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1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2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3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4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讲授提纲: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1、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把这一宏伟目标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4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2、199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82年《宪法》进行第三次修正,《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开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目标作了进一步的确立。6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7一、目标的提出和确立。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一)民主完善:法治国家的政治前提。(二)人权保障: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三)法律至上:法治国家的理性原则。(四)法制完备:法治国家的形式要件。(五)司法公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六)权力制约:法治国家的切实保证。(七)依法行政: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八)权利本位: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10

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

11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的新征程。12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2、1979年

《刑法》颁布:打击刑事犯罪、保护人权新起点。131979年7月1日经历近30年的曲折历程,《刑法》草案第38稿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至此,我国1979年《刑法》宣告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

1979年刑法,与同期颁布的《刑事诉讼法》结合起来,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具备,成为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方面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14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3、1980年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公开审判。

公审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决心,说明“文化大革命”扼杀民主、破坏法治将成为历史。此次审判,开启了重大政治案件公开审判的先河,标志着国家治国方略由人治和一切依靠政治手段向依法治国的转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律师制度的真正恢复。15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4、1980年

第一个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组织诞生。161980年,广西宜山县(现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产生全国第一个由农民自己选举的村民委员会。

1982年《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明确

:“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98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试行,经修订于1998年正式施行。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完成了6至7届村委会选举,平均参选率保持在80%左右,“海选”已在全国推广。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活动普遍开展。17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5、1986年

《民法通则》颁布:二十世纪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18

———

新中国第一部民事基本法。———第一次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第一次规定了人身权,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宣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第一次确立了民事责任制度,包括比较完备的违约责任制度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制度。19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突破点”。6、1989年

《行政诉讼法》颁布:确立“民告官”的法律制度201988年,浙江苍南农民包郑照,因不服县有关部门强行拆除其房屋的处罚,一纸诉状将县政府告到了法庭,被称为“民告官第一人”。

21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施行,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供了崭新的机制,确立了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这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

22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7、1999年

“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23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8、2002年

民主听证:让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良性互动。242002年1月,受到广泛关注的铁路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公开举行的全国性行政决策听证会。

25

自此,听证会这个普通公民可以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如火如荼地发展了起来,其内容涉及供暖、供水、燃气服务、公园门票、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有线电视收费等诸多问题。以价格听证为先导,听证、咨询、协商等民主机制开始逐步运用于行政决策。制定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医改、节假日安排、燃油税改革等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征求民意”已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普遍姿态。26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

9、2004年

“人权”入宪:“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重要的宪法原则。27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宪法修正案》: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重要的宪法原则。

28孙志刚: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人。

在孙志刚的墓碑上,有这样两段话: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主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人之死,有轻于鸿毛者,亦有重于泰山者,志刚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价,换取恶法之终结,其死虽难言为舍身取义,然于国于民于法,均可比重于泰山。”30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10、2007年

死刑核准权上收:司法体制的重大改革。31

佘祥林“杀妻”案、杜培武“杀妻”案、胥敬祥“抢劫”案……随着一个个冤案频频“揭底”,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制度改革越来越成为改革的焦点课题。

2007年1月1日起,在国家司法改革浪潮推动下,死刑案件核准权一律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32

死刑核准权上收的重大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是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是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政策的有力举措,有利于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推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这是新中国刑事法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不仅对我国刑事审判工作,而且对国家法治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3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11、2007年

《物权法》颁布:公私财产平等保护,让“有恒产者有恒心”。34物权法历时13年、历经8次审议和多次讨论,在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立法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5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12、2008年向世界展示成长中的法治中国形象——《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36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13、2010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改,城乡选举首次“同票同权”。37

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修改的时代意义在于第一次从制度层面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使得城乡居民选举的实质平等和形式平等更加统一,更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治的“突破点”。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1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中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39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以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还要制定一些新的法律,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完善。

40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司法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41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确立了用十年时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0年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的工作,分析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44五、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