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唐姚、宋并称,而议者多优宋而劣姚,余谓不然。夫仡仡矜矜,万仞壁立,立于朝,使百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静深有谋,涵盖一切,“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虽高,蛟龙不居;海虽浑,变化不测。余故曰崇胜也。夫人主之愎谏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不必有排斥小人之迹,而能使之与人主日疏。崇之对幸东都①,与其黜姜皎、罢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为,而亦璟之所不能为者也。吾尝谓天宝之祸,宋璟在犹可忧,而姚崇在则无虑。何也?彼明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爱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称旨,必曰姚崇之谋;不合,则曰何不与姚崇议之。自崇死,而天下无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然临轩之礼,卒不相假者,终知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乐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则姑任之为快。而张九龄者,宋璟俦也,有其道无其术,道不合则争,争不得则去。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使其时有若崇者,为之内娱主意于所甚安,而阴以计挤小人于外,则终玄宗之世,林甫不得专政,而禄山不得入宫矣。(节选自袁枚《姚崇宋璟论》)材料二:春,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上素服避正殿。时上将幸东都,以问宋璟、苏,对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愿且停车驾。”又问姚崇,对曰:“太庙屋材,皆苻坚时物,岁久朽腐而坏,适与行期相会,何足异也!且王者以四海为家,陛下以关中不稔幸东都,百司供拟已备,不可失信,但应迁神主于太极殿,更修太庙,如期自行耳。”上大喜,从之,赐崇绢二百匹。酉,上行享礼于太极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供奉,恩礼更厚,有大政辄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注】①东都:唐代指洛阳。②临轩之礼:出自《资治通鉴》中“(姚、宋)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陛下三年A之制B未终C遽尔D行幸E恐未契F天心G灾异H为戒。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劣,文中指认为……不好,与《出师表》中的“优劣得所”意思相同。
B.假,文中指给予,与《劝学》中“假舟揖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不同。
C.稔,文中指庄稼成熟,与《归去来兮辞》中“犹望一稔”的“稔”意思相同。
D.迁,文中指迁移,与《张衡传》中“再迁为太史令”的“迁”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姚崇、宋璟并称,但议论者多“优宋而劣姚”,不过袁枚更推崇姚崇。
B.姚崇作为大臣,能做到不显露出排斥小人的迹象,但可以使君主日益疏远小人。
C.袁枚认为,如果天宝年间姚崇仍然在世,或者有像他这样的宰相,就不会有安史之乱。D.姚崇回答应“幸东都”后,玄宗命他每月五日朝见一次,仍像以往那样进入内殿任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贵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诱之以归于道。
(2)九龄去而天下无争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见用。
14.材料一袁枚认为宋璟臣道“如山”、姚崇臣道“如海”,材料二中哪些内容能证明这个观点?请简要分析。(3分)10.CEG【解析】原文断句:陛下三年之制未终,遽尔行幸,恐未契天心,灾异为戒。“三
年之制未终”指未守完三年之丧(上年玄宗之父睿宗去世),句意完整,故应在其后断开。“遽尔”作“行幸”的状语,句意完整,故应在其后断开。“天心”作“未契”的宾语,句意
完整,故应在其后断开。
11.A【解析】“优劣得所”中“劣”的意思是“坏的、不好的”。
12.D【解析】“每月五日朝见一次”错误,应为每五日朝见一次。
13.(1)作为大臣的可贵之处,是在于不违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诱使他归于正道。(“……
者……”判断句1分,“逆”各1分,句子大意2分。判断句要补充系词“是”。逆:违逆,违背。)(2)张九龄离任后天下再没有谏的大臣了,李林甫才能凭借才能被重用。(“去”“见用”各1分,句子大意2分。去:离职,离任。见用:被重用。)
14.①宋璟如山,壮勇刚强,意志坚定,以礼制、天意等为由直接驳斥了玄宗巡幸计划;
②姚崇如海,清醒务实,善于应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玄宗考虑,并且给出合理建议,实现玄
宗的想法。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唐代(宰相中)姚崇、宋璟并称,但议论者多认为宋优而姚劣,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那壮勇刚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在朝为官,能使百僚邪心泯灭,这是像山一样伟岸的为臣之道。宋璟就是如此。沉静深邃,足智多谋,涵盖一切,“在机要政务上能够成就天下人的功业(几:通“机”,机要)”,这是像海一样渊深的为臣之道。姚崇就是如此。然而山虽然高大,蛟龙却不会居住于此;海水虽然浑浊,变化却无法预测。所以我说姚崇更胜一筹。君主固执己见、不听规劝而亲近小人,这是人之常情。作为大臣的可贵之处,是在于不违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诱使他归于正道。不一定有排斥小人的迹象,但能使小人与君主日益疏远。姚崇回答巡幸东都的询问,与他贬退姜皎、罢黜魏知古的行为,都是宋璟不屑于做的,但也是宋璟做不到的。我曾经说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倘若宋璟还在的话仍然值得忧虑,但姚崇还在的话则不必忧虑。为何这么说?那唐明皇,是英明的君主。他敬畏宋璟而喜爱姚崇,这是由来已久的。源乾曜陈奏事情符合圣意,(明皇)必定会说是姚崇的谋划:不合圣意,就说为何不与姚崇商议。自从姚崇去世后,天下没有比得上姚崇的人,李林甫才会凭借才能受到任用。然而,(明皇)最终也不会待之以临轩目送之礼,是因为他始终明白李林甫不是姚崇。知道李林甫不是姚崇,然而还要任用他的原因,是天下承平已久,(明皇)乐于任用有才之臣以使自己闲适安逸,那么姑且任用他使自己称心如意。而张九龄这位宰相,是宋璟一类的大臣,(可惜)只有宋璟的为臣之道,而无宋璟的为臣之术,(他与明皇)道不合则谏,谏不起作用则离任。张九龄离任后天下再没有谏诤的大臣了,李林甫这才能凭借才能受到任用。假使当时有像姚崇那样的大臣,在内能使君主内心快意于他十分安适的事物,而暗中设计将小人排斥到外地,那么玄宗整个在位期间,李林甫始终不能独揽政权,而且安禄山也无法进入宫廷。材料二:春天,正月癸卯日,太庙中有四间房屋倒塌,玄宗(为此)身着丧服,离开正殿(到其他殿堂处理政事)。当时玄宗准备到东都洛阳去,便向宋璟和苏征询意见,(两人)回答道:“陛下三年之丧尚未守完,就急忙前往东都,恐怕与天意不符,因此上天才用灾异来示警。希望暂时取消巡幸计划。”(玄宗)又征询姚崇的意见,(姚崇)回答道:“太庙的木料,都是(三百多年前)前秦苻坚时的旧物,因年代久远而腐朽倒塌,碰巧与陛下的行期相合罢了,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况且君主以四海为家,陛下因关中粮食歉收而巡幸东都,有关部门已经做好一切准备,(陛下)不能失信于民,只是应将祖宗的牌位迁移到太极殿中,重新修理太庙罢了,(车驾)还是应该如期东行。”玄宗十分高兴,采纳了姚崇的意见,并赏赐给他二百匹绢帛。己酉日,玄宗在太极殿举行享礼,命姚崇每五日朝见一次,仍像以往那样进入内殿任职,对他的礼遇也更加隆重,每有重要政事便征询他的意见。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语文试题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居官不言廉,廉盖居官者分内事。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无所主,则见利易动。盖思人生贫富,固有定分,越分过取,此有所得,彼必有亏。况明有三尺,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故可饥、可寒、可杀、可戮,独不可一毫妄取。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善其后。(节选自《州县提纲·洁己》)材料二: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乞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逋赋,实疏请得免。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敝,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竞死狱中。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将去金华时,体无完衣。寒剧,至不可忍,则货民毳舄以行。历数里而霁,裹而识之邮亭,以畀其民。公暇读书,即肩舆中手一编不辍。中夜有得,蹴童子燃灯起书。后,南雄人哀而祀之。(节选自《明史稿·刘实传》)【注】①供张: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②舄(cuìx1):以鸟兽细毛做成的鞋子。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上览A书B意稍C解D而中官E交谮F之G竟瘐H死狱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明清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逋,意为“拖欠”,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
C.敝,意为“破旧的”,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意思不同。
D.识,意为“做上标记”,与成语“博闻强识”“默而识之”中的“识”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实以才疏亲老为由向朝廷求任教职未被应允,任职金华时为受灾百姓奏免通赋获得了成功。B.刘实因不愿巴结出使宦官而受羞辱,南雄百姓争相保护刘实;宦官大惊,询问他得民心的原因。C.南雄吏民上书控诉出使宦官,宦官得知消息抢先奏诬刘实,皇帝命人逮捕刘实,将他关进诏狱。D.刘实勤奋好学,一有闲暇就读书,即便坐轿子也不忘读书,有时半夜有了心得体会,也要起床记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有一毫妄取,虽有奇才异能,终不能善其后。(5分)
(2)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BDG【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死狱中。】
11.D【B.“责臣逋慢”的“通”是逃脱的意思。C.“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是损害的意思。D.“博闻强识”“默而知之”的“识”是“记”的意思。】
12.C【“南雄吏民上书控诉出使宦官”错误。根据材料一“然实未尝先言也”,可见韶州百姓所说的“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只是谣言,并非事实。】
13.(1)如果有一分一毫的胡乱获取,即使有奇异杰出的才能,最后也不能获得善终。
(“苟”“妄”“虽”善其后”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刘实)为人刚强正直,作风严峻,心中不认可的人或事,(哪怕是)达官贵人,也一定当面斥贵他。
(“峻峭”“可”“面”“达官贵人”前的补充“哪怕、即使等”各1分,句子大意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语文试题2(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宓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节选自《颜氏家训•名实第十》)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所以得名也”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中的“所以”,用法意思不同。B.“吾每为人所毁与《史记•鸿门宴》中的“若属皆且为所虏”,都含有被动句式。C.“信誉显而然诺亏中的诺与一诺千金唯唯诺诺中的诺意思相同。D.“世之汲汲者”中的“汲汲”与《逍遥游》“未数数然”中的“数数”,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之推认为名和实的关系就像形和影的关系一样,形好则影美,实好则名善。B.最真诚、最高洁的言行不被人相信,原因是这类言行太好而没有回旋的余地。C.D.圣人以名声为教化内容,其目的是勉励世人:一是可以立名,二是可得实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5分)(2)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CEG11.C(A项,“非所以得名也”中的“所以”,表原因,意为“……的原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中的“所以”,表凭借,意为“用来”。B项,“……为……所……”和“……为所……”都是被动句式。C项,“信誉显而然诺亏”“一诺千金”中的“诺”意为“承诺”,“唯唯诺诺”中的“诺”意为应答之声。D项,“汲汲”“数数”都是急迫的样子。)12.D(“可得实惠”错,原文“获其实”应理解为能够使他的实际情况与名声相符。)13.(1)如果不注重修养身心却企求美好的名声传扬于社会,就好比相貌很丑陋却要求漂亮的影像出现在镜子中一样。(“令”“责”“妍”各1分,大意2分。)(2)因(用)一件虚假的事情使一百件诚实的事情失去别人的信任,这就是贪求名声(的欲望)无休止的缘故。(“一伪”“丧”“百诚”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名声与实际的关系,就如同形体与影像的关系一样。一个人的德行才干全面深厚,则名声一定美好;一个人的容貌颜色漂亮,则影像也必然美丽。如果不注重修养身心却企求美好的名声传扬于社会,就好比相貌很丑陋却要求漂亮的影像出现在镜子中一样。上等德行的人已经忘掉了名声,中等德行的人努力树立名声,下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可以体察事物的规律,使言行符合道德的规范,因而享受鬼神的赐福、保佑,这就是他们用不着去求取名声的原因;树立名声的人,努力提高品德修养,慎重对待自己的行动,常常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现,这就是他们对名声不会谦让的原因;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这就是他们不会得到好名声的原因。人的脚所踩踏的地方,面积只不过有几寸,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一定会从山崖上摔下去;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也往往会淹死在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的脚旁边没有余地的缘故。君子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这个道理。最诚实的话,别人是不会容易相信;最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都是因为这类言论、行动的名声太好,没有留余地造成的。我每当被别人诋毁的时候,就经常以此自责。你们如果能开辟平坦的大道,加宽渡河的浮桥,那么你们就能如同子路那样,说话真实可信,胜似诸侯登坛结盟的誓约;如同赵熹那样,招降对方盘踞的城池,赛过却敌致胜的将军。我看世上有些人,在清白的名声树立之后,就把金钱财宝弄来装入腰包;在信誉显扬之后,就不再去信守诺言,不知道自己说的话自相矛盾。宓子贱说:“诚于此者形于彼。”人的虚实真伪本于内心,但不能不从他的形迹中显露出来,只是人们没有深入考察罢了。一旦通过考察来鉴别,那么奸巧伪诈的人就不如笨拙诚实的人,他蒙受的羞辱就大了。春秋时代的伯石曾经三次推却卿的册封,汉朝的王莽也曾一再辞谢大司马的任命,在那个时候,他们都自以为事情做得机巧缜密。后人把他俩的言行记载下来,留传万代,让人读后为之毛骨悚然。最近有位大官,以孝顺闻名,在居丧时,他悲伤异常超过了丧礼的要求,其孝心可说是超乎常人了。但他曾经在居丧期间,用巴豆涂抹脸部,从而使脸上长出了疮疤,以此表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他身边的童仆,却没有能够替他遮盖这件事,事情传扬出去,更使得外人对他在居处饮食诸方面所表露的孝心,都不相信了。因(用)一件虚假的事情使一百件诚实的事情失去别人的信任,这就是贪求名声的欲望无休止的缘故。有人问道:“一个人的灵魂湮灭,形体消失之后,他遗留在世上的名声,也就像如同蝉蜕下的壳,蛇蜕掉的皮以及鸟兽留下的足迹一样了,那名声与死者有什么关系,而圣人要把它作为教化的内容来对待呢?”我回答他说:“那是为了勉励大家啊,勉励一个人去树立好的名声,就能够使他的实际情况与名声相符。况且我们勉励人们向伯夷学习,成千上万的人就能够树立起清白的风气了;勉励人们向季札学习,成千上万的人就能够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勉励人们向柳下惠学习,成千上万的人就能够树立起坚贞的风气了;勉励人们向史鱼学习,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树立起刚直的风气了。因此圣人希望世上芸芸众生,不论其天资禀赋的差异,都纷纷起而仿效伯夷等人,使这种风气连绵不绝,这难道不是一件大事吗?这世界上众多的普通百姓,都是爱慕名声的,应该根据他们的这种感情而引导他们达到美好的境界。或许还可以这样说:祖父辈的美好名声和荣誉,也如同是子孙们的礼冠服饰和高墙大厦,从古到今,得到它的庇荫的人也够多了。那些广修善事以树立名声的人,就如同是建筑房屋栽种果树,活着时能得到好处,死后也可把恩泽施及子孙。那些急急忙忙只知道追逐实利的人,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死后,如果他们的名声能够与魂魄一道升天,能够同松柏一样长青不衰的话,那就是怪事了!”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材料一: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朴为人[A]明敏[B]多材[C]智[D]非独[E]当世之务[F]至于阴阳律历[G]之法[H]莫不通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邠与……有邵”的“邵”与《鸿门宴》“令将军与臣有邵”中的“邵”含义相同。B.“数顾大臣”的“顾”与《苏武传》“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的“顾”含义不同。C.文中“次第”与《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次第”含义相同。D.“诚可谓能矣”的“诚”与《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愍愚诚”的“诚”含义不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0.DFH【解析】“材智”指才能,与“明敏”一起修饰“朴为人”,应在“材智”后面断开;“非独”多用于句首,前面省略了主语“王朴”,所以“非独”前应断开。“当世之务”和“阴阳律历之法”都是王朴通晓的内容,“非独”“至于”分别为其句首,故“当世之务”和“阴阳律历之法”后面都应断开。11.C【解析】A.隔阂、嫌怨。B.看望/顾念,顾及。C.顺序/光景,状况。D.的确/诚心。12.B【解析】“初次肯定了王朴的才能”错误,材料中“世宗雅已知朴”,说明周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知道他的才能。13.(1)他上奏讲的用兵方略,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其”“陈”“特”各1分,大意2分)(2)容易攻取的对象应当先平定,难以攻取的对象应当后平定,这就是先灭吴最后才灭并州的原因。(“易”“所以”“先”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王朴字文伯,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王朴)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后汉枢密使杨邠。杨邪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祐)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杨邠回到家乡。(周)世宗即位,(王朴)改任比部郎中。世宗征伐意志坚决,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重视)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世宗)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选拔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士,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文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等人说起用兵之策,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世宗平素就了解王朴,等看到他论述卓异超群后,更加认为他是奇才,(便)召他来一同商讨天下大事,(王朴的意见)没有不合自己想法的,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世宗)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王朴)为户部侍郎,又升枢密使。王朴聪明,才智很高,不只是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形制布局,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没有更改。他上奏讲的用兵方略,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会)在最后灭亡它。”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显德六年春天,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王朴)回京(时),到前任宰相李榖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去世了,时年五十四岁。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钺敲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世宗)追赠(王朴)为侍中。啊!王朴的才能,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如果没有遇到世宗,如何能施展出来?世宗在位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在内整治制度,制定刑法,确定律历,重视礼乐文章,(他)所任用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却在后周变得聪明有才智了吗?只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罢了。材料二:秦观:我读五代史,看到王朴为周世宗拿定平边的计策,然后才知道王朴是能够平定天下的真正的人才。王朴曾经替世宗谋划平边的策略……因此王朴把面积大但是容易支离破碎的国家作为容易攻取的对象,把面积小但是团结坚定的国家作为难以攻取的对象。容易攻取的对象应当先平定,难以攻取的对象应当后平定,这就是先灭吴最后才灭并州的原因。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如果不是所说的能够平定天下的真正的人才,那么谁又能够在那个时代和王朴相比呢?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五)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材料一: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巨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六年,卒,年七十五。(选自《新唐书·卷四十四》)材料二: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果等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陛下启言者A路B故群臣敢论C得失D若黜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迁,指官职升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意思相同。C.明年,指第二年,与《琵琶行并序》中“明年秋”的“明年”意思相同。D.卒,指死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未成年时拜见吴人顾况,很少夸赞他人的顾况对他大加褒扬,认为他是难得出现的文人。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拔萃。B.宰相嫌弃他越职言事,流言说他违反孝道,言辞浮华,品行不实,于是白居易被黜为州刺史;王涯又说他不宜治郡,于是被追贬为江州司马。C.白居易遭到排斥后纵情诗酒,在履道里定居,与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畅享游赏之乐,自号醉吟先生;又酷爱佛教,经常吃素,自称香山居士。D.白居易作诗以六义为主,不求艰难,写成后会让家里的老婆婆先读,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其诗像山东百姓种植的庄稼,饱满充实。13.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4分)(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3分)14.材料二中说:“居易累以忠鲠遭摈。”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忠鲠”的表现。(3分)10.BDE句意: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使他们为自身谋划,这不是发扬君主盛德的办法。“言者路”是“启”的宾语,后面B处断开。“论得失”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若黜之”是假设的情况,“黜之”是动宾结构,后面E处断开。“非……也”是判断句,中间不断开。故选BDE.(每断对一处1分)11.B(3分)A.正确。B.错误。升迁。/(被)贬谪、降职。句意:升任左拾遗。/被贬谪的忧愁失意的文人。C.正确。第二年。句意:第二年。/第二年秋天。D.正确。死亡。/最终。句意:去世。/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故选B.12.D(3分)“像山东百姓种植的庄稼,饱满充实”错误,原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吧合伙协议范本新
- 军地共建协议书模板协议书范本
- 医院承包科室协议范本下载2篇
- 沥青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度童鞋设计研发购销合同3篇
- 手挖掘机买卖协议
- 公司招聘服务员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违法建筑拆除合同3篇
- 2024年度钢筋工程保险购买合同3篇
- 股权代持协议书标准版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CATTI三级笔译工作坊二教学大纲
- 地质学基础部分岩石教材课件
- 大学生应具备的职场技能课件
- 圆弧形盘扣式外脚手架搭设施工工法
- 后勤主任现实表现材料
- 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研组长工作总结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6张PPT)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5课件
- 38微生物表面擦拭方法验证报告
- 锅炉工交接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