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八年级(人教版)・教学评价一(2022-2023学年下学期评价范围:1-5课)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49年9月21日,来自46个单位662名代表齐聚北平参加会议。他们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A.争取国内和平 B.筹备人民政权C.商讨入朝作战 D.制定国家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1949年9月,来自46个单位的662名代表齐聚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筹备人民政权,B项正确;抗战胜利后的主题是争取国内和平,排除A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国家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2.“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该内容应摘选自()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A项正确;B项朝鲜停战协定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后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体现在()A.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消除了列强对中国的威胁【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排除C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而不仅仅是“消除了列强对中国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A项。4.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多次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的行径()A.实现了全球霸主的地位 B.加速了朝鲜半岛的统一C.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D.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派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多次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表明美国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C项正确;美国没有实现全球霸主地位,排除A项;美国的行为激化朝鲜半岛的矛盾,不利于统一,排除B项;美国挑起战争的行径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排除D项。故选C项。

5.激昂雄壮的歌曲让我们荡气回肠。当我们看到下图所示场景时,不由地唱起()A.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C.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D.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图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是由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作词,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作曲的,该曲创作于1950年11月25日,B项正确;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是《保卫黄河》的歌词,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排除A项;《社会主义好》是由霍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的歌曲,于1957年8月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社会主义好》的歌词,展现着新中国建设者们崇高、纯洁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排除C项;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这首歌出自《《翻身农奴把歌唱》》,赞颂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民主改革给西藏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变迁,排除D项。故选B项。

6.追忆革命先烈,感悟民族精神。毛岸英、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等革命先烈与下列哪一称号相符()A.“最可爱的人” B.“劳动模范”C.“人民的好公仆” D.“两弹元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提干的人物,结合所学可知,毛岸英、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等革命先烈属于抗美援朝中的战士,抗美援朝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A项正确;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毛岸英、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等革命先烈是战士,排除B项;人民的好公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一心为公无私奉献,他们舍身忘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焦裕禄等人,排除C项;两弹元勋,指为氢弹和原子弹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主要人物有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等,排除D项。故选A项。

7.1950年,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A.国家土地公有制 B.人民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样就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实际上还是私有制,排除AC项;没有“人民土地所有制”的说法,排除B项。故选D项。8.从下表所示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A.引进外国资金的重要性 B.实施“一五”计划的紧迫性C.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科教兴国战略的可行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当时人均钢产量很低,人均发电量也很低,说明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金缺乏的问题,所以引进外国资金的重要性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实施的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9.“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这一令人难忘的历史场景出现在()A.沈阳 B.长春 C.鞍山 D.武汉【答案】B【解析】【详解】1953年到1957年,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建成投产。材料“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有关,B项正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位于长春,不是沈阳、鞍山和武汉,排除ACD项。故选B项。1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歌颂的成就位于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歌颂的是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也就是④,D项正确;①位于长春,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排除A项;②位于沈阳,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有沈阳第一机床厂等,排除B项,③位于鞍山,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有鞍山钢铁,排除C项。故选D项。11.王崇伦是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问的一名刨工,他成功革新了7种工具、卡具,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的事迹体现出鞍钢工人的精神是()A.乐于助人 B.无私奉献 C.勤俭节约 D.舍生取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王崇伦是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问一名刨工,他成功革新了7种工具、卡具,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崇伦的工作热情,体现出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自身高超的技术和创新精神引领了技术创新,他的事迹体现出鞍钢工人的精神是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B项正确;乐于助人意思是很乐意帮助别人,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乐于助人,排除A项;勤俭节约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勤俭节约,排除C项;舍生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题干材料体现不出舍生取义,排除D项。故选B项。12.从下面的知识小卡片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A农轻重协调发展 B.科技领先世界C.重工业成就显著 D.工业门类齐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展示的是一五计划期间的大型工程,汽车,机床厂,飞机这些都属于重工业方面,这些的成功,表明重工业成就显著,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等,材料也没有体现轻工业和农业的项目,排除A项;材料的成就看不出在世界领先,排除B项;材料只展示了部分成就,看不出工业门类齐全,排除D项。故选C项。

13.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共完成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的重工业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在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这描述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A.实施背景 B.进行经过 C.完成意义 D.存在缺点【答案】C【解析】【详解】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由此可知,题目信息描述的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意义,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4.“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这里的“根本政治制度”指()A.多党合作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一党执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排除A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党执政制度的表述也是不符规范,排除C项。故选D项。

15.申纪兰,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数最多的代表,从1954年第一届算起,一共13届,堪称历届人大的“活化石”。1954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商议的主要议题是()A.讨论入朝作战问题 B.筹备第一个五年计划C.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D.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此,C项正确;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排除A项;1953年起,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排除B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16.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改革土地制度 B.重点发展工业C.走集体化道路 D.开展公私合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C项正确;题干主要表达的是农民有土地之后的困惑,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土地制度属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质,排除A项;题干主要涉及的是农业,与工业措施无关,排除B项;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17.下边两幅图片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两次农业改造。这两大举措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农业迅速发展 B.废除封建剥削制度C.公有制得到了巩固 D.彻底消灭地主阶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图片可知,第一幅图是1950年的土地改造,第二幅图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两大举措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故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制度,1950年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BD项和题干无关,排除BD项;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巩固了公有制,C项与题意所述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18.“(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的身份应是()A农民 B.手工业者 C.工人 D.民族资本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所学可知,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项正确;农民、手工业者、工人都不是剥削者,排除ABC项。故选D项。19.幸福是奋斗来的。1956年令中国人民感到幸福的喜事是()A.朝鲜战争捷报频传 B.完成土地改革C.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C项正确;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排除A项;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排除B项;“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20.在三大改造后期,我国把大量无剥削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这说明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A.管理过松 B.要求过缓 C.改变过慢 D.工作过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我国把大量无剥削的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卷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这说明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工作过粗,D项正确;管理过松不是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排除A项;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要求过急的缺点,排除B项;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改变过快等缺点,排除C项。故选D项。二、辨析改错(12分)21.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1950年10月,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改正:________(2)1951年,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改正:________(3)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改正:________(4)1952年,黄继光在长津湖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国捐躯。()改正:________【答案】(1)①.错误②.“朱德”改为“彭德怀”(2)①.错误②.“新疆”改为“西藏”(3)①.正确②.正确(4)①.错误②.“长津湖战役”改为“上甘岭战役”【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所以题目说法错误,应把住的改为彭德怀。【小问2详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所以题目说法错误,应把新疆改为西藏。【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以题目说法正确。【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1952年,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国捐躯。所以题目说法错误,应把长津湖战役改为上甘岭战役。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2.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工业化,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两例。材料二:镜头记录难忘历史时刻。(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借鉴的历史经验是什么。【答案】(1)理由: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举例:宝成铁路;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任答2点即可)(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苏联的援助;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等。(答出3点、意思相近即可)(3)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要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据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等。(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理由:由材料中的“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我国实现工业化的理由;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小问2详解】原因:由材料中的“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可概括出其原因有苏联的援助,由材料中的“周恩来”等信息可概括出其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材料中的“中国技术工人”“生产车间”等信息可概括其原因有劳动人民辛勤付出。【小问3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意义等角度去提炼历史经验,如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精神;要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据中国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图1、图2反映的是哪两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共同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图3所示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的创新性政策。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极为有利社会制度平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摘编自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能够完成三大改造的保证。【答案】(1)图1:农业;图2:手工业。共同方式:走合作化道路。创新性政策:赎买政策。(2)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制度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答出3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3)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造措施符合中国国情等。(任答1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图1、图2信息和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2反映的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根据所学可知,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方式是走合作化道路。第三问,根据材料一图3信息和所学可知,图3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在改造中的创新性政策是赎买政策。【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中国社会第一次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开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极为有利社会制度平台,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直接概括影响即可: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我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搭建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制度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实际出发等方面概括即可:我国能够完成三大改造的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改造措施符合中国国情等。四、活动与探究(18分)24.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重要历史影响。(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图片所示事件填写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①标志着新中国成立:________;②彻底废除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__;③保卫中朝边境安全:________;④确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材料二: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摘编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