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
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
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
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
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
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
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
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
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
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
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
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
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
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
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
厘定权利。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
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
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第二
是新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让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找到了一种
新的保障,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
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
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
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
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
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则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社会和时代。
社会情态改变了,秩序类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在“礼治秩序”这一面,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是礼,维持礼的力量则是
传统和习惯;礼对于人的约束是内在的,即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
于礼;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和克己,依靠调解来解决纠纷;打官司被视
为丑事,讼师更为众人所不齿;与这种秩序相配合的是一个缺少变化
的社会,或者,用更加确定的说法,一个前现代的社会或传统社会。
而在“法治”这一面,基本的规范是法律;法律靠了国家力量来实施,
从外部对人加以约束;法律着眼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鼓励人们主
张各自的权利,亦不以涉讼为耻,相反,专门的法律家,如律师,在
这样的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自然,与法治相配合的社会是一个变迁
很快的社会,即我们所谓现代社会。
现代的司法制度已经引进并且推行下乡,乡土社会中人的组织、行为
和观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
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把现代法律和
法庭推行下乡之外,还应当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
因为,归根到底,只有破坏了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才可能使中国
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节选自梁治平著《法律史的视界。从"礼治"到"法治"?》,有删减)
1、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直接表现材料三划线内容的一项是()
A.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
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B.中国传统社会趋于静止,比较缺乏变化;且只见"社会"不见"国家",
相应地,只有“礼俗"没有"法律"。
C.明清时期,土地交易和土地的流转极为频繁,社会秩序单靠传统、
习惯和礼俗尚不足以维系。
D.地方官经常不得不倚重民间调解机制,并且把听讼变成教化,将技
术问题转变为道德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
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和"法治”一样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
行的。
B.在乡土社会中,个人服膺于传统规则,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
人都自动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
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D.礼制社会中刑罚的用意是以儆效尤,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
定权利,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
而不是折狱。而现代社会的法官不负责教化人,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
伦理观念。
B.现代都市社会讲个人权利且受国家保护,所以法律的效用只在于厘
定权利,不在分辨是非。
C.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
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D.虽然现代社会变迁很快,更讲个人权利,需要法律保护个人权利和
社会安全,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4、请结合材料,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和"诉讼”而现代都市社会
却重视"法律"和"诉讼"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
李鸣已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有才能,有气质,富有乐感。这
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退学,自从他有了这种想法后,
上课就没魂了。于是他到王教授那儿去请教是否可以退学,王教授的
回答却是:"老老实实学习去吧,你别无选择。”从此,李鸣老是赖在
床上。
李鸣和石白处不来,石白爱引经据典,把一本《和声学》学了七年,
小提琴学了十五年,可还走调。连小个子也常常寻他开心。
李鸣寝室住了四个人。石白搬出后,来了指挥系的聂风,从此引来了
许多女生。留了大鸟窝式长发的森森,头发永远不肯趴在头上,就像
他这个人一样。他不洗衣不洗澡,讨厌三和弦,喜欢不规律节奏,自
谓之"妈的力度"。
孟野的才气不在森森之下,人也出众,于是女朋友就猛吃飞醋,两人
闹得天翻地覆。这疯子,门门功课都五分,可就是不照规章办事。他
的作品里追求现代性,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
满足的追求。
李鸣觉得董客踏实得叫人难受,他本来想去聊天,结果一开头,李鸣
就后悔了,马上出来了。戴齐钢琴弹的很好,总是在做作业,当他弹
古典乐时,"猫”就会跳出来弹爵士,和他较量。她是个娇滴滴的女孩,
动不动就咧嘴大哭;"懵懂"一天到晚只想睡觉,学得快忘得也快;"时
间”做事精确非常,她疯狂地按照时间进行。贾教授认为风纪、风化
都被这三个女生搅了。
贾教授是主科教授之一,他不苟言笑,严谨有条,生活中唯一的事情
就是讲课、贾教授对这个班的学生感到绝望,呼吁要对学生从生活到
学习进行正统教育,端正文艺取向,不仅作品分析课绝不能沾二十世
纪作品的边儿,连文学作品讲座也取消了卡夫卡。他一辈子兢兢业业
地研究音乐,而无一创断。他恨那些没完没了地搞创新的家伙。
学生们常常对抗贾教授,石白却认为贾教授是无所不知的圣人。他认
为创新不过是西方玩剩下的东西,玩创新未免可笑,他觉得自己在这
些问题上思考得比孟野、森森要深刻得多。他一心学作曲,可只能得
四分,而李鸣这样的人居然也得了五分。
又要考试了,学生们开始紧张备考。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大大的功
能圈:T-S-Do【注】这个功能圈大得足以使全体同学恐惧。小个子
跳上讲台,告诉大家,牢记功能圈,你就能创作出世界上最最伟大的
作品,世界上最最伟大的作品就离不开这个功能圈。结果谁也不敢把
它撕下来,只好天天对着它准备考试。
考试后马力回家探亲,结果让塌方的窑洞给砸死了。功能圈被人正式
用镜框挂在了墙上,挂在黑板的正上方,小个子把玻璃擦得锂亮。
当某国举行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的通知送到贾教授手上时,他皱起眉
头,心事重重地去找金教授商量——金教授讲课吃花生米,却往嘴里
扔进粉笔头。因为马力听他弹琴时打了个哈欠,他就站起来满面笑容
对马力鞠躬:"祝您健康!”金教授建议让学生自愿报名,由老师评选
后把最好的作品送出去。贾教授坚持要送一些规规矩矩的作品,以体
现教学成果,而且特别强调绝不许学现代派。金教授最后回答他:"要
么放弃比赛,要么让世界知道他们。"贾教授觉得这想法无聊,不过
只好同意通过比赛来选出好的作品。
董客一门心思求获奖,认为个人特点一文不值,他针对不同老师准备
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天天拉着乐队为他的作品排练,而他自以为高
尚的作品却被“时间"骂为俗不可耐。森森挖掘了所有现代流派现代作
品,但写出来的只是那些流派的翻版。他一直在探索,这种探索不断
折磨他。有没有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音响?他自己的追求在哪儿
他自己的力度在哪儿他在寻找音乐的上帝。他比孟野更重视力度,
孟野比他更深陷于一种原始的悲哀中。戴齐把自己关在琴房,他想酝
酿一个充满他内心渴望的作品,但始终写了上句没了下句。这时,小
个子要出国了,走前他反复擦功能圈,拼命打扫宿舍和马力的床铺。
作曲系参加比赛的作品在礼堂举行公演,由专家鉴定,决定送谁的作
品出国。音乐会正常进行,有的作品充满激情但思绪混乱,有的作品
逻辑严谨但平淡无味。董客的几种风格的作品引起大家注意,森森的
五重奏给人带来远古的质朴与神秘感,好像一道道质朴粗犷的旋律在
重峦叠障中穿行、扭动、膨胀。作品演奏完,所有的人都不想说话,
只想抓住什么揍一顿。孟野的大提琴协奏曲质朴得无与伦比,哀伤得
如泣如诉,好像大地在毁灭中挣扎,万物唱着古老的曲调。把刚才人
们听森森作品引起的激动全扭成了一种歪七扭八的痛苦。
演奏会大大震动了贾教授。他认为森森和孟野,纯粹是蹂蹒音乐,是
音乐世界的大破坏者。评选委员会因为贾教授"法西斯音乐”说法,撒
消了孟野的作品,保留了森森的作品。又一个夏季来临,作曲系这班
学生的毕业典礼快开始了。森森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布告一贴
出,作曲系全体师生都跳了起来,李鸣也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现在,
李鸣急于想去的就是教室,他想在典礼前去摘下那个功能圈。他蹬上
讲台桌,伸手去取那镜框,突然小个子的话在他耳边响起来:"不,
我带不走。”李鸣的手又缩了回来。毕业典礼开始时,森森还在琴房,
他想起孟野,想起李鸣,想起"懵懂”……所有人在他面前掠过。在《莫
礼特朱庇特C大调交响乐》中,他打开窗户,看看清净如玉的天空,
他哭了。
(据《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有删改)
【注】T-S-D:在音乐的和声领域,有一种二百多年间一直占统治地位
的和声体系——功能和声体系。主功能和声以主和弦为代表、具有稳
定作用,其主和弦用T标记,下属功能和属功能分别以下属和弦和属
和弦为代表,都具有不稳定性,分别以S、D标识。这种和声进行的
功能序列用图式来表述便是"功能圈"。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的存在,
功能和声体系曾一度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
曲家们共同尊奉、一致格守,以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大致
相同的作曲技法。但由于它过于封闭、严密,局限性大,难以发展,
又几乎成了某种桎梏。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李鸣决定要退学时,王教授直接以"你别无选择"回绝了他,而作者
引用这句话作为小说的题目,可见李鸣在整部小说中占据主要的位置。
B.石白”《和声学》学了七年,小提琴学了十五年,可还走调",考试
也只能得四分;李鸣常在宿舍睡大觉,但考试总得五分,小说在此表
现了一种荒诞意识。
C.在礼堂举行公演时,森森的五重奏与孟野的大提琴协奏曲把小说推
向高潮:森森的“质朴与神秘",孟野的"质朴"与"哀伤”,让人感到沉
闷、痛苦。
D.小说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塑造了一些“反英雄”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怀
疑和否定传统价值观念,又有一定的追求,比如森森、孟野、董客、
石白等人。
6、关于小说的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森森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是意料中的事情,因为森森有着
"妈的力度”,一直在探索,”在寻找音乐的上帝",他比孟野更重视力
度。
B.按照贾教授的看法,森森是"音乐世界的大破坏者”,但他的参赛作
品却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可以看出本文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
念。
C.森森获奖之后,”李鸣也从被窝里爬了起来",表明李鸣之前的消极
并不是真正的消极,他的“躺被窝”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D.在《莫扎特朱庇特C大调交响乐》中,"看着清净如玉的天空",森
森哭了,这哭声浓缩着他的成功和失败、欣喜与苦恼,道出了追求者
的艰辛。
7、小说中写到"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大大的功能圈:T-S-D。"试结
合文本谈谈这个功能圈的含义及其作用。
8、本文发表后,由于其对传统现实主义观念和审美观的反叛,被称
为"当代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派作品”。试结合文本简
要说明其"现代"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燕攻齐,齐破。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微。
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
相之。
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
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
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
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
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
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
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
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日
臣以五黑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
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
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
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釜,立
则丈插,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魂悄矣,归于何党
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
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
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淹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
也。"田单日:"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
之所,及援椁鼓之,狄人乃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9、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日/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
狄而不下/何也
B.田单日/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攻狄而不下/何也
C田单日/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
狄而不下/何也
D.田单日/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
狄而不下/何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在文中是“隐匿,隐藏"之意,与《左忠毅公逸事》中“微行入古
寺‘'的"微"意思相同。
B.善,在文中指“赞扬,赞许"之意,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
的"善"意思相同。
C.闾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这
里借指平民百姓。
D.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
而七庙照",都是指代国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打败燕国后,田单对于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决,齐国的百姓都
认为田单想立自己为国君。
B.田单"解裘而衣之"的行为引起襄王的猜疑,贯珠者的一番妙计化解
了君臣的危机。
C.田单攻狄却三个月都没能成功,是因为他居功自傲,沉浸在过去的
显赫功绩中。
D.鲁仲子剖析田单不能攻下狄的原因,建议他勇做表率,立于险境,
以激励士气。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
(2)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13、王安石的诗中曾说:"田单一即墨,扫敌如风旋。"请结合本文内容,
概括田单形象。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颦。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首联用"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
B.杜诗所写之马曾经毛骨出众,即使现在又老又病,也驯良有素,还
依旧为诗人尽心尽力,这不能不让诗人替它伤心。
C.岑诗和杜诗情感丰富而含蓄,岑诗的“怀",杜诗的"沉吟”,都书写
了诗人对统治者愤懑不满的情绪。
D.岑诗长于描写边塞富有特色的景物,善于寓情于景,杜诗长于选取
典型意义的事物,语言凝练,风格沉郁。
15、这两首诗中,"马”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谏太宗十思疏》中用""阐述了"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1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极度的藐视,与《将进酒》中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8、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人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
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如","。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清代顾炎武所著《日知录》
日:"自秦入取蜀而后,始有茗炊之事。”由此可知蜀人喝茶的历史有
2300多年了,茶馆自然也①o
茶馆所用茶具为“三件头",即茶碗、茶盖、茶船,茶盖谓天,茶船谓
地,茶碗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去茶馆喝
茶,称之为喝“盖碗茶"。茶船即茶托,用它端碗以免烫手。茶盖可以
使水保持温度,使茶香四渔,还可以用惹来拨动茶水,滚烫的水也凉
得快一些,以便着急的客人赶快止渴的目的。另外,茶客喝茶时从茶
碗和茶盖之间的缝隙,可以把茶叶撇开。
冲茶是成都茶馆一绝,如同杂技表演。正宗的川茶馆应是紫铜长嘴大
茶壶、锡茶托、景瓷盖碗。堂侑右手提个锂亮的紫铜壶,左手分开的
五指间夹着七八个茶碗、茶盖、茶托来到桌前,抬手间,茶托已滑到
每个茶客面前,盖碗咔咔端坐到茶托上,堂信把铜壶提得高高的,隔
得老远便将开水冲过来,那水流划出一道银白色的弧线,不偏不倚正
好注入茶客的茶杯中待收住茶杯刚满,从头到尾滴水不漏,随后迅即
盖好盖,速度惊人却纹丝不乱,表现出一种优美韵律和高超技艺,令
人②。规模大一点的老茶馆,冲茶的堂信一班就有七、
八个、十来个人,他们提着铜壶巡行茶桌间,只要茶客没有盖上茶碗
盖,堂信便随时③地为茶客续水。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可
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水流正好注入茶客的茶杯中,待收
住茶杯刚满,随后迅即盖好盖"。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
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
也许有人看到沙漠中的雾淞后,会误认为那是霄。其实,①。
雪指的是水汽遇冷形成的白色不透明冰晶和其聚合物组成的固态垂
直降水,而雾淞指的是低温时,空气中过冷却的水汽在草木等地表物
体上凝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较:
②雾淞是水汽接触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核发生凝华的过程,即水
汽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而雪是水汽遇到空中悬浮的凝结核变为固态
垂直落下的降水;从形成时间看,雾淞绝大多数都是在日出前两个小
时左右形成,中午前即会全部融化,③,只要气象条件
合适,便会降雪,也不会在中午前融化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3、对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较:"
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B.电视剧《人世间》着眼于平凡中国人的人间事,写出了平民老百姓
骨子里不屈不挠的韧性,引发热议。首播平台:CCTV1台、爱奇艺。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
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D.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
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六、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立言,多用寓意。他曾以“鱼水"起譬:"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响(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意为:泉水干涸后,
鱼就一同困在陆地上,为了生存,它们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
润湿,在危难中相互扶持,这样的场景难能可贵。但是,这种被困处
境是不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们,不如回到属于他自己的
那条江、那片湖。相濡以沫,精神高尚;相忘江湖,生命开阔。
值此你校成人礼大会来临之际,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认为真正
的成人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江湖",或者其他?请结合材料以及自
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体现了“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于礼";B项体现了"与这
种秩序相配合的是一个缺少变化的社会""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是礼”;
D项体现了"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于礼""依靠调解来解决纠纷”。C
项与划线句内容“维持礼的力量则是传统和习惯”"与这种秩序相配合
的是一个缺少变化的社会"矛盾。
2、答案:C
解析:A项,"和‘法治’一样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错,不符合文意,
由材料一中"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
国家权力来推统来维持。B项"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不必有外在
的监督”错,以偏概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知法律
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依靠传由材料二原文”理想的礼治是每个
人都自动的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可知,指的是"理想的礼治”
这一特定环境。D项,张冠李戴,由材料二原文”刑罚的用意已经不
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
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可知,指的是法治社
会中法律的作用。
3、答案:B
解析: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并非所有法律效用都是如此,材料二原
文为"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4、答案:①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礼治社会,“无法"并不影响社
会秩序。法治更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现代都市社会。②乡土社会中,传
统(可以遵守的成法)的效力更大,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③乡土
社会的秩序主要靠礼法教化维护,而维持礼俗的力量在内心的良心。
都市社会是一个讲究个人权利的社会,需要法律和诉讼从外部对人加
以约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
据“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
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
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乡土社
会中人的组织、行为和观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可知第一点答案。
根据"新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让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找到了
一种新的保障,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
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
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
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可知第二点答案。
5、答案:Bo石白"《和声学》学了七年,小提琴学了十五年,可还
走调",考试也只能得四分;李鸣常在宿舍睡大觉,但考试总得五分,
小说在此表现了一种荒诞意识,即生活并无逻辑可言,人的主观努力
并不一定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A选项,”可见李鸣在整部小说中占
据主要的位置",错误。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并无主次之分;C选项,"让
人感到沉闷、痛苦",错误。原文是".把刚才人们听森森作品引起的
激动全扭成了一种歪七扭八的痛苦”。森森的作品带给人的是“激动"。
对比之前“有的作品充满激情但思绪混乱,有的作品逻辑严谨但平淡
无味”一,森森和孟野的作品让人感到了一种明亮朴实的庄严;D选
项,董客、石白不属于“反英雄”式的人物。根据原文”董客踏实的令人
难受""石白却认为贾教授是无所不知的圣人。他认为创新不过是西方
玩剩下的东西,玩创新未免可笑”可以看出董客、石白是和贾教授一
样比较平庸、传统的人物。
6、答案:A
解析:强加因果,"妈的力度”与森森获奖并不构成一种必然的因果关
系。此外,"森森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也并非就是意料中的事
情。
7、答案:①含义湘对稳定的创作模式、大致相同的作曲技法;象征
着一切陈旧观念,一成不变的模式,是大学生们痛苦的象征。②作用:
暗示了大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不知所措的情绪;营造了一种
神秘氛围,增加了小说的荒诞性成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含义:
结合注释"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的存在,功能和声体系曾一度为世
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曲家们共同尊奉、一致格
守,以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大致相同的作曲技法"可知,
是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大致相同的作曲技法;结合注释"但由于它
过于封闭、严密,局限性大,难以发展,又几乎成了某种桎梏"可知,
象征着一切陈旧观念,一成不变的模式,是大学生们痛苦的象征。作
用:结合"小个子跳上讲台,告诉大家,牢记功能圈,你就能创作出
世界上最最伟大的作品,世界上最最伟大的作品就离不开这个功能圈。
结果谁也不敢把它撕下来,只好天天对着它准备考试"可知,谁也不
敢把它撕下来,只好天天对着它准备考试,暗示了大学生们在学习和
生活中表现的不知所措的情绪;结合"又要考试了,学生们开始紧张
备考。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大大的功能圈:T-S-Do【注】这个功
能圈大得足以使全体同学恐惧"可知,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大大的
功能圈,使全体同学恐惧,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增加了小说的荒诞
性成分。
8、答案:①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突破了传统的有头有尾讲故
事的模式,全篇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事件。②没有塑造典型人物(中
心人物)。小说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描写了李鸣、石白、森森、孟野、
贾教授、金教授等诸多人物,但没有一个中心人物。③夸张变形的手
法(黑色幽默的风格)。小说中,李鸣老是赖在床上,直到森森获奖
后才从被窝里爬了起来;石白把一本《和声学》学了七年,小提琴学
了十五年,可还走调;金教授讲课吃花生米,却往嘴里扔进粉笔头……
体现了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漫画化。④叙述角度的多重变化。小说采
用第三人称叙述,在叙述中作者常常变化视角,将"外视角"改为"内视
角"。⑤象征意象的运用。小说中"T-S-D”功能圈捉摸不定的象征意义,
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莫测的阅读感受。⑥对传统规范的挑战和亵渎。
李鸣、森森、孟野等人不满以贾教授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话语,以激烈
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⑦对适合于个性伸展的存在
方式和自我价值的寻找。小说中李鸣、森森、孟野等人以不同的方式
寻找着"自己的追求、比如,森森一直在探索"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
音响",最终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寻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没有完整的故
事情节。文章从作曲系这班的学生李鸣写起,分别写了班里的不同同
学,写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小说突破了传统的有头有尾讲故事
的模式,全篇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塑造典型人物(中心人
物)。文章写了想退学的李鸣,爱引经据典的石白,留了大鸟窝式长
发的森森,才气不在森森之下的孟野,不苟言笑,严谨有条的贾教授,
讲课吃花生米的金教授。小说以散点透视的方式描写了李鸣、石白、
森森、孟野、贾教授、金教授等诸多人物,但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夸
张、变形的手法(黑色幽默的风格)。结合"从此,李鸣老是赖在床
上””布告一贴出,作曲系全体师生都跳了起来,李鸣也从被窝里爬了
起来"可知,小说中,李鸣老是赖在床上,直到森森获奖后才从被窝
里爬了起来;结合”李鸣和石白处不来,石白爱引经据典,把一本《和
声学》学了七年,小提琴学了十五年,可还走调。连小个子也常常寻
他开心"可知,石白把一本《和声学》学了七年,小提琴学了十五年,
可还走调;结合"金教授讲课吃花生米,却往嘴里扔进粉笔头。因为
马力听他弹琴时打了个哈欠,他就站起来满面笑容对马力鞠躬:’祝
您健康'"可知,金教授讲课吃花生米,却往嘴里扔进粉笔头……体现了
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漫画化。叙述角度的多重变化。结合"可他就是
想退学,自从他有了这种想法后,上课就没魂了。于是他到王教授那
儿去请教是否可以退学"可知,写李鸣用第三人称"他";结合"他不洗
衣不洗澡,讨厌三和弦,喜欢不规律节奏,自谓之'妈的力度〃'可知,
写森森用第三人称"他";结合"他的作品里追求现代性,充满了疯狂的
想法,一种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可知,写孟野用第三人
称"他";……。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在叙述中作者常常变化视角,
将"外视角"改为"内视角"。象征意象的运用。结合"又要考试了,学生
们开始紧张备考。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大大的功能圈:T-S-D。【注】
这个功能圈大得足以使全体同学恐惧"可知,大课堂的黑板上贴了个
大大的功能圈,使全体同学恐惧,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增加了小说
的荒诞性成分。小说中"T-S-D”功能圈捉摸不定的象征意义,给读者
带来一种神秘莫测的阅读感受。对传统规范的挑战和亵渎。结合"可
他就是想退学,自从他有了这种想法后,上课就没魂了。于是他到王
教授那儿去请教是否可以退学"可知,李鸣想退学;结合"留了大鸟窝
式长发的森森,头发永远不肯趴在头上,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他不洗
衣不洗澡,讨厌三和弦,喜欢不规律节奏,自谓之'妈的力度〃'可知,
森森留大鸟窝式长发,不洗衣不洗澡,讨厌三和弦,喜欢不规律节奏;
结合”这疯子,门门功课都五分,可就是不照规章办事。他的作品里
追求现代性,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
求”可知,孟野不照规章办事,作品里追求现代性,充满了疯狂的想
法。李鸣、森森、孟野等人不满以贾教授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话语,以
激烈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对适合于个性伸展的存
在方式和自我价值的寻找。结合"李鸣已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了。
有才能,有气质,富有乐感。这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
退学,自从他有了这种想法后,上课就没魂了”可知,李鸣想退学去
追求自己的理想;结合"这疯子,门门功课都五分,可就是不照规章
办事。他的作品里追求现代性,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渴望超越自
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可知,孟野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渴望超越
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结合”森森挖掘了所有现代流派现代作品,
但写出来的只是那些流派的翻版。他一直在探索,这种探索不断折磨
他。有没有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音响?他自己的追求在哪儿?他自
己的力度在哪儿?他在寻找音乐的上帝”"森森的作品在国际比赛中
获奖。布告一贴出,作曲系全体师生都跳了起来,李鸣也从被窝里爬
了起来"可知,森森一直在探索"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音响”,最终在
国际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寻找。小说中李鸣、森森、孟野
等人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追求"。
9、答案:C
解析:原句是: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
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
10、答案:B
解析:该选项的“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是"与……交好”的意思。
11、答案:D
解析:该选项"建议他勇做表率,立于险境,以激励士气"错。鲁仲子
只是分析其不能攻下狄的原因,没有具体建议他怎么做。
12、答案:(1)襄王憎恶(田单)这种行为,说:"田单实行恩惠(对
别人施恩;施舍恩惠;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难道是想要凭借它
来谋取我的王权(国家)吗?如果不早点图谋(先发制人),恐怕将
来就会很被动(恐怕将来成为后患;恐怕将来后悔也来不及)。”
(2)于是襄王发布命令,寻找(调查)饥寒的百姓,收容供养他们。
解析:
【译文】
燕国打败了齐国(齐闵王逃到莒邑,齐相淖齿杀死了齐闵王),齐将
田单守住即墨,打败了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失地。当时齐襄王为太子,
躲藏起来。后来齐国已打败了燕国,田单对于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决,
齐国人都认为田单想立自己为国君。后来襄王被立为国君,田单做了
相国。
一次,过淄水时,(田单)看到有一个老人渡水,禁不住寒冷,出水
后不能行走,僵坐在岸边沙土上。田单看见老人身体寒冷,便想让后
车的人(随从)分给他一些衣服,可大家分不出衣服来,田单就脱下
自己的裘衣给他穿上。襄王憎恶田单这种行为,说:"田单这样用小
恩小惠收买人心,难道是想要图谋我的王权吗?如果不先发制人,恐
怕将来就会很被动"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
没什么人,只见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
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回答:”都听到了。"襄王问道:"你认为我
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趁机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您嘉奖田
单的行为,并发布诏令说:"寡人担心我的百姓子民挨饿,相国就分
赐他们食物;寡人担心子民受冻,相国就解下皮裘给他们穿;寡人担
心子民劳苦,相国也担心他们,这正适合寡人心意。田单有这些优点,
而大王赞扬他,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襄王叹
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的行为。
过了几天,采珠人又来拜见襄王说:"大王上朝时,应该召见田单,
在大庭中以礼相待,亲自慰劳他。”于是襄王发布命令,寻找(调查)
饥寒的百姓,收容供养他们。又派人到街头里巷(百姓)中去,听取
老百姓的议论,他们都说:"田单爱护老百姓,这是大王教导的结果
啊!"
田单将要攻打狄城,前往拜访鲁仲子。鲁仲子说:"你攻打狄城,是
不能攻克。"田单说:"我凭借五里内城、七里外城的小地方,率领国
家破亡后的残军,打败拥有万辆战车的燕国,恢复齐国疆土,(您却
说)我不能攻下狄城,这是为什么呢?"他就掉头登车,不辞谢而别,
去攻打狄城,连攻三个月,不能拿下。
齐国小孩子们唱着一首歌谣道:"帽儿像簸箕,长剑拄下巴,狄城攻
不下,白骨成山没办法。"田单听了,才担忧,又去请教鲁仲子说:"先
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鲁仲子说:"将军在困守
即墨时,一坐下来就编织草筐,一站起来就拿铲铲土(坐着就编筐,
站着就耕种),还鼓舞士卒们说:“我们已没处可去了,国家已经灭
亡了,我们的魂魄不在,我们将到何处安生呢?"那时,将军有死战
的决心,战士们都有舍生忘死的气概,闻听到您这样的话,全都擦着
眼泪,振臂高呼,积极求战,这就是能打败燕国的原因。如今,您东
有夜邑丰厚的俸禄,西有淄水彻夜的欢娱,你腰系黄金的带钩,驱车
在淄水、淹水一带,有充满人生的玩乐,没有为国战死的决心,这就
是不能胜敌的原因。"田单说:我有为国战死的雄心,先生您记得啊。”
第二天,田单亲自到战场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并站在能被敌军弓
箭和石块击中的地方,擂鼓攻城,狄城终被攻下。
13、答案:(1)爱护百姓,深得百姓的信任。(2)善于听从他人意
见,知错能改。(3)英勇善战。
解析:
14、答案:C
解析:”书写了诗人对统治者愤懑不满的情绪"是过度解读。岑诗是"怀
乡""厌战",杜甫诗是以“病马"喻晚年落魄。
15、答案:(1)岑诗:马意味着边塞上数不尽的战争,与"晓笛","秋
冰","马蹄"共同构成一个塞外秋晓行旅图,营造寂寥苍凉意境,诗人
借以表达对战争的厌倦之情。(2)杜诗:诗中所咏之马是运用“托物
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的老
诗人的艰难落魄的憔悴形象。病弱的老马,尚且驯良,还在为主人尽
力。自己虽已年迈衰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家电产品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融资居间代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电影联合制作与市场推广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茶叶茶具专卖店加盟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购置贷款保证担保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化肥原料进口与分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股权买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户外广告牌定期检查与维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校车辆购置税承包合同3篇
- 国际贸易第六章出口合同订立2025年绿色贸易标准与认证3篇
- 15.5-博物馆管理法律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五版)
- 水泥厂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科版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有答案)
- 河北省承德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 应急柜检查表
- 通风设施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