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初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

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

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

无效。

一(25分)

【赏家乡风物】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回答各题。

市市政和园林局昨日消息,在第十四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上,南通

菊花在9个项目展示评比中,室外景点及标准展台荣获大奖2个,

百菊赛等荣获金奖4个、银奖7个、铜奖11个,共摘得24个奖项。

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主任夏兴峰介绍,此次中国菊花展览会上,南

通的布展团队A(自出心裁/别有用心),参展的室外景点围绕“菊韵

书香满通城”主题,将传统与现代布展手法相结合,运用丰富的景观

造型及菊花种类解读南通先贤张搴对本土人文教育发展的影响;标

准展台在充分展示南通菊花品种、栽培技术的同时,运用书画、诗词

歌赋、棋子小品等元素yingchen南通特色及菊花文化,同时选

用折纸艺术展架,体现出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百菊赛、专项品种

等项目展示中,中国(南通)菊花品种基地共选送菊花200多种、

近500盆,紫琅羞涩、潦景雪娇、紫琅xiGosd等5个南通自育

新品种在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并获奖。

自1982年菊花被确定为南通市花以来,B□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A处

A处的词语是o

3.下列填入横线B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南通的菊花栽培及造景技艺因此享誉全国

②如今的“南通菊花"已成为南通的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③我市多次在全国性菊花展及各类园艺展会赛事中获得佳绩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

4.本期班刊编辑小语准备转载这则消息。请你协助他完成任务。

(1)晚上放学时,小语请你转告负责排版的小文,请小文暂时不

要排版,他准备将消息的导语部分略作修改,明天中午发给小文。第

二天早上,你看到小文,你对他说:。

(2)以下是小语修改后的导语。你是否赞同他的修改?说说理由。

市市政园林局昨日消息,在第十四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上,南通菊

花相当给力!在9个项目展示评比中,室外景点及标准展台荣获大奖

2个,百菊赛等荣获金奖4个、银奖7个、铜奖11个,共摘得24个

奖项。为南通菊花点赞!

【说家乡记忆】

整本书阅读。(8分)

5.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作者用

“童年""在长沙的日子”这两个章节写毛泽东在家乡湖南的生活经

历,是否多余?请简述理由。

6.法布尔在家乡的荒石园中写出了巨著《昆虫记》,达尔文夸奖

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请结合《昆虫记》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

这一称呼的理解。

7.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请从下列作

品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该作品为你的成长打下了怎样的精

神底子。

A.《长征》B.《飞向太空港》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D.《寂静

的春天》

我选,—O

8.用课文原句填空。

家是心灵的港湾,这里有“采菊东篱下,(1)”的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有“争渡,争渡,(2)"的意趣

(李清照《如梦令》)。家是游子永远的牵系,是李白念念不忘的故乡

水,”仍怜故乡水,(3)(《渡荆门送别》);是崔颖望不穿的烟波江,

“(4)?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是身处战乱的杜甫对

妻儿音信的期盼,“(5),"(《春望》);是漂泊中的刘桢

对堂弟坚定志向的殷殷期望,"(6)"(《赠从弟》)。家是最小

国,国是千万家,家还是朱敦儒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

愿望,“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7)”(《相见欢》)。

二(60分)

【访家乡山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登萃景楼

【明】李之椿

半壁东南看化工①,楼头佳气日青葱。

溪山斜枕蛇龙②立,江海平吞天地空。

越国帆光危塔外,吴门练影③乱云中。

登高不作悲秋赋,寄兴沧溟万里箍④。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

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游狼山记

[清]张裕钊

光堵二年秋八月,黎苑斋管榷务通州,余过⑤焉。既望气与苑

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

危踞山颠,万景毕内。迤⑦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

复⑧。所至僧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回瞩

⑨,江海荡天,近在户牖⑩气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

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余与苑斋顾

而乐之。

(选自《潦亭文集》)

【注】①化工:大自然的创造。②蛇龙:指山上所植苍劲屈曲的

树大。③练影:练:白绢。这里比喻水波流光。④沧溟:沧海。腹:

大船。⑤过:拜访。⑥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⑦迤:延伸。⑧复:

通“迥”,远。⑨瞩:看。⑩户牖:门窗。时秋殷中:时令正值中

秋。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蝉则千转不穷(2)与苑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10.根据表格中舵提示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1)猿则百叫无绝参考成语法:滔滔不绝

(2)危踞山颠课内迁移法:危楼高百尺

(3)万景毕内查阅词典法:①里。相对于外而言。②内部。③

宫廷、朝廷。④同"纳",收入;接受。(百度汉语)(只填

序号)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余与苑斋顾而乐之。

12.材料【甲】和【丙】都描写了江海之景,能否用【甲】诗中

画浪线的“江海平吞天地空”替换【丙】文中的“江海荡天"?为什

么?

13.材料【甲】和材料【乙】都给人以积极、奋发之感。请结合

具体语句分别分析。

14.请你借鉴《苏州园林》一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结合

材料【丙工向同学介绍狼山。注意抓住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不少于100字)

【谈家乡方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南通市区中小学生使用南通话的能力调查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发音流利准确24.3%38.9%45.1%

基本能交流,但不熟练45.6%20.4%25.4%

能听懂,但不会说.25.8%17.5%45.3%

听不懂,也不会说32.5%14.5%17.6%

(数据来源:薛亚丽《南通话在市区青少年中的应用调查》)

【材料二】

①南通地区方言极其复杂,这和南通地区逐渐由水成陆,各时期

接受了各地移民的历史有关。

②海安县、如皋市以及如东县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一一属于江淮

官话,总体称为如皋话,又可分为两种小方言片:如东东部地区的如

东口音和其他地区的如海口音,可以分别称为如东话和如海话。

③崇川区大部及通州区中西部的方言一一南通话,毗陵吴语片,

是吴语向江淮官话的过渡方言。

④开发区:荣锡通园区大部、海门区南部、启东市南部、如东县

东南部和平州区的东部(通州湾)沿海地区的方言——沙地话(崇

明话、海门话、也叫启海话),属于吴语。

⑤通州区东部、海门区的北部、启东市的北部的方言一通东话吕

四分支和东社分支一一通东话(亦可叫江北话),属于吴语。

⑥通州区的中部方言一一金沙话,属于吴语。

⑦如东话是如海话向通东话晶过渡口音,南通话是古吴语区向江

淮官话的过渡区,金沙话是通东话向南通话的过渡区。

⑧如东话和如海话互通,金沙话和南通话可交流,南通话、金沙

话这两种方言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通东话及沙地话和其它方言很难

交流,如东话和如海话(除互通外)和其它方吉很难交流。

(摘自知乎)

【材料三】

①南通方言(本文所指南通方言仅为狭义的南通方言,即南通话)

是南通人思维的载体、交流的手段,也是南通人为人处世、劳作生活、

人生感悟的深厚文化沉淀;是南通人灵魂的核心,也是南通自我展现

的一张名片。

②南通的乡音土语是在历史长河流动中产生的旬然语态,它是乡

村田野的原生态,具有鲜明的江海文化特色,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它们不仅生动、形象、贴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也充满智慧、

富有哲理,且不失机趣。

③南通方言中有1000多个冷僻字,一般南通人会讲但都不认识。

比如瘩(读垒,蚊子叮后肌肤出现小疙瘩);傅(读淘,一伙的意思。

例:我和他们不是一侍的)……

④这1000多个冷僻字在《汉语大词典》中很难找到,即使有,

其意思与南通方言也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土话不能登大雅之堂,其

实,南通话里的语言艺术并不差似普通话,用词造句精准、贴切、鲜

活、传神,修辞手法也多样。

⑤南通地方歌后语有2000多条,是江海文化宝库中璀璨的花朵,

它们以独特的文学语言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地方色彩鲜明,生

活气息浓厚。如:大圣菩萨借狼山一一只借不还;石港的猪头一一寡

嘴;马塘的锣鼓一一各打各的。这2000多条具有南通土语的歇后语

有褒扬、有揭露、有讽刺,有幽默、有谐趣,读来颇有浓烈的感染

力和冲击力。

⑥南通民间谚语超过4000条,更是世世代代南通人民生产劳动

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比如:清明冻煞鬼;白露身不

露;桑树条儿趁早精;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这些民间

谚语都是南通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涉及自然、

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语言凝练、准确、通俗、易记,闪耀着传统

文化的光辉。其中大量谚语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

⑦文化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地相异的方言,它象征了一个地方的悠

久历史与文化底蕴,更将一个地方的文明与民间文化通过一个非物质

的事物表现并传承下来。然而现在不少人对方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人甚至认为方言会阻碍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方言是地方文化的

活化石,如再不加以保护,将会消失。

⑧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越来越普及,而方言则日渐消退。经过调查,目前在南通家庭中,南

通话和普通话共用的约占40%,以南通话为主的只占45%o而在中小学

生中,A如果任此发展下去,南通话不日将会逐渐消失,走进历史。

(节选自梁天明《方言失落调查一一以南通方言为例》)

1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南通地区方言极其复杂,整体来看,分别属于江淮官话和吴

语两个语系。

B.金沙话和如东话很难交流。

C.南通地方歇后语有2000多条,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南通民间谚语超过4000条,至今都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对话

中。

16.根据语境,请从【材料一】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补充在【材

料三】的横线处。

17.关于南通方言日渐衰落的原因,你能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探究

出哪些?请分条写在下面横线上。

18.有人认为,我们当前既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又要积极保护方

言。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认识。

【仰家乡先贤】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张骞传

张孝若

①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两条路应该走的,第一条路是科举,科举最

高的目的是状元;第二条路是做官,做官最高的目的是宰相。我父点

了状元以后,论理他该努力再走完这第二条路,可是他却没有去走,

偏偏要去开创另一条新路走。

②其中有许多原因,也就是开创这新路的动机:第一,我父在光

绪三十年(1904年)点状元以后,不到几时祖父就去世了,那时我

父精神上受到了异常的刺激,对于名场的欲望就低下来;第二,看看

中国国势,一天比一天危迫下去,推想到要中国不贫不弱,救醒他起

来,除了振兴工商业,绝没有第二样办法。第三,我父立志要做一个

能够自立、能够做事的读书人,为向来的读书人出出气,争争面子。

第四,因为甲午那年,我父在京亲眼目睹了大小文武百官在大暴雨中

跪在水里边迎接回京的太后,心上颇为难过,觉得这种官,不是有志

气的人该做的。

③因为这几层缘故,所以我父就下了决心,振作精神,来开辟他

的第三条新路。

④那个时候恰逢着张公之洞做两江总督,他向来对我父很信重,

就和我父说到振兴商务、在通州筹办纱厂等事。我父因为和他的本意

非常适合,而且希望国强,一定要着实做到普及教育和地方自治的两

件事,然而这两件事没有钱是办不成的,于是就决定先办实业。

⑤从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到二十五年,这四年间,我父奔走南京、

湖北、通、沪各处,白天谈论、写信,筹划得手口不停,夜间又苦心

焦思,翻来覆去,寝不安枕。在被集股筹款弄到万无法想的时候,常

常跑到黄浦滩对天长叹,看江也是长叹,眼睛里的泪水同潮水一样涌

出来。

⑥有时候旅费不够,也卖过好几回字,厂款分文不去动用。所以

我父最初最大的成功,是完全建筑在坚忍、勤俭的毅力上边。

⑦当时还造了工房,工人可以住;学校,工人和子弟可以求学;

医院和公园,工人可以享受:储蓄处,工人可以储工资生利息。凡关

工人的生活乐利,我父想得周到,也办得周到。大生厂办有成效以后,

又陆续办了油厂、面厂、铁厂、丝厂、轮船公司。凡适合于通州农产

工业的制造和利用,及增加人民地方的便利和幸福,无不一一依次着

手。

⑧我国从古以来都是以农立国的。我父等到大生纱厂办到根基渐

渐稳固,营业也渐渐有了起色,于是就刻拿眼光转射到农垦上边去。

⑨第一件最要紧的跟本工程,就是赶筑沿海的大堤,堤一天不成,

什么事都不能着手。当时招工两三千人,连日带夜地赶工,不到一个

月就依次完成了。哪里晓得到了光绪二十八年的秋天,几回的大风潮,

拿新堤打得零零碎碎破坏不堪,在最紧要的当儿,我父在天地昏黑的

夜间,带了江君等到海边,露立在破堤上,督工拼命将堤岸加高赶筑,

我父和他们说:“我们要拿所有的血汗来和大风潮奋抗,看看究竟是

我胜它,还是它胜我”于是大家鼓起胆,用尽力,不到几天就

修补好了。

⑩等到公司办有成效以后,田是田,家是家,成了一个东海边的

新村落。我父又次第办了几个小学校,就作了一支《垦牧乡歌》:

我田,我稼,我牛,我羊,我有子弟,亦耒亦希,而冠而裳;

亿万兮井里,百年兮洪荒,谁其疑者南通张!

在光绪二十三年二月,我父先后接到翰林院掌院和顾公聘耆连

电,催促我父去京到院,一连有三四次函电。我父在一封回函中写道:

“愿成一分一亳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说得何等坚

决。因为那时候国家是渐渐危迫了,我父以为读书人报国的地方,应

该在这里。

(节选自《张骞传》,有删改)

19.读传记首先要知晓传主的主要经历。本文叙述了哪几个典型

事件?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传记中人物的重要行为往往能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

点。请从文中摘抄这样一处文字,并作分析。

我的摘抄:

我的分析:

21.传记要求真实。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说说选文是如何体现

真实性的。

22.你认为第⑨段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用句号还是感叹号?请

阐述理由。

23.阅读选文后,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给张骞写一则颁奖词。

【示例】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拼过,才更执着收获。种了一辈子庄稼,

现在赶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麦在农机下归仓,珍惜陇

亩颗粒,心怀天下仓虞,你是泥土上的黄牛,夕烟下的英雄。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徐淙祥颁奖词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通过这份试卷,我们从不同侧面阅读了南通。其实,

平日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

的角度阅读着我们所处的城市、小镇、乡村、校园,通过打动我们的

景象、建筑、习俗、人物、往事……感受着它们的不同魅力,如城市

的宽容、小镇的烟火气、乡村的朴实、校园的温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我读到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

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与解析

1.映衬潇洒2.自出心裁3.C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映衬,yingchen,互相映照、衬托使显现。

潇洒,xiaoso,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自出心裁:意思是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

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指心中隐藏着其它的

计谋。

自出心裁,是褒义词,表示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别有用心是贬义

词,表示人的阴险。这里是指菊花展览布置上与众不同,不含贬义,

所以应该用“自出心裁二

3.本题考查排序。

③是说南通菊花展取得的成绩,是原因;①中“因此”一词是说

结果;②是说现状,所以应该放在最后;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③①②;

故选Co

4.(1)小文,你好!小语让我转告你,他准备将消息的导语部分

略作修改,请你暂时不要排版,等他今天中午排版好了发给你。

(2)示例1:不赞同,消息的导语部分要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

现新闻事实,摒弃可有可无的内容,而“给力”“点赞”这类评价性的

语言不能概括新闻的事实。应该删除。

示例2:赞同。小语准备在班刊中选用这则新闻,对于阅读对象

同学们而言,“给力”“点赞”这类网络用语更亲切、活泼,用在以上

导语中能清晰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且这两个词语已被收录入《现代

汉语词典》,成为规范汉语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可以这样修改。

【详解】(1)本题考查口语表达。

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称呼、人称、时间的改变,再加上“小

语让我转告你”等必要的内容,先根据原句口述几遍,通顺准确后再

书写下来。

示例:小文,小语让我转告你,他准备对消息的导语部分进行一

些修改,计划今天中午将修改后的内容发给你,到时候你再开始排版。

(2)本题考查语言评价。

这段导读,运用了“给力"“点赞”等网络用语,赞同与否都可

以,结合导语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赞同。这则导语运用到班刊中,对于中学生来说,“给力"

“点赞”是完全合适的,同学们既理解其含义,又感到亲切。这两个

词语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为汉语规范语,在本则新闻中运

用得非常贴切,所以改动得很合适,我完全赞同。

5不多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小富有反抗精神,善于斗争,

热爱读书,追求进步,有政治觉悟和家国意识,为下文他成为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做铺垫。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作用。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作答。童年:讲述了毛泽东童年

时代的学习、生活、劳动的经历。毛泽东逐渐走出湘潭接受新式教育

,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小富有反抗精神,善于斗争,热爱读书,追求进

步,有政治觉悟和家国意识;在长沙的日子:毛泽东剪辫子,参军选

择学校自修看出他革命精神和好学进取,团结周围人,慢慢展现他的

领袖气质。为下文他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做铺垫。

6.①法布尔强调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观察昆虫的重要性,为

了确保观察的准确性,他总是在昆虫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尽

量减少对昆虫的干扰,因此他观察到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

敌人。②为了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

察昆虫的行为,耐心地记录昆虫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分析它们的行

为模式,比如他花费数年时间,观察到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

地面。③法布尔也会通过实验来观察昆虫的行为,通过改变某些环境

条件,观察昆虫的反应。④法布尔还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它

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提供了许多观察经验,分析了同种昆虫之间

的差异以及不同种昆虫之间的相似之处。(要有观察的具体动物和习

性,扣住“观察经验"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结合夸奖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要有观察的具体动物和习

性,扣住“观察经验"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

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

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

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

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

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

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

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7.A示例1:《长征》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

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红军战士追求革命理想的坚

定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示例2:《飞向太空港》描绘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全过程,

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锐意创新、攻

坚克难、无私奉献等航天精神激励我们励志奋进、砥砺前行。

示例3:《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作者介绍了许多天文知识,

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在我的心里

种下了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

示例4:《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严肃地质疑了人类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观念,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作者

严谨求实、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献身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评价的把握。任选一部作品,结合相关

内容,围绕“为你的成长打下了怎样的精神底子”来谈,言之成理即

可。

示例1: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

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

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记录了分散在不

同地域的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历尽艰险胜利会师的历史。不仅向我

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个人与民族命运融为一

体的生命荣光;

示例2:《飞向太空港》是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作者

是李鸣生。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

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

碰撞与冲突。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

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

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不仅让我们学习到自强不息的航天精神,而且

也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家国情怀;

示例3:《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天文学是一门奥妙

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

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

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作品文笔流畅,故事性强,以其

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少年儿童走进广阔无垠、奇异瑰丽的科学世界,

觅求将来攀登高峰的志向,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这部著作不仅能

让我们了解很多天文知识,还能启迪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学科学、

爱科学的精神;

示例4:《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创作的科

普读物。在这本书中,卡森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

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

的灾难。作者在书中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

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

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作者严谨求实、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献

身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8.悠然见南山惊起一滩鸥鹭万里送行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

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

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悠、

鸥鹭、暮、烽、罹、倩。

9.(D蝉/则千转不穷(2)与获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10.停、断、消失高④n.(I)治理国家大事

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我和获斋看到这里的美景感到非常快乐12.示例1:

可以,都写出了江海的宽广辽阔,浩浩荡荡,吞吐日月,包容天地万

物的壮美。示例2:不可以,“江海荡天”与上下句都是四字短语,

读来朗朗上口,且语气短促,更能突出江海宽广辽阔、浩浩荡荡的气

势。13.材料甲:示例1:“日青葱",登楼所见皆是一片兴盛的

景象,充满生机;“江海平吞天地空”,写出了江海的宽广辽阔,浩浩

荡荡,吞吐日月,包容天地万物的壮美,气势磅礴;“登高不作悲秋

赋,寄兴沧溟万里腌",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壮阔的景象,将油然而

生的豪情寄托于浩瀚的大海和扬帆远航的大船,流露出“直挂云帆济

沧海”的奋发之情。

材料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描绘出

山势挺拔、高耸,争着高远处伸展、直插云霄的情状,给人积极奋发

之感。(3分。就其中的一个句子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4.示

例:狼山高耸于长江入海口,山色秀丽幽美,是人间佳境。山上树木

丛生,依山而建的寺庙在树林间错落分布。山的最高处是支云塔,登

高望远,山形水景一览无余。其下是翠景楼、准提庵、福慧庵,景色

幽深。僧房回廊曲折,苍翠环绕,远离尘世。这里可赏江景,江海浩

荡,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仿佛就在窗外;抬眼远眺,能看到江对岸

昭文、常熟各山,山形耸立,林木茂盛。

【解析】9.(1)本题考查断句。

(1)句意:蝉长久不断地鸣叫。“蝉”是主语,应该在主谓之间

停顿,所以应断为:蝉/则千转不穷。

(2)句意:与苑斋到州南的狼山游玩。"与苑斋”是句子的主

语,主谓之间应该断开,所以应断为:与蔡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10.(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滔滔不绝的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绝”的意思是“间

断";这里句意:猿不停地啼叫着。绝,停、断。

(2)危楼高百尺的句意是:高楼高达百尺;危踞山颠的句意:

高高地踞于山巅。危,高。

(3)句意: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内,同“纳”,收入、接受。故

选④。

1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1)重点词:经纶,策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

同“返",返回。

(2)重点词:顾,看;乐,感到快乐。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本题为开放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丙】文中的“江海荡天”的意思是:江海滔天。【甲】

诗中“江海平吞天地空"的意思是:汹涌的长江大海,好似平吞了整

个天地。两句话的意思相通,描写的景致描绘出江海波浪翻滚,铺天

盖地雄伟气势,都写出了江海的宽广辽阔,浩浩荡荡,吞吐日月,包

容天地万物的壮美,所以可以替换。

不可以。从句式来看,“江海荡天”是一个四字短语,上下文的

“房廊屈曲、苍翠环合、远绝尘境、近在户牖",这些写景的词语都

是四字短语,读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并且能给人一种江海宽广辽

阔、浩浩荡荡的气势;如果换成“江海平吞天地空”,则与上下文的

音节不和谐,读来也不通顺。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诗写景抒情,前四句景物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萃景楼景致的赞

美。“半壁东南看化工",是说萃景楼的奇,“楼头佳气日青葱”则是

写萃景楼的美。三、四两句则是具体描绘萃景楼的高,萃景楼的美。

清澈的溪流从山谷间蜿蜒流过,群山斜忱其上;汹涌的长江大海,好

似平吞了整个天地。“平吞天地空”则夸张地描绘出江海波浪翻滚,铺

天盖地雄伟气势。一般人面对此景此情,大都会感慨万千,心伤神颓。

可诗人超凡脱俗,甚为人世俊杰,“登高不作悲秋赋,寄兴沧浪万里

风”,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乘长风,破万里

浪的雄伟气概。构思沉着,笔调劲健,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给人

积极奋发之感。

乙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

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

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山势挺拔、高耸,争着高远处

伸展、直插云霄的情状,给人积极奋发之感。

1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写作能力。

丙文“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句

整体交代了狼山的景物。“最上为支云塔,危踞山巅,万景毕为。迤

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复。所至舍,房廊屈曲,左右苍

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四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

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

灭没隐见"句依次描写支云塔、萃录楼和准提、福等寺庵、僧舍,昭

文、常熟各山等地的描写。由此按照总分的顺序进行介绍,可以根据

原文介绍狼山的景物特点。

示例:狼山上有许多古松、桂树,桧树、柏树。大约有好几百株。

寺庙依山而建,每一座寺庙都有树,看上去寺庙如同建在树林间一般。

狼山的最高处是支云塔,它高高地踞于山顶。站在支云塔上,山下万

种景象尽收眼底。从山上往下走,就来到了萃景楼和准提、福慧等寺

庵。这些地方的景色也都极为幽深。所到的僧舍,房廊曲折,左右苍

翠环绕,与尘世隔绝。侧身回望,江海滔天,涛声轰鸣,震耳欲聋,

好像近在门窗之外。远眺江的对岸,昭文、常熟各山,山色高出蔚然

的林际。仲秋时节,可以看到海潮怒涨的景象。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

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

【点睛】参考译文:

乙: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

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

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

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樱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

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

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

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丙:光绪二年秋八月,黎幼斋在通州掌管专卖税收事务,我去拜

访他。农历十六日,我与获斋到州南的狼山游玩。山上多古松、桂树,

桧树、柏树有好几百株,靠着山建筑寺庙,寺庙在树间错落分布。最

上面的是支云塔,高高地踞于山顶,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延伸下去就

是萃景楼和准提、福慧等寺庵,也都极为幽深。所到的僧舍,房廊曲

折,左右苍翠环绕,与尘世隔绝。侧身回望,江海滔天,近在门窗之

外。江那岸,昭文、常熟各山,山色高出蔚然的林际。那时正值仲秋,

海潮怒涨,澎湃的波涛向西奔腾,好似素白的虹霓,时隐时现。我与

获斋看到这些非常兴奋。

15.D16.示例1:能发音流利准确地说南通话的不足半数,

听不懂也不会说南通话的小学生人数占比竟达到32.5%o(是从表格

中获取的信息,能凸显南通话在日渐消退即可。)17.①许多青

少年学生不会准确使用南通方言;②南通地区方言复杂,且不同方言

区之间很难交流;③不少人对方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④长期以来国

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老百姓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方言则日渐

消退。18.我赞同这种观点。首先,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因

为方言只是一个区域通行的语言,不同方言区之间很难交流,大力推

广普通话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方言

象征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更将一个地方的文明与民间文化

通过一个非物质的事物表现并传承下来。如南通方言,是人民群众长

期以来为人处世、劳作生活、人生感悟等的深厚积淀,充满智慧、富

有哲理,具有鲜明的江海文化特色。所以应当积极保护方言。

【解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结合⑥段“南通民间谚语超过4000条,更是世世代代

南通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中大量谚

语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可知,"至今都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对

话中”表述有误;

故选D。

16.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结合【材料三】第⑧段“经过调查,目前在南通家庭中,南通话

和普通话共用的约占40%,以南通话为主的只占45%o而在中小学生中

"“如果任此发展下去,南通话不日将会逐渐消失,走进历史”可知,

此处需补充能凸显南通话在日渐消退的内容即可。

结合【材料一】“南通市区中小学生使用南通话的能力调查"图表

数据可知,能发音流利准确的小学生占24.3%,基本能交流但不熟练

的占45.6%,能听懂但不会说南通话的小学生占25.8%;听不懂也不

会说的小学生占32.5%。可据此拟写:能发音流利准确地说南通话的

不足半数,听不懂也不会说南通话的小学生人数占比竟达到32.5%o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材料一】“南通市区中小学生使用南通话的能力调查”图

表数据可知,许多青少年学生不会准确使用南通方言;结合【材料二】

①段“南通地区方言极其复杂"、⑧段"如东话和如海话互通,金沙

话和南通话可交流,南通话、金沙话这两种方言和其它方言很难交

流,通东话及沙地话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如东话和如海话(除互通

外)和其它方吉很难交流”概括可得:南通地区方言复杂,且不同方

言区之间很难交流;结合【材料三】第⑦段“然而现在不少人对方

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人甚至认为方言会阻碍社会交流和文化交

流。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如再不加以保护,将会消失"概括可

得:不少人对方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合⑧段“由于长期以来国家

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方言则日

渐消退”概括可得:长期以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老百姓

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方言则日渐消退。

18.本题考查主观表达。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联系【材

料三】第⑦段“文化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地相异的方言,它象征了一个

地方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更将一个地方的文明与民间文化通过

一个非物质的事物表现并传承下来"提炼方言的重要意义。

首先表明观点:赞成。方言是根据语言的长期演变而来的,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域的人很难用方言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推广

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我们也应明

白,方言象征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更将一个地方的文明与

民间文化通过一个非物质的事物表现并传承下来。正如材料中提到的,

南通的乡音土语是在历史长河流动中产生的旬然语态,它是乡村田野

的原生态,具有鲜明的江海文化特色,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因此,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护方言。

19.①为办纱厂奔走筹款;②建工房、学校、医院、公园、储蓄

处等,方便工人生活;③亲自督工赶筑沿海大堤;④创办小学校;⑤

拒绝回京做官。(答出其中任意两件事即可)20.示例1:

我的摘抄:在被集股筹款弄到万无法想的时候,常常跑到黄浦滩对天

长叹,看江也是长叹,眼睛里的泪水同潮水一样涌出来。我的

分析:这句话主要写张骞在筹款受阻时在江边长叹、流泪的行为,写

出了他当时焦虑、愁苦的心理,表现他创业筹款的艰难。

示例2:我的摘抄:我父在天地昏黑的夜间,带了江君等到海边,

露立在破堤上,督工拼命将堤岸加高赶筑。我的分析:这句话写张骞

在大风潮破坏堤岸后亲自到现场督工的行为,表现他事必躬亲的精神

和抵抗自然灾害的决心和勇气。21.①通过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

时间体现真实性。如:我父亲在光绪三十年(1904)点状元以后,从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到二十五年,在光绪二十三年二月等。②引用一些

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性。如引用《垦牧乡歌》的部分歌词,

引用父亲拒绝做官的回函中的两句话。③引用人物自己的话,增强文

章的真实性。如为表现张骞不屈的精神以及抵抗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豪

情,引用了他在堤岸上为工人们鼓劲时说的话。④补充历史细节,展

示人物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如为表现张骞筹款受阻时的

焦虑、愁苦,补充了夜里寝不安枕、到江边长叹、流泪的细节。

22.示例:用感叹号。这句话是张骞在新堤被大风潮破坏后,在抢修

现场为工人们鼓劲时说的,(内容)体现父亲不屈的精神、抵抗大风

潮的决心以及不成功誓不罢休的豪情,(精神)具有强烈的情感,应

该是一个感叹句,所以用感叹号。23.示例:实业求国,创造一

条新出路;心系苍生,救民于水火之中。振兴商务、创办纱厂,筑堤

垦荒,新建家园,办学校,拒高官……你是自立自强的读书人,你是

为国为民的实业家,你是近代南通第一人。

【解析】19.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抓主要人物和主要

事件,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本文的标题是“张骞传”,主要人物是张

骞,概括主要事件可梳理文章情节,第④⑤段,写为办纱厂奔走筹款;

第⑦段,写建工房、学校、医院、公园、储蓄处等,方便工人生活;

第⑨段,写亲自督工赶筑沿海大堤;第⑩段,写创办小学校;第段,

写拒绝回京做官。可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形式概

括。

2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紧扣“重要行为”分析。

示例:我的摘抄:我父在一封回函中写道:“愿成一分一亳有用

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说得何等坚决。

我的分析:这句话主要写张骞拒绝回京做官的行为,写出了他对

社会黑暗的厌恶,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1.本题考查传记的真实性。

结合第⑤⑨段“从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到二十五年”“到了光绪二

十八年的秋天"“在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可知,通过记录事件发生的

具体时间体现真实性。

结合第段“我田,我稼,我牛,我羊,我有子弟,亦耒亦希,

而冠而裳;亿万兮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