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中检测卷01(基础练)(考试范围:第1~3章)(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E/39/wKhkGGZb-z2AcmTiAAI9DVeDjtY404.jpg)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中检测卷01(基础练)(考试范围:第1~3章)(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E/39/wKhkGGZb-z2AcmTiAAI9DVeDjtY4042.jpg)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中检测卷01(基础练)(考试范围:第1~3章)(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E/39/wKhkGGZb-z2AcmTiAAI9DVeDjtY4043.jpg)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中检测卷01(基础练)(考试范围:第1~3章)(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E/39/wKhkGGZb-z2AcmTiAAI9DVeDjtY4044.jpg)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期中检测卷01(基础练)(考试范围:第1~3章)(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E/39/wKhkGGZb-z2AcmTiAAI9DVeDjtY4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测试
考试范围:1—3章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时,用储作亲本进行了测交实验
B.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2.甜玉米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
相对性状,已知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纯种非糯性和糯性玉米杂交,在B可以得到稳定遗传的糯性玉米
B.用纯种非糯性和糯性玉米杂交,在F,非糯性中能够稳定遗传的1/4
C.判断一株非糯性玉米是否纯合,可使其与另一株纯合非糯性玉米杂交
D.一株杂合非糯性玉米,产生配子时非糯性与糯性遗传因子分开属于演绎过程
3.如图表示雌雄同花的纯合金鱼草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图,已知A基因控制红色性
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在高温季节光充在低温季节光充
足条件下做实验:足条件下做实验:
P红花j白花P红花[白花
R粉红花F,红花
A.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实验中须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亲本都需进行套袋处理
C.在高温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和粉红花的基因型一般不同
D.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可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E有2种表型
4.鸡的母羽和雄羽受到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母鸡只表现为母羽,而公鸡
的羽毛可表现为母羽或者雄羽。让一只雄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多次交配,R公鸡中母羽:雄
羽=1: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的母羽对雄羽为显性
B.性状分离在子代公鸡和母鸡中均会出现
C.子代母鸡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或aa
D.Fi母羽公鸡的基因型与亲本母鸡的相同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生长调节素A)是小鼠正常发育的一种必需蛋白质,当控制合成该蛋
白质的基因Igf2突变为Igf2m时,小鼠缺乏该种蛋白质而个体矮小,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对
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时会出现“基因印记”现象,即子代中来自双亲的基因中只有
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记”而不表达。选取基因型为Igf2Igf2、Igf2mIgf2m的雌雄小
鼠进行正交和反交,结果子代小鼠的表型总是与父本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Igf2Igf2,Igf2mIgf2m的小鼠的表型分别为正常型、矮小型
B.基因型为Igf2Igf2m的子代小鼠的表型不能确定
C.实验结果说明被“印记”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母本
D.将子代雌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为正常型:矮小型=3:1
6.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4个复等位
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7>姨>,〉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
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
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
7.西葫芦的皮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Y—y和W—w)控制,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
(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
遗传,现有基因型WwYy的白色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2种13:3B.3种10:3:3
C.3种12:3:1D.4种9:3:3:1
8.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表型有灰色、红色和白
色三种,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家系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灰色(aaB一或A_bb)
•红色(A_BJ
O白色(aabb)
1112131415
A.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bb
B.n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15号基因型是Aabb或aaBb
D.11号与14号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白色个体
9.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显性隐性
D:高茎d:矮茎
4Y:黄色y:绿色
R:圆粒r:皱粒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则不遵循遗传定律
10.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
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①②③④
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
n、IIIIIIIIII
体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②X④B.①X②C.②
X③D.①X④
11.图甲表示某个哺乳动物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乙为该器官中细胞进行分
A.图甲细胞n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4和0
B.若图甲中的HI为图乙中的B,则成熟的生殖细胞应为图乙中的D、E、F、G
c.图甲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I和n,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一致的细胞是n和ni
D.若图丙中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该曲线可表示减数分
裂
12.“半同卵双胞胎”是指两个精子进入同一个卵母细胞而形成的双胞胎。同一个卵子结合两
个精子得到的三倍体一般会夭折,但个别三倍体受精卵却能继续配对并分裂下去。如图所示,
来自母亲的基因是M来自父亲的基因是P1和P2,结合成三倍体MP1P2,通过分裂形成三种二
倍体细胞:MP1、MP2和P1P2,全父系细胞的P1P2在发育过程中生长停滞死亡。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子代个体的体细胞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DNA各占1/2
B.图中双胞胎为同卵异精嵌合双胞胎
C.图中精子1和精子2所含的性染色体类型相同
D.双胞胎继承的父本基因完全相同,含有的母本基因具有差异
13.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萨顿利用演绎一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1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维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
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只发生在该动物某种器官内
B.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AbY、aBX、bY
C.图示细胞中有四分体,含6条染色体,核DNA分子数为12
D.该细胞由图示状态继续完成分裂过程,会出现均等分裂现象
15.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如
图左侧是一张蝗虫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照片,研究人员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后得出右侧所示
A.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减数分裂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分裂I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C.该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共有46、23、12、11四种可能情况
D.萨顿在研究蝗虫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6.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贽
A.若有一对等位基因同时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与性别无关
B.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只位于2号染色体上
C.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都能进行自由组合
D.若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被染料染成明暗相间、宽窄不一的横纹,则横纹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
列
17.某运动肌营养不良症(由基因A、a控制)的表现为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倒,而鱼鳞病
(由基因B、b控制)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鱼鳞状的皮损。某研究团队调查得到图1所示的
甲、乙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图2表示乙家庭中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I,L口7
ID-rOD-r-O口。正常男性、女性
二*3:二;19kb
I[I]•患腓骨肌萎缩症女性B基因片段
niOTOLIc>yn由臼患鱼鳞病男性
DI12施345?67©两病都患男性二*九二16kb
b基因片段
1
甲乙
图1图2
A.运动肌营养不良症、鱼鳞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12基因型为AaXBXB,114为AaXbY
C.若H2和H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
D.图中“?”的基因型有6种
18.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及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标记T2噬菌体的宿
主细胞
B.烟草花叶病毒(TMV)和HI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C.艾弗里实验成功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主要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中
19.下图表示HIV的结构及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若以HIV及其宿主细胞为原材料,参照噬菌
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用HIV侵染含32P的宿主细胞,子代病毒中不只RNA能检测到放射性
B.若用32P标记的HIV侵染无放射性原料的宿主细胞,搅拌离心后,能在宿主细胞表面和细
胞内检测到放射性
C.若用HIV侵染含35s的宿主细胞,子代病毒中的蛋白质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若用35s标记的HIV侵染无放射性原料的宿主细胞,搅拌离心后,在宿主细胞内检测不到
放射性
20.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究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是: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可得到的实验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D.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其作用
21.如图是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⑤⑥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
核糖-"相连
C.所有的DNA分子中都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图中④不能表示胞喀咤脱氧核昔酸
22.如图表示不同DNA分子中各种碱基的比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
A.若甲表示不同DNA分子一条单链中碱基G的比例变化,则乙可表示其互补链中C的比例变
化
B.若甲表示不同DNA分子一条单链中噤吟碱基的比例,则乙可以表示其互补链中喋吟碱基的
比例
C.若甲表示不同DNA分子一条单链中A+T的比例,则乙可以表示其互补链中A+T的比例
D.若甲表示不同DNA分子一条单链中(A+G)/(T+C)的比例,则乙可以表示其互补链中(A
+G)/(T+C)的比例
23.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酶②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
C.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D.该过程中的c、b链中碱基互补配对是互补链
24.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且绘出第一幅果蝇各
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ttttttttt
截
朱
深
红
白
棒
短
宝
黄
翅
石
眼
眼
红
红
状
硬
身
眼
眼
眼
毛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果蝇的深红眼基因只能在眼部细胞表达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图中的白眼基因可能是朱红眼基因突变产生的
D.果蝇的肠道干细胞在联会时可能会含有4个短硬毛基因
25.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1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3次复制该DNA片
段时,需要780个胞喀咤脱氧核昔酸
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
生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条件下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脱氧核甘酸链
占总脱氧核甘酸链的l/2n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每空1分,共11分)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像,乙图表示某种生物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图和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染色体数目及DNA相对含量
(1)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0
(2)乙图细胞内,核DNA与染色体比值为2的区间是——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
是。
(3)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甲图中(填“A”或"B”),针对的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同
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非等位)基因。
(4)DNA复制发生在乙图的______区间,其复制过程所需的酶有,复制过程的特点有
(写出两点即可)。若一个DNA分子含有1800个碱基,其中鸟喋吟占20%,则该DNA复
制次后共消耗1620个腺喋吟。
⑸假设果蝇的某个卵原细胞(2n=8)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
3H(有放射性)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H(无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若处在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则次级卵母细胞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最多有条。
27.(每空1分,共10分)如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示中,用于转录的DNA的模板链是(填字母)。
(2)遗传信息是指分子上的排列顺序。
(3)上含有反密码子,在细胞中有种类型,这种物质的功能是
(4)除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外,还会发生_________过程,该过程需要用到一
酶。
(5)图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相对运动方向是(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8.(除标注外每空1分)家蚕是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中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
阶段。蚕的幼虫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丝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
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正常情况下,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条z染色体;雌蚕处于减数分裂n后期的细胞含有条Z染色体。
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味觉突变型(味盲型)家蚕也可以吃一些苹果和梨,这给去桑叶
化养蚕提供了参考。若家蚕野生型和味盲型由A、a基因控制,蚕卵颜色的紫灰和白色由常染
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现欲探究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将一只野生型白卵雄蚕和一只
味盲型紫灰卵雌蚕进行杂交,F1全为野生型紫灰卵,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
区段):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上述杂交实验
(填“能”或“不能”)判断味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
②若将F1中的野生型紫灰卵雌雄蚕进行相互交配,F2雌蚕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紫灰卵:
野生型白卵:味盲型紫灰卵:味盲型白卵=3:1:3:1,则F1中雌雄蚕的基因型分别为
,F2中雄蚕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分)。
29.(每空2分,共12分)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受
A/a、B/b两对基因控制,其花色控制途径如图所示。植株茎的高度由C/c基因控制。下表是
某小组用8株植株所做的4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红色
粉红色
组别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红花粉红花白花
甲红花X红花
3/166/163/164/16
高茎矮茎
乙高茎X高茎
3/41/4
丙紫花高茎X白花矮茎全为红花高茎
T粉红花高茎X紫花高茎全为红花高茎
⑴针对花色基因的遗传而言,该植物种群中,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是,粉红花
形成的机制是。
⑵若只考虑植株茎的高度,让乙组杂交子代中的全部高茎植株自交产生子二代,子二代中的
全部高茎植株自交,则子三代中纯合高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⑶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小组提出的假说之一是:A/a基因与C/c基因可
能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最多
还能提出种合理的假说。从表中选择植株做亲本,设计一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假说的正
确性(不考虑变异)。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则假说正确;否则,
假说错误。
期中测试
考试范围:1—3章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时,用Fi作亲本进行了测交实验
B.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答案】A
【详解】A、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进行检测,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杂交,A
正确;
B、豌豆是自花授粉,因此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进行人工异花授粉,B错误;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F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
D、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
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Ao
2.甜玉米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是由一对遗
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已知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纯种非糯性和糯性玉米杂交,在F,可以得到稳定遗传的糯性玉米
B.用纯种非糯性和糯性玉米杂交,在F?非糯性中能够稳定遗传的1/4
C.判断一株非糯性玉米是否纯合,可使其与另一株纯合非糯性玉米杂交
D.一株杂合非糯性玉米,产生配子时非糯性与糯性遗传因子分开属于演绎过程
【答案】A
【详解】A、用纯种非糯性AA和糯性玉米aa杂交,F1为Aa,在F2可以得到稳
定遗传的糯性玉米aa,A正确;
B、用纯种非糯性AA和糯性玉米aa杂交,在F2非糯性玉米中AA:Aa=l:2,能
够稳定遗传的AA占1/3,B错误;
C、一株非糯性玉米(AA或Aa),与另一株纯合非糯性AA玉米杂交,后代都是非
糯性玉米,无法判断是否是纯合,C错误;
D、一株杂合非糯性玉米,产生配子时非糯性与糯性遗传因子分开属于提出假说
过程,演绎是根据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o
3.如图表示雌雄同花的纯合金鱼草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图,已知A基
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在高温季节光充在低温季节光充
足条件下做实验:足条件下做实验:
P红花j白花P红花x白花
如粉红花F,红花
A.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B.实验中须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亲本都需进行套袋处理
C.在高温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和粉红花的基因型一般不同
D.高温条件下产生的耳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FZ有2种表
型
【答案】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
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红花X白花一粉红花,属于不完全显性,红花X白花一红花,属于
完全显性,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
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B、金鱼草是雌雄同花,自然状态下会进行自花传粉(相当于自交),所以金鱼草
的杂交实验中,需要对母本去雄,以防止自花传粉,母本去雄后需进行套袋处理,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但是父本不需要套袋处理,B错误;
C、高温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的基因型是AA,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a,C正确:
D、高温条件下产生的B基因型是Aa(粉红花),其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条件下,
会得到1/4AA(红花)、l/2Aa(红花)和l/4aa(白花),F?共有2种表型,D正
确。
故选Bo
4.鸡的母羽和雄羽受到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母鸡只表现为
母羽,而公鸡的羽毛可表现为母羽或者雄羽。让一只雄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多
次交配,E公鸡中母羽:雄羽=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的母羽对雄羽为显性
B.性状分离在子代公鸡和母鸡中均会出现
C.子代母鸡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或aa
D.E母羽公鸡的基因型与亲本母鸡的相同
【答案】D
【分析】母鸡只表现为母羽,而公鸡的羽毛可表现为母羽或者雄羽,母鸡中不会
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一致;实验只能分析公鸡表现型,让一只雄羽公鸡和一只
母羽母鸡多次交配,F1公鸡中母羽:雄羽=1:1.说明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Xaa,
但不能判断显隐性。
【详解】A、母鸡只表现为母羽,而公鸡的羽毛可表现为母羽或者雄羽,故只能
分析公鸡的表现型,让一只雄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多次交配,F1公鸡中母羽:
雄羽=1:1.说明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Xaa,但不能判断显隐性,A错误;
B、母鸡只表现为母羽,不存在性状分离现象,性状分离现象只能在公鸡中出现,
B错误;
C、一只雄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多次交配,F1公鸡中母羽:雄羽=1:1,说明
子代公鸡和母鸡的基因型均为Aa或aa,C错误;
D、子代母羽公鸡的基因型和亲代母鸡的相同,均为Aa或aa,D正确。
故选Do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生长调节素A)是小鼠正常发育的一种必需蛋白质,当
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Igf2突变为Igf2m时,小鼠缺乏该种蛋白质而个体矮
小,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时会出现“基因印记”
现象,即子代中来自双亲的基因中只有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记”而不表达。
选取基因型为Igf2Igf2、Igf2mIgf2m的雌雄小鼠进行正交和反交,结果子代
小鼠的表型总是与父本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Igf2Igf2、Igf2mIgf2m的小鼠的表型分别为正常型、矮小型
B.基因型为Igf2Igf2m的子代小鼠的表型不能确定
C.实验结果说明被“印记”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母本
D.将子代雌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为正常型:矮小型=3:1
【答案】D
【分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
传信息。由题意知,lgf2基因控制合成的单链多肽分子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作用。
【详解】A、基因型为Igf2Igf2个体,由于Igf2基因控制合成的单链多肽分子,
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正常型,基因型为Igf2mlgf2m的个体
不能合成对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表现为矮小型,A正确;
B、基因型为Igf21gf2m个体,由于不能确定是工gf2基因表达还是Igf2m基因表
达,因此其表现型不能确定,B正确;
C、选取基因型为Igf2Igf2、Igf2mIgf2m的雌雄小鼠进行正交和反交,杂交后
代同样是Igf2Igf2m,如果Igf2来自父本,则Igf2表达,Igf2来自母本,则不
表达,Igf2m来自母本不表达、来自父本表达,因此被印迹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
母方,C正确;
D、子代基因型是Igf2Igf2m,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由于来自母方的基因被印迹,
来自父方的基因两种类型,比例是1:1,因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正常型:
矮小型=1:1,D错误。
故选Do
6.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黑色)、C11(乳白色)、C(银色)、Cd(白
化)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
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
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
【答案】B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
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由题意可知,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CbCb、CbCc、CbCd3
种,A正确;
B、当黑色豚鼠基因型为CaCc时,即CaCcXCaCc杂交,后代可以出现银色豚鼠
(CcCc),B错误;
C、白化的豚鼠基因型为CcCc,CcCcXCcCc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C正确;
D、由于豚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决定,所以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
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如CaCdXCbCd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毛色,CcCc
XCcCc杂交,后代出现一种毛色,D正确。
故选Bo
7.西葫芦的皮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Y—y和W—w)控制,已知黄皮基因(Y)
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
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WwYy的白色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
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2种13:3B.3种10:3:3
C.3种12:3:1D.4种9:3:3:1
【答案】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W__的个体为白色,wwY_为黄色,wwyy为绿色。WwYy的白
色个体自交,后代具有的基因型有3(1/4WW、l/4ww>l/2Ww)X3(1/4YY、l/4yy、
l/2Yy)=9种基因型,其中3/4W―为白色,l/16wwyy为绿色,3/16wwY_为黄色,
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3种、12:3:loC正确。
故选Co
8.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表型有灰
色、红色和白色三种,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家系如图所示,不考虑
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灰色(aaB_或A_bb)
•红色(A_BJ
O白色(aabb)
1112131415
A.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bb
B.11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15号基因型是Aabb或aaBb
D.11号与14号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白色个体
【答案】B
【分析】分析系谱图:动物的毛色由于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
b控制,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灰
色为aaB_、A_bb,红色为A_B_、白色为aabb。
【详解】A、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种群中没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A错
误;
B、9号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AaBb;13号的基因型为aabb,
故6号和7号的基因型皆为AaBb,由于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7号产生的
21
配子只有aB、ab这2种,所以11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AaBB,故11
2
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与,B正确;
C、由于9号基因型为aabb,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15号没有基因A,故
15号基因型为aaBb,C错误;
D、H号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14号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H号和14号的
交配后代可能出现白色(aabb)个体,D错误。
故选Bo
9.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
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显性隐性
D:高茎d:矮茎
Y:黄色y:绿色
R:圆粒r:皱粒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L则不遵循遗传定律
【答案】A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
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
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可知:甲乙图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
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丁中,Y(y)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
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分离而分离,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
B、丁的基因型是YyDd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配
子是ydr和YDr,则自交后代中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
可以产生YDr、Ydr、yDr和ydr四种配子。则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
现型,B错误;
C、图甲基因型Yyrr、图乙基因型是YYRr,不论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都产生
比例是1: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因此不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
误;
D、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遵循遗传定律,但属于特例,
D错误。
故选Ao
10.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
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①②③④
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
基因所在的染色
n、IIIIIIIIII
体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②X④
B.①X②C.②X③D.①X④
【答案】A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规律,要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需选择两个亲本的两个相对性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故可选②X④
或③X④,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n.图甲表示某个哺乳动物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乙为该器官中
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n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4和o
B.若图甲中的HI为图乙中的B,则成熟的生殖细胞应为图乙中的D、E、F、G
C.图甲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I和n,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一致的细
胞是n和m
D.若图丙中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该曲线
可表示减数分裂
【答案】B
【分析】图甲中,细胞I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
胞,图甲表示某个哺乳动物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则该动物是雌性;
细胞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ni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等分裂,则该细胞
是极体。
【详解】A、根据图甲中细胞I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条,而细
胞n含有8条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细胞内含有4个染
色体组,不含四分体,A正确;
B、根据细胞I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器官为卵巢,由于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会
形成1大3小的四个子细胞,而图乙中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了4个大小相同的
子细胞,因此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图甲中的m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可能为
图乙中B,B错误;
C、同源染色体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因此图甲中存在同源染
色体的细胞是I和n,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一致的细胞是不含染色单体的细
胞,即图甲中的n和ni,c正确;
D、若图丙中纵坐标是染色体数且CD段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说明
CD段仍含有染色单体,则B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故该曲线可
表示减数分裂,D正确。
故选Bo
12.“半同卵双胞胎”是指两个精子进入同一个卵母细胞而形成的双胞胎。同一
个卵子结合两个精子得到的三倍体一般会夭折,但个别三倍体受精卵却能继续配
对并分裂下去。如图所示,来自母亲的基因是M来自父亲的基因是P1和P2,结
合成三倍体MP1P2,通过分裂形成三种二倍体细胞:MP1、MP2和P1P2,全父系
细胞的P1P2在发育过程中生长停滞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个体的体细胞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DNA各占1/2
B.图中双胞胎为同卵异精嵌合双胞胎
C.图中精子1和精子2所含的性染色体类型相同
D.双胞胎继承的父本基因完全相同,含有的母本基因具有差异
【答案】B
【分析】据图可知,两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会形成三倍体,个体细胞会继续分裂,
形成MP1、MP2和P1P2的二倍体细胞,全父系细胞的P1P2在发育过程中生长停
滞死亡。图中最后形成的双胞胎性别不同,说明两个精子的性染色体不同。
【详解】A、子代个体的体细胞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占一半,但细胞质
DNA基本来自母方,A错误;
B、据图可知,图中双胞胎为同卵异精嵌合双胞胎,分别是MP1和MP2,后期正
常分裂成两个胚胎,B正确;
C、根据双胞胎性别不同,说明图中精子1和精子2所含的性染色体类型不同,
一个含X,一个含Y,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双胞胎所含的基因为MP1和MP2,M为母本基因,所以双胞胎
继承的母本基因完全相同,含有的父本基因具有差异,D错误。
故选B。
13.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萨顿利用演绎一推理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B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
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甘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非常相近,发现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运用类
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而染色体是DNA
分子的主要载体,所以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
多基因,C正确;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着性染色体传递给后代。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一定与性别有关,例如果蝇红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o
1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维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
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只发生在该动物某种器官内
B.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AbY、aBX、bY
C.图示细胞中有四分体,含6条染色体,核DNA分子数为12
D.该细胞由图示状态继续完成分裂过程,会出现均等分裂现象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
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A的染色体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A、图中所示分裂过程为减数分裂,只发生在该动物某些器官即精巢内,
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易位,中间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为
一对性染色体,下面短小的一条为Y染色体,与之对应的上面应易位而含有A
的一条为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故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Y、aBXA、bY,B正确;
C、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没有四分体,有6条染色体,核DNA分子
数为12,C错误;
D、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为雄性个体,所以该细胞由图示状态继续完成分裂过程,
会出现细胞质均等分裂现象,D正确。
故选Co
15.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2n=23(22+X)□如图左侧是一张蝗虫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照片,研究人员对其
A.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减数分裂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分裂I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C.该蝗虫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共有46、23、12、11四种可能情况
D.萨顿在研究蝗虫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答案】C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的减少一半。
【详解】A、图片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右侧所示图示
中该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故该细胞应为雄性蝗虫的细胞,细胞名称为初
级精母细胞,A正确;
B、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由于X染色体只有一条,无法联
会,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B正确;
C、该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条,进行分裂时,可能出现的染色体数目共有
46(有丝分裂后期、末期)、23(细胞分裂的间期,体细胞或减数分裂I)、12
(减数分裂II前期、中期)、11(减数分裂II前期、中期)、24(减数分裂I
I后期、末期)、22(减数第分裂II后期、末期)六种可能情况,C错误;
D、萨顿在研究蝗虫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
上这个假说,D正确。
故选Co
16.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贽
A.若有一对等位基因同时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与性别无关
B.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只位于2号染色体上
C.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都能进行自由组合
D.若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被染料染成明暗相间、宽窄不一的横纹,则横纹在染色
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3和4、5和6、7和8为3对常染色体,1和2为一对性染
色体,该果蝇为雄性。
【详解】A、若有一对等位基因同时位于1、2号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则遗传
时与性别有关,A错误;
B、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只位于1号X染色体上,2号Y染色体上没有其
等位基因,B错误;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能进行自
由组合,C错误;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若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被染料染成明暗相间、宽
窄不一的横纹,则横纹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D。
17.某运动肌营养不良症(由基因A、a控制)的表现为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
倒,而鱼鳞病(由基因B、b控制)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鱼鳞状的皮损。某研
究团队调查得到图1所示的甲、乙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图2表示乙家庭中部
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正常男性、女性
:[':二19kb|一・
・患腓骨肌萎缩症女性B基因片段
□患鱼鳞病男性
二4一一-'|二16kb
©两病都患男性
b基因片段
A.运动肌营养不良症、鱼鳞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
B.12基因型为AaXBXB,114为AaXbY
C.若112和H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
D.图中“?”的基因型有6种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家族中,II和12都不患运动肌营养不良症,但他
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13和14都不患鱼鳞病,但他们有一
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已知乙家族中的13不携带鱼鳞病
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家族中,II和12都不患运动肌营养不良症,但
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而他们的儿子不患该病,表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乙家族中,13和14都不患鱼鳞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的I3不携带鱼鳞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
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114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根据Hl(aa)和114(XbY)
可推知I2的基因型为AaXBXb,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Illi两种病全都患,其基因型为aaXbY,而H2和H3皆为正
常,所以可以推知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
的概率为3/4X3/4=9/16,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07两种病都患上,其基因型为aaXbY,所以据此和电泳图可
知,I3的基因型为AaXBY,I4的基因型为AaXBXB,两者婚育产生的H5基因
型为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II6为正常,其基因型为AAXBY或
AaXBY;H5与H6婚育所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12种,D错误。
故选Co
18.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及相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标记
T2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听课评课记录1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5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现场清洁方案协议书(2篇)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6、7课共5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发现自己 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动荡的春秋时期》参考听课评课记录4(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一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第三单元 第一节【第二课时】《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北师大
-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高原铁路建设卫生保障
- 家具厂各岗位责任制汇编
-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后护理查房
- 硝苯地平控释片
- 四川省泸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套单元基础常考测试卷含答案
- 提高检验标本合格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
- 2023年保险养老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真题再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保险公司防火应急预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