原料要求GB18383-2007GB18383-20074.1.4条规定含杂率GB/T6499-2022、FZ/T07002-2018附录A2、数据分析此次再生毛纤维产品风险监测专项行动,共计抽取100批次样品。按照《2023年再生毛纤维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对所有批次进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异味、原料要求、纤维含量、卫生要求、手扯长度 、绵羊毛平均直径、回潮率、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含杂率等项目质量评估。2.1GB18401安全指标再生毛纤维主要用于生产双面呢和粗纺呢绒产品,因此要求符合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要求,考虑到再生毛纤维后续经过纺织染整的工艺,不考虑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项目,仅考核GB18401中4个项目(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异味)。表2所示为再生毛纤维GB18401中4个项目(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异味)符合情况汇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其中10个批次的样品甲醛含量介于22-49mg/kg,未超出GB18401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限量300mg/kg。表2再生毛纤维GB18401项目符合情况汇总项目甲醛PH值偶氮异味抽取批次100100100100符合批次100100100100符合率%100100100100甲醛含量mg/kg批号2020890,44mg/kg;批号2020899,37mg/kg;批号Q202305005010018,37mg/kg;批号Q202305005010031,30mg/kg;批号Q202305005010033,29mg/kg;批号Q202305005010037,22mg/kg;批号Q202305005010048,49mg/kg;批号Q202305005010052,41mg/kg;批号Q202305005010053,30mg/kg;批号Q202305005010054,25mg/kg。2.2纤维含量再生毛纤维主要来自废旧毛纺织品和混纺纺织品,包括边角料及消费后废旧服装、家纺等,经回收、分拣后,通过物理开松方式加工成毛类再加工纤维。对于再生毛纤维,与正常投料的纺织产品相比,纤维组分比较复杂,通常含三种及以上纤维组分。与此同时,下游应用企业主要以再生毛纤维中毛纤维含量作为结算依据,不同毛含量的再生纤维具有不同的结算价格,因此有必要对再生毛纤维含量进行考核。表3所示为再生毛纤维含量汇总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样品中纤维组分超过三组分。另一方面,考虑到再生毛纤维中纤维混合均匀程度较差,因此对其纤维含量的考核允差,参照GB/T29862-2013《纤维含量的标识》7.3和7.4中填充物纤维含量允差进行考核,即对于纤维含量大于20%的纤维组分,允差10%,对于纤维含量小于等于20%的纤维组分,允差5%,对于纤维含量小于等于5%的纤维组分,实际含量不得为0。表3再生毛纤维含量汇总序号纤维含量%1绵羊毛61.0聚酯纤维26.8腈纶6.7其他纤维5.5绵羊毛86.3腈纶7.6其他纤维6.1聚酯纤维67.4绵羊毛22.6腈纶6.0其他纤维4.0绵羊毛91.4聚酯纤维6.3其他纤维2.3绵羊毛75.3,聚酯纤维18.0,锦纶3.2,再生纤维素纤维2.4,腈纶1.1(含微量其他纤维)2聚酯纤维47.7绵羊毛40.0腈纶6.0其他纤维6.3绵羊毛98.0其他纤维2.0绵羊毛100绵羊毛87.9聚酯纤维7.4其他纤维4.7绵羊毛85.6,聚酯纤维10.3,锦纶4.1(含微量其他纤维)3聚酯纤维48.7绵羊毛43.5其他纤维7.8绵羊毛97.0其他纤维3.0绵羊毛100绵羊毛90.1聚酯纤维5.6其他纤维4.3绵羊毛68.4,聚酯纤维25.9,锦纶3.9,腈纶1.2,再生纤维素纤维0.6(含微量其他纤维)4绵羊毛74.4聚酯纤维21.5其他纤维4.1绵羊毛90.9其他纤维9.1绵羊毛100绵羊毛95.7其他纤维4.3绵羊毛87.2,聚酯纤维12.8(含微量其他纤维)5聚酯纤维52.3绵羊毛47.7(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92.2聚酯纤维7.8(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100绵羊毛86.6聚酯纤维8.7其他纤维4.7绵羊毛83.1,聚酯纤维15.7,其他纤维1.26绵羊毛94.8其他纤维5.2绵羊毛82.1聚酯纤维17.9(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2.5聚酯纤维26.6其他纤维6.7腈纶4.2绵羊毛85.6聚酯纤维14.4绵羊毛87.6,聚酯纤维12.4(含微量其他纤维)7绵羊毛94.6其他纤维3.9聚酯纤维1.5绵羊毛98.5其他纤维1.5绵羊毛59.4聚酯纤维34.0其他纤维6.6绵羊毛88.6聚酯纤维8.6其他纤维2.8绵羊毛95.8,聚酯纤维4.2(含微量其他纤维)8绵羊毛96.1其他纤维3.9绵羊毛96.1其他纤维3.9绵羊毛71.0聚酯纤维24.5其他纤维4.5绵羊毛68.8聚酯纤维25.5其他纤维5.7绵羊毛70.0,聚酯纤维24.5,锦纶2.2,腈纶1.8,再生纤维素纤维1.5(含微量其他纤维)9绵羊毛79.0其他纤维11.7聚酯纤维9.3绵羊毛89.3聚酯纤维7.0其他纤维3.7绵羊毛74.3聚酯纤维17.3其他纤维8.4绵羊毛84.6聚酯纤维8.8其他纤维6.6绵羊毛92.9,聚酯纤维5.9,其他纤维1.210绵羊毛95.0其他纤维5.0绵羊毛48.5聚酯纤维43.4其他纤维8.1绵羊毛86.7聚酯纤维7.5其他纤维4.8绵羊毛97.8其他纤维2.2聚酯纤维10011绵羊毛68.7,聚酯纤维15.4,腈纶7.8,锦纶4.6,再生纤维素纤维3.5(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1.1,聚酯纤维33.0,再生纤维素纤维3.0,腈纶1.9,锦纶1.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85.0,聚酯纤维12.6,其他纤维2.4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1.5,聚酯纤维18.7,腈纶10.8,锦纶6.1,再生纤维素纤维2.9(含微量其他纤维)12聚酯纤维100绵羊毛95.5,聚酯纤维3.8,其他纤维0.7绵羊毛60.5,聚酯纤维33.3,锦纶2.6,腈纶1.8,再生纤维素纤维1.8(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98.5,其他纤维1.5绵羊毛93.8,锦纶3.0,再生纤维素纤维1.1,聚酯纤维1.1,腈纶1.0(含微量其他纤维)13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1.3,聚酯纤维25.3,其他纤维3.4绵羊毛89.2,锦纶10.8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98.5,其他纤维1.514绵羊毛98.6,其他纤维1.4绵羊毛88.9,聚酯纤维8.4,其他纤维2.7绵羊毛69.8,聚酯纤维25.5,其他纤维4.7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95.3,其他纤维4.715绵羊毛93.0,聚酯纤维5.6,锦纶1.4(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6.2,聚酯纤维17.8,锦纶2.8,腈纶2.4,再生纤维素纤维0.8(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1.2,聚酯纤维32.5,再生纤维素纤维2.4,锦纶2.3,腈纶1.6(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6.1,聚酯纤维20.4,其他纤维3.516绵羊毛94.7,聚酯纤维5.3(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2.7,聚酯纤维31.7,锦纶3.9,腈纶1.0,再生纤维素纤维0.7绵羊毛68.5,聚酯纤维26.2,其他纤维5.3绵羊毛90.0,聚酯纤维7.3,其他纤维2.7绵羊毛72.7,聚酯纤维24.2,其他纤维3.117绵羊毛92.6,腈纶3.5,聚酯纤维1.7,锦纶1.3,再生纤维素纤维0.9(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6.8,聚酯纤维18.1,腈纶2.8,锦纶2.3(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6.0,聚酯纤维27.5,锦纶2.9,腈纶2.2,再生纤维素纤维1.4(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8.1,聚酯纤维18.0,其他纤维3.9绵羊毛70.1,聚酯纤维22.6,再生纤维素纤维3.8,腈纶2.2,锦纶1.3(含微量其他纤维)18绵羊毛97.0,其他纤维3.0绵羊毛71.6,聚酯纤维20.7,腈纶3.3,锦纶3.0,再生纤维素纤维1.4(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74.0,聚酯纤维20.6,锦纶3.3,腈纶1.3,再生纤维素纤维0.8(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96.4,其他纤维3.6绵羊毛67.1,聚酯纤维25.4,其他纤维7.519绵羊毛89.8,聚酯纤维8.6,其他纤维1.6绵羊毛90.7,聚酯纤维7.5,其他纤维1.8绵羊毛82.8,聚酯纤维9.0,锦纶7.0,腈纶0.6,再生纤维素纤维0.6绵羊毛85.5,聚酯纤维6.8,锦纶3.7,腈纶2.0,再生纤维素纤维2.0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20聚酯纤维72.3,绵羊毛27.7(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62.9,聚酯纤维31.7,腈纶3.1,锦纶1.7,再生纤维素纤维0.6(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绵羊毛80.6,聚酯纤维14.4,其他纤维5.0绵羊毛95.4,聚酯纤维4.6(含微量其他纤维)2.3纤维长度和细度纤维长度和细度决定了纤维的可纺性及面料的品质,纤维长度越长,细度越细,纤维的可纺性越好。对于再生毛纤维,通过物理开松方式加工而成,决定了其纤维长度明显小于原生纤维,其下游企业同样关注纤维长度和细度,特别是其中羊毛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对于再生毛纤维长度测试,行业内可供借鉴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①平均长度,GB/T16255.3-2008《洗净马海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手排法》;②巴布长度,GB/T6501-2006《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梳片法》③手扯长度,GB18267-2013《山羊绒》5.2.3.1。其中手排法测试,对测试人员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测试过程比较复杂,再生毛纤维平均长度介于10-30mm,梳片法也不能适用,相对而言,GB18267-2013《山羊绒》5.2.3.1中的手扯长度,操作比较简单,也适用于再生毛纤维长度特点。表4所示为再生毛纤长度分布情况。从表4可知,大部分样品手扯长度介于10-30mm。表4再生毛纤长度分布情况手扯长度mm≤10mm10-20mm20-30mm30-40mm≥40mm批次数0593144占比%0593144平均值/15.722.732.770.2对于再生毛纤维细度测试,下游企业主要关注其中羊毛纤维细度,相应的测试方法为GB/T10685-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2.4回潮率和含杂率因为涉及到纤维质量结算,下游企业关注再生毛纤维的回潮率和含杂率,对于回潮率和含杂率过高的样品需要扣除相应的水分和杂质。对于再生毛纤维回潮率测试,相应的测试方法为GB/T6500-2008《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与此同时,GB/T9994-201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中规定再生毛公定回潮率17%。对于再生毛纤维,纤维组分比较复杂,通常含三种及以上纤维组分,其公定回潮率需要折合各组分比例获得,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在标准文本中增加再生毛纤维公定重量计算。对于再生毛纤维回潮率测试,检测数据表明,大部分样品中回潮率介于5-15%,其中有两个样品回潮率超过20%,分别为纤维含量:绵羊毛100(含微量其他纤维),回潮率20.15%;纤维含量:绵羊毛98.5,其他纤维1.5,回潮率20.34%。对于再生毛纤维含杂率测试,相应的测试方法包括:原棉杂质机法GB/T6499-2022《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和手检法FZ/T07002-2018《废旧纺织品再加工短纤维》附录A。表5所示为再生毛含杂率分布情况,从中可知,不管是机检法还是手检法,测得的样品含杂率明显偏低,绝大多数样品含杂率小于0.5%。表5再生毛含杂率分布情况含杂率%≤0.50.5-1.01.0-2.0≥2.0批次数751247占比%751247平均值0.30.71.44.92.5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对于再生毛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测试,相应的测试方法为FZ/T20018-2010《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表6所示为再生毛二氯甲烷可溶性物分布情况,从中可知,绝大多数样品二氯甲烷可溶性物小于2.0%。表6再生毛二氯甲烷可溶性物分布情况含杂率%0-1.01.0-2.02.0-3.0≥3.0批次数2563102占比%2563102平均值0.71.32.43.72.6原料及卫生要求再生毛纤维主要来自废旧毛纺织品和混纺纺织品,包括边角料及消费后废旧服装、家纺等,经回收、分拣后,通过物理开松加工成毛类再加工纤维。对于再生毛纤维原料要求,参照GB18383-20074.1.4规定:(1)毛类再加工纤维中不得含有危害性的硬杂物,如铁块、铁丝等金属物或木棍、砖块、尖锐物等。(2)毛类再加工纤维肉眼观察不得检出蛋、蜱、臭虫等可能传播疾病与危害健康的节足动物和蟑螂卵夹,不得检出昆虫、鸟类、啮齿动物等的排泄物或其他不卫生物质。再生毛纤维的原料来源复杂,原料在堆放、加工和贮运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细菌的污染,尤其是一些化脓性致病菌危害性比较大,对生产者、销售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