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1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2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3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4页
新高考全国Ⅱ卷临考语文押题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I2024届高考(新高考Ⅱ卷)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1(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舞台上,明星演绎“汉之庄严”“唐之绮丽”“宋之风雅”“明之端庄”,吸睛无数。越来越多时尚博主、穿搭达人一袭华服亮相各大旅游景点,成为网友们①的话题。新国潮崛起下的“东方美穿搭”,俨然成为新一轮流量密码,相关话题发布数量与搜索热度同步上涨,“龙年战袍”格局被迅速打开。(甲)这股穿搭热潮彰显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乙)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复兴衣文化是中华民族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时代呼唤。(丙)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和②的传统文化,是中式时尚厚植的土壤。(丁)挖掘传统服饰内涵,塑造中式品牌,对本土设计师提出了高维挑战——对中国服饰演变及传统文化精华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让“新中式”风潮行稳致远。中式美学逐渐蔓延开来,比如文化博主爆改剪纸打造“最美披风”,传统皮影“飞”上年轻人戴的3D艺术头饰里……新中式热潮甚至从服饰穿搭“卷”到了美妆、餐饮、养生、家居等领域,日渐形成了整体风格和气质表达,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们去触摸文明脉搏,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当然,眼下这股热湖,只是带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新起点,“新中式”的发展仍然③。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3分)下列选项中的“热度”和文中加点的“热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习知识需要持之以恒,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肯定是不够的。B.冰敷以后,病人身上的热度已经减退不少,很快就能康复了。C.如果建筑物存在热度过高的风险,就要考虑使用热反射产品。D.一夜成名很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保持热度不减却是相当困难。20.(3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18.①津津乐道②博大精深③任重道远19.D20.B【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由“话题”可知,网友对时尚博主、穿搭达人的华服穿搭很有兴趣,不停谈论,可填“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②此处修饰“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思想丰富内涵众多,可填“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③由“新起点”和“仍然”可知,此处是说“新中式”的发展很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挑,可填“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文中的“热度”指对事物热衷的程度。A.指热情;B.指温度;C.指温度;D.指对事物热衷的程度。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此句“仓廪实”“衣食足”与乙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照应;“知礼节”“知荣辱”与乙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照应。因此应放在乙处。故选B。2024届高考(新高考Ⅱ卷)考前押题密卷语文试题2(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18.(3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3分)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0.(4分)文中画波浪线处连续使用“可”和“不可”,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C19.a自食其果(自作自受、咎由自取)b肆无忌惮c不容置疑20.①句中反复使用“可”与“不可”,构成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和谐,节奏协调,强调了人的行为的自由与不自由。②“可”与“不可”形成对比,突出“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的道理。【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老子的意思是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具有顺其自然的本性。他强调的是人应该遵循自然。A.第①处,其后由“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谈起人应该敬畏自然。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B.第②处,其后是指出人应该在为自己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反省的事实。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C.第③处,其后是在肯定人是自然之子的基础上,讲不可违背自然之道,这和老子的话是相关联的。D.第④处,其后是说“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根据语境看,要填的成语是要说明人破坏环境,然后最终却伤害自己的情况,可用“自食其果”或“自作自受”或“咎由自取”。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作自受,指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咎由自取,指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b处,根据语境看,所填词语是要说明人“奴役和蹂躏地球”的状态,该状态类似于奴隶主对待奴隶,联系前文“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可推知成语可用“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c处,根据语境,要填的是对“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这一问题的认识,结合“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可推知,此处对这一认识和特权提出了疑问,用疑问句表意,成语可填“不容置疑”。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从形式上看,“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和“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这两处,都具有结构相同的特征,句式整齐和谐,节奏协调,用的排比修辞,前者强调可以做的事情,后者强调不能做什么,反复使用“可”与“不可”,分别强调了人的行为的自由与不自由。从内容上看,“可”与“不可”领起的内容,彼此间又形成对比,用在语段中,突出说明人是自然之子,但不可违背自然的规定。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6(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某方言视频火爆全网,引来各地网友(1),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2)。他们纷纷以喊麦的方式比拼家乡特色,为自己的家乡方言代言。方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是民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它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也是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年,方言文化借助年轻人(3)的新载体,在网络上刮起“乡愁风”,吸引网友自发加入家乡话题讨论,变成“家乡推广大使”。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熟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3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20.将文中画横线句子改成排比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自然,并分析改写后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18.(1)竞相效仿(争相模仿、争相效仿)(2)不一而足(层出不穷、好不热闹、热闹非凡)(3)喜闻乐见(喜闻乐道)19.它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20.(1)排比句: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2)表达效果:改写后句子突出强调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语境说的“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可知,某方言视频火爆全网后,各地网友争着模仿,故选用“竞相效仿”“争相模仿”“争相效仿”。竞相效仿:比喻争着模仿,缺乏创造。争相模仿:指在社会风气中,人们竞相模仿某种行为、现象或者潮流,以显示自己的时尚、独特或合群。争相效仿:指很多人争着模仿、效仿某个人或事物。第二处,结合语境说的“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分析,此处是说各地网友不断晒出家乡特色的吃食,网上显得非常热闹,故选用“不一而足”“层出不穷”“好不热闹”或“热闹非凡”。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层出不穷:事物或言论接连不断地出现,似乎没有尽头。好不热闹:非常热闹。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的场面或景象。第三处,语境说的是方言文化是受年轻人欢迎的新载体,故选用“喜闻乐见”“喜闻乐道”。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喜闻乐道:指有趣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消息,让人们很喜欢听。【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一是“它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也是……的重要载体”错,搭配不当,该句子主语应该是“它”,因此把“的”换成“具有”;二是“历史价值、语言价值”错,语序不当,方言体现的应该首先是语言价值,再是历史价值,故语序调换为: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三是“发扬和传承”错,语序不当,传统文化应先传承后发扬,故语序调换为:发扬和传承。修改后表述:它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1)改成排比句首先把“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这几句在句式分别加上“如何”,形成三个“如何……”的句式,构成排比句为: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2)分析排比的表达效果改后的句子采用三个“如何……”的句式,构成排比修辞手法,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结合句中的“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强调了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是当下广告营销的常用手段。不同于贴片广告和中插广告,植入广告讲求艺术性,往往需要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将品牌或产品巧妙地融入影视文本,这种广告方式能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购买欲。在这个过程中,影视艺术是主体,①,植入广告不能破坏影视艺术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然而,当下部分影视创作却本末倒置,部分植入广告表现方式简单,植入频率密集,效果生硬,拉低了作品艺术质量的同时也破坏了受众的观赏体验。(甲)广告植入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与当前影视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回收成本、获得利润依赖广告收入不无关系。在商业逻辑和投机心理的影响下,②,放松对植入品牌数量以及产品性质与作品题材契合度的把控,有的甚至只要给钱就“来者不拒”。多而杂的广告破坏了作品的艺术主体性,甚至(A),使影视作品沦为“广告定制剧”。一些创作者为了让品牌方满意,把广告效果放在艺术质量前面,一味突出品牌或产品的商业信息,而不顾艺术规律甚至现实逻辑,使剧情发展突兀,人物行为怪异。这种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甚至明摆着告诉观众“这是广告”的做法,突破了植入广告的概念,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还会引发观众对品牌或产品的戒备和反感。还有一些创作者秉持“骂名也是名”的错误理念,为了追求作品与产品的曝光度,把有争议的植入广告当成一种话题营销手段,结果(B),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消耗了需要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广大受众对于影视业的口碑和信任。③,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因此,影视从业者应该端正创作态度,提高制作水平,(乙)始终将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放在首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在这个基础上,再植入广告,围绕艺术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协调统一积极探索。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双赢。18.将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以“植入广告”作开头的长单句,不得遗漏关键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3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0.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熟语。(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甲、乙两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如何避免广告植入拉低影视艺术质量、破坏受众观赏体验?请根据文本,影视创作者提出三点建议。(4分)【答案】18.植入广告是一种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艺术性地将品牌或产品巧妙地融入影视文本,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购买欲的广告方式。19.①植入广告是附属(客体)②一些创作者为了获得高额广告费③影视作品唯有质量过硬、内涵深刻20.A反客为主(喧宾夺主、烧香赶出和尚)B得不偿失(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21.甲:【示例一】广告植入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当前影视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回收成本、获得利润依赖广告收入不无关系。【示例二】广告植入出现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影视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回收成本、获得利润依赖广告收入。乙:始终将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丰富其精神内涵放在首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22.①要始终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放在首位;②要对植入广告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③要将广告植入和剧情发展、人物设置协调统一。【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要求改成以“植入广告”作开头的长单句。也就是必须改成一个“单句”,即只有一个主语、谓语和宾语,并且主语必须是“植入广告”。首先要找出“植入广告”是什么,分析画线句可知,植入广告是一种广告方式,这是句子的主干;接着把其他内容变成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加进去。如“往往需要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改成“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讲求艺术性”“将品牌或产品巧妙地融入影视文本改成“艺术性地将品牌或产品巧妙地融入影视文本”;“能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购买欲”,可将“能”删掉。最后整合答案:植入广告是一种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艺术性地将品牌或产品巧妙地融入影视文本,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购买欲的广告方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在讲植入广告,话题不变;句式和内容与“影视艺术是主体”照应,可填:植入广告是附属(客体);②前面谈到“获得利润依赖广告收入”,此处前句“在商业逻辑和投机心理的影响下”,说明有人为了获得高额广告收入而“放松对植入品牌数量以及产品性质与作品题材契合度的把控”,可填:一些创作者为了获得高额广告费;③此处应该是说影视作品怎么做,“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后面有“始终将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放在首位”,可填:影视作品唯有质量过硬、内涵深刻。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A此处比“多而杂的广告破坏了作品的艺术主体性”还要严重,表明植入广告已经成为主要内容,艺术主体反而成了次要内容,可填“反客为主(喧宾夺主、烧香赶出和尚)”。反客为主: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烧香赶出和尚: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B由“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消耗了需要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广大受众对于影视业的口碑和信任”可知这种做法是为了小利益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可填“得不偿失(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住了小的,却把大的给丢了;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用来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最后亏的是自己。【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甲句的语病是“……的原因,是与……不无关系”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或“不无关系”。乙句的语病是“提高……内涵”搭配不当,改为“提高……质量”“丰富其内涵”。【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由“始终将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丰富其精神内涵放在首位”可知,要始终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放在首位;②由“在商业逻辑和投机心理的影响下……放松对植入品牌数量以及产品性质与作品题材契合度的把控”可知,要对植入广告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③由“一些创作者为了让品牌方满意,把广告效果放在艺术质量前面,一味突出品牌或产品的商业信息,而不顾艺术规律甚至现实逻辑,使剧情发展突兀,人物行为怪异”可知,要将广告植入和剧情发展、人物设置协调统一。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8(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因为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①,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兰、菊这五种不同科目的植物了,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也就成为人格精神的对象物。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的观念,强调“入世”,崇尚积极进取、正直忠勇、刚毅坚韧的品德和意志;他们②,保有清高孤傲、淡泊宁静、飘逸萧散的情怀和意趣。这样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正好与松、竹、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