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朔气传金柝(寒冷的) B.见往事耳(看见)C.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D.当窗理云鬓(像云那样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5.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出人头地

郑重其事

讳疾忌医

人才倍出B.名副其实

莫名其妙

无所事事

再接再励C.永往直前

语重心长

精神矍铄

无边无垠D.甘拜下风

首屈一指

别出心裁

谈笑风生二、综合性学习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但当涉猎

(6)见往事耳

(7)孰若孤

(8)蒙乃始就学(9)及鲁肃过寻阳

(10)卿今者才略

(11)非复吴下阿蒙(12)即更刮目相待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4)肃遂拜蒙母三、语言表达8.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邓稼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蒙辞以军中多

(2)及鲁肃过寻阳10.翻译下面的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11.吕蒙的变化带给你什么启示?五、现代文阅读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⑪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⑫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⑬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短句,字词凝练,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强烈的感染力。B.第③段中“这”指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C.第④段中“小声说”并不是指声音低,而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D.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13.本段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的“言”与“行”?请简要概括。14.结合语境,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15.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6.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17.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18.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19.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20.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②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_____________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_____________21.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4.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短)25.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六、填空题26.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4)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27.根据原文意思填空。《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孙权劝学》的语言是“____”;《孙权劝学》的结果是“____”。(以上均填原句)28.读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句中的前一个“李公朴”指的是__________,后一个“李公朴”指的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B3.D4.D5.B6.D7.(1)谓:对……说,告诉(2)当涂:当道,当权(3)辞:推托以:用务:事务(4)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5)涉猎:粗略地阅读(6)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罢了(7)孰:谁,哪一个若:比得上(8)乃:于是,就(9)及:到,等到过:经过(10)才略:才干和谋略(11)非复:不再是(12)更:重新(13)见:知晓(14)遂:于是,就8.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心胸开阔。9.(1)辞:推托

(2)及:到,等到10.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11.启示:①要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②一个人无论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12.B13.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14.任选下面一种进行赏析:从表达方式角度: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赞颂和敬佩之情,从人物描写角度:运用动作、神态、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赞颂和敬佩之情15.闻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6.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17.作为学者有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品格。革命家有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大勇、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18.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19.“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20.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21.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争取民主、宣传革命)22.“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23.“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