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1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2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3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4页
《次北固山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

王湾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作为唐朝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作者简介次北固山下,意思是停留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初读诗歌,读出节奏初读诗歌,读出节奏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旅途在青山之外,坐船在绿水之中前行。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词语解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海上升起的红日升起来夜将尽未尽之时进入,降临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逝新春已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念故乡的书信到,送到北归的大雁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客路”“行舟”写出了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体会诗句中“平”“阔”“正”“悬”四字的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景象:海上的太阳在残夜中升起,江上的春天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哲理:新旧事物更替,新事物将取代旧事物。修辞: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冬末春初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壮阔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深深地思乡之情。通过对本首诗的分析,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悟诗情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背朗诗歌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江旅之景

颔联——江水之景

颈联——江春之景

尾联——思乡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