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基础知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哽咽(gěng)憧憬(chōng)吹毛求疵(cī)作呕(ōu)B.炫耀(xuàn)石榴(liú)熙熙攘攘(rǎng)岂不(qǐ)C.惶恐(huáng)取缔(tì)奄奄一息(yǎn)肮脏(āng)D.挣脱(zhēng)惊骇(hài)半身不遂(suí)咀嚼(j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A项,“作呕(ōu)”应为“作呕(ǒu)”C项,“取缔(tì)”应为“取缔(dì)”D项,“挣脱(zhēng)”应为“挣脱(zhèng)”故选B。【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芳馨提防落叶归跟百无聊赖B.淋漓辗转相生相成饱经优患C.帐蓬驾驭漠不关心义正词严D.蒙蔽兜风哑然失笑大庭广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依据语境来辨析字形正误。A项,“落叶归跟”应为“落叶归根”B项,“饱经优患”应为“饱经忧患”C项,“帐蓬”应为“帐篷”故选D【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以次充好充耳不闻 B.处心积虑处之泰然C.重见天日重修旧好 D.鱼目混珠混为一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字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然后首先理解该词所在成语的含义,在理解该成语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A项,“以次充好”意思为不好的东西,不合格的物品假冒合格的,好的物品。“充”解释为冒充。“充耳不闻”意思为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充”解释为塞住。B项,“处心积虑”意思为容蓄谋已久。“处”解释为存有。“处之泰然”意思为容处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处”意思为处理。C项,“重见天日”意思为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重”解释为重新。“重修旧好”意思为复旧情,重归于好。“重”解释为重新。D项,“鱼目混珠”意思为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混”解释为冒充。“混为一谈”意思为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混”解释为混合。故选C。4.下面词语中不完全构成同义词的一项是()A.下劣一卑劣衰亡一灭亡逆来顺受一委曲求全B.包袱一负担徒手一空手弄虚作假一实事求是C.款待一优待熬煎一折磨胆战心惊一惊心动魄D.违反一违背笼统一含糊众所周知一家喻户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同义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进行辨析。B项,“弄虚作假”意思为耍花招欺骗人。“实事求是”意思为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二者为反义词,而不是同义词。故选B。5.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清华大学,总是见异思迁。B.对于前人作品多费了一点心思,才恍然大悟那位朋友批评我的话真是一语道破的。C.我焦头烂额到什么地步了,我都不发牢骚!D.原来两道门岗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此刻已变成了一片平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见异思迁”意思为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文句中指的是他既想报考北京大学又想报考清华大学,拿不定主意,而不是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使用错误。B项,“恍然大悟”意思为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文句中指对于前文的作品多费了一点心思才突然明白过来那位朋友批评我的话真是一语道破的。使用正确。C项,“焦头烂额”意思为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文句中指不管自己到了什么地步自己都不会发牢骚。使用正确。D项,“戒备森严”意思为警戒防备极严密。文句中的语境为看守所。使用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成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成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成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6.下列短语的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充沛的精力充足的时间充分的准备B.观看表演观测地形观赏园林C.待人宽厚视野宽广环境宽裕D.雪花飘落烟雾飘散枯叶飘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短语的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词语的搭配。考生应分析词语的意思、用法、情感色彩、适用对象等。C项,“视野宽广”搭配不当。“宽广”,一般指面积或空间范围广大;“视野”,指看到的空间范围,比喻见识或辨别力,一般与“开阔”搭配。“环境宽裕”搭配不当。“宽裕”指宽大,宽容;富裕,充足,多用来形容“时间”,此处说的是“环境”,故不当。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父亲把柴靠近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往上砌或筑)B.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向上蹦)C.操痛哭,命厚葬之。(埋得很深)D.为了完全恢复健康,他获得了二十天的假期,于是他动身回去探望一下父母。(看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C项,“厚葬”意思为不惜财力地经营丧葬。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8.下列各组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因为所以虽然但 B.由于因此即使也C.不但而且虽然但 D.如果而即使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掌握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用法,然后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那么”相搭配的连词为“如果”,这组关联词语表示假设关系,“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是一种假设。第二空前后是转折关系,应填“而”或“而且”。“即使……也”表示让步关系,“虽然……但”表示转折关系,文句中“他有善良的动机”和“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之间是让步关系。故选D。9.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课时只有集中精力听讲、认真思考,就能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B.出席大会的领导会见了第九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C.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只有……就”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改为“只有……才”,属于逻辑错误。B项,会见”和“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搭配不当,把“会见”改为“接见”,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改为“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属于搭配不当。D项,“身体素质”和“改善”搭配不当,应把“改善”改为“提高”,属于搭配不当。故选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0.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C.据调査,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衔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D项,问号使用错误,文句是一句带有疑问词的陈述句。故选D。11.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是()A.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夸张)B.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比喻)C.延安的歌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排比)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然后结合常考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本句虽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本体和喻体。故不是比喻句。故选B。12.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A.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B.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C.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D.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衔接的能力,属于嵌入型补写,是客观题。解答本题,考生要通读全文段,把握文意,分析空格所在的语境,明确前后文的限定,注意前后的衔接,分析所要补写的句子,辨明其间的关系,判断选择。根据“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这个句子的特点来补写句子即可。根据例句“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可知,所写句子的形式为“没有…的……,可以有……的”,“蓝天”与“白云”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选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且语意上要前后连贯。故选A。13.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A.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热气飘荡着。)B.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红日映照着桥身。)C.广播员富有鼓动性的、热情的话语响彻整个会场。(话语响彻会场。)D.船晃动得厉害,脸色煞白的他差点儿掉进浑浊的河里。(他掉进河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把握好句子说的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然后再分析句子的修饰成分,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D项,原句的意思为:他差点掉进河里。也就是事实上并没有掉进河里。故选D。14.默写诗句(1)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2)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5)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6)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月下飞天镜(2).闻歌始觉有人来(3).惟解漫天作雪飞(4).落日故人情(5).还来就菊花(6).看万山红遍【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镜”“漫”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选自《资治通鉴》)15.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6.对文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年轻时 B.俱:一起 C.蹴:踢 D.因:因【答案】15.D16.D【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文中“少”表示时间,修饰“有大志”,作它的状语,故在“少”前面断开,排除A、B。“蹴琨觉”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曰”引出后面说的内容,在“觉”后断开,排除C。翻译为: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文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A项,“少有大志”翻译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少”解释为年轻时。B项,“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翻译为: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俱”解释为一起。C项,“蹴琨觉”翻译:他踢醒刘琨。“蹴”解释为踢。D项,“因起舞”翻译为:就起床舞剑。“因”解释为于是、就。故选D。【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参考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西礼仪的差别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②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③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容,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请候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オ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果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村,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17.选文第①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A.假如那么无论 B.因为所以不论C.从但是无论 D.从但是不论1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B.第②段“我国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20.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A.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B.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勉强他人行为。C.在西方,频繁的劝菜劝酒是一种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D.中西方,对动菜劝酒都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答案】17.C18.C19.C20.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连词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掌握常见的连词的用法,然后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本题中“从……上说”为固定搭配,排除A、B;第二处前面强调二者的相同点,后面强调二者的不同,所以用“但是”,表示转折关系;“无论”和“不论”相比,“无论更具书面语色彩,并且“不论”过于生硬,所以选用“无论”。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C项,“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是错误的。由原文“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可知,“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分析不正确。故选C。【19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论证方式的考查,重要句子的理解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绝大多数”不是指全部,如果删去的话,就变成“中国餐桌上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与原句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去。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D项,由原文“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可知,在西方,对动菜劝酒都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四、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跑龙套(沈从文)①近年来,社会上各处都把“专家”名称特别提出,表示尊重。我为避免滥竽充数的误会,常自称是个“跑龙套”角色。我欢喜这个名分,除略带自嘲,还感到它庄严的一面。因为循名求实,新的国家有许多部门许多事情,属于特殊技术性的,固然要靠专家才能解决。可是此外还有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与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一个跑龙套角色,他的待遇远不如专家,他的工作却可能比专家还麻烦些、沉重些。②跑龙套在戏台上像是个无固定任务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报,虽然每一出戏文中大将或寨主出场,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几个转,而且要严肃认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规矩行动,随后才笔直恭敬地分站两旁,等待主角出场。看戏的常不把这种角色放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自己一举一动可不儿戏。到作战时,他虽然也可持刀弄棒,在台上砍杀一阵,腰腿劲实本领好的,还可在前台连翻几个旋风跟斗,或来个鲤鱼打挺,鹞子翻身,赢得台下观众连串掌声。不过戏剧照规矩安排,到头来终究得让元帅寨主一个一个当场放翻!③跑龙套另外还得有一份本事,即永远是配角的配角,却各样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备数补缺,才不至于使得本戏提调临时手脚忙乱。一般要求一个戏剧主角,固然必需声容并茂,才能吸引观众,而对于配角唱做失格走板,也不轻易放过。一个好的跑龙套角色,从全局看,作用值得重估。④京戏必用耳听,有个故事可以作例:清末民初有那么一个真懂艺术的戏迷,听谭老板的戏时,不问寒暑,每戏必到,但座位远近却因戏而不同。到老谭戏一落腔,就把预先藏在袖子里两个小小棉花球,谨谨慎慎取出来,塞住耳朵,屏声静气,躬身退席。用意是把老谭那点味儿好好保留在大脑中,免得被下场锣鼓人声冲淡!这才真正是老谭难得的知音,演员听众各有千秋!⑤故事虽极生动,我还是觉得这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并无什么好影响。因为老谭不世出,这种观众也不易培养。至于一般观众,到戏园子来,大致还是准备眼耳并用,不能如老内行有修养。对于个人在台边一唱半天的某种剧目,即或唱工再好,也不免令人起疲乏感。何况有时还腔调平凡陈腐。最不上劲的,是某种名角的新腔。通常是一个人摇着头满得意的唱下去,曼声长引,转腔换调时,逼得喉咙紧紧的,上气不接下气,好像孩子比赛似的,看谁气长谁就算本事高明。他本人除了唱也似乎无戏可做,手足身段都是静止的,台上一大群跑龙套,更是无戏可做,多站在那里睡意蒙眬的打盹,只让主角一人拼命。这种单调唱辞的延长,和沉闷的空气的感染,使得观众中不可免也逐渐有梦周公势。这种感染催眠情形,是观众对艺术的无知,还是台上的表演过于沉闷单调,似乎值得商讨。⑥京戏中有很多好戏,其中一部分过于重视主角唱做,忽略助手作用。近年来地方戏到京演出,几乎得到了普遍的成功。地方戏不同于京戏,主要就是凡上台的生旦净丑,身分虽不相同,都有戏可做。这是中国戏剧真正老规矩,从元明杂剧本子上也可看得出来。虽属纯粹配角,也要让他适当发挥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有删改)21.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2)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22.①自然段中,作者常称自己是个“跑龙套”角色的原因是什么?23.请根据①和③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跑龙套”的重要性。24.根据②自然段,概括“跑龙套”者的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固定任务,姓名通常不上海报。B.不喜言笑,持刀弄棒C.凡事按照规矩行动。D.基本功较为扎实。25.为什么④自然段中的故事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6.作者表面上是谈京戏中“跑龙套”的问题,实际上是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在重视发挥专家作用的同时,重视_____________的作用。27.⑥自然段中,作者所说的“地方戏不同于京戏”具体指什么?2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文化典故,不仅给文章增添了许多文化气息,而且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京戏知识。B.本文作者在文章中的议论,幽默中略带点自嘲,比如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称自己是“跑龙套”的,就具有调侃的味道。C.本文对于京戏的描述非常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文章还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京戏。D.本文围绕京戏展开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跑龙套”者的基本观点以及看法。29.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散文 B.记叙文 C.小说 D.说明文【答案】21.(1)滥竽充数(2)各有千秋22.避免滥竽充数;自嘲;“跑龙套”有庄严的一面。23.“跑龙套”者必不可少,有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预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跑龙套”也要有一份本事,各样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备数补缺。24.B25.因为老谭不世出,这种观众也不易培养。至于一般观众,到戏园子来,大致还是准备眼耳并用,不能如老内行有修养。26.助手或群众27.地方戏凡上台的生旦净丑,身分虽不相同,都有戏可做。28.D29.A【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根据平时课内外的积累记忆来作答。“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指文章中所说的“滥竽充数”。“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指的是文章中的“各有千秋”。【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①自然段中,作者常称自己是个“跑龙套”角色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确定题干信息,在文本中筛选出作者称自己是个“跑龙套”角色的原因,并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概括。本题中“作者常称自己是个‘跑龙套’角色的原因”可由下列语句得出,“我为避免滥竽充数的误会,常自称是个‘跑龙套’角色”,所以原因一为:为避免滥竽充数。“我欢喜这个名分,除略带自嘲,还感到它庄严的一面”可知,作者自称自己为“跑龙套”的角色的原因有自嘲的成分,同时感到“跑龙套”角色有庄严的一面。【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根据①和③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跑龙套”的重要性”,然后确定答题范围,对重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由原文“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与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一个跑龙套角色,他的待遇远不如专家,他的工作却可能比专家还麻烦些、沉重些”可知,“跑龙套”者必不可少,有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预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由原文“跑龙套另外还得有一份本事,即永远是配角的配角,却各样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备数补缺,才不至于使得本戏提调临时手脚忙乱”可知,“跑龙套”角色虽然是配角,但是“跑龙套”也要有一份本事,各样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备数补缺。【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根据②自然段,概括“跑龙套”者的特点,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B项,“持刀弄棒”表述不合适,由原文“到作战时,他虽然也可持刀弄棒,在台上砍杀一阵”可知,“持刀弄棒”是在作战时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才可以。故选B。【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什么④自然段中的故事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然后确定题干信息,在文本中筛选出相应的语句。第四段说到演员听众各有千秋,紧接着第五段说到“故事虽极生动,我还是觉得这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并无什么好影响”,接着从听众和演员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即原文中所说的“因为老谭不世出,这种观众也不易培养。至于一般观众,到戏园子来,大致还是准备眼耳并用,不能如老内行有修养”。【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在理解文章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由原文“新的国家有许多部门许多事情,属于特殊技术性的,固然要靠专家才能解决。可是此外还有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与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可知,这里面将“跑龙套”和“专家”二者共同来推进或改善工作,而那些属于特殊技术性的工作要靠专家来完成,但要想推进或改善工作,那些近于杂务的事情就要靠专家的助手或群众来完成,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在重视发挥专家作用的同时,重视也要重视助手或群众来完成。【2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⑥自然段中,作者所说的‘地方戏不同于京戏’具体指什么”,然后确定题干信息,在文本中筛选出相应的语句。第⑥段说到京戏中有很多好戏,其中一部分过于重视主角唱做,忽略助手作用,而地方戏却不同于京戏,主要就是凡上台的生旦净丑,身分虽不相同,都有戏可做。【28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本文围绕京戏展开”是错误的,本文围绕“跑龙套”的问题展开。故选D。【29题详解】本文考查学生对文体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明确各种文体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本文围绕“跑龙套”的问题展开,是文章的中心,然后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跑龙套”的重要性,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所以本文为一篇散文。故选A。五、作文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多少总要给自己或给他人留下一些遗憾。其实人生就是一部遗憾的大书,遗憾每时每刻都会有。有些人把遗憾作为动力、不断进取,努力拼搏;有些人却把遗憾当作资本,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入名、校名、地名。【答案】参考范文:难忘的遗憾人生就像是雨后的石子小街,蜿蜒、坎坷,被许多使其洁净的水所装点,而一点点的激动、兴奋、忧伤、渴望便是这一汪汪的清露。其中有一汪水,叫遗憾,它看似很藐小,却能明人心境。在记忆的一角,一只乌鸦从天上飞过,似乎预示着不祥。我和同桌在科学教室里聊得热火朝天。我面对着他,手中正拿着一只烧杯,漫不经心地洗着。等自来水将这只烧杯冲洗干净时,我用力甩去中间的水,只听“啪啦”一声,玻璃渣子溅满了整个水池然后弹跳着。全班安静下来,老师掩着怒气走下来,看着水池中静静躺着的玻璃碎片,淡淡地扔下一句:“下周买好一个,赔到科学教室。”我愣住了,这下看来要被父亲批评了。回到家,父亲正翻着我的作业本,见有许多不该错的地方,开始与我冷战,我心想:“现在说,不是火上浇油吗?”于是将话收到了嘴边。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我久久没有告诉父亲,而烧杯自然也没有买。又是一节科学课了,只见语文老师捧着备课本说:“科学老师生病了,由我代上语文课。”我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又是一周一节的科学课时间了,上课时,老师没有提起什么,仿佛是淡忘了。就这样,我凭借着自己的不诚实,度过了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弹指一瞬,我已经从小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初中生。或许小学的科学老师已经淡忘,但这小小的错误却成了大大的遗憾埋藏在我的心底。从此,我不再敢不诚实,因为,我感受到了所要付出的代价……煎熬与良心的自责。每当我在回味这一汪汪清露时,都因此而明亮了心灵。是它们使我渐渐学会如何在这雨后的、蜿蜒、坎坷的石子路上行走;是它们令我学到了诚信和负责;是它们使我反思与奋进。【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前面有一段优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