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性骨质疏松_第1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性骨质疏松_第2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性骨质疏松_第3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性骨质疏松_第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性骨质疏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目录概述病因骨量变化的规律与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原发Ⅰ型、Ⅱ型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治疗一、概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无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或药物等因素,主要与绝经、增龄衰老有关的骨质疏松症。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发生的骨质疏松女性65岁以后、男性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②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不明在青少年发生二、病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雌激素水平↓

新骨形成速度低于骨吸收速度骨丢失骨量降低破骨细胞功能↑↑骨吸收↑↑甲状旁腺素↓肾合成维生素D↓二、病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①增龄

②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维生素D↓、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骨吸收快于骨形成速度,致骨丢失肾功能减退、日晒不足甲状腺C细胞功能减退各种原因致血钙↓成骨细胞活性↓骨成形不足与年龄相关(非性激素依赖)的骨丢失

③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钙、磷、维生素等摄入不足。

骨松三窗口:牙齿、皮肤、指趾甲皮肤极薄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

④户外运动减少维生素D↓、肌肉体积及功能↓三、骨量变化的规律与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达峰值骨量年龄:女性约30岁、男性约33岁。男性一生中每个阶段骨量均高于同阶段妇女性

女性达峰时期过后每年丢失0.25%~1%骨量丢失规律:男性约于50岁后开始缓慢丢失,70岁后丢失加快,80岁后骨量较峰值量减少16%~20%80岁后骨量较峰值量减少40%~50%绝经后最初7年每年丢失2%~3%女性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骨吸收过度,骨形成相对不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骨吸收功能正常或稍低,而骨形成不足。因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形成与吸收功能抑骨吸收促骨形成

四、原发Ⅰ型、Ⅱ型骨质疏松症鉴别类别Ⅰ型Ⅱ型年龄50~70>70女:男6:12:1骨丢失骨松质骨皮质和松质骨骨丢失率快速丢失缓慢丢失骨折部位椎体、桡骨远端椎体、髋部甲旁腺功能降低亢进钙吸收减少减少1,25(OH)2D3

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病因雌激素降低增龄衰老五、诊断绝经后OP:①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②绝经后5~15年内,即50~65岁③除外继发性OP老年性OP:①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②女>65岁、男>70岁③除外继发性OP六、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侧重:抑制骨吸收、性激素补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侧重:促骨形成——补充钙、促钙吸收和作用,抑制骨吸收★运动疗法适合所有骨质疏松患者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降钙素甲旁素其他绝经后OP√√

√√雌激素老年性OP√√√√√继发性OP√√√√治疗原发病男性OP√√√√√严重的OP√√√氟制剂OP伴有骨关节炎√√√√OP骨痛√√√√非甾体抗炎药●男性OP:钙剂+活性维生素D3,同时多以二膦酸盐为一线药物●OP伴有骨关节炎: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促进软骨损伤修复;二膦酸盐——抗骨质疏松+抑制过度的骨质增生●OP骨痛:缓解骨痛——降钙素,早期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以确保止痛效果,提高医从性。小结中老年人骨质丢失原因骨量变化的规律与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原发Ⅰ型、Ⅱ型骨质疏松症鉴别特点及治疗侧重思考题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定义?选择题:原发Ⅱ型(老年性OP)年龄——(>70、50~70)骨丢失率——(快速丢失、缓慢丢失)甲旁腺功能——(亢进、降低)钙吸收——(减少、增加)1,25(OH)2D3——(继发性降低、原发性降低)主要病因——(增龄衰老、雌激素降低)4.OP骨痛:降钙素早期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目的是——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概述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小于3个月为短期3~6个月为中短期超过6个月为长期■疗程界定:■糖皮质激素——双刃剑:使用恰当疗效好,否则副作用大。骨质疏松为其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①绝经后妇女及50岁以上的男性②使用时间大于3个月③骨质疏松家族史④低钙饮食和维生素D缺乏■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骨松的高险因素机理1.抑制骨形成:

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2.促进骨吸收:

阻止破骨细胞的凋亡增加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引起雌激素及睾酮合成↓5.其他作用:3.导致负钙平衡: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脏钙排泄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骨吸收4.对性激素的作用:抑制肾上腺雄激素的合成肌肉蛋白质分解→引起肌病及肌力↓→骨丢失

诊断

1.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1.骨折的危险性与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无关2.肌无力和肌病降低平衡能力,易发生摔倒和骨折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折有2个主要特点:治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