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5专题三(二)压缩语段课件苏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5专题三(二)压缩语段课件苏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5专题三(二)压缩语段课件苏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5专题三(二)压缩语段课件苏教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5专题三(二)压缩语段课件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压缩语段板块5语言文字运用1.(2013·高考安徽卷)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号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蛟龙!真正中国造世界第一流蛟龙潜深海探宝四大洋【解析】拟总标题,要先阅读整个文段,把握主要信息。要能概括事件(“蛟龙”入海)的整个过程,并能明确其影响和意义。拟定分板块标题,要在阅读基础上,理清语句段的意思,分清层次。4个板块,4层意思。第一句突出“蛟龙”号的“深海”特性;第二句确定其“中国制造”;第三句介绍其技术上拥有的三个优势;第四句叙述其下潜的过程;第五句概括其影响。表述答案时,要简明生动,注意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的要求。2.(2013·高考山东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首先理清所给文段中语句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筛选关键信息。我们不妨按句号把这段文字切分为四句话。第一句给出了“创造”的“邻近属概念”,“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第二句指明了“创造”的目的,第三句进一步解释这种目的;第四句指明“创造”的特点——“首次获得”。据此,我们可以提取这些关键信息,按照“下定义的公式”进行整合。3.(2013·高考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首先对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信息即可:第一句话说的是一些网友号召节约粮食,第二句话说的是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第三句话到这一段的结束说的是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宣传。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中关于“压缩语段”的要求是考查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特点是“化繁为简”。压缩语段,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卷“语言表达题”的重点和热点,它要求对文段中的信息进行筛选,选出主要信息,剔除次要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压缩语段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高频考点一概括新闻内容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新出现的一些汉语词汇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词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但是想要让这些词语真正被英国人使用尚需时日。“近期一些汉语热词出现在了英文媒体报道中,引起我们的关注。”她说,“我们关注的词语是那些在中国境外被广泛使用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的。”这些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豪”(Tuhao),另外一个引起英国人关注的词是“大妈”(Dama)。截至2013年12月,一共有120多个和中国有关的词汇被牛津大学出版商收入词典中,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词语对英国人来讲并不经常使用。“语言的融合需要时间。”克里曼说,“我想再过20年可能能够看出来一些变化吧。随着中西方贸易、文化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会出现在英国人的语言中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英国专家称汉语热词成为英语常用词尚需时日【教你审题】

①题干要求给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②审读新闻材料时,要重点落实哪是导语部分,哪是正文部分。【教你答题】

给新闻加标题,一般都是从新闻的导语中筛选信息。根据导语内容进行整合信息,“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可简称为“英国专家”,“他们对新出现的一些汉语词汇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词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但是想要让这些词语真正被英国人使用尚需时日”可整合为“汉语热词成为英语常用词尚需时日”1.新闻标题的拟写。拟标题要能够概括最主要最核心的信息,新闻类语段的标题可以抓住导语来拟写。从中找出新闻五要素,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这五方面来拟写标题。如上述试题答案就是紧扣第一段中的新闻导语概括出来的。2.一句话新闻的拟写。(1)细看要求,确定要点。(2)阅读材料,筛选信息。①抓住重要句(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②把握关键词(尽可能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必要时,应将若干词语概括抽象为新词)。③注意附加条件(特别是题干中提示的或限制的条件)。(3)选择形式,组合信息。①选择句式,安排层次。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也可用对偶句。②控制字数,草拟答案。3.新闻导语的拟写。(1)叙述式导语: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2)描写式导语: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3)议论式导语: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1.(2014·河北省石家庄质检)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人民网12月5日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咨询公司美世日前公布了全球211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排行榜”。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连续4年荣登榜首,中国香港、台北、上海进入前100名。

报道称,该公司每年根据政治局势、治安及自然灾害等39个项目调查各城市。第2名为瑞士的苏黎世,新西兰的奥克兰与德国的慕尼黑分列第3、第4名。前25名中有15个为欧洲城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去年一样垫底。进入前100名的亚洲城市有:新加坡(25名),东京(44名),神户(48名),横滨(49名),大阪(57名),香港(70名),首尔(75名),台北(85名)及上海(95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新闻标题的拟写要简洁明了,新闻内容主要是说全球生活质量排行榜的公布,我国的香港、台北和上海进入了前100名,其余就不是新闻的主要信息了。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一内容进行压缩概括,标题中不使用标点符号。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出炉——中国3城市进入前100名◎高频考点二提取关键词用四个关键词语概括下面这两段话的内容。与世界上的其他大河一样,淮河的源头和长度也存在问题。此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州交界的桐柏山太白顶,全长1000千米。然而淮河的准确长度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世界大河源头和长度数据混乱的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科院遥感所开始探索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结合,准确确定了淮河的源头,并以新确定的源头为起点,对淮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重新量测。重新确定的淮河源头位于河南省嵩县车村镇境内,其准确长度为1252千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科院重新确定淮河源头准确长度【教你审题】

①审清题干要求,找出核心要求“四个关键词”“概括”;②粗读所给材料,大体了解文段的中心意思。【教你答题】

可先概括出这段新闻的中心内容。中科院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结合,准确确定了淮河的源头,对淮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重新量测。然后再从中筛选出四个关键词,即能够准确概括此句的四个词语。1.分层寻找法:语段内层次的变化,在一些短小的段落中有时不是十分明显。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看看各个句子的主语有什么变化,整个语段有几个句末符号等,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变化的痕迹。如上述试题,第一段只介绍“淮河的准确长度”是未解决的问题,第二段才真正谈如何解决。将第二自然段分成若干层次,再寻找关键词就比较容易了。2.抓特殊句(中心句、过渡句):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3.关注重复信息:有时,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可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因为有些时候,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上述试题中,第一自然段出现的“准确长度”,在第二自然段又再次出现;还有“重新确定”一词,也重复了两次,由此,可确定为关键词。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五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与自动采集法区别的关键词。PM2.5(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PM2.5、PM10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仪会将PM2.5等信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一小时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能了解污染物来源,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24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它们的来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词。整个文段可分为六句话,而主要信息点集中在后两句,仔细阅读,从这两句中筛选出手动操作与自动采取的不同点即可。人工污染物来源不同站点滤膜锡纸袋分析仪器

◎高频考点三概括文段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教你审题】

①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我们怎样压缩,有些什么具体要求。②仔细阅读原文,找出中心句和信息量大的语句,然后进行分析。【教你答题】

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1.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如上述试题,第二句“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即为关键语句,结合后文内容,就能很快概括出翻译家的观点。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根据CCIndex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感知网速达到2.94Mb/s,较上一季度环比提升13.51%。平均感知网速最快的省市是上海,凭借4.32Mb/s的平均网速继续蝉联榜首,同比上涨6.93%;福建省和浙江省紧随其后,平均网速分别为3.39Mb/s和3.22Mb/s;而网速均值最低点仍出现在新疆,为2.18Mb/s,但其平均网速首次超过2Mb/s。这份报告还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东部平均网速超过3Mb/s,达到3.11Mb/s,中部地区平均网速为2.81Mb/s,西部地区平均网速为2.62Mb/s。值得一提的是,云南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异,但随着电信运营商逐步加大对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云南电信每年在老旧线路改造和新线路建设上的投入每年以三成以上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云南的平均网速正逐步加快,今年一季度的平均感知网速则达到了2.98Mb/s,不仅远超过了西部地区的平均网速,比该机构统计出的全国平均感知网速要略快,逼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平均网速。①概括全国网速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云南网络发展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各地整体平均网速均有所增长;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快西慢”的趋势。

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平均网速正逐步加快,逼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平均网速。【解析】此题提供了两段材料,分别是全国的网速情况和云南的网速情况,解答第一小题,要从第一段入手,采用分层法,注意不要遗漏信息点;解答第二小题要依据第二段文字,但要注意与全国的对比。◎高频考点四下定义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防空识别区”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防空识别区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的,用于规范美国及其盟国之间的对空防御作战,此种划界只针对美国的盟国,非盟国则未划界。防空识别区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完全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国籍不明的飞机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军机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型空中预警防卫概念,半个世纪以来防空识别区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在有效地遵守国际法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沿海国海防安全的潜在威胁,维护了各国的海洋权益。防空识别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空识别区是)最早由美国制定,为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现已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教你审题】

①给“防空识别区”下定义,实际上是要求压缩语段,但必须用下定义的格式来表达。②题目给的一段材料,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题干明确要求从中“筛选、整合”有效的信息。③要求语言简明,并有字数限制——不超过50个字。【教你答题】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的大概念。我们可以把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意思。第一层,由谁提出这个概念;第二层,其目的;第三层,其作用。做题时,先找出第1句给出的“防空识别区”的“大概念”,即“空中预警范围”。然后把上述三层意思加到“防空识别区是一个空中预警范围”这一主干句上即可。运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的大概念”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如要给“笔”下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以“东西”“物质”为“邻近大概念”不行。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质”都不贴切。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也还不太贴切,只能说“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第二步:找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笔”的本质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第三步: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的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笔”的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笔”的定义,还可以灵活表述。或表述为“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做笔”,或表述为“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无论怎样表述,都应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的大概念”这三个要点。4.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给“比特币”下定义。不超过40字。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比特币不依赖于特定的中央发行机构,比特币通过电脑预设的程序制造,它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串串复杂代码组成。比特币可以流通,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比特币是: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