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省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五)・解析版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

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

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

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

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

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

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

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

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

“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

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

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

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

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

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

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

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

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

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

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

(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

材料二:

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

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

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

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

度。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

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

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l℃o

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

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

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

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

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

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

(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能依

靠数据。

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

农业社会。

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较

为清晰。

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

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不能依靠数据”错。材料一是“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

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可见,不是不能依靠数据,应是不依靠气象监测数

据,因为从第二段“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

模拟和实验模拟”看,其研究也依靠“数据”。

故选Ao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四段中"宙""纪""世"都是地质年代分期单位,三者中"世”的层级最小。

B.在历史上不止一个时代气温偏高,说明了全球变暖未必源于温室气体排放。

C.人类在全新世步入农业社会,因此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

D.竺可桢通过格陵兰冰块印证了唐代气候温暖,说明同时期北美气温也偏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C.“因此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错,前后推理不当。材料一是“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

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原文只是说从全新世开始,气候

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并不能得出推出后来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属全新世的结论。

故选Co

3.下列关于古代气候的研究,方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竹书纪年》中周孝王时汉江结冰等史料,佐证该时期中国偏冷。

B.通过考古资料证明,汉武帝时期一些亚热带植物生长北界远超过当代。

C.通过对岩溶石笋开展研究,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中自然因素的作用。

D.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错,因为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

数量不同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通过统计明清两代咏雪诗词的各自数量,来对比两个时代的气候不同”的方

法不科学。

故选Do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两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图1雪山雪线与气温的关系

挪威雪线海拔高度(米)中国气温距平变化(-C)

2000

+4

1900

+3

1800+2

1700+1

1600O

1500-1

1400-2

-3

1300-

12004

*OOOOO。。。OOOOOOOG

Xooooo。。oooooo4-

2OOOOOssO«r»V©r-0066。

V)rnCM——————i——

公元前公元后

图2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的高度对照

A.图1说明,气温高时,雪山的雪线就高;气温低时,雪线也会相应变低。

B.中国气温与挪威雪线的高低并非完全一致,说明气温在时空上有复杂性。

C.图2显示,中国气温在唐代整体上偏高,与材料中的相关描述基本吻合。

D.从图2来看,在历史上,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D.”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并不一致”错,读图2,挪威雪线与中国气温高低的整体走势虽

不完全一致,但整体上走势是一致的。

故选D。

5.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二中唐朝发展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教训,给我国长远发展带来

哪些启示?(6分)

【答案】①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

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天吃饭”。

③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风险。

④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

⑤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冲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

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从8世纪中叶至

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分析,不断提高长期气候变

化研究和预报水平,对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

由“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分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告别“靠

天吃饭”。

由“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

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分析,守住基本农田数量红线,以抵御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

风险。

由“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

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分析,加强赈灾、抗灾、救灾体系建设,确保大灾面前农业和社会稳定。

由“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

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分析,加强国家层面粮食储备,避免潜在的气候风险

对农业发展的冲击。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开满窗户的山坡

刘亮程

县上给村里拨了廊坊保护款,每家补贴1.8万元,要求把旧窗户和门都换成塑钢的。村里半数人家住拔廊

坊,这种早期汉民居住的老房屋,因为廊檐往外拔出来一两米,有立柱支撑,形成廊,取名拔廊坊。住拔廊坊

的人家得了补贴,好多旧木窗木门被拆后扔在一边。也有人家把拆掉的木门窗又换回来。

我们连买带捡收集了好多旧木门窗,堆在书院里。最先的打算是用这些旧木门窗,把书院朝马路的那段院

墙围起来。原来的院墙残缺不整,到处是豁口和窟座。我想把破院墙拆了,做一个最别致的院墙,名字叫村庄

纪念墙。大概方案是:收来的每家的旧门窗,用墙垛单独隔一个单元,门朝外,门楣上有这家的姓名和来历。

每个门上配一把锁,钥匙发给那家人,什么时候他们想进书院,或是想进自己家的老门了,就拿钥匙打开。

几十户人家的门窗连成一个长长的墙,看过去户挨户住了许多人家,每户人家的门窗都不一样,大小不一

样,漆色不一样,漆掉光后木头的老旧还是不一样。

我给村里这些人家留了一扇门,这样书院就成了全村人的。他们可能也不会来开那个已经扔掉的门,那扇

门里再也没有他们一样东西。但也不一定,在某个夜里,某人被月光喊醒,穿鞋出门,拿着我给的钥匙,梦游

似的行到书院墙根儿,找到镶嵌在院墙上他家的旧木门,开锁,推门,可他怎么也推不开。①他不知道我从里

面也上了锁,那锁的钥匙在我这里。他推窗户,也推不开,窗户也从里面锁住。他爬窗户上往里望,一院子的

月光树影。

我这样想的时候,仿佛在替另一个人做梦。一定有人会做这样的梦。如果我真的把这些旧木窗做成院墙立

在路边,全村人都会因它而做梦。我也会一个一个地梦见他们。每个窗户曾经都是一家人的眼睛,他们扒着窗

户往外看时,他们在村庄的内部。我有可能从这些旧门窗里窥见他们的生活,在有月光的夜晚,那些从来关不

严实的门缝、变形的窗框里走掉的人声,仿佛又回到屋里。我在每一个窗户后面停下来,爬窗户朝外望,我会

看见这一户人家曾经长达几十年上百年的张望。我会看见他们所看见的,把他们再一次遗忘。

这个想法让我激动了半个冬天和一个春天,我想等夏日天长了再动手做这件事情。那时候,从天亮到天黑,

有17个小时,足够人把好多想法变成现实。可是,没等到夏天,我的这个想法就被另一个想法取代了。

一日,沟上头的老郭来书院找自己的旧木窗,我们50块钱买他的,他要买回去。我问老郭,你把这个破

窗户拿回去干啥?

老郭说,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洞,做猪窝,想在洞顶上装一个窗户,这样猪就能看见太阳了。

这样猪也能看见星星了。我随口说了一句。

我知道老郭挖猪窝的那片山坡,就在他家对面,坡上黑洞洞的有好几个猪窝。老郭和别人不一样,竟然想

给猪洞安一个窗户。

他的想法启示了我,我突然想到用这些收购来的窗户,把一座山上安满窗户。那个山坡下原是一所废弃的

小学,靠山面水,山坡上是麦田,麦子翻山越岭生长向远方。我上下远近地打量这座山,想着把它用旧窗户镶

嵌起来该多有意思。我无法把整座山镶起来,我收集的窗户也不够,我只是想把山的下部用窗户一层层镶起来,

镶到几十层,窗户里装上灯,从河对岸看,整个山坡的麦地开满窗户。到夜晚,整座山因为亮着的窗户而悬空

起来,看上去仿佛许许多多的人家住在半空。我会把这些窗户主人的名字留在窗框上,有一天他们从地里回来,

找不到门,或者门锁的钥匙丢了,他们找到窗户,朝里看,全是厚厚的土,是麦子扎的根须。

这个想法也破产了,原因是我根本干不了多少事情,书院建设就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耗了进去。想想我

刚来这个村庄时我有多大的心劲儿啊。我到菜籽沟那年,和村里签有70年的独家旅游开发经营权,作为乙方

的我,承诺在村里建一座书院,用收购的几十个老宅院,邀请艺术家入住作为其工作室,建成菜籽沟艺术家村

落,利用自己和艺术家们的知名度,让这个不为人知的村庄成为中国的名村。那时我50岁刚出头,想在这个

村庄干一番大事。但是仅仅过了几年,那个开发村庄做旅游的打算被我忘记了。那个合同也早被扔到一边。

现在,山坡下那块地方仍荒着,村里把地卖给一个老板,说是投资开客栈。老板怎么会把钱投在这个一百

年也收不回本钱的项目上呢。只有我这样的人,会为一个梦投资,为一个天真的想法和冲动投入。②四年前我

51岁,人过50岁,心还在40岁,时常冲动地用40岁的心驱动50岁的身体。

我心里有建一个书院的劲儿。③在那个山坡上开满窗户的劲儿,也一直在心里攒着。窗户也在书院院墙边

攒着,风吹雨淋,一年年腐朽。一直等它们朽到窗框散架,完全不能用,这要不了多少年。那时我散步走过它

们身边时,会做何感想呢。

我确实是一个适合想事情的人,我想的许多事情写成了书。在我想过的所有事情中,在菜籽沟一座山上开

满窗户这件事,在我心里早已经无数次地完成了。某日天色渐暗时我开车路过,朝河那边的山坡望去,看见满

山坡的窗户依次亮起来,从山根一直亮到山顶。

那个曾经想在山坡上开满窗户的我,已经远去。仅仅过了四年,许多事情便不用去实现了。④其实这是多

好的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提到菜籽沟村特色民居拔廊坊及县里换门窗的要求,由此切入处理旧门窗和文化保护这两

个关联话题。

B.“我”的第二个梦想是给山坡装上窗户,这个想法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而是一种精神皈依,但“我”却对它情

有独钟,念念不忘。

C.“我”在菜籽沟村建书院,建艺术家村落,在处理旧门窗的设想方面富有创意,是一个有浪漫情怀和有使命

感的作家。

D.小说多次提到“我”要在门窗上留主人的姓名和来历,目的是让村民想念“旧家”时更好辨识,体现“我”

的细心周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目的是让村民想念‘旧家’时更好辨识,体现‘我'的细心周到”错。由“他们找到窗户,朝里看,

全是厚厚的土,是麦子扎的根须”,可知主要的目的在于表达对村民、对历史的纪念。

故选Do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我”将门从里面上锁与前文中“给每个门上配一把锁”,这两个“锁”字的含义相同。

B.句子②表面上写“我”的激情与冲劲,实则含蓄地写出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力不从心的慨叹。

C.句子③中的“攒”是“我”的一种心理状态,写出了“我”对在山坡上开满窗户这一想法的执著。

D.句子④是“我”在心里无数次完成梦想后的自我宽慰,隐藏的则是现实中没有完成梦想的深深遗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A.“这两个锁字的含义相同”错。画线句中的“锁”是“心锁”,指无法回到从前的心理感受,另一个是

生活中的真实的锁。这两个“锁”字的含义不同。

故选Ao

8.“那个山坡下原是一所废弃的小学”这个段落,体现了“在菜籽沟一座山上开满窗户”这一梦想丰富而深刻

的意蕴。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山上开满窗户,”仿佛许许多多的人家住在半空”,浪漫唯美,寓意“超越庸常与劳苦,诗意地栖居”。

②“把窗户主人的名字留在窗框上”,寄托了对逝去的旧事物的纪念。

③“窗户里是厚土,是麦子的根须”,寓意“村民扎根故土,守住传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所在的段落,是写由老郭想给猪洞安一个窗户的事上受到启发,“我突然想到用这些收购来的窗户,把一

座山上安满窗户”,与老郭给猪洞安窗户一样,都是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山坡是美的,“我上下远近地打量这座

山,想着把它用旧窗户镶嵌起来该多有意思”,体现了“我”对村民的关注和诗意的追求。据''窗户里装上灯,

从河对岸看,整个山坡的麦地开满窗户。到夜晚,整座山因为亮着的窗户而悬空起来,看上去仿佛许许多多的

人家住在半空”,可知,寓意着“超越庸常与劳苦,诗意地栖居”,浪漫而唯美。

据“我会把这些窗户主人的名字留在窗框上”,可知,是寄托了对逝去的旧事物的纪念。

据“有一天他们从地里回来,找不到门,或者门锁的钥匙丢了,他们找到窗户,朝里看,全是厚厚的土,是麦

子扎的根须”,可知,如果有一天迷失,窗户可以帮他们找到过去,看到曾经的最熟悉的一切,寓意着“村民

扎根故土,守住传统”。

9.有评论说,本文作者“有意抹去了小说和散文的边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这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兼具小说和散文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

②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主体叙写“我”处理旧门窗的两个梦。

③抒情性强,通过含蓄、独白式的语言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耐人寻味。

④注重意境营造,如多次写到有月光的夜晚,营造朦胧幽寂的氛围,与梦境相契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①从整体上看,这是一篇小说,由评论可知,它兼具小说和散文的特点,是一篇散文化小说。

②从情节内容上看,没有一般小说具有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发展阶段,故事主体叙写“我”处理

旧门窗的两个梦,淡化了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特征。

③从语言表达上看,“他不知道我从里面也上了锁,那锁的钥匙在我这里。他推窗户,也推不开,窗户也从里

面锁住”“窗户也在书院院墙边攒着,风吹雨淋,一年年腐朽。一直等它们朽到窗框散架,完全不能用,这要

不了多少年。那时我散步走过它们身边时,会做何感想呢”,作者通过含蓄、独白式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耐人寻味。语句抒情性强,也是“有意抹去了小说和散文的边界”的体现。

④从风格和手法上看,作者注重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相融合,营造意境,和散文的边界不是那么鲜明。如“在

某个夜里,某人被月光喊醒,穿鞋出门,拿着我给的钥匙,梦游似的行到书院墙根儿”“他爬窗户上往里望,

一院子的月光树影”“在有月光的夜晚,那些从来关不严实的门缝、变形的窗框里走掉的人声,仿佛又回到屋

里”,多次写到有月光的夜晚,营造了朦胧幽寂的氛围,与“我这样想的时候,仿佛在替另一个人做梦。一定

有人会做这样的梦”所写的梦境相契合,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鲍焦衣弊肤见,挈畚将蔬,遇子贡将于道。子贡目:“考于何以至此也?"焦日:“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

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是爽行也;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

爽廉毁,然且不舍,惑于利者也。”子贡目:“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

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鲍焦日:“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丑而轻死。”

乃弃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曰:“廉夫刚哉!夫山锐则不高,水狭而不深,行特者其德不厚,

志与天地拟者,其为人不祥。鲍子可谓不祥矣,其节度深浅,承至而止矣。”

(节选自《新序•杂事七》)

材料二: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无胜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无骄肆之容:行足以及后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善。

故日: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旁行不流,应物而不穷。虽在下位,民愿戴之,虽欲无尊,得乎哉?诗日:

“彼己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荡

荡乎!其易不可失也,嫌①乎!其廉而不刿也,温乎!其仁厚之光大也,超乎!其有以殊于世也。诗日:“美

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商容尝执羽畲②,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及武王克殷,立为天子,欲以为三公。

商容辞日:"吾常冯于马徒,欲以伐纣而不能,愚也;丕菱而聪无勇也遨旦无勇丕旦必备生二公。”遂固辞不

受命。君子闻之曰:“商容可谓内省而不诬能矣!君子哉!去港等远矣!”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商先生之谓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二第十七章)

【注】①嫌:磨练。②羽畲:一种舞具和乐器。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不争A而隐B无勇也C愚D且无勇E不足F以备G乎H三公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没有诸谏而归隐山林,说明我很没勇气。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三公这个重任。

“而”字连接“不争”和“隐”,中间不断开;“不争而隐”是判断句的主语,后面断开,即B处断开;

“也”是句末语气词,这里表判断,后面断开,即C处;

“愚且无勇”是“不足以备乎三公”的原因,E处断开。

故选BCEo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子,可译为“您”,古时用以表示对对方的敬爱之辞,多用于男子之间。

B.适,意为“只”,与《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句中“适”的词义不同。

C.能,指能做到,与《齐桓晋文之事》“非不能也”句中“能”的词义不同。

D.素餐,指无功受禄,不劳而食,与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只;刚刚。句意:也只能走到这个地步了。/刚刚得到府君的书信。

C.错误。都是指能做到。句意:想以礼乐教化纣,却失败了。/不是不能做到。

D.正确。都是指无功受禄,不劳而食。句意:远远地脱离了吃白饭这个错误了!/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

白吃闲饭。

故选Co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焦廉洁自守,不臣君王,自视清高,重声誉超过生命,以死殉节之举让人感叹其性情之刚烈,也为其器

量太小而惋惜。

B.在子贡看来,鲍焦并不想真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尽管容身草莽,采摘野蔬充饥,还在王土之上,直击鲍

焦辩驳的七寸。

C.对鲍焦槁死的评价,反映出君子的“主善”之心,告诫世人既要处理好自身的心志问题,又要重视为人行

事格局的修养。

D.商容因为无力以礼乐改变君王而身退,鲍焦则因为捍卫自身高洁的德行而献身,他们对德行人格的持守均

值得世人深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鲍焦并不想真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错,子贡的话“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

土。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意思是人不可能真正和这个世界划清界限,并

不是说鲍焦并不想真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故选Bo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

(2)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

【答案】(1)君主(当政的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断地向他谋求职位,这是败坏清白德行的做法。

(2)害怕祸患却不逃避为正义而死,贪图财利却不做自己认为错误的事,与人结交亲密却不勾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己知”,宾语前置,知己;“干”,谋求,求取;“是……也”,判断句。

(2)“义”,为正义;“不为所非”,不做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比”,勾结。

14.在鲍焦事件上,有学者批评子贡有失君子之风,你认为主要依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不谦卑,不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

②不善良,论辩时玩弄辞藻,强加观点;

③不温厚,言辞尖刻而致鲍焦槁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听到鲍焦的观点后,子贡对他展开了批评,“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

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表现得不谦卑,不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

②“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这是子贡的观点,把它强加在鲍焦身上,说他“今吾子污其

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论辩时玩弄辞藻,表现得不善良;

③指责鲍焦“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语言尖刻,不温厚,致使鲍焦“弃

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水之上”,相当于逼死了他。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鲍焦衣服破旧,皮肤露在外面,提着爹筐去采摘蔬菜,在路上遇到了子贡。子贡说:"您怎么沦落到这种

境地了?"鲍焦说:"天下抛弃道德教化的人太多了,我又怎能不落到这种境地呢?我听说,世人不了解自己

还不停地做下去,这是错误的行为;当政者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断地向他谋求职位,这是败坏清白德行的做

法。行为错误,廉洁败坏,然而还不停止,是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子贡说:“我听说,非难世道的人就不在

这世上谋取利益,指责君主昏庸的人就不踏上他的土地。现在您指责君主却站在他的国土上,非难世道却还采

摘世上的蔬菜,这些都是谁所有的呢?"鲍焦说:"哎呀!我听说贤德的人很谨慎地对待出仕为官,而轻松地

对待辞官隐退;廉洁的人以羞愧为易而以一死为轻。”于是扔掉蔬菜,死在了洛水上。君子听说后说:“多么廉

洁刚强啊!山势陡峭就不会太高,水流太急就不会太深,行为太苛求了,道德就不深厚。如果立下与天地等同

的志愿,其人就不会长命。鲍焦可以说是不幸的了,他的气节度量,也只能走到这个地步了。”

材料二:

君子有主张行善的好心,却没有轻视别人的脸色;德行足以统治天下,却没有骄恣放肆的容颜;行为足以

做后代的表率,却不去非议别人的短处。所以说:君子虽有高尚的品德,但自认为没有似的,他总是虚心地接

受别人的意见,与人相处绝不同流合污,能够随机应变而不墨守成规,即使在下位,老百姓也愿意爱戴他,即

使想要不尊贵,能够吗?《诗经》说:“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

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君子容易结交,但难以勾搭;容易恐惧,但难以胁迫;害怕祸患却不逃避为正义而死;贪图财利却不做自

己认为错误的事;与人结交亲密却不勾结;言谈雄辩,但不玩弄辞藻。胸怀是多么宽广啊!像磨刀石一样啊,

廉洁不能被切割。多么温厚啊,他的仁厚能够发扬光大,多么出类拔萃啊,他的才能有别于一般的世人。《诗

经》说:“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商容曾经执着跳舞的羽和乐器籥,跟随着纣王的马夫,想以礼乐教化纣,却失败了,于是离开了殷商,至U太行

山隐居起来。武王克殷当了天子之后,想封商容为三公。商容推辞说:“我曾经跟随着马夫想教化纣而没能做

到,说明我很无能;没有铮谏而归隐山林,说明我很没勇气。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三公这个重任。”坚决

推辞不肯接受。君子听说这事后评价说:“商容可算是能自我反省而不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了,这是真正的君

子啊!远远地脱离了吃白饭这个错误了!”《诗经》说:“那君子啊,不白白地吃闲饭。”就是说商先生这样的人

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庭芳®

晁补之

乡物牵情,家山回首,浩然归兴难收。报恩心事,投老拚②悠悠。却笑当年牛下,轻自许、激烈寒讴③。

成何事,夷犹桂辑,兰芷咏芳洲。

人生,萍梗迹,谁非乐土,何处吾州?算不须,临岐情恍迟留。要看香炉瀑布,丹枫乱、江色凝秋。真堪

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

【注】①本词为作者被贬信州(今江西)途中登临庐山而作。②拚:舍弃,不顾惜。③春秋卫国人宁戚,

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歌,后得桓公重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前三句由“乡物”引发了词人的情感,让其归兴难收,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牛下,,,,激烈寒讴”借用宁戚典故写词人年轻时的报负,,,却笑”二字饱含自嘲之意。

C.词人在下阕开始劝解自己,人生如同浮萍,处处都是乐土,不要在歧路悄恍犹豫。

D.“图上画扁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错误,开篇前三句写对故乡的郁郁思情,上片后文写的是壮志成空的绵绵悲

恨,下片抒发随缘自适的情趣和啸傲山林的旷放襟怀。开头的归兴不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故选Ao

1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要看香炉瀑布,丹枫乱、江色凝秋”是如何印证这一观点的?请结合全

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香炉峰的瀑布飞流直下,漫山的红枫一片纷繁,江水凝聚着无边秋色,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②

寓情于景,传达出词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豁达。

③“乱”与“凝”分别又有“纷乱”“凝重”之感,难掩词人贬谪失意带来的伤感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要去看香炉峰的千尺瀑布,满山随风飘舞的红枫和江水映照的无边金秋。“瀑布”“丹枫"''江

色”,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色彩斑斓,有动有静。

作者在被贬的途中,但心绪昂扬,书写壮美的秋景并想前去欣赏,其壮景中寓豪情,被贬又如何,我还是

我,人生就象浮萍一样行迹不定,哪里不是理想的乐土。诗句传达出词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豁达。

“丹枫乱、江色凝秋”,红叶飘落,江水凝结成秋天的景色。“乱”与“凝”分别又有“纷乱”“凝重”之

感,想象壮美景象,毕竟人在贬途,还是难掩词人贬谪失意带来的伤感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使用叠字,增添

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杜甫《蜀相》中"?"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

所在的位置。

(3)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暧、墟、祠、锦、薄、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血栓病发病率高,隐匿性强,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包括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毛细血

管血栓等。那么,血栓究竟是怎么来的?A,就像流水在河道里流淌。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

大坝拦截,血液有瓣膜控制开关。如果水流缓慢,极易导致泥沙沉积,河床堵塞,就会使河水泛滥成灾。同理,

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细胞自然会大量堆积黏合在血管里,B。

要想远离血栓病,必须从源头抓起。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其他相关基础疾病的人,应尽快降低血

液黏稠度,服用抗凝药物,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步治疗,彻底铲除滋生血栓病的土壤。同时,_C_,就会使静

脉血栓的风险上升,而动起来则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在秋冬季,①务必采取注意防寒保暖,②呵护血管健康。③提倡食用清淡、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④

如新鲜果蔬、鸡肉、芹菜、鱼虾;⑤忌食辣椒、肥肉等辛辣油腻的食物。⑥同时可以穿弹力袜,⑦静脉回流得

以增强,⑧延缓下肢静脉曲张的进程。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6分)

【答案】A.血液在血管里流动B.最终导致血栓病C.若是长时间静止不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语境在说血栓是怎么来的,”就像流水在河道里流淌”说的就是血液流动的状态,应填:血液在血管里流动。

B.”血液中若是血脂稠、凝血因子多,血细胞自然会大量堆积黏合在血管里”说的是血栓形成的过程,此处是

结论,应填:最终导致血栓病。

C.“就会使静脉血栓的风险上升”说的是静止不动导致的结果,应填:若是长时间静止不动。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答案】①务必注意防寒保暖④如新鲜果蔬、鸡肉、鱼虾⑦增强静脉回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务必采取注意防寒保暖”结果混乱,改为“务必注意防寒保暖”或“务必采取注意防寒保暖的措施”。

④不合逻辑,“新鲜果蔬”包括“芹菜”,可删掉“芹菜”。

⑦中途易辙,“静脉回流得以增强”应保持前面话题“穿弹力袜”,改为“增强静脉回流”。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爱呵护,那是香菱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惜她已全然

不记得。长大后当被问起父母安在,家乡何处,芳龄几何时,“我不记得了”,她一律摇摇头。从表面看,香

菱似乎完全接受了命运,在命运的连番击打下,她被驯化得逆来顺受。可是,我要说,香菱并没有放弃对自己

的救赎。

这种救赎,体现在“香菱学诗”那一段。

写诗之于香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磨难从四面八方围拢而来,写诗,也许是她绝境中唯一的自救之

道,也是她唯一可以全力以赴的事。当她陷入诗歌的世界,如醉如痴,反复吟咏,她夜以继日地进行着:芍尊

和自己的战争,:冬冬失败,从头再来,而终于见到光明,是她的一场少将。在苦难的一生里,她有几回能像

这样,感觉到自己,终于不再那么命如草芥,有了表达的可能?

这是查菱生诗的意义,一遗嫂过目已飘蓬般辗转移生的命运的抗争,…犹如即将坠崖的人,一伸出手去够那颗鲜

艳的草莓她笠.究谈有被命运彻底匡倒。这抗争,如同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微弱,却是她被侮辱与损害的一生

里,自己赋予自己的尊严。

20.下列句子中的“别人家”和“曾经也是苏州城别人家的掌上明珠”中的“别人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3分)

A.中国人讲究文明礼仪,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事先告知,不要贸然拜访。

B.剩下的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家的,带走吧,别人家的已经各自认领完了。

C.长期的阅读积淀成就了她的素养,让她成了其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D.人的精力有限,自己家的事尚且打理不清,哪有空去管别人家的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原文中的“别人家”是指代一种优秀的、令人羡慕的对象。

C.“别人家”代指一种优秀的、令人羡慕的对象,与原文句子相同;

A、B、D三项的“别人家”都泛指与自家相应的其他人家。

故选C。

21.文中加点词“一场场”“一次次”和“小胜”,包含了怎样的意蕴?(4分)

【答案】“一场场”和“一次次”以叠词的形式,起到了强化语意的作用,体现出香菱写诗的艰难与执着;“小

胜”写出其成功之微与来之不易。努力之执着与胜利之微末形成对比反差,更见出香菱与命运抗争,自我救赎

的勇敢与坚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从词语形式上看,“场场”和“次次”是叠词,以叠词的形式,把香菱夜以继日地学诗说成是“一场场”

战争,起到了强化语意的作用,并且战争“一次次”失败,体现出香菱写诗的艰难与执着;

“小胜”的意思是“小小的胜利”,一次次的失败才有了小小的胜利,写出其成功之微与来之不易。

“一场场”的战争换来的才是“小胜”,努力之执着与胜利之微末形成对比反差,“当磨难从四面八方围拢

而来,写诗,也许是她绝境中唯一的自救之道,也是她唯一可以全力以赴的”,更见出香菱与命运抗争,自我

救赎的勇敢与坚韧。

22.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里“飘蓬”和“草莓”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分)

【答案】“飘蓬”一词以形象的比喻写出香菱命运的身不由己、颠沛流离,“草莓”比喻香菱所追求的诗意、美

好人生。两个词语深刻表现了香菱虽饱经命运的坎坷磨难仍心怀热爱,勇敢抗争,执着追求诗意的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飘蓬”的意思是“比喻飘泊无定”,用“飘蓬”来比喻香菱辗转一生的命运,写出香菱命运的身不由己、

颠沛流离;

香菱学诗是为了追求诗意、美好的人生,她“伸出手去够那颗鲜艳的草莓”,用“草莓”比喻香菱所追求

的人生。两个词语深刻表现了香菱一生身不由己、颠沛流离,虽饱经命运的坎坷磨难,但是她仍然对自己的命

运进行抗争,心怀热爱,执着追求诗意的人生。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女子在网上发帖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