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古诗文默写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

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

动人的景象:,,o

4.《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

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

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几句对话可以

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

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

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

“";至于礼乐教化则“"。

7.在《论话•先进》中,公西华在谈自己的志向之前,先谦虚的说“,

8.在《论话•先进》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

“",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9.《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

庙祭祀之事,他说“,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

措施的句子:“?”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

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

“?”这显示了孔子善于点拨诱导。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

达到“,”的目的。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

4.子路率尔而对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

6.可使足民以俟君子

7.非曰能之,愿学焉

8.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9.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L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2.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齐桓晋文之事》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o

3.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

”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最终能得到

“”的效果。

4.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

是:O

6.用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仁君“罔民”的不可思议,自然引出下文对明君保民的论

述的两句是:?

【答案】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庖丁解牛〉〉

1.最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2.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

3.表现庖丁解牛到关键部分时保持谨慎态度的语句是

4.表现庖丁解牛后怡然自得神态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庖丁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3.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5.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

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烛之武被请求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语句是:

5.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6.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7.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

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8.做人要有智谋,还要有仁义,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

9.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o

【答案】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6.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7.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9.夫晋,何厌之有?

《鸿门宴〉〉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

?

4.刘邦对项伯解释派兵把守函谷关的目的的句子是

5.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

6.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谏逐客书》

1.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O

2.《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太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这两句是

3.《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

是:O

4.《谏逐客书》善于运用假设论证证明观点。文章在列举了秦国先君借助客卿的力量

实现了秦国的强大事实后,使用假设论证,指出假若没有客卿的结果是:

5.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

子是:。

6.《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的两句是:

7.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

O

8.李斯在《谏逐客书》的末尾作结时指出秦人“

”的危害,具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9.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5.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7.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8.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9.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太宗十思疏>>

1.《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

2.《谏太宗十思琉》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

述,指出治理国家要积聚民心。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善用喻,喻巧而理至,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劝谏

太宗在安乐时要想到危难,避免奢侈,否则,

“",危及治国之本。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的原因的句

子是:o

5.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有好的开始的人多,有好的结局的人少

的两句是o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做到十思,皇帝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

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这句话是

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

子是:。

8.《谏太宗十思疏》中,国君不仅掌握帝王的重权,占据天地的重大地位,并且还要:

9.《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文武群臣争相效力,君王无烦心之事,那么帝王就

会:。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两句是:

1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面对统治者的严酷刑罚和威风怒气,人们的态

度是o

1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王有重大权利和地位的两句是:

1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帝王在创业守业时德行方面有不同表现的句子是:

14.《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不竭诚对待臣民,如同用腐烂的缰绳驾驭马车一样可怕

的句子是:?

1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的句子是:O

16.《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帝王不必耗费精力、违背顺其自然治理天下方针的两

句是:!

1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了“用人纳谏”的策略是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

人,听取好的意见“”,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打下了基础,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

1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和兴建要适可而止

的两句是:o

1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仅要谦虚有修养,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

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以及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还要远离奸佞小人的

两句是:°

【答案】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4.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6.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8.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9.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10.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1.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1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13.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14.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5.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6.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7.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8.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0.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答司马谏议书〉〉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

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O

2.《答司马谏议书》中,“",可以说是王

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

论根据是“”,根本目的是

“”,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

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

”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

现象。

【答案】

L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阿房宫赋》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

是:。

2.《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阿房宫总体建筑形势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两句写有两条河

流在宫墙内流淌,借“水”来侧面衬托阿房宫之大。

4.《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历数阿房宫楼阁之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

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7.《阿房宫赋》中用“”两句描摹阿房宫建筑群的形态有的

像蛇在盘旋,有的像谷仓一样。

8.《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9.《阿房宫赋》中,“”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

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

10.《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惊诧口吻描写阿房宫中楼阁之间

通道的句子是:?

11.《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中桥

梁高高低低,分不清东西南北。

12.《阿房宫赋》中“”一句形容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

意;"”一句形容大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1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打开梳妆镜的情景的句子是:

14.《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梳理发髻的情景的句子是:

O

15.《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夸张、衬托的手法,“

",从渭河水面上漂浮物的角度,极言宫女之多。

16.《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焚烧熏香的情景的句子是:

O

17.《阿房宫赋》中“”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

象;"”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18.《阿房宫赋》中通过秦朝统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财富和挥霍财富截然不同的两种情

形,来批判秦朝统治者奢侈的句子是:“

19.《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梁柱之多的句子是:

20.《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椽之多的句子是:

21.《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钉头之多的句子是:

22.《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瓦之多的句子是:

23.《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栏杆之多的句子是:

24.《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做对比,其

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25.《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尽失人心、骄横顽固的句子是:

26.《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两句写出了农民起义

埋葬了秦王朝的统治,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27.《阿房宫赋》中用“”来总结若

六国“爱人”则不被秦灭,接着写如秦也“爱人”,便不可能亡国灭族。

28.《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

“";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

“",没有谁能够消灭它。

29.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

得别人的语句是:o

30.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

重蹈秦人覆辙。

【答案】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5.廊腰缰回,檐牙高啄

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7.盘盘焉,困困焉

8.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9.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0.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1.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12.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1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4.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15.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16.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17.烟斜雾横雷霆乍惊

18.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1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0.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21.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22.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3.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24.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2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7.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8.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

L苏洵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实力比不上秦国,但

“”,借此劝说北宋统治者,

2.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苏洵在《六国论》中便引用“古人云:'以

地事秦,'”来论证贿赂秦国的危害。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

让对方寝食难安。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

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o

5.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

“",但非常可惜的是“"。

6.苏洵用精妙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

行为。

7.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

题,这是因为:o

8.苏洵认为燕赵的灭亡令人同情,因为

9.苏洵认为,如果六国国君丢掉幻想,不去取悦秦国,而是“",那

么一定会出现“”的结果。

10.苏洵认为,那些没赂秦的国家的灭亡也跟那些赂秦的国家有关,因为他们

“",最终灭亡。

11.《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

12.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

句子是:。

13.苏洵在《六国论》中讲述赵国败亡的原因时说

“",指出杀害良将是导致国家灭亡

的原因之一。

14.苏洵的《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

“”而导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

者感慨“”。

15.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

“”,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

慧。

【答案】

1.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二败而三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7.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8.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9.并力西向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1.暴霜露,斩荆棘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4.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登岳阳楼》

1.《登岳阳楼》中“”两句表面看有初登岳阳

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2.《登岳阳楼》中“"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

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3.《登岳阳楼》中采用借代手法,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

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的句子是

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

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5.《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

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

泪交流。

6.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被王士稹赞为

“雄跨古今”,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的诗句是:

【答案】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桂枝香•金陵怀古〉〉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交待时令地点天气等

信息,为全词打下了凄凉感情基调的诗句是: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点明了地点和季节,

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脱化于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

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

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的名句是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水,

“”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

一个广阔的背景。

5.《桂枝香》一词中,“"两句写远去的征帆像

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

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6.《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大背景之下的具体景物,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

由纯自然的景物写到人的活动,使得画面生动起来的诗句是:

7.《桂枝香〉〉一词中,“",所念者,

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繁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

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

8.《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一声叹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诗句,再现陈后

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江南各朝覆亡相继的名句是:

9《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

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

的教训的句子是:。

10.《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两句化用窦

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鹏鹄飞上越

王台”之意。

1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的名句是:

【答案】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2.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4.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5.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6.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7.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8.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9.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10.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1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念奴娇•过洞庭〉〉

L"”三句点地域与节候的特点,说明

了这是一个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