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4届高三12月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中将三星堆遗址视为“古代蜀国一个重

要的政治中心”。下列考古成果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三星堆发现大量的高品级的器物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

B.研究发现三星堆可能在成都平原的对外交流中处于枢纽地位

C.三星堆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

D.三星堆遗址处在川西平原北部商周遗存的分布中心上

2.尚书在汉初是隶属九卿之一的少府,汉武帝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行政中枢机关-尚书台,

参与皇帝决策,起草皇帝诏书,还可以对三公的行政工作实行监督检查。三公府对尚书

起草的诏书也可拒绝执行。这反映了汉代()

A.实现了中枢权力相互制衡B.存在官僚党派斗争

C.确立皇帝执掌的中朝机制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3.春秋时期,老子提出“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鲁国闵子马认为“祸福无门,惟人

所召”;郑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观点。以上观点说明当时()

A.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B.社会思想充满忧患意识

C.天人之间的联系加深D.人自我主体意识的显现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因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

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鲜卑人建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自认“其先有熊氏之苗裔”,

“有熊氏”则是黄帝部落的称谓;羌人姚在建立大秦政权,称“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

羌酋”。这反映了()

A.边疆民族不断内迁B.华夏认同观念凸显

C.民族矛盾得到缓和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5.以下表格列出的是唐宋时期主要省份公共工程数目表。这从侧面反映了()

朝代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唐3211322418442029

北宋127252043861845

金以及同时期的南宋42144741853663

A.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B.北方经济呈现衰退

C.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6.南宋陆九渊发挥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提出“心即理”,万物皆自心发。朱熹

则从吸收佛家“体用合一”观点的途径,提出“性即理”,万物皆是理的体现,人心只是其

一。二者的思想()

A.均是主观唯心主义B.体现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认为事物根源是理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7.明清时期以讲史、公案、灵怪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小说颇为流行,这里的讲史,严

格地说,主要是民间传说。在版式形式上均有插图,插图上有题目,揭示图画内容,与

正文交相呼应。这反映了()

A.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B.市民阶层娱乐活动丰富

C.工商业资产阶级兴起D.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8.1873年,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经由华衡芳等人翻译介绍到中国,受到中国进

步人士的欢迎。赖尔在其理论中批判了作为主流学说的“灾变论”对地质进化的解释,认

为它忽视了事物量的变化和渐进过程,把“超自然力”看成是引起灾变的原因。由此可知,

赖尔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A.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B.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

C.动摇了传统主流思想D.开启了西学东渐序幕

9.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

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C.工业结构发展更趋于均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成效

10.“这场战役,既打破了日军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

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

试卷第2页,共6页

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这场战役是()

A.台儿庄大捷B.平津战役C.平型关战役D.淞沪会战

11.如表是1952年对23个省15432个农户的生产工具情况调查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农户占有生产工具统计

占有耕畜/户犁/户水车/户

0.54头0.54部0.1架

贫农中农

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135.5208.4

购买生产工具支出3.57.6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农村经济得到恢复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要求

12.1949年以前,石家庄的服装业基本上是私人个体手工业和工场作坊式的生产。1951

年,有70名职工的石家庄市新华服装成立。到1957年,石家庄拥有了棉纺织行业、印

染行业、针织复制业服装鞋帽业等,成为华北地区重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石家庄的转变

主要是由于()

A.棉花种植业的广泛发展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确立D.国民经济调整完成

13.2023年9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

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轮材料路”、经贸、教

育旅游、科技、卫生、航天、民航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A.国际新秩序得到建立B.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合作

C.区域集团化稳步前进D.中国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14.有学者指出,陶片放逐法总算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

法: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将其中一方有条件地流放国外。但失败者的被流放不是直接

源自政治对手,而是雅典公民的选择。据此可知,这一权力运作方式折射出当时雅典()

A.社会矛盾日趋缓和B.贵族寡头色彩浓厚

C.公民掌握国家权力D.法庭关注公平正义

15.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

主义。庄园主们为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会

被罚款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A.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B.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C.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D.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

16.撰写于1206年的《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在阿拉伯机械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记载了一种水力自动计时的时钟(如图所示)。该造型中,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

到印度和非洲I,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

伯()

A.文化具有包容性B.帝国疆域范围辽阔

C.商路繁荣辐射远D.科学技术成就领先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

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

有以交通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和域

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等

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隋唐首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最大的都会,许多国家

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长期居住于长安的就达万家以上,许多人广置

田宅,生儿育女,有的还被唐朝授予官职。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都在长安扎了

根,不同宗教和睦相处、互不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史上罕见。中亚、西亚人来到长安不

仅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将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引入长安,给中国传统文化注

入了新的气息,推动了唐代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试卷第4页,共6页

摘编自袁行霖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下令将坊墙撤除,由此形成了“街市结合”的

城市体制。城市当中,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宋代坊郭户籍政策是政府对商人对城市做出

贡献的奖励,这样一来,商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

化,有工商型、商业型、手工型等。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

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宋代社会各

界人士纷纷加入商人行列,经商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

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宋代大城市周围的市镇比小城市密集的多,

农村劳动力也大量迁入,人口多到朝廷需颁布政令来控制。但坊市界限的打破也造成了

秩序的混乱,官商勾结,滋扰百姓的现象层出不穷。此外,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

难民散布城市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

——摘编自司马少府《宋代城市是怎么样的?浅谈宋代城市发展》

材料二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

专门化,大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在中世纪时代,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

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不仅成为逃亡

者的避难所,也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

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中古西欧城市培养了新

的阶级一市民阶级,也是日后推翻封建社会的主力。

——摘编自杨超《论中古西欧城市产生的原因兼评西方学者的学术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城市的特征及兴起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

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

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革命”,社会革命与

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韩保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

材料二1981年汕头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到2003年下半年

汕头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7万家,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

子信息、旅游服务等行业1/2009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6%;

私营企业出口总额比2003,年增长2.4倍,占全市出口比重的42.9%。全市形成了电子

信息、纺织服装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6年1月,现有民营经济单位16.9万家,

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7.7%。与此同时,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玩具上市企业,现有“新三

板”挂牌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

——摘编自杨玉民《改革开放40年汕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将“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

的”的做法,并简析“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1年以来汕头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表现,结合所学,

从改革开放政策的角度,分析“黄金时代”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的挑战持续震撼长达近六十年之后,中国土绅精英

与民众才真正开始动员起来,并投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革进程。自19世纪末

期以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和实现富强,中国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在思想与精神生活方

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他们为应付这种问题作出了各种选择。19世纪与20世纪

之交的二十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

求国家富强。这些选择中,有的较为激进,有的则相对保守,彼此相互冲突对立,种种

选择又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既得利益的考虑与动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中国

从此也就在这种种选择的交替中,从传统社会向更具现代性特征的社会进行转变。

——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

提取材料中有关近代中国“现代化变革”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

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高品级的器物带有明显的礼仪或礼制特征”

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其政治具有神权性质,三星

堆出土了大量带有礼制特征的器物,说明这里曾是举行祭祀和礼仪活动的集中区域,由此可

以佐证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A项正确;B项是对三星堆遗址在地理

交通上的地位描述,与政治无关,排除B项;出土器物造型有一定的特色,并不能与政治

中心联系起来,排除C项;D选项只是说三星堆在商周遗存的分布中心上,并不能支持是

政治中心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永相权力,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东汉,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三公

权力受到削弱,而三公可以对尚书台诏令拒绝执行,二者权力起到了一定的制衡、约束,从

而加强了君权,D项正确;材料中的尚书台与三公之间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衡,二者权力都

是在皇权之下,皇权专制下无法真正实现中枢权力的相互制衡,排除A项;材料强调机构

间的制衡关系,这是汉代中央政府体制在处理政务上的正常程序,与党派斗争无关,排除B

项;汉武帝时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材料中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体现了中朝向外

朝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

期(中国)。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老子认为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才称得起明智、有见识,

反之就是无知;鲁国闵子马认为吉凶由人;郑国子产认为人事要比天道来的更快、更明显。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人的自我主体意识的显现,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敬天

保民思想,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社会思想充满忧患意识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不

是强调天人之间的联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匈奴人、鲜卑人、羌人都

答案第1页,共10页

建立了沿袭中原朝代名字的国家,且都承认与华夏族有关或是华夏族的后裔,以此强调政权

的合法性,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内迁的信息,排除A

项;材料强调民族认同,选项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少数民族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向封

建社会的转变,包括生产方式、文化和政治制度土的变革,材料并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

期。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国家公共工程包括水利灌溉工程、文化建设工程、运河道路工程等,

由表中数据可知陕西、河南山西、直隶等北方省份工程数量呈减少的趋势,而南方省份江苏

浙江江西、福建的公共工程量增多,且差额逐渐拉大,侧面反映了经济重心的转移,D项正

确;国家公共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是一种正常现象,材料并没有涉及国家财政负

担的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公共工程的数量无法得知北方经济呈现衰退的结论,排除B

项;材料无法得出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

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陆九渊提出“万物皆自心发”,

朱熹提出“万物皆是理的体现,人心只是其一“,说明二者思想都承认理是世界万物的根源,

C项正确;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带有主观唯心主义。朱熹认为“万物皆是理的体现“,带有

客观唯心主义。排除A项;朱熹主张“体用合一”体现了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材料中陆九

渊的思想并没有体现“格物致知”,排除B项;两者的主张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排除D项。

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

期。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主要流行的小说和话本题材有讲史、公案、灵怪故事,而讲史

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另外插画的设置符合大众阅读情趣,这些均是服务于大众的

表现,体现了大众娱乐休闲文化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仅仅提及话本和小说,体现不出“娱

乐活动丰富”,排除B项;材料中的受众是普通市民阶层,与工商业资产阶级无关,排除C

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

答案第2页,共10页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末期(中国)。19世纪后期,赖尔突破保统的“失变论”中对地质进

化归为“超自然力”这一神秘化的解释,重视事物最的变化和渐进过程,使地质进化理论回归

于自然法则,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传维新思想,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受到中

国进步人士的欢迎,A项正确;材料“受到中国进步人士的欢迎”可知这一理论被中国的进步

人士所认可,不能得到民众普遍认可的结论,排除B项;社会传统主流思想是儒家伦理思

想,此时并没有动摇,排除C项;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开启,排除D项。故选A

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战后的中国。根据两个图表数据可知,1914年—1919年与

1895—1913年相比,各类工厂数量和工业资本有了很大提升,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1919

年这一时期处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

B项正确;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与“1914年一1919年”这个

时间段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资金增长比机械、

冶炼等重工业增长迅速,排除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发

起的全国性的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根据材料“第二战区”、“平汉铁路”、“山西腹地”等

信息可知,这是发生在1937年的平型关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太原会战,

是战线中不同力量协同抗战的重要体现,C项正确;台儿庄大捷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是中

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地点在山东地区,与材料中的作战区域不符,

排除A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排除B项;淞沪会

战属于正面战场,地点在上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中国)。据题干生产工具情况调查表可知,当时个体农业拥

有的生产工具和资金严重不足,这不利于农业发展,说明当时小农经济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需要改革生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

初期(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第3页,共10页

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国民经济中工业、农业的结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生产工具和

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无法说明农村经济得到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20世

纪50年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党和国

家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

面貌,材料所述石家庄服装业发展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建设和“一五”计划的实施,B项正确;

材料提及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未提及棉花种植情况,排除A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改

革开放以后,排除C项;国民经济调整完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和委内瑞拉两国元首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等多项双边合作的文件,这是中国积极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表现,说明中国

发展成果惠及世界,D项正确;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A项;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双

边合作无法体现引领国际合作,排除B项;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合作属于双边合作,不是区

域集团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中国)。据材料“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而是雅典公民的选择。”

可知,古代雅典公民是雅典社会的主人,掌握国家权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日

趋缓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属于民主政体,不是寡头政体,而且材料没有体现

贵族寡头色彩浓厚,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雅典法庭信息,无法得出雅典法庭关注公平正义,

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

纪欧洲I。神学家提倡宗教禁欲主义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受到宗教神权的影响,庄园主们纵容寡

妇们结婚,体现了世俗权力的影响,因此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神权和世俗权力并立,C项正

确;材料没体现法律,排除A项;庄园主不代表王权,排除B项;材料不仅涉及教会的影响,

还有世俗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第4页,共10页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阿拉伯)。据材料“该造型中,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

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可知,阿拉伯机械装

置蕴含多种文化象征,由此得知阿拉伯文化具有包容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

阿拉伯帝国疆域和商路范围,排除BC项;材料中只提到阿拉伯时钟机械装置,没有涉及与

其他国家的对比无法得知领先,排除D项。故选A项。

17.(1)涉及地域范围广;类型多样;流通的商品种类丰富;交流方式多样;受到政治因素

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答出3点即可)

(2)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统治者推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运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丝

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

思想上,唐代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十分盛行,止匕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

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

入中原,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唐诗提供了创作内容。

在继承魏晋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

呈现出独有的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

化圈,也为宋代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从三个方面进行

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一“涉及疆土内外”“这

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

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通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可得

出涉及地域范围广,类型多,流通的商品种类丰富;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

和域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

可得出交流方式多样,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根据材料一“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

历史文化遗产”可得出形成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2)本题是评析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唐朝。首先读题干,设问要求对唐文化的发展

情况进行评析,在评析时可以从唐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和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说明;首先结

合所学知识阐明背景,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

答案第5页,共10页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运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

发展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其

次阐明文化发展的表现,据材料“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都在长安扎了根,不同宗教

和睦相处、互不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史上罕见”“不仅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将西域的音

乐、舞蹈、绘画引入长安,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上,

唐代儒学仍然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十分盛行。此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也

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中原,

中外文化交流也为唐诗提供了创作内容;最后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继承魏晋以

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呈现出独有的

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化圈,也为宋

代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分条叙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即可。

18.(1)积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经济类型;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传统等级观念松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任答4点即可)

消极:易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⑵特征:经济功能占主导,由封建领主统治逐渐发展到城市自治等。

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城市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

(任答2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积极影响:根据

材料“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可得出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根据“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可知,丰富了城市经济类型;根据“商业

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可知,丰富了市民的

生活;根据“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可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根据材料“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

可知,传统等级观念松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根据材料“农村劳动力也大量迁入”可知,

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的迁入。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难民散布城市

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可知,随着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增加,引发了一

系列的社会问题。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特征:根据

答案第6页,共10页

材料“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大

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可知,经济功能占主导。根据材料“在中世纪时代,西

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

不仅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

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可知,由封建领主统

治逐渐发展到城市自治。原因:根据材料“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

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可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西

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可知,

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根据“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

与其斗争、争取自治”可知,城市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

19.(1)做法: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举。

历史意义: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

上建立起来。

(2)表现:数量庞大;经营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原因:毗邻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做法:

根据材料两次革命分别指“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和“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

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举。

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意义,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作答。

如: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

起来。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表现:根据材料二

“到2003年下半年汕头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7万家”可知,数量庞大;根据“涉及农业、

工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行业”可知,经营领域广泛;根据“2009

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6%;私营企业出口总额比2003年增长2.4

答案第7页,共10页

倍,占全市出口比重的42.9%”可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全市形成了电子信

息、纺织服装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可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原因:根据材料“《改革开放40年汕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八十年代到21世纪的时代背景分析可得出毗邻经济特区;根据材料“现有'新三板'挂牌企

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20.示例一

论题:民族危机的加深迫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变革的道路。

阐释: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

强的主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引进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及《马

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掀起了

维新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在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都意图通过体制变革来谋求国家

富强。

可见,外来压力迫使中国作出回应,进而踏上现代化变革的道路。

示例二

论题:近代中国现代化变革不断深入。

阐释:两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器物来挽救

日益衰败的清王朝。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意图通过学习

西方的政治体制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