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度分布图绘制_第1页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度分布图绘制_第2页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度分布图绘制_第3页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度分布图绘制_第4页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度分布图绘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9.020

CCS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798.11—XXXX

`

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

程度分级第11部分:环境严酷程度

分布图绘制

Classificationofenvironmentalconditions—Classificationofgroupsof

environmentalparametersandtheirseverities—Part11:Drawingthedistributionmap

ofenvironmentalseverities

(征求意见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6)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GB/T4798.11—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798《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的第11部分。GB/T4798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GB/T4798.1-2019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部分:贮存;

——GB/T4798.2-2021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2部分:运输和装

卸;

——GB/T4798.3-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3部分:有气候防

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4798.4-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部分:无气候防

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GB/T4798.6-201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船用;

——GB/T4798.7-200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第7部分:携带和非固定使用;

——GB/T4798.9-201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产品内部的微气候:

——GB/T4798.10-200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导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I

GB/T4798.11—XXXX

引言

GB/T4798《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涵盖了产品在运输、安装、贮存和

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环境条件。对于不同使用条件(如有气候防护固定使用、安装在地面车辆上、

运输和装卸)的产品给出了单独的参数等级。这些分级也同样考虑了产品在使用中的限制程度,从严格

的限制条件(如在温度受控的房间内)到无限制条件。GB/T4798由以下10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贮存。目的在于给出产品在贮存过程中环境参数及其严酷程度的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目的在于给出产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所承受的环境参数组及其严

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目的在于给出产品在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所承受

的环境参数组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目的在于给出产品在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所承受

的环境参数组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目的在于给出安装于车辆但不构成车辆的产品所承受的环境参数

组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6部分:船用。目的在于给出安装在船舶上的产品所承受的环境参数组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7部分:携带和非固定使用。目的在于给出携带和非固定使用的产品所承受的环境参数组

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9部分:产品内部的微气候。目的在于给出产品内部元件所承受的环境参数组及其严酷程

度分级;

——第10部分:导言。目的在于给出了GB/T4798的使用导则。

——第11部分: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目的在于给出产品服役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绘制方

法。

本文件为GB/T4798.11的初次制定,制定后能为服役于复杂环境条件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运

维提供有效指导,提升产品在不同类型环境下的环境耐久性,保证产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III

GB/T4798.11—XXXX

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绘制方法。通过获取产品服役环境条件基础数据,

绘制环境参数分布图,建立环境参数对产品的综合影响模型,计算综合环境失效参数,按照一定的严酷

等级原则绘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参数分布图和环境失效分布图绘制,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太阳辐照、盐雾

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硫化氢浓度等,环境失效包括凝露、腐蚀、老化、污闪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无气候防护场所、有气候防护场所服役的产品,例如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装

备、输变电装备、配用电设备、储能装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地图electronicmap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的电子版地理基础数据。包括省界、县(市)界、等高线、水系、

航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基础地理信息。

[来源:DL/T2237-2021,3.9]

3.2

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environmentalseveritydistributionmap

依据环境参数的监测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按照一定的严酷等级原则绘制得到的电子地图、

建筑结构图或设备结构图,用以表征环境严酷程度的分布情况。

4基础资料

4.1环境条件资料

环境条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条件监测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

b)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条件监测点的环境条件监测数据。

4.2环境严酷程度资料

环境严酷程度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

b)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点的环境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的时间与数据。

1

GB/T4798.11—XXXX

4.3底图资料

4.3.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绘制底图应为电子地图、建筑结构图或设备结构图。

4.3.2作为绘制底图的电子地图应包括行政区域划分、水系、铁路、公路、海岸线等。

4.3.3作为绘制底图的建筑结构图应包括建筑结构及材料、外部环境、门窗、设备布置、环境控制装

置等。

4.3.4作为绘制底图的设备结构图应包括设备结构及材料、外部环境、柜门、通风口、设备内部部件

分布、环境控制装置等。

5环境严酷程度分级

环境严酷程度包括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和环境失效严酷程度。

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可根据产品服役环境特征进行分级,也可参照GB/T4798.3或GB/T4798.4进行分

级。

环境失效严酷程度一般根据环境参数严酷程度、环境对产品的综合影响模型计算得到环境失效严酷

程度,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级。

6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6.1一般要求

6.1.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对象包括服役于无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或服役于有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

以及产品内部的部件。

6.1.2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底图比例尺应满足:

a)国家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500000;

b)省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100000;

c)地(市)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50000;

d)建筑结构图比例尺≥1:500;

e)设备结构图比例尺≥1:10。

6.1.3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以环境参数资料为基础,无气候防护场所宜采用3年以上的环境参数数据,

有气候防护场所宜采用1年以上的环境参数数据。

6.1.4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宜使用联网数据,实时根据最新数据滚动更新。

6.2绘制底图

服役于无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作为绘制对象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电子地图应采用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CGCS2000)。

电子地图的图例应与测绘部门规定的图例统一。

6.3网格划分

6.3.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采用网格法绘制,将绘制区域划分成等边长的网格,统计或计算各个网格

中的环境严酷程度值,按照环境严酷程度等级划分原则进行分级并采用不同的颜色渲染,采用一定的技

术进行平滑处理,剔除网格的棱角,形成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6.3.2电子地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1km×1km~10km×10km的网格。

6.3.3建筑结构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10m×10m~100m×100m的网格。

2

GB/T4798.11—XXXX

6.3.4设备结构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0.1m×0.1m~10m×10m的网格。

6.4环境条件插值

对于没有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应根据邻近的具备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数据插值。可

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参数的类型、网格大小及距离、具备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数量等因素,选用反距

离加权法、空间局部插值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进行插值,以获取所有网格的环境条件参数值。

6.5环境失效严酷程度计算

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受产品自身设计、结构、材料、服役环境条件、防护等级等因素影响,应根据产

品运行特性选取关键性能指标,构建服役环境条件参数对产品关键性能指标的综合影响模型,进而根据

不同网格的服役环境条件参数代入综合影响模型计算得到该网格的产品性能指标值,最后根据产品关键

性能指标参数等级绘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产品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典型性能指标包括:金属腐蚀速率、高分子材料老化速率、绝缘电阻、接触

电阻、介质强度、凝露时间、动作特性、能效、测量误差等。环境老化严酷程度的绘制流程参见附录A。

6.6环境失效严酷程度修正

对于有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实测数据的网格,应以实测数据修正该网格及其邻近网格的环境失效严酷

程度,网格数据的修正方法参见附录B。

6.7图名及颜色

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图名统一为“XX用YY产品环境ZZ严酷程度分布图”,其中“XX”表示产品服

役场所,为“户外”或“户内”;“YY”表示产品名称;“ZZ”表示环境参数或环境失效,例如温度、

盐雾浓度、二氧化硫、腐蚀、老化、绝缘、效率等。

图名位于全图正上方。根据划定的范围分布予以着色,具体要求如下:

a)四周边框内用白色作为底图原色;

b)不同环境严酷程度等级宜从表1中选取合适的颜色作为相应网格的填充颜色。

表1分布图色标要求

填充颜色

等级图例

颜色模式RGBa

AR=220、G=255、B=255

BR=170、G=230、B=255

CR=120、G=200、B=255

DR=180、G=255、B=200

ER=220、G=255、B=120

FR=255、G=255、B=120

GR=255、G=220、B=60

HR=255、G=140、B=50

IR=255、G=60、B=60

aR——英文red的缩写,红色成分的含量;G——英文green的缩写,绿色成分的含量;B——英文blue的缩写,

蓝色成分的含量。

3

GB/T4798.11—XXXX

6.8附加信息

产品的环境条件分布图以及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还应包括下列附加信息:

a)数据起止时间。数据时间信息统一为“数据时间:XXXX年YY月—XXXX年YY月”,其中“XXXX”

为数据的起始年份(结束年份),“YY”为数据的起始月份(结束月份)。

b)绘制单位。绘制单位信息统一为“绘制单位:XXXX”,其中“XXXX”为单位名称。

c)绘制时间。绘制时间信息统一为“绘制时间:XXXX年”,其中“XXXX”为分布图的绘制年份。

d)比例尺。

4

GB/T4798.11—XXXX

A

A

附录A

(资料性)

产品环境老化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流程

A.1步骤一:获取产品环境条件参数

影响产品老化的环境条件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照等,气象环境数据可通过地面气象观

测站或气象卫星获取。

A.2步骤二:构建产品环境老化严酷程度模型

对于硅橡胶材料,可采用下式计算其硬度变化速率:

.

𝐹𝐹基准𝑒𝑥𝑝7.914·····························(A.1)

基准基准基准

式中:

Fi——位置i硅橡胶材料的老化速率,单位为度每年(HA/a);

F基准——基准位置硅橡胶材料的老化速率,单位为度每年(HA/a);

2

Ii——位置i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

2

I基准——基准位置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

Ti——位置i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基准——基准位置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RHi——位置i相对湿度;

RH基准——基准位置相对湿度。

A.3步骤三:计算环境老化严酷程度参数并绘制分布图

根据不同网格的服役环境条件参数代入步骤二的模型中,计算得到网格的腐蚀环境老化严酷程度指

标,并按照附录B的方法修正网格数据,最后根据不同网格的环境老化严酷程度参数等级绘制产品老化

严酷程度分布图。

5

GB/T4798.11—XXXX

B

B

附录B

(资料性)

网格数据修正方法

对于有实测数据的网格,可通过实测数据修正该网格及其邻近的网格数据,得到修正后的网格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实测

𝑋····························································(B.1)

修订

实测计算实测

𝐾··········································································(B.2)

式中:

Xi

修正——第i个网格修正后的网格数据;

Xi

计算——第i个网格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网格数据;

X0

实测——有实测数据的网格实测数据;

X0

计算——有实测数据的网格的计算数据;

K——折算系数;

Di——第i个网格与有实测数据网格的距离,0≤Di≤10。

k——与网格大小有关,1≤k≤5。

6

GB/T4798.11—XXXX

参考文献

[1]GB/T4796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及其严酷程度

[2]DL/T2237-2021电网风区分布图绘制技术导则

[3]GB/T4798.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

定使用

[4]GB/T4798.4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

定使用

[5]GB/T35706-2017电网冰区分布图绘制技术导则

[6]GB/T40621-2021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7]

7

GB/T4798.11—XXXX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础资料...........................................................................1

4.1环境条件资料...................................................................1

4.2环境严酷程度资料...............................................................1

4.3底图资料.......................................................................2

5环境严酷程度分级...................................................................2

6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方法.........................................................2

6.1一般要求.......................................................................2

6.2绘制底图.......................................................................2

6.3网格划分.......................................................................2

6.4环境条件插值...................................................................3

6.5综合环境严酷程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6.6综合环境严酷程度修正...........................................................3

6.7图名及颜色.....................................................................3

6.8附加信息.......................................................................4

附录A(资料性)产品环境老化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流程...................................5

附录B(资料性)网格数据修正方法.....................................................6

参考文献..............................................................................7

表1分布图色标要求...................................................................3

I

GB/T4798.11—XXXX

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1部分: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绘制方法。通过获取产品服役环境条件基础数据,

绘制环境参数分布图,建立环境参数对产品的综合影响模型,计算综合环境失效参数,按照一定的严酷

等级原则绘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参数分布图和环境失效分布图绘制,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太阳辐照、盐雾

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硫化氢浓度等,环境失效包括凝露、腐蚀、老化、污闪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无气候防护场所、有气候防护场所服役的产品,例如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装

备、输变电装备、配用电设备、储能装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地图electronicmap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的电子版地理基础数据。包括省界、县(市)界、等高线、水系、

航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基础地理信息。

[来源:DL/T2237-2021,3.9]

3.2

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environmentalseveritydistributionmap

依据环境参数的监测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按照一定的严酷等级原则绘制得到的电子地图、

建筑结构图或设备结构图,用以表征环境严酷程度的分布情况。

4基础资料

4.1环境条件资料

环境条件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条件监测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

b)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条件监测点的环境条件监测数据。

4.2环境严酷程度资料

环境严酷程度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点的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

b)绘制区域内所有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点的环境严酷程度实际测试的时间与数据。

1

GB/T4798.11—XXXX

4.3底图资料

4.3.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绘制底图应为电子地图、建筑结构图或设备结构图。

4.3.2作为绘制底图的电子地图应包括行政区域划分、水系、铁路、公路、海岸线等。

4.3.3作为绘制底图的建筑结构图应包括建筑结构及材料、外部环境、门窗、设备布置、环境控制装

置等。

4.3.4作为绘制底图的设备结构图应包括设备结构及材料、外部环境、柜门、通风口、设备内部部件

分布、环境控制装置等。

5环境严酷程度分级

环境严酷程度包括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和环境失效严酷程度。

环境参数严酷程度可根据产品服役环境特征进行分级,也可参照GB/T4798.3或GB/T4798.4进行分

级。

环境失效严酷程度一般根据环境参数严酷程度、环境对产品的综合影响模型计算得到环境失效严酷

程度,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级。

6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6.1一般要求

6.1.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对象包括服役于无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或服役于有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

以及产品内部的部件。

6.1.2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底图比例尺应满足:

a)国家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500000;

b)省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100000;

c)地(市)级电子地图比例尺≥1:50000;

d)建筑结构图比例尺≥1:500;

e)设备结构图比例尺≥1:10。

6.1.3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以环境参数资料为基础,无气候防护场所宜采用3年以上的环境参数数据,

有气候防护场所宜采用1年以上的环境参数数据。

6.1.4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宜使用联网数据,实时根据最新数据滚动更新。

6.2绘制底图

服役于无气候防护场所的产品作为绘制对象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电子地图应采用2000国家大

地坐标系(CGCS2000)。

电子地图的图例应与测绘部门规定的图例统一。

6.3网格划分

6.3.1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采用网格法绘制,将绘制区域划分成等边长的网格,统计或计算各个网格

中的环境严酷程度值,按照环境严酷程度等级划分原则进行分级并采用不同的颜色渲染,采用一定的技

术进行平滑处理,剔除网格的棱角,形成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6.3.2电子地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1km×1km~10km×10km的网格。

6.3.3建筑结构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10m×10m~100m×100m的网格。

2

GB/T4798.11—XXXX

6.3.4设备结构图应将绘制区域划分为0.1m×0.1m~10m×10m的网格。

6.4环境条件插值

对于没有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应根据邻近的具备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数据插值。可

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参数的类型、网格大小及距离、具备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网格数量等因素,选用反距

离加权法、空间局部插值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进行插值,以获取所有网格的环境条件参数值。

6.5环境失效严酷程度计算

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受产品自身设计、结构、材料、服役环境条件、防护等级等因素影响,应根据产

品运行特性选取关键性能指标,构建服役环境条件参数对产品关键性能指标的综合影响模型,进而根据

不同网格的服役环境条件参数代入综合影响模型计算得到该网格的产品性能指标值,最后根据产品关键

性能指标参数等级绘制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

产品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典型性能指标包括:金属腐蚀速率、高分子材料老化速率、绝缘电阻、接触

电阻、介质强度、凝露时间、动作特性、能效、测量误差等。环境老化严酷程度的绘制流程参见附录A。

6.6环境失效严酷程度修正

对于有环境失效严酷程度实测数据的网格,应以实测数据修正该网格及其邻近网格的环境失效严酷

程度,网格数据的修正方法参见附录B。

6.7图名及颜色

环境严酷程度分布图的图名统一为“XX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