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语文(新高考新七省)・全解全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陶渊明在他的“自况”文《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位“爱读书”“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形象。
里面有一句引起颇多关注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方法方式很多,有的人看得“僵”,便对“不
求甚解”非议或曲解。其实,在另一首《移居》诗中,陶渊明还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句,可
见他对阅读,是有不同对待的。
在《管锥编》中,钱键书专门引用了古人对此两语的释读: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卷二《〈古
文析义〉序》中,有“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南村》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仇兆鳌是明末清初学者,
他的《杜诗详注》至今是人们倚重的杜甫诗歌注本。他选的这篇文章作者林云铭,是明末学者。钱锤书引
号中“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后面,原文还有“后人不明此意,为卤莽者藉口”。这位林云铭,把陶渊明
两句话解析到位:“不求甚解”,就是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了文章主旨;陶渊明读书当然求“解”,不
然在读“奇文”时分析“疑义”干啥?
钱钱书大致同意林云铭的解说,自然也包括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借了他人句子来表达自
己看法:“窃谓陶(渊明)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
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以“重与细论文”比附“疑义相与析”,看来这一句的理
解,大致清楚。对于杜甫“读书难字过”,人们的解释也颇有不同。字面意思,即书中难识读的字,任其
过去,钱锤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可有人认为杜甫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
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解说的一般读书态度。
接着前面征引的两句杜甫诗,钱锤书再引一西方学者的话:“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
画囹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必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英国学者培根论读书的篇章,颇
有名气。他认为,有的书略略染指即可,有的书可以粗粗一通翻过,有的书却需要细细阅读,慢慢消化。
说得够明白。可钱锤书却认为此说“语较周密,然亦只道着一半”,还说得不够全面。钱锤书的看法:“书
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即使
是必须细加考索分析的书,有时也可以“不求甚解”读过。这看你此时的阅读需要。倘若你欲领略其中修
辞铸句效果及蕴藏之文气,可以扫眼过去,总括把握,以求文气通畅,品得深致韵味;假若要写作论文,
则须细细读来,紧扣其中脉络,一字不可放过。钱镇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
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除去前人所谓的书可以“染指”“囱囹吞者”“须咀嚼而消纳者”外,
一个人读书或“阔略不拘”,或“精细不苟”,也该因时因事不同而有所差异。体会一下自己的读书过程,
钱镇书的补充确实说出了那种特别感受。
《朱子语类》卷一九有《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不过,对于朱熹说辞中的一个字,钱锤
书认为可探讨:“朱熹虽以,如鸡伏卵'喻熟读,而此节'熟'字颇乖义理,《论语》岂不当‘熟读‘哉?”
朱熹说:《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打眼看去,没什么毛病,可细分析,就出现了钱镇书提的问
题:难道《论语》不须熟读?这个“熟”字,钱锤书认为在此处“颇乖义理”,逻辑道理上不通。朱熹意
思大致还是清楚的,钱锤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
正确,朱熹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思。
为何“热”与“快”相联系呢?钱锤书再举例:“如陶爽龄《小柴桑喃喃录》卷上论草书云:热写冷
不识‘,热‘与‘急‘每相连属……”陶爽龄是明代文人。他说的这种情况很有趣,一些人写字时极快,
笔底飞龙缠绕,等写完后,你问他其中某字,他也不能辨识。过去用毛笔、钢笔时,这种情况多见,是可
进笑话书的真事。钱锤书引用此例,是要证“热”在此是“急”的意思。
还有一个“热慌”的词,钱镇书认为“即今语‘急忙’也"。“热”字厘清了,“热读”意思就出来
了。可钱锤书还不直说,又用他人说辞:“'热读’略类董说《西游补》第六回所谓‘用个带草看法''怀
素看法‘。”《西游补》是明末董说的一部《西游记》续书作品。怀素乃草书大家,运笔行云流水,极是
快畅。热读即快读也。证明完毕,回到朱熹《孟子》要“热读”上,钱锤书说:“盖《孟子》词气浩乎沛
然,苟十目一行,逐字数墨,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文澜之壮阔。”《孟子》文章,条理畅达,气
势流贯,读来胸中有浩然之气。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
反之,“‘冷看’则正是二程之‘《论语》逐句看也'",“冷看”,自然是逐句追究清楚地细细“慢
读”。综合全文下来,钱锤书对于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算
是说清楚了。在笔者,“不求甚解”经过一番“疑义相与析”,与自己有限的阅读经验全然吻合起来。
(摘编自杨建民《钱锤书谈读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锤书注意到了陶渊明对阅读情形的两种不同表述,在他的《管锥编》中专门引用了古人的相关释
读进行阐述。
B.有人主张“不求甚解”即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文章主旨,对书中难识读的字无需理会,钱镶书则
认为不应轻易放过。
C.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疑义相与析”,都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是为了追求精
神上的满足。
D.钱锦书对于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有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的理解,也包含陶渊明
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钱锤书则认为不应轻易放过”错。由原文“对于杜甫'读书难字过',人们的解释也颇有不同。字面
意思,即书中难识读的字,任其过去,钱锤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可有人认为杜甫
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解说的
一般读书态度”可知,关于“书中难识读的字”,钱是“以'读书难字过‘比附‘不求甚解’”来说明读
书的方式方法;认为“书中难识读的字”“不应轻易放过”的,是“有人”。故选B。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仇兆鳌认为“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他对“不求甚
解”的理解没有林云铭通透。
B.钱锤书以杜甫《漫成》诗句“读书难字过”对“不求甚解”作类比性阐释,是往坏处解说读书态度,
这一点有别于通行的观点。
C.钱锦书对名人培根论读书的观点有所补充,他认为读书之“阔略”与“精细”,应因时因事而定,
自信之中又颇有几分自负。
D.钱锦书认为有些书必须细加考索分析,不可用“不求甚解”的方法读,作者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
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他对‘不求甚解’的理解没有林云铭通透”错误。由原文“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卷二《〈古
文析义〉序》中,有‘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可知,“陶
靖节’读书不求甚解’……失其本旨耳”是仇兆鳌引用林云铭的观点,张冠李戴;
B.”是往坏处解说读书态度”错误。由原文“钱锤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可有人认
为杜甫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
解说的一般读书态度”可知,“钱锤书以杜甫《漫成》诗句'读书难字过'对‘不求甚解’作类比性阐释”
推导不出“是往坏处解说读书态度”,另外,“这有别于通行的观点”也不准确;
D.“不可用‘不求甚解’的方法读”错误,原文是“即使是必须细加考索分析的书,有时也可以'不求甚
解‘读过”。
故选Co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钱锤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程颐)
B.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C.人如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黄庭坚)
D.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朱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符合钱锦书对于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的理解。
B.谈论读书与境界的关系;
C.谈读书的重要性;
D.谈治学路径。
故选Ao
4.作者的“阅读经验”与钱锦书的哪些观点“全然吻合”?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钱锦书认为读书的方法很多,因时因事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①“草看”与“十目一行”;②
“阔略”读与“精细”读;③“热读”与“冷读”;④“快读”与“慢读”。(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钱锦书的看法:'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
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即使是必须细加考索分析的书,有时也可以‘不求甚解‘读过"可知,钱锦书认
为读书的方法,具体表现在“草看”与“十目一行”。
由原文“钱锤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可知,
钱锤书认为读书的方法,具体表现在“阔略”读与“精细”读。
由原文“钱锦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正确,朱熹
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思”可知,钱锦书认为读书的方法,具体表现在“热读”与“冷读”。
由原文“钱锦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正确,朱熹
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思"“‘冷看’,自然是逐句追究清楚地细细‘慢读’”可知,钱锦书认为
读书的方法,具体表现在“快读”与“慢读”。
5.《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这里的“熟读”应如何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试作分析。(6分)
【答案】示例一:①“熟读”为“热读”“快读”之意;②与前面“痛饮酒”相呼应,酒酣胸胆,热血沸
腾,符合钱锦书“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③《离骚》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像《孟子》一样
词气浩乎沛然,如果十目一行,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文澜之壮阔;④借着酒酣读《离骚》更能读
出胸中浩然之气,读出流贯气势。
示例二:①“熟读”,“快读也”,即“痛快地读”“畅快地读”之意;②与前文“痛饮酒”照应,符合
钱锦书“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③《离骚》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词气浩乎沛然,文澜之壮阔,气
势之流贯,极具情感和语言张力;④“痛饮酒"''熟读《离骚》”更能体现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
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风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运用能力。
示例一:
由原文“钱镶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正确,朱熹
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思”可知,“熟读”为“热读”“快读”之意;
由原文“钱锦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可知,
钱键书有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熟读《离骚》与前面“痛饮酒”相呼应,酒酣胸胆,热血沸腾,符合钱铺
书“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
由原文“钱锦书说:'盖《孟子》词气浩乎沛然,苟十目一行,逐字数墨,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
文澜之壮阔。’”可知,《离骚》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像《孟子》一样词气浩乎沛然,如果
十目一行,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文澜之壮阔;
由原文“《孟子》文章,条理畅达,气势流贯,读来胸中有浩然之气。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
可知,借着酒酣读《离骚》像读《孟子》一样,更能读出胸中浩然之气,读出流贯气势。
示例二:
由原文“'热’字厘清了,‘热读'意思就出来了。可钱锤书还不直说,又用他人说辞:''热读'略类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所谓‘用个带草看法''怀素看法'。'《西游补》是明末董说的一部《西游记》
续书作品。怀素乃草书大家,运笔行云流水,极是快畅。热读即快读也”可知,“熟读”,“快读也”,
即“痛快地读”“畅快地读”之意;
由原文“钱锤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可知,
钱锦书有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熟读《离骚》与前面“痛饮酒”相呼应,酒酣胸胆,热血沸腾,符合钱使
书“因时因事而异”的观点;
由原文“钱锤书说:'盖《孟子》词气浩乎沛然,苟十目一行,逐字数墨,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
文澜之壮阔。'”可知,《离骚》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词气浩乎沛然,文澜之壮阔,气势之流贯,
极具情感和语言张力;
由题目“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可知,“痛饮酒”“熟
读《离骚》”更能体现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风度。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自从化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的
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
“良元,这次你做得不错。”杨国忠较较挥动月杖,把一个马球击出两丈远,正中一座描金绣墩。
李善德跪在下首,默然伏地一拜,幔头边露出几缕白发。在他右腿旁边,还搁着一把粗劣的藤拐杖,
与金碧辉煌的内饰格格不入。这里是右相在宣阳坊的私宅,内中之豪奢难以描述。①)有资格来这里述职的
官员,在朝中不会超过二十个。
“你是没见到,贵妃娘娘看到荔枝送到时,脸上笑得有多开心。全国送来的寿辰贺礼,都被这小小的
一枚荔枝给比下去了。”
李善德依旧没言语。
“要说那荔枝的味道,我吃了一枚,就那么回事吧,不算太新鲜。不过圣人看中的是心意,贵妃娘娘
高兴,他也就心满意足了。”杨国忠放下月杖,用汗巾子擦擦额头,“以后这鲜荔枝怕是要办为每年的常
例了,你得多用心。”
这一次,李善德没有躬身应诺,而是沙哑着嗓子道:“下官可否斗胆问一件事?”
杨国忠笑了笑:“放心好了,荔枝使还是你的。不过你本官品级确实太低,回头我让吏部把你挂到驾
部司去,以后徐徐再升上来,你莫要心急。”
李善德道:“下官问的,不是这个。”
杨国忠一怔,难道这家伙是要讨赏吗?他正要开口,李善德已说道:
“荔枝转运,靡费非小。虽说右相曾言钱粮不必下官劳心,可下官始终有些惶恐。可否解惑一二?”
“反正日后也要你来管,不妨现在说说好了。”杨国忠背起手来,缓缓踱步,“荔枝转运的费用,其
实是颇有为难的。从太府寺的藏署出并不合适,国用虽丰,自有法度,总要量入为出;而从大盈库里拿,
等于是从圣人的锦袋里掏钱,也不是不行,但咱们做臣子的,非但不为陛下分忧,反而去讨债,不是为臣
之道。”李善德的姿势一动不动,听得十分专注。
“所以在你奔忙转运之时,中书门下也发下一道牒文:要求沿途的都亭驿馆,所领长行宽延半年;附
地的诸等农户,按丁口加派白直徭役,准以荔枝钱折免。”
换了旁人,听到这一连串术语只怕要一头雾水,李善德却听得明明白白。
各地驿站的日常维持经费,都是驿户自己先行垫付。每三个月计账一次,户部按账予以报销,谓之“请
长行”。长行宽延半年,意味着驿户要多垫付整整六个月的驿站开销,朝廷才会返还钱粮。这样操作下来,
政事堂的账上便平白多了一大笔延付的账。
至于驿站附近的农户,他们在负担日常的租庸之外,突然要再服一期额外的白直徭役,没人愿意。没
关系,那么只消缴纳两贯荔枝钱,便可免除这项徭役。
“如此一来,国库、内帑两便,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岂不是比你那个找商人报效的法子更好?”
杨国忠话音刚落,李善德已脱口而出:“下官适才磨算一下。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陆驿
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每站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
六千一百二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
“好快的算计。”杨国忠眼睛一亮。
李善德钦佩道:“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尚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下官浅陋
鸯钝,只想着怎么找圣人要钱;您事情做完,居然还帮圣人赚了钱,还是右相有手段。”
这恭维话,杨国忠听着总有点不自在。这小吏太不会讲话,难怪在九品蹉跑了近二十年。他捋了捋胡
髯,决定在李善德说出更难听的话之前,终止这次会面。
不料李善德从怀里拿出一卷泛黄的文卷,恭敬地搁在膝前的毯子上,肩膀一松,②似乎刚刚做出一个
重大决定。杨国忠嘴角一抽.不会吧?你一个明算及第的老吏,难道也想学人家投献诗作?
李善德把文卷徐徐展开,里面不是诗句,而是涂满了数字与书法拙劣的字迹。
“原本我在预算里,特意做进了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没想到您妙手一翻,竟又从中赚得钱来。
内帑固然丰盈,这驿户的生死,您就不顾了吗?”
“右相可知道,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
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还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
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
杨国忠的表情越发不自然了,他强压着怒气喝道:“好了,你不要说了!”
“不,下官必须说明白,不然右相还沉浸其中,不知其理!”李善德弯着身子,压抑了近二十年的能
量,从瘦弱的身躯里爆发出来,令堂堂卫国公一时都不能动弹。
“右相适才说,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下官以为大谬!天下钱粮皆有定数,不支于国库,不取于内帑,
那么从何而来?只能从黄草驿、岭南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又谈何不劳
一文?”
“你……你疯了!”杨国忠挥起月杖,狠狠砸在了李善德的头上,登时打出一道深深的血痕。李善德
不避不让,目光炯炯:“为相者,该当协理阴阳,权衡万事。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权衡,
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
月杖再次挥动,重重地砸在李善德的胸口。他仰面倒了下去,口中喷出一口血来。“滚!滚出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描写李善德跪拜杨国忠的场景,刻画出一位普通小吏在权贵面前懦弱卑下的形象。
B.文中画横线①处说明李善德完成荔枝转运任务,受到了杨国忠的欣赏和认可。
C.文中画横线②处的“决定”指的是李善德要为民请命,即便官运前途尽失也在所不惜。
D.杨国忠多次想要终止会面,李善德始终不肯善罢甘休,终于触怒了杨国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刻画出一位普通小吏在权贵面前懦弱卑下的形象”错,李善德对杨国忠行跪拜,是因为官位低下,此
处看不出“懦弱”。故选A。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使用对比手法,将从化出发时浩荡的队伍与到长安时的一骑对比,引发读者对大唐这一帝国终
将陨落的思考。
B.本文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对李善德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刻画。
C.本文围绕李善德与杨国忠的对话展开,这些对话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人物矛盾冲突的同时,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开头对杨国忠私宅的环境描写,寥寥几笔,不仅写出了私宅的豪华奢侈,而且侧面反映了唐朝
存在官员腐败现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对李善德综合运用了……,11、理描写”错,文中有对杨国忠的心理描写,但是没有对李善德的心理描写。
故选Bo
8.皇帝敕令荔枝使在贵妃诞辰之前从岭南运来鲜荔枝,这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九品
小吏李善德却让“一骑红尘妃子笑”得以实现。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李善德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的重重困
难。(4分)
【答案】①荔枝转运费用巨大。如“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②转运路途遥远、路
况复杂。如“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陆驿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③转运途中物资损耗、人
员凶险难测。如“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
④荔枝折损率高。如“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1)根据“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每站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六千一百二
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
一千零二十贯”“荔枝转运,靡费非小”可知,荔枝转运费用巨大。
(2)根据“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陆驿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
可知,转运路途遥远、路况复杂。
(3)根据“还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可
知,转运途中物资损耗、人员凶险难测。
(4)根据“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一棵荔枝
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
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自从化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
坛”可知,荔枝折损率高。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过讨论,甲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人如其名;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
以小见大。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拟写文学小短评,不超过200个字。(6分)
【答案】甲组:主人公取名李善德,“善”和“德”在他身上完美演绎,人如其名。①他的“善”体现在
体恤百姓。在预算里特意做进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痛惜农户的荔枝树遭受斧斤之斫。②他的“德”
见于舍小我、为大我的大无畏。完成荔枝转运,本可升官得赏,但他为民发声,仗义执言,不惜得罪杨国
忠。③他的“善”“德”与杨国忠形成鲜明对比,“杨”谐音“佯”,假装对国、对君忠诚,实则罔顾百
姓民心;同时,“李”是唐朝的国君姓氏,但“善”与“德”却难让李善德在李唐王朝立足,揭示了唐王
朝奢靡无度使百姓受苦是其走向衰落的原因。(每点2分)
乙组:①选取小场景突显重大题材。本文设置了李善德在右相杨国忠私宅中述职这一特定场景,反映了安
史之乱前唐朝徭役繁重、官场奢侈腐败的重大历史题材。②塑造小人物映射广大群体。小说着力刻画了李
善德这一身份低微的九品小吏形象,他了解底层人民在转运荔枝时面对的盘剥,借他之口说出了广大民众
之苦。③以小事件传达深刻的主题,小说叙述了君主为讨贵妃欢喜派人转运荔枝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反
映了唐朝朝廷奢靡百姓受苦的状况,揭示了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考生在拟写文学校小短评时,首先要选好关键词。可以选择甲组的关键词“人如其名”,也可以选择乙组
的关键词“以小见大”。不管选择哪一组的关键词,都要围绕文本内容写。
(1)如果选择甲组“人如其名”,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名字“善”和“德”来分析其人品。
根据“原本我在预算里,特意做进了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分析,在预算里特意做进贴直钱,给驿户
予以补贴;根据“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一
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分析,痛惜农户的荔枝树遭受斧
斤之斫。所以,体恤百姓是他“善”的体现。
根据“荔枝使还是你的。不过你本官品级确实太低,回头我让吏部把你挂到驾部司去,以后徐徐再升上来
“原本我在预算里,特意做进了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没想到您妙手一翻,竟又从中赚得钱来。内帑
固然丰盈,这驿户的生死,您就不顾了吗”“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
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右相适才说,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下官以为大谬!天下钱粮皆有定数,不支于
国库,不取于内帑,那么从何而来?只能从黄草驿、岭南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取之于民,用
之于上,又谈何不劳一文”“为相者,该当协理阴阳,权衡万事。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
权衡,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分析,完成荔枝转运,本可升官得赏,但他为民发声,仗义执言,不
惜得罪杨国忠。所以,舍小我、为大我的大无畏精神是他高尚“德”行的表现。
根据“所以在你奔忙转运之时,中书门下也发下一道牒文:要求沿途的都亭驿馆,所领长行宽延半年;附
地的诸等农户,按丁口加派白直徭役,准以荔枝钱折免”“如此一来,国库、内帑两便,不劳一文而转运
饶足”“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尚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下官浅陋弩钝,只想着
怎么找圣人要钱;您事情做完,居然还帮圣人赚了钱,还是右相有手段”“原本我在预算里,特意做进了
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没想到您妙手一翻,竟又从中赚得钱来”分析,“杨”谐音“佯”,假装对国、
对君忠诚,实则罔顾百姓民心。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他的“善”“德”与杨国忠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小说结尾“杨国忠挥起月杖,狠狠砸
在了李善德的头上,登时打出一道深深的血痕”“月杖再次挥动,重重地砸在李善德的胸口。他仰面倒了
下去,口中喷出一口血来。'滚!滚出去’”分析,“李”是唐朝的国君姓氏,但“善”与“德”却难让
李善德在李唐王朝立足,揭示了唐王朝奢靡无度使百姓受苦是其走向衰落的原因。
(2)如果选择乙组的关键词“以小见大”,也要抓住文本内容来分析。
根据“李善德跪在下首,默然伏地一拜……这里是右相在宣阳坊的私宅,内中之豪奢难以描述。有资格来
这里述职的官员,在朝中不会超过二十个”“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每站
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六千一百二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
“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尚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下官浅陋弩钝,只想着怎么找
圣人要钱;您事情做完,居然还帮圣人赚了钱,还是右相有手段”分析,本文设置了李善德在右相杨国忠
私宅中述职这一特定场景,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唐朝徭役繁重、官场奢侈腐败的重大历史题材。所以,本文
选取小场景突显重大题材。
根据“你本官品级确实太低”“这小吏太不会讲话,难怪在九品蹉跖了近二十年”“下官适才磨算一下。
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陆驿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
百二十贯;每站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六千一百二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
六千七百二十贯”“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尚有两万五千七百贯结余。下官浅陋弩
钝,只想着怎么找圣人要钱;您事情做完,居然还帮圣人赚了钱,还是右相有手段”“原本我在预算里,
特意做进了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没想到您妙手一翻,竟又从中赚得钱来。内帑固然丰盈,这驿户的
生死,您就不顾了吗”“右相可知道,为了将这两瓮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岭南要砍毁多少树?三十亩
果园,两年全毁!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还有多少骑
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右相适才说,不劳一文而
转运饶足,下官以为大谬!天下钱粮皆有定数,不支于国库,不取于内帑,那么从何而来?只能从黄草驿、
岭南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又谈何不劳一文”分析,小说着力刻画了李
善德这一身份低微的九品小吏形象,他了解底层人民在转运荔枝时面对的盘剥,借他之口说出了广大民众
之苦。所以,本文塑造小人物映射广大群体。
根据“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
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自从化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
区一骑、两坛”“你是没见到,贵妃娘娘看到荔枝送到时,脸上笑得有多开心。全国送来的寿辰贺礼,都
被这小小的一枚荔枝给比下去了”“天下钱粮皆有定数,不支于国库,不取于内帑,那么从何而来?只能
从黄草驿、岭南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分析,小说叙述了君主为讨贵妃
欢喜,派人从岭南转运荔枝到京城的事件,这件看似贵妃吃荔枝是简单的小事,反映了唐朝朝廷奢靡百姓
受苦的状况,揭示了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可见,这篇小说以贵妃吃荔枝这样的小事传达深刻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
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日:“安。”“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室,则为之!”宰我出。子日:“予之
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节选自《论语•阳货》)
材料二:
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眼。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八月,帝将
谒崇阳陵群臣奏言秋暑未平恐帝悲感摧伤。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又诏目:“汉文不使
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当见山陵,何心无服!其议以衰经②从行。群臣自依旧制。”尚书令裴秀奏日:
“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诏目:“患情不能跋及耳,衣服何在!
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遂止。
中军将军羊祜谓傅玄日:“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
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目:“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
祜日:“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
无复君臣也。“乃止。
戊辰,群臣奏请易服复膳,诏日:“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经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
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
子答宰我之言,无事承竺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一》,有删改)
[注]①宰我(前522—前458):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家先贤,孔子
著名弟子。②衰经:丧服。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帝将A谒崇阳B陵C群臣D奏言E秋暑F未平G恐帝悲感H摧伤
【答案】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晋武帝将要拜谒崇阳陵,群臣上奏称,秋暑还没有平息,恐怕皇帝悲哀伤感会损害健康。
“崇阳陵”是“谒”的宾语,宾语后C处断开;“群臣奏言”是完整的主谓句,后面E处断开;“秋暑未
平”中,“秋暑”是主语,“未平”是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后面G处断开。故选CEG。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指穿衣,“一鼓作气”的“鼓”意为击鼓,两者用法相同。
B.安,指心安,与《鸿门宴》“沛公安在”中的“安”词义不相同。
C.除服,文中指除去丧服,关系亲疏不同,除服的时间先后不一。
D.纷纭,指言论等多而杂乱,与现在的“众说纷纭”中的“纷纭”意思不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衣,名词活用为动词,指穿衣;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句意:穿锦缎衣服。/第一次击鼓(能
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B.正确。心安;哪里。句意: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沛公在哪里。
C.正确。
D.错误。都指言论等多而杂乱。句意:不要再多说了。/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故选Do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宰我“服丧三年时间太长”的发问,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他理解父母抚养子女的不易,
最终让宰我信服,取得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B.在尚书令裴秀看来,晋武帝已经除去丧服又再穿上,这样的做法于礼仪而言没有依据,如果君王穿
丧服而臣下却不穿,会让做臣子的心里不安。
C.羊祜认为三年之丧,即使尊贵为天子也要身穿孝服,傅玄则认为恢复古制很难行得通,在傅玄的坚
持下,羊祜没有再提让天下恢复古制的看法。
D.晋武帝不顾群臣的上奏请求,坚持不去更换正常的服饰和膳食,素食素服度过了三年,他希望以坚
持儒家丧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引导他理解父母抚养子女的不易,最终让宰我信服,取得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错误,从“宰我出”可
知,孔子表达“子女应该理解父母抚养子女的不易”这一观点时,宰我已经离开了,因此,孔子并未有意
“引导”宰我,而“最终让宰我信服,取得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属无中生有。故选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4分)
(2)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4分)
【答案】(1)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2)皇帝不除去丧服而天下除去丧服,这就是只有父子,不再有君臣的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予之不仁也”,判断句式,宰予真是不仁啊;“子”,小孩,孩子;“免”,离开。(每点1分,
句意1分)
(2)“除”,除去丧服;“此为”,这就是;“但”,只。(每点1分,句意1分)
14.晋武帝让群臣“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①群臣多次奏请晋武帝更换正常的服饰和膳食。②孔子回答宰我的话表明儒家遵循三年之丧是为
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③晋武帝出生于礼法之家,臣子们对照孔子回答宰我的话省察,便能理解晋武
帝的做法。(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中孔子答宰我之言的内容体现了什么,然后结合材料二上下文理清晋武帝这
样说的原因。
由原文“尚书令裴秀奏曰:'"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戊辰,群臣奏请易服复膳”可知,
群臣多次奏请晋武帝更换正常的服饰和膳食。
由原文“子曰:'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子
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
母乎?'”可知,孔子回答宰我的话表明儒家遵循三年之丧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
由原文“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己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
纭也”可知,晋武帝出生于礼法之家,臣子们对照孔子回答宰我的话省察,便能理解晋武帝的做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
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成熟,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
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大米饭,穿锦缎衣服,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
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
那样做。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
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
年的爱抚吗?”
材料二:
晋文帝的丧事,臣民都遵守临时制定的法令,服丧三日。葬礼结束,晋武帝也除去丧服;但仍然戴白
冠,吃素食,哀伤如同守丧礼的人。八月,晋武帝将要拜谒崇阳陵,群臣上奏称,秋暑还没有平息,恐怕
皇帝悲哀伤感会损害健康。晋武帝说:“朕能够瞻仰先人陵墓,身体、精神自然就会好。”又下诏说:“汉
文帝不让天下的臣民都为他而悲哀,这也达到帝王谦逊的最高点了。要拜见先人陵墓,怎么忍心不穿丧服!
可商议穿上丧服前行,群臣自然可依照旧制行事。”尚书令裴秀上奏说:“陛下已经除去了丧服而现在又
穿上,这样做于礼仪没有依据;如果君王穿丧服而臣下却不穿,做臣子的心里也不安。”晋武帝下诏说:
“朕担忧的是哀慕之心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不在乎丧服!诸位一片殷勤的好意,朕不忍再违背了。”于
是同意不穿丧服。
中军将军羊祜对傅玄说:“三年之丧,即使尊贵为天子也要身穿孝服,这是礼制,但是汉帝却把它废
除了,毁坏、损伤礼义。如今皇帝至孝,虽然除去了丧服,仍实行丧礼。如果能借此机会恢复先王的礼法,
难道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把穿丧服的时间从以月计改为以日计,已经有几百年了,一旦要恢复古制,
是很难行得通的。”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遵从礼法,暂且使皇帝再穿孝服,不是还好些吗?”傅玄
说:“皇帝不除去丧服而天下除去丧服,这就是只有父子,不再有君臣的行为。”羊祜于是不再提让天下
恢复古制的话。
戊辰(二十二日),群臣上奏请求晋武帝更换正常的服饰和膳食,晋武帝下诏说:“每当感念先灵,
而朕不能完成穿丧服之礼,就为此沉痛。更不要说吃大米饭、穿锦缎衣服了!这样做只会激起朕的痛切之
心,不能够缓解朕的沉痛。朕本生于儒生之家,礼法传习已久,何至于一时之间便改了哀思父亲的孝心!
听从你们的话已经够多了,你们可以对照孔子回答宰我的话反省自己,不要再多说了。”于是以素食素服
度过三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送邢桂州®
王维
镜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②。赭圻③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④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注】①邢桂州:指邢济,作者的友人。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②洞庭:邢济此行盖自京口溯江而上,
取道洞庭湖、湘水赴桂州。③赭圻:《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赭圻故城在(宣州南陵)县西北一百三
十里。”赤岸:赤岸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东南。④“明珠”句:据《后汉书》记载,合浦(在今广
西)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珠宝渐移他地,人物无食,贫者饿死在道上。孟尝调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前弊,
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的上句先声夺人,以镒吹之声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喧”字点明送别场景之热闹。
B.首联对仗工整,其中下句使用“下”字,写出友人乘风破浪、远去洞庭湖的情景,生动形象。
C.颔联在描写友人行舟途中的景色时选取不同的色彩,画面丰富有层次,富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不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错误。尾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
故选D。
16.钱锦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人作诗用地名“尚有用意,非徒点缀”。本诗中,诗人使用多个地名
有哪些“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使用多个地名,展示了友人的行程,表现了其路途之遥远与艰辛;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
与期盼;③多个地名引发读者对当地景色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的意境;④多个地名散落句中,增强了诗歌
的节奏感(动态美),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
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展示了友人的行程,表现了其路途之遥远与艰辛。
而正是因为友人路途如此遥远,行程如此艰辛,送别友人的诗人又怎能不牵挂?所以,这里表现了诗人对
友人的挂念与期盼。
多个地名引发读者对当地景色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的意境。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锐吹
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
“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
同时,”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增强
了诗歌的节奏感(动态美),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话是:
(3)《燕歌行并序》用“,”两句写边塞的阴惨景象,
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
【答案】(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每空1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弩、逸豫、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中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这点也都知晓。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
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唐宋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