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唐山一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唐山一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唐山一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唐山一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命题:李双宋宝锁刘婷说明:,满分150分—19小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其他题用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3.答题卡和答题纸均填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五位。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略论思维的“惰性〞章炳元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熟悉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将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定消亡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科学论断,说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施行,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庞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庞大威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施行的前面去指导施行,又常常会落后于施行而限制新事物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罗列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旧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坚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需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需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关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难改正。贝佛里奇在罗列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状况作推断、论是非的激烈倾向。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进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汲取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看来,正是害怕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杀了科学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倘假设只会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干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出色丰硕的果实。1.以下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施行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熟悉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将来。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施行,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庞大物质力量。2.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C.作者激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D.文中罗列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熟悉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施行,又时时会落后于施行;既能指导施行,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状况作出是非推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4.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戚:忧伤B.五让不许让:推辞C.必以太平责之责:责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中:诬陷5.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B.乃决策谋取横山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D.以其遗表无所请实迷途其未远乐琴书以消忧6.以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秋日赴阙题潼关①驿楼(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8.“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我看到了一条河[英]理查德•布兰森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爱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天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庞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始终如一地向我投来激励大目光。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10先令。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会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荀麻,向他们跑去。我或许很冷,或许浑身是泥,或许被荀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国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选自《环球时报》,文字略有删改〕1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A.母亲曾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B.“我〞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这10先令对我是个不小的数目,值得去危险。C.最后一天“我〞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姑姑对“我〞失去了信心。D.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怀。E.文章重点刻划了“我〞父亲的形象,特别他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答:〔〕12.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特别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给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30个字〕〔8〕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酒馔〔zhuàn〕撮合〔cuō〕东皋〔áo〕安然无恙〔yàng〕B.尴尬〔gà〕丧事〔sāng〕熹微〔xī〕逸兴遄飞〔tuán〕C.庇佑〔pì〕角隅〔yú〕田畴〔chóu〕命途多舛〔chuǎn〕D.口呐〔nè〕悲悯〔mǐn〕睢园〔suī〕碎琼乱玉〔qióng〕16.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玷辱盘桓寥假设辰星安然无恙B.拮据矜持唇枪舌剑天高地迥C.拂拭迟顿日薄西山兼听则明D.鞭笞狭隘哀声叹气瓜熟蒂落1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当时,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入“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B.郴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过去养育了像黄克勤、肖克等一代共和国的将帅,将来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出色的人才。C.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对现代的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D.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需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18.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B.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使出重拳,采用强力措施拯救危机,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C.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同意的,而且是受到激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创造出与自己有关的动人的画面来。D.北大招办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举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举的高中生须“综合素养全面、学科成绩特别、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将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遵守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A.⑤①②④⑥③B.②④⑥⑤①③C.②⑤①④⑥③D.⑤①②③④⑥20.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5分〕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答: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埋怨酸,拿到甜的又会埋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人生也是如此。〞蔡志忠的这段话使你想起了怎样的人或事?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参照答案1.A。依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施行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推断是正确的。B、D两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C对概念内涵的显示不明确,应排除。2.B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维的惰性〞。3.D〔A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B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C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以驾驭〞的结论〕4.C〔责:要求〕5.A〔A助词,取消独立性。B副词,于是;副词,居然。C代词,他;语气副词,表测度语气。D介词,因;连词,来〕6.C〔“自作主张〞于文无据,“但已不再听信他〞与文意不符,原文“不听〞是指皇帝不听信言官对范仲淹的诬陷〕7.(1)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劳。(2)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8.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1分〕和归隐山林〔1分〕的矛盾心理〔1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1分〕留恋和怀念之情〔1分〕。9.〔1〕远近结合〔由近到远〕〔2分〕。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述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1分〕。〔2〕化静为动〔以动衬静〕〔2分〕。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1分〕。10.〔略〕11.AC〔A给3分,C给2分〕12.①用“急〞“大〞“迅速〞“奔〞。〔2分〕②表现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而且,〔2分〕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2分〕13.害怕〔恐惧〕——紧张〔惊慌〕——喜悦〔自豪〕〔每个2分〕14.开放题提示:要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要一味照顾体贴,让孩子一味享受安逸,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更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孩子永远成为不了独当一面、能承受风雨的大写的“人〞。15.D16.B〔A.寥假设晨星C.迟钝D.唉声叹气〕17.B〔“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全部显示出来,适用对象错误;“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贬义;“不可思议〞指神秘奥妙,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这里不合语境。〕18.C〔A、语序不当,调换两个介宾短语的位置;;B、“但能否奏效,还很值得怀疑〞改为“但效果还很值得怀疑〞。D、句子杂糅,将“了〞改为“的〞。〕19.C〔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顾,④前的“故〞,可肯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20.“海囤族〞是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5分,定义格式2分,背景、标准、做法表述正确,各得1分〕21.作文审题提示:人生也是这样有得有失,就看你的心态如何,积极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世间万事万物,你可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事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烦恼与欢喜,成功和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这一念即是心态,可以围绕“心态〞记事写人,也可针对“心态〞阐发自己的观点。附:文言文参照译文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他〕进入学堂,要求自己更加严格。过了五年,〔他〕通晓了六经的要旨,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