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_第1页
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_第2页
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_第3页
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_第4页
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生物会考热点押题预测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等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得添加防腐剂。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将在餐饮环节大力推广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预制菜的营养较为单一,大多数预制菜为荤食,即便有蔬菜,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常见的都是胡萝卜、豌豆、笋、土豆等储存时间长又不易变色的蔬菜,缺乏绿叶菜,预制菜的主食多为白米饭,难以实现粗细搭配,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很多预制菜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以及为了更长的保存期,脂肪含量较高,热量不低,会导致发胖。同时,饮食经常脂肪摄入过量,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而盐摄入超标,则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考向1:营养物质的作用2.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3..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4.维生素D和钙:患佝偻病、患骨质疏松病铁:缺铁性贫血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坏血病考向2: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2.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4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三种物质最终都在小肠内消化。考向3:人体对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少了会贫血。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过多→炎症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会血流不止。3.毛细血管的数量最多,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物质交换的场所4.心腔连接的血管:左心房—静脉;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一肺动脉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6.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考向4:人体对废物的排出(泌尿系统)1.排泄的主要途径:排尿、排汗、呼吸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3.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4.重吸收: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新吸收回血液。5.尿液的排出过程: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考向5:合理膳食1.合理营养:全面而平衡的营养。2.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3.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4.食物中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膳食纤维,它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利。专练1.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肝脏受损,食欲下降。该病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有效方法。图一为甲肝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由图一可知,甲肝病毒没有结构,仅由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2)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结构④细胞受损,合成分泌的胆汁减少,从而影响的消化。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3)切断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4)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用于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2)肝脏脂肪③(3)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题图中:①是口腔,②是胃,③是小肠,④是肝脏。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由分析可知,④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甲肝病毒随水和食物进入人体,破坏肠黏膜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感染结构④肝脏。肝脏细胞受损,合成分泌的胆汁减少,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3)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故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重要措施,如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等,以防治病从口入。(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可刺激血糖含量(毫克/分升)血糖含量(毫克/分升)时间(小时)机体产生抗体,用于预防甲型肝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2.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图1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a~f表示生理活动过程),图2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外界空气外界空气呼吸系统e循环系统f皮肤→汗液组织细胞食物消化系排遗泌尿系统尿液d(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彻底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那么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遗,它(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排泄的方式。(2)人体在进行图1中a过程时,胸廓(填“扩大”或“缩小”),经过呼吸系统后,血(3)人喝酒后,酒精被胃肠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小部分酒精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尿的形成要经过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4)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图2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液(3)肾小球(4)胰岛素【分析】图1中,a表示呼气,b表示吸气,c表示消化,d表示排遗,e表示排尿,f表示排汗。 【详解】(1)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有: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由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内有肠液、胆汁、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不是人体细胞代谢的废物,不属于排泄。(2)人体在进行图1中a过程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4)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图2中,BC段升高是因为饭后,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造成血糖升高,CD段血糖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上升,3.健康与合理膳食资料一: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有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此,我国确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资料二:现在,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些同学也会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等。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健阅读上述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要改变“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这种状况,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就必须合理营养,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一天早、中、晚所需热量比例为。(2)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含铁的无机盐摄入不足导致红细胞中的合成减少引起的。(3)中小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成后被人体吸收。(4)资料二中提到有些同学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些同学容易因缺乏而患坏血病。(5)人体肥胖主要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过多的糖类摄入也会导致肥胖,这是因为过多的糖类被人体吸收后不能完全消耗,多余的糖类在体内会转变成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 【答案】(1)3:4:3(2)血红蛋白(4)维生素C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详解】(1)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2)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含铁的无机盐摄入不足导致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引起的。(3)奶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该物质可在胃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4)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5)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过多的糖类摄入被人体吸收后不能完全消耗,可能在体内转变成脂肪作为备用能源在体内贮存起来,导致肥胖儿童逐年增多。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22年“3·15”晚会揭露了某菜业公司收购“土坑酸菜”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从业者透露,“土坑酸菜”中含有杂质,在加工过程中有时还会超量添加防腐剂。材料二:酸菜被人体摄取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人体的多个系统。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A、B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1)酸菜可用白菜等蔬菜腌制,蔬菜中维生素含量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人体(2)酸菜被摄入后经历了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a称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葡萄糖,则有可能是图中(填字母)过程受到了影响。(4)食品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土坑酸菜”这样的“黑心”事件仍偶有发生,如何减少此类“黑心”事件的发生? (2)吸收(3)原尿大分的蛋白质B(4)在食品流入市场之前,应进行抽样检测,如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超标等 【分析】图中:a吸收、A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I肾小囊、Ⅱ肾小 【详解】(1)酸菜可用白菜、青菜等蔬菜腌制,蔬菜中维生素含量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人(2)营养物质中的小分物质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酸菜被摄入后经历了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a称为吸收。(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I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与血浆相比,正常人原尿中没有大分的蛋白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壁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若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葡萄糖,则有可能是图中B重吸收过程受到了影响。(4)土坑酸菜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站在生物学角度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或建议有:在食品流入市场之前,应进行抽样检测,如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超标等。专题02生物技术角膜是眼睛的“镜头”,据统计,全球约有上千万人因角膜疾病失明,角膜移植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角膜供体有限,许多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只能在黑暗里等待。近日,南开大学电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涛团队设计并概念验证了一种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让人造角膜距离人类原生角膜更近了一步。徐文涛团队研发的人造智能角膜,通过人造反射弧重建“原生感觉”。团队分别以传感器振荡电路、氧化锌锡(ZTO)纤维基人造突触和电致变色器件作为感受器、处理核心和效应器,实现了对外界机械和光刺激的编码、信息处理以及透射光的调节。团队使用数字对准的ZTO纤维作为人造突触的沟道,探究出了调控长、短程突触可塑性的新方法。ZTO纤维不仅长而连续、绿色无毒、成本低廉、光学性能优异(透过率>99.89%,雾度。徐文涛介绍,团队已经将人造智能角膜装备用于机器人进行概念验证,它不仅可以模仿眼轮匝肌的收缩,像人类原生角膜一样具有保护、触觉感知和光折射功能,并且拓展了光感知和环境交互能力,为眼睛在光强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供了额外的自适应保护。“未来,经优化后的成熟人造智能角膜在神经修复和视觉康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徐文涛说。考向1:眼球结构及功能1.黑眼球是指虹膜,白眼球是指巩膜。2.虹膜可以调节瞳孔大小,当人从暗处走到亮处时,瞳孔缩小;当人从亮处走到暗处时,瞳孔放大。3.晶状体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的是晶状体。4.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成像位置5.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考向2:近视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①原因: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②矫正:可配戴凹透镜。③预防: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考向3:神经调节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4.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考向4:人体免疫防线1.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泪腺分泌的眼泪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细菌,属于第一道防线。专练1.羽毛球运动可以使全身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图1图1(1)羽毛球运动强调球的速度和落点。为了准确击球,运动员首先要观察、预判球的动态。球由远飞近的过程中,眼球(图1)中的[]在睫状体的调节下,使物像准确落在上。最终在[形成视觉。(2)在观察球路过程中,运动员要做出合理的击球动作,这种反射属于反射,挥拍击球的肌肉是完成该反射的。击球时还需要依靠图2中(选填数字)发挥协调和平衡身体的功能。(3)打羽毛球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心跳、血压是由图2中[负责调节的。同时,由人体(选填“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也会增多,对运动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产生影响。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2)条件/复杂效应器⑤(3)⑥脑于内分泌腺激素【分析】(1)据图可知,①角膜,②晶状体,③巩膜,④大脑皮层,⑤小脑,⑥脑干,⑦脊髓。(2)根据反射获得的途径,可以把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详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球由远飞近的过程中,眼球(图1)中的②晶状体在睫状体的调节下,使物像准确落在视网膜上。最终在④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在观察球路过程中,运动员要做出合理的击球动作,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因此,挥拍击球的肌肉是完成该反射的效应器。小脑位于脑于背侧,大脑的后下方,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所以,击球时还需要依靠图2中⑤小脑发挥协调和平衡身体的功能。(3)在脑干上有调节人体生活的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分别调节人体的心跳、血压、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打羽毛球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心跳、血压是由图2中⑥脑干负责调节的。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所以,由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也会增多,对运动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产生影响。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神经调节为主,2.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致死率较高。肺泡灌洗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组成,呼吸道内的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异物等,属于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2)但当肺炎发展到重症阶段时,气管和肺泡内的黏液会大量增多,不仅会堵塞气管,还会影响到肺泡与血液间进行,威胁患者生命。(3)科研人员尝试使用肺泡灌洗技术,治疗重症肺炎,方法如图。灌入药液时要缓慢,一方面由于肺泡壁是由层细胞构成,过急的药液会破坏其生理结构;另一方面,位于呼吸道内壁的(感受器/效应器)会受到过急药液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最终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将药液喷出。【答案】(1)肺非特异性(2)气体交换【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2)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3)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 【详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所以,呼吸道内的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异物等,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肺泡可以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当肺炎发展到重症阶段时,气管和肺泡内的黏液会大量增多,不仅会堵塞气管,还会影响到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威胁患者生命。(3)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灌入药液时要缓慢,一方面由于肺泡壁是由一(单)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过急的药液会破坏其生理结构;另一方面,位于呼吸道内壁的感受器会受到过急药液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最终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将药液喷出。3.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比较枯草芽孢杆菌和隐球酵母菌,二者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差异是枯草芽孢杆菌没有(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发酵作用制作馒头;在药物生产中,科学家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细菌体内,获得了能生产人胰岛素的细菌,这一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技术。(3)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有些微生物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使用抗生素可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但滥用抗生素会使药效下降,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其原因是。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3)特异性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的定向选择,使有耐药性的个体存活下来【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详解】(1)枯草芽孢杆菌属于细菌,隐球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等结构,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和隐球酵母菌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差异是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通过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进入人体,会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流感病毒属于抗原。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进行定向选择,使有耐药性的个体存活下来的结果。专题03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继续一体推进生态建设、城市功能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创新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就一定能让广大群众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考向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3.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考向2:细胞结构cc叶绿体一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细胞壁-(液泡-一线粒体一细胞核一化学能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液泡:与颜色、味道、汁液有关考向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考向4: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人和动物)2.生物圈的组成:9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考向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生物富集:越高级毒素越多,数量越少。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或者光能。考向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但该能力是有限的。2.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表现为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专练1.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至太平洋。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将严重破坏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植物植物24消费者3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1(1)图中的1和2可分别表示为和0(2)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所有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3)图中3是,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等含有的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4)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因素。(5)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WorldocsansDay)。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生物圈的一员 (4)非生物(5)使用无磷洗涤剂;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节约用水等【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详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1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腐生细菌、真菌是3分解者。(2)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3)细菌和真菌会将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温度、水、土壤等,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5)保护水资源重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青少年更应节约资源,有责任。为此我们可以使用无磷洗涤剂;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节约用水等。2.改善生态环境,就要在植树造林、维持生态平衡、净化水质、改善空气质量上下功夫。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力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植物通过作用可以将水分从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从而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状况。(2)在移栽树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般根部都要带土,这样做的目的是。(3)硒砂瓜香甜多汁,深受人们喜爱。西瓜汁其实是西瓜细胞内(填结构名称)中的细胞液,西瓜是由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来的。(4)树木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向空气中释放,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同时能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所以植树造林好处多多。 (2)保护幼根和根毛(图二)(图二) (3)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西瓜汁其实是细胞中液泡中的细胞液。西瓜属于种,由胚珠发青蛙(图一)(图三)(1)在此生态系统中,把昆虫分为一类、食虫鸟和青蛙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2)在图一中,要使呈现出的图和文字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某些自然灾害和一些人为因素(如:喷洒农药)会破坏这种稳定性,因此,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3)依据图一,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4)图二中三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可能是,丙和甲、乙在结构层次上相比没有(5)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它通过这一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6)我们要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如果人们为片面获取农作物高产大量向农田中喷洒农药,图一中生物体内含农药最少的生物是: 【答案】(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2)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自我调节/自动调节(3)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食虫鸟/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6)植物 【分析】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多于直接以草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食虫鸟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故在此生态系统中,把昆虫分为一类、食虫鸟和青蛙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在图一中,要使呈现出的图和文字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故某些自然灾害和一些人为因素(如:喷洒农药)会破坏这种稳定性,因此,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图一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鸟;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食虫鸟,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故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食虫鸟或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4)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结合分析,图二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根据第(3)小题详解可知,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可能是食虫鸟或者青蛙。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丙(植物)和甲(植食性昆虫)、乙(食虫鸟、青蛙)在结构层次上相比没有系统。(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图三中,A吸收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6)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如果人们为片面获取农作物高产大量向农田中喷洒农药,图一中生物体内含农药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最低的植物。4.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洛川县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世界最佳苹果产区。图1表示洛川苹果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物质;图2是洛川苹果树在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1)若图1代表洛川苹果树的光合作用,则丙所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填结构名称)运输到叶片:此生理过程释放的物质[乙]是c(2)图3为植物叶片细胞结构示意图,叶片合成的部分有机物会运输到果实,并储存在果实细胞的 (3)八月份,洛川地区白天平均气温为25℃,由图2可知,25℃时苹果树在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填“多”或“少”),白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填“多”或“少”);而夜间平均气温为15℃,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较少,因而洛川苹果的含糖量高。(4)洛川苹果树的种植不仅为洛川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也改善了洛川的生态环境,如洛川苹果树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平衡、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等。(4)碳氧/碳-氧 【分析】图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丙为水,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叶 【详解】(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若图1代表洛川苹果树的光合作用,则丙所代表的物质是水,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此生理过程释放的物质乙是氧气。(2)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片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果实细胞后,主要储存在图3的④液泡中。(3)由图2可知,在25℃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达到最高点,所以苹果树在25℃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光合作用的强度强,正常情况下白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白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而夜间平均气温为15℃,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较少,因而洛川苹果内积累的有机物(4)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专题04疾病预防春日伊始,身边咳个不停的人又多了。去年以来,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开春至今,随着流感和支原体的偃旗息鼓,另一种多年没什么存在感的呼吸道疾病被人们重新提起——百日咳。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年这两个月的3万余百日咳病例中,还出现了13例死亡。不寻常的迹象引起了疾控部门的警惕。考向1:细菌和病毒结构无成形细胞核只有DNA的集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于分解者,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裂生殖。2.真菌特征:酵母菌单细胞,其余多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叫真核生物。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于分解者,营养方式为异养。酵母菌出芽生殖,其余孢生殖。3.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醋用醋酸菌;制酱用霉菌。酒曲里含有酵母菌。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考向2:人体免疫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考向3:传染病的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预防传染病措施:控制传染源:扑杀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隔离传染病患者等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消灭蚊虫;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考向4: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2.呼吸一鼻:呼吸道的起点喉:发声器官气管]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能将气体处理得温暖、湿润、清洁,但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4.呼吸运动的原理:类别肋间肌和膈肌肋骨位置变化情况膈的位置变化情况胸廓容积肺的容积肺内气压气体进出吸气收缩上升下降变大变大低于大气压进入肺呼气舒张下降上升变小变小高于大气压排出肺专练1.阅读资料,分析作答。资料一: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痰中带有大量结核杆菌,临床症状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资料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以冬春季节多发,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根据上述资料,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结核杆菌与流感病毒属于;在结构上,结核杆菌与其侵染的动物细胞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结核杆菌。(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清除病菌,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3)以下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填序号)①对疫区进行室内外消毒②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含量③将感染者隔离治疗④室内通风⑤加强体育锻炼⑥勤洗手(2)抗原特异性【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详解】(1)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结核杆菌和流感病毒都属于病原体。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2)抗原是指能使人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进入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类物质称为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与流感病毒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清除病菌;这种免疫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①对疫区进行室内外消毒、④室内通风、⑥勤洗手都是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适当增加食物中重白质含量和⑤加强体育锻炼都是针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目的是增强抵抗力,都属保护易感人群;③将感染者隔离治疗是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①④⑥。2.下图分别为四种不同生物的结构模式图,1~7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作答:(1)图丙所示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才能观察到其形态。(2)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乙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图丙所示生物没有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3)图所示生物可通过产生孢繁殖后代。(4)图甲、乙、丁所示三种生物,虽然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但从细胞结构上来看都不含有因此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答案】(1)电显微镜(3)乙、丁(4)叶绿体 【分析】题图中:甲是细菌(1荚膜、2细胞膜、3DNA集中区域、4细胞质、5细胞壁、6鞭毛),乙是酵母菌(2细胞膜、4细胞质、5细胞壁、7细胞核),丙噬菌体是病毒,丁青霉菌是多细胞真 【详解】(1)图丙所示生物是病毒,病毒非常微小,要用纳米来表示,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因此用放大镜、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等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可见,图甲(细菌)与图乙(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丙所示生物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3)真菌有单细胞(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青霉菌、曲霉菌、根霉菌、蘑菇),这些真菌都可以进行孢生殖,孢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的孢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可见,图乙、丁所示生物可通过产生孢繁殖后代。(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3.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和组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e(3)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当人吞咽时,就像盖一样盖住[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4)喉部有,当空气通过它中间的空隙时,能使其振动而发声。(5)我们不能随地吐痰,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痰里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会增加传播疾病的危险。(2)①鼻腔③咽②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清洁、温暖、湿润(3)③咽会厌软骨②喉④气管(4)声带(5)⑤支气管 【分析】如图中,①鼻腔,②喉,③咽,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详解】(1)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2)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3)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 【详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所以,呼吸道内的黏膜可阻挡外来病菌、异物等,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肺泡可以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当肺炎发展到重症阶段时,气管和肺泡内的黏液会大量增多,不仅会堵塞气管,还会影响到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威胁患者生命。(3)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以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灌入药液时要缓慢,一方面由于肺泡壁是由一(单)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过急的药液会破坏其生理结构;另一方面,位于呼吸道内壁的感受器会受到过急药液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最终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将药液喷出。5.资料分析。【资料一】:2024年3月18日6时5分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3.51度,东经92.99度。比较幸运的是,暂无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坏情况报告。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据有关资料显示,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发生率较高,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资料二】: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治疗等。【资料三】:抗震救灾指挥部还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和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1)“资料一”中提到的传染病都是由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的特点。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通过传播;甲肝患者在传染病传播的环节中属于。(2)“资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填序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填序号)。(3)“资料三”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则属于【答案】(1)病原体流行性饮食传染源(3)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 【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甲肝患者在传染病传播的环节中属于传染源。(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资料三”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专题05提高粮食产量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播种面积(千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全年粮食一、分季节1、夏粮2、早稻3、秋粮二、分品种1、谷物其中:稻谷小麦玉米2、豆类3、薯类44218.92833.752092.064143.020660.328884.22384.13013.95492.75987.05944.86419.07136.85781.06532.14276.21.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考向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3.生态因素ʃ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考向2: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它们与形成果实繁殖后代有关系,4.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5.种中最重要部分是胚,因为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叶。(胚不包括胚乳)。6.种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种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不在休眠期。7.种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是胚轴伸长,最后是PTr|芽发育成茎和叶。考向3:植物的生理活动1.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2.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增产措施):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3.呼吸作用的实质: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4.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采用晒干、冷藏、密封的方法来保存食物,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排涝、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5.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90%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降低叶表明的温度;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和无机盐。考向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考向5: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技术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练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图是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①青蛙③水稻种(1)水稻种结构与玉米相似,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填序号)。(2)写出稻田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其中水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3)该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生态系统的较弱。(4)研究人员利用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培育出水稻新品种。 (3)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4)转基因 【分析】(1)题图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胚。(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1)水稻种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叶组成,是种的主要部分。因此,水稻种结构与玉米相似,其营养物质主(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结合题图可知,稻田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青蛙→蛇。其中水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该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4)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可见,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培育水稻新品种。2.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来源。下图甲、乙分别为小麦种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播种时要选择籽粒饱满的小麦种,是因为图甲中的内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能为小麦种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2)小麦种萌发时,图甲中的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小麦幼苗的。(3)小麦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图乙中的(填字母)。(4)小麦的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主要与图乙中的(填字母)两个区域有关。(5)农民常通过增加施磷肥的量来提高小麦的产量,施磷肥的量越多是否小麦的产量就越高呢?某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磷肥的施肥量(千克/公顷)小麦对磷肥的吸收量(千克/公顷)小麦的产量(吨/公顷)①该实验的变量是c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磷肥的施肥量为千克/公顷时,对小麦增加产量最为有效,且最经济。 (5)磷肥的施肥量 【分析】(1)小麦种由种皮(和果皮)、胚、胚乳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乳中储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和a成熟区。 【详解】(1)播种时要选择籽粒饱满的小麦种,以保证种萌发时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小麦属于单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图甲中胚乳内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2)根据分析可知,种萌发时,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3)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是图乙中的a。(4)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小麦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5)①由表格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磷肥的施肥量;②在施肥量小于80公斤/公顷范围内,施肥量越大,磷肥吸收量越大,小麦的产量越高。当施肥量大于80公斤/公顷后,随着小麦的磷肥吸收量继续增加,产量不变。由此分析出:施肥量在80公斤/公顷之间是最适宜小麦增加产量的。3.粮食安则天下安。从古至今,智慧的中国人民开发出各种储存粮食的方法,粮食储存技术令人惊叹。河南洛阳考古发现的隋唐粮仓——含嘉仓中的种,仍能发芽。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脚步,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在建造含嘉仓时,人们深挖地窖,用火烘于窖壁,(填“促进”或“抑制”)种的萌(2)人们在粮窖顶部覆盖的封土上种树苗,通过树苗生长状况监测粮窖内种是否萌发。这是因为粮窖中的种若萌发,则萌发的过程中通过作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使封土的温度大幅升高(3)科学家用含嘉仓中的种进行萌发实验。种萌发时,胚芽会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4)如果在不见光的粮窖中种萌发,新植株会因不见光形成缺少的黄白色叶片,你推测黄白色的叶(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 【详解】(1)种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题干中用火烘干窖壁,减少了水分,因此,抑制种的萌发。(2)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因此,则萌发的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封土的温度大幅升高。(3)当种萌发时,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4)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在不见光的粮窖中种萌发,新植株会因不见光形成缺少叶绿素的黄白色叶片,黄白色叶片的叶绿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同学们要节约粮食,不负“粮”心。(1)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抗病虫水稻,它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杀死害虫,但对人体健康无害,关于这种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稻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B.这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C.抗虫基因能够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抗病虫水稻对人体健康无害说明转基因技术都是安全的,可广泛应用(2)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因,发现不抗该特殊蛋白质的害虫基因为显性(用D表示),抗该特殊蛋白质的害虫基因为隐性(用d表示)。那么不抗该特殊蛋白质害虫的基因组成为;种植该种抗病虫水稻的意义是:(3)玉米是粮食作物之一。我国重要“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培育的超级玉米具有根系发达、穗位低、抗倒伏的特点。杂交是常用的育种方法之一,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D.染色体结构变异(4)玉米籽粒的颜色主要有白色和黄色,为研究其颜色遗传规律,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表杂交实验组别亲代杂交组合代性状及数量1组白玉米×白玉米白玉米粒823黄玉米粒02组黄玉米×黄玉米白玉米粒198黄玉米粒5883组黄玉米×白玉米白玉米粒386黄玉米粒391①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则玉米的传粉方式是(②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根据第2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是显性性状。③若玉米籽粒颜色性状由基因B、b控制,则第3组亲代黄玉米的基因组成为。收集第3组代的黄粒玉米种植并相互间进行杂交实验,其后代中出现白粒玉米的概率为【答案】(1)D(2)DD或Dd减少了因施用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分析】(1)基因控制的生物体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相互分开,伴随着染色体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中。(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所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当精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 【详解】(1)A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转基因水稻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B转基因技术没有改变基因的固有功能,所以能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B正确。C将抗虫基因转入普通水稻培育出的抗病虫水稻,它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杀死害虫,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D转基因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威胁和负面影响,故D错误。(2)生物体的性状多数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生物体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