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1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2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3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4页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契合(qì)恶劣(liè)血雨腥风(xuè)

B.犁耙(pá)撺掇(cuān)筋疲力尽(jīn)

C.凛冽(liè)炽热(zhì)蹑手蹑脚(niè)

D.拜谒(yè)踌躇(chú)舍身求法(shě)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璧,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C.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啊,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廖阔大地,到处都是你深深的足迹。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九寨沟隐藏在川西北高原的重峦叠嶂中,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湖与峰俯仰生姿,相映成趣。复杂的地质背景令其形成了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花香鸟语的幽林,连绵起伏的雪峰。美丽的九寨沟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呼后拥般到来。

A.重峦叠嶂

B.俯仰生姿

C.花香鸟语

D.前呼后拥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2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各单位分享了各自低碳消费等生态环境保护。

B.都江堰市灌口街道以智慧赋能、精准精细、安全韧性为导向,压紧压实“城区+景区+林区一体化”森林防灭火责任,构筑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火墙”。

C.中国书法因为承载着汉字独特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所以融入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D.“各美其美”之所以值得我们坚守的原因,不仅在于表达了不一样,更可贵的是为这种不一样提供了表达的平台。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B.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C.悉以咨之咨:询问

D.性行淑均均:平均

A.而复问其妾曰/其真不知马也

B.皆以美于徐公/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无从致书以观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先天下之忧而忧

A.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B.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西汉因此得以兴盛繁荣。

C.亲近贤臣,远避小孩,这是西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D.亲近贤臣,远避小孩,西汉因此得以兴盛繁荣。

A.两文的劝谏方式不同。甲文以自身经历设喻进行劝谏;乙文直接向后主刘禅陈述当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再提出建议。

B.两文人物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甲文中邹忌面对众人的夸奖,能够正确面对;乙文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两文内容都在规劝君王。甲文规劝君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乙文除广开言路外,建议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D.两文表达方式多样,具有韵味。甲文通过记叙、抒情,点明了文章中心,乙文以记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治国之道。

三、句子默写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李商隐的《贾生》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千古一虹——安澜索桥①由秦堰楼俯瞰而下,横跨岷江的安澜索桥就像一条拴连内外江的粗壮绳索,透过秦堰楼的飞檐斗拱,它孤立地悬于波涛汹涌的宽阔江面上,显得古意而单薄。②这架看似简陋而粗犷的桥,堪与赵州桥齐名,系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誉为“巧思高艺”的中国五大古桥之一。只是今天的安澜索桥,已非旧物,而是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外江江闸,将索桥从鱼嘴位置下移百米,并改竹索为钢缆,改木柱桥墩为混凝土桩,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桥身也由原来的500米缩短为现在的261米,即便如此,重建后的安澜索桥,依然如飞虹挂空,形式别致,风采依旧。③过去的安澜索桥是何容貌,今天我们只有从一些残存的老照片里寻找它的踪迹。1905年,日本学者山川早水来到都江堰,用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安澜索桥的最早影像。之后,德国建筑师、美国学者、美国探险家以及人文摄影家庄学本、孙明经等先后来到这里,从不同角度拍摄安澜索桥。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安澜索桥,都还是以木桩桥墩为承托、以24根粗大竹缆横挂江面为桥梁、以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④这样的风貌,与宋代大诗人范成大的描述几乎一致:“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不同的是,范成大时代的索桥桥面为“竹笆”而非木板。⑤范成大还记述了行进桥上的惊险,“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尤记起我从鱼嘴分水堤到二王庙踱步索桥的情形:踏步上桥,那桥就晃悠起来,及至江心,或许是因为索桥上如织游人的步伐,桥的晃悠变为剧烈的晃荡。⑥明末农民战争的战火从陕北迅速烧遍了四川,在这场战争中,安澜索桥亦未能幸免。战火中的安澜索桥几乎焚毁殆尽,由于重建索桥需要巨大的物力人力,人们只好在索桥原址搭建渡口,用木船以渡两岸交通。然而江面宽阔,恶浪滔天,船渡两岸,犹如虎口脱险,所以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⑦险象环生的船渡最终以一场惨烈的悲剧收场。清嘉庆八年(1803年)五月十五日,满载行人的渡船没躲过侥幸,被湍急的浊浪掀翻,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没有触动官府,却让一位“素行好义”名叫何先德的私塾先生站了出来,下定决心,重建索桥。他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在他的带动下,重建工程终于在次年五月动工开建了。但桥尚未完工,两个樵夫不听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这让因建桥而丧失利益的渡口“把头”找到报复何先德的理由,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为民建桥日夜操劳的何先德不得已而含恨九泉。失去丈夫的何妻杨氏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在四方百姓的辅助下,最终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成,两岸百姓狂澜安渡,取名安澜桥。人们感念何氏夫妇的善举,安澜桥在民间更多地被称为“夫妻桥”“何公何母桥”。⑧今天,人们在安澜索桥的桥头专门塑有何氏夫妇立像。成千上万的游客是否也感受到何氏夫妇那颗被巴金先生赞誉为“温暖”的心?(选自《天府广记》,有删改)10.文章第④⑤两段均引用范成大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概括两处引用的作用有何不同。

11.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有史料记载,安澜索桥至少在宋以前就已存在,古名“珠浦桥”,明末毁于战火,至清嘉庆年间再建后,才更名为“安澜桥”并沿用桥名至今。

12.你校将组织一次以“古桥之美,城市之梁”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活动,通过介绍成都古桥,拓展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请你写一则关于安澜索桥的简介,为同学们介绍。

五、作文

13.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有无数种选择,小到分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大到决定你一生之路的选择。那么,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有没有一次对你非同寻常、意义重大的选择?你的选择是什么?这一次选择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和收获?请结合你的经历,给自己写一封信。

请先将题目“这一次,我选择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梅陆游三十三年举眼非,锦江乐事祗成悲。溪头忽见梅花发,青羊宫里时。14.“锦江乐事祗成悲”中“乐”“悲”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5.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非同B.恰似C.不及

七、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①。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无是公言天子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乃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赋奏,天子以为郎。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②,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2)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

18.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请你分析,司马相如的杰出才能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A.少时好读书好:擅长

B.上读子虚赋而善之善:称赞

C.乌有此事也乌: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哪里”

D.可往从悉取其书悉:全

八、名著阅读

19.同学们阅读完《骆驼祥子》一书,形成了下面两种不同的看法。请你结合相关内容,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20.假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需要挑选一位同行伙伴和他一起探索海底世界,下面两个人物你认为哪个最合适?请选择一位并说出理由。

A.宋江(《水浒传》)B.范进(《儒林外史》)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童声合唱①那时候,我上一年级,姐姐上四年级,弟弟是姐姐的“跟屁虫”。②村上有四五个孩子和姐姐一个班,放学后,一起挑猪草、捡柴火。议论老师是她们永恒的主题,而且这些议论大多是带攻击性的:某老师看人下菜碟,喜欢谁不喜欢谁啦;某老师是“三只眼”啦(那位老师额头上有个疤,对学生课堂上偷看小人书又特别警觉);还有某老师上算术课老是用烧饼和麻团打比方,听得馋嘴的学生偷偷咽口水啦。③有一段时间,她们攻击得最多的是班主任张志英老师。④张老师是春上开学后刚分配来的,她个子很矮,一张娃娃脸,短发上扎一朵蝴蝶结,下课后和学生走在一起,很难一眼看出来。她是全校唯一讲普通话的老师,不光上课时讲,平时也讲,这使她显得有点洋气。显得洋气的还有她戴了一副眼镜,那时候,乡下学校戴眼镜的老师很少。因此,在姐姐她们那个小圈子里,对张老师不称张老师,称“瞒眼”。瞒眼是牲畜干活时遮在眼睛上的那种玩意儿,像连在一起的两只大蚌壳。“瞒眼”很凶,上课时老是板着面孔,训起学生来更是“凶神恶煞”。当过代课教师的大哥说,刚从师范学校出来的新教师往往这样,他们自己太嫩,怕弄不住学生,过段时间老练了就会好的。⑤张老师老练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反正姐姐她们没有看到,因为放暑假前不久,张老师突然调走了。后来才知道,是到新成立的县广播站去当播音员。算下来,她当教师总共只有三个多月。⑥我家西面不远有一处叫作“社”的地方,一座很大的四合院,里面有农业社的办公室、饲养场、仓库、粉坊、豆腐坊之类。全社唯一的一只广播也在那里,那是一只长方形的大箱子,吊在院子中间的大槐树上,每天晚上一开声,大老远的都能听见。我母亲始终认为有人藏在那箱子里说话或唱戏,每天傍晚藏进去,夜里再偷偷放出来,要不然,那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她想不通。⑦姐姐她们当然不会这样认为,她们知道说话的人在老远老远的县城,是她们的张老师,这使得她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每天一吃过晚饭,她们就带着小板凳到社里去听广播,从开始一直听到结束,只要女播音员的声音一出现,她们就“张老师张老师”地欢呼。回家时又一路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她们说张老师的普通话讲得真好,人也长得漂亮,连头发上的蝴蝶结也别具一格,连带着又攻击后来接替她的“男张”是笑面虎。她们早就忘记了“瞒眼”之类的绰号,似乎那是另一个世纪的事。⑧终于有一天,有人提出了一个新颖而大胆的设想,她们想通过广播向张老师问一声好。在她们看来,广播既然能把张老师的声音从那边传过来,也就能把这边的声音传过去。最佳时机是广播结束时的一刹那,张老师一说“再见”,这边马上喊起来。早了,干扰了播音,张老师会不高兴;迟了,张老师关机了,声音传不过去。如果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张老师听到她们的喊声,肯定不会关机,或许还会和她们交谈几句呢。⑨这样的设想让姐姐她们兴奋了一整天。当天晚上,大家早早就来到社里,大槐树下已预先搬来了一张长条桌,站在上面,刚好够得上广播。喊话的细节经反复讨论,最后是这样敲定的:到时候广播一结束,先由一个人领头喊一声“张老师”,大家再跟着一齐喊“张老师好”,然后就停下来,听张老师的回应。这领头喊话的自然是我姐姐了。⑩那是个令人激动而又惴惴不安的夜晚,由于没有计时的钟表,孩子们担心错过了时机,广播刚开始不久就站在长条桌上等着。广播的声音很响,震得耳朵嗡嗡作响,但大家谁也不敢走开,一个个期盼地仰着头,)。时令已是初秋,田野上飘来刚刚收割过的玉米和高粱那苦涩微甜的气息。露珠从大槐树的叶片上滴下来,冷不丁落在手臂上,传递着清凉的秋意。仰望星空,不由得想起母亲说过的那句老话:“淮河南北,家家种荞麦;淮河东西,家家置寒衣。”姐姐好几次纠正过母亲,说“淮河”应该是“银河”,但母亲说,老辈子人都是这么说的。⑪若干年以后,每当我想起那个晚上时,还会清晰地感到大槐树上的露水滴在手臂上的凉意,那乡场上纯真的天籁,那月光中梦幻一般的童年哟!⑫最后的结局成了一场不圆满的闹剧。那天晚上的广播似乎特别长,又似乎特别短,反正是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广播突然结束了。大家都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乱七八糟地喊起来:“张老师好!”“张老师好!”一个个直着嗓子乱嚷。嚷了一会儿,停下来听听,广播里什么反应也没有,只有远处的秋虫在有一声没一声地吟唱。⑬回家的路上是互相埋怨。姐姐责怪大家心太急,没等她先喊就开口了,这么多声音,像散了麻雀窠似的,张老师能听得清什么;大家又责怪姐姐喊得太迟,耽误了时机,这一耽误张老师说不定已关机了。埋怨到最后,大家又似乎高兴起来,说张老师也许听到了,只是因为广播站有纪律,不好对她们讲什么。听到了就好,还要什么回应呢?一声“张老师好”就足够了。⑭一群少年就这样走在秋夜的村路上,月光下,她们的影子也手舞足蹈的很张扬。⑮那天晚上的月色真好。⑯从那以后,这些孩子谁也没有见到过张老师。⑰70年代初期,我在县广播站工作时,曾打听过张志英老师。一位老站长说,大概有过这个人,后来又回学校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