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邯郸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1-3题,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甲】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地避免走弯路,汲取经验,助已成功;在生活中也

应尽可能地避开(fdnsuo)坎坷,把握方向,扬帆直航;在工作中也应尽量减

少懈怠,构筑和谐,让生命呈现五光十色。

【乙】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的交织,才能流出蜿蜒曲折的河岸;人

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配合,才能展现妖娇多姿的意境;人生就如一

支乐曲,快慢缓急的变幻,才能涤荡出(zh©nhan)人心的音符。

(1)给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懈怠②曲折

(2)根据上面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fansuo)②(zh©nhan)

(3)按照文段乙中的句子形式,围绕“人生”这个话题再仿写一个句子。(2

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这是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美好品质。然而,

如何把乐善好施的关爱更好地送达受助者,(考查/考验)着

施助者的智慧。在提供帮助的同时,注重呵护受助者的尊严、保护受助者的隐

私,这样的爱心善举更暖心。人生之路漫漫,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很多

伸手求助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与犹豫,是现实压力下不得不暂时放下

的面子与尊严。拉起陷入泥潭的人而不问他姓甚名谁,扶起跌倒在地的人而

不(追究、探究)他摔跤的原因,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彰

显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位。(甲)让尊重、平等成为慈善救助的一部分,

(乙)能鼓励更多人在遇到困难时敢于寻求帮助,在摆脱困境后乐于接力传递

爱心。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但是B.无论都C.只有才D.尽管还

3、阅读下面这则倡议书,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文明健康上网”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倡导健康上网,杜绝不文明行为不在中学生身上发生,特提出如下倡议:

1.依法上网,严格自律。自觉约束和规范网络行为,讲诚信,不信谣,不传良

网络欺诈、网络暴力,提升网络素养。

2.安全上网,明辨是非。不访问未知网站,不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隐私和重空

息、,发现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要及时举报。

3.文明上网,自尊自爱。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券

览不健康文字和图片。

让我们信守倡议,严格要求自己,文明上网,共同做网络文明传播者。

年4月150

光明中学

(1)上面的“倡议书”中有两处格式上的错误,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②(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

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20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8分)

4、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历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文字展现四季之美,以此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

验。杜甫《春望》中的“(1),"借助景

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郦道元《三峡》中的“(2)

至于,”从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

高、水流之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

觉、视觉角度生动写出秋风来势猛,以及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和秋风的强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4),”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花喻

雪,表现边塞冬季奇异风光。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5、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14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

王纳谏》)

【乙】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①,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②

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③!

(节选自《贞观政

要》)

【丙】又谓保直臣,斥佞①人,以致君于有道者,何哉?有若人未之病则苦口

之药鲜进焉国未之危则逆耳之言鲜用焉。故佞臣易进,直臣易退,其致君于有

道也难哉!及其既病也,药必错杂而进,故鲜效焉;及其既危也,言必错杂而

用,故鲜功焉。盖佞人在矣,直臣远矣,其悔之也难哉。今朝廷久安,苦言而

不用者,势使之然矣。

(节选自《上执政

书》)

【注释】①钳口:不敢进言。②虞世基:人名。③嗤:耻笑。④佞:奸佞。

6、用“/”为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有若人未之病则苦口之药鲜进焉国未之危则逆耳之言

鲜用焉。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时时而间进(2)寻亦诛死(3)故鲜功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9、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

10、丙文阐述了怎样的道理?(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

农事节奏与适时而作

①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殊别,东西地势不一,各地文化习俗相异,在劳动

实践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自然物候与人文环境安排农业活动,不

断赋予二十四节气新的内容和意义,这样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地方性。从某

种程度上说,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一种地方性知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二十四

节气,这构成了二十四节气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但我国二十四节气是一个

完整的时间体系,不同地区二十四节气在差异之中又存在相通的民俗文化心

理,使之彼此相连相融。

②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建立在对地方物候特点及农作物属性的经验认知

基础上,各地的自然物候和农作物不同,二十四节气的表述和内容也就有所差

异,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表现出不一样的节奏和时

序。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个节气里,各地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农事图景。例

如,立夏到来时,杭州临安养蚕人家祭过蚕姑后,严闭门户,专心忙于蚕事。

期间,邻里不相往来,官府不敢问粮,言语多有禁忌,谓之“蚕月”,或“蚕

忙”(参宣统二年《临安县志》)。四川广元农户在立夏后进入忙碌的“麦

秋”时节,农民两头忙,既要采桑饲蚕,缄丝浴茧,又要忙着割麦、插禾,所

谓“家中忙蚕儿老,外面忙麦稍黄,蚕老麦黄秧上节”(乾隆二十二年《广元

县志》)。同样是在立夏节气,两个地方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农忙景象。有时,

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种植的节气不一样。华北地

区小麦播种多在秋分,所谓“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到了河

南郑州,情况就变为“秋分栽蒜,寒露种麦”,认为最适宜种小麦的节气是寒

露。又如,春季早稻的种植,湖南安仁县视桐花开放为浸种期,如“贫人莫信

富人哄,桐子开花才浸种”,又有“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的说

法,意思是若清明出现在二月,则在清明后浸种;若清明出现在三月,则在清

明前浸种。但对于东北地区的农户来说,清明浸种尚早,谷雨才合适,当地农

谚日:“谷雨下种,不问爹娘。”

③尽管二十四节气在各地有不同的呈现,但它背后蕴含的不违农时、遵守自然

时间节律的思想是一致的。根据节气的自然时序安排农事活动,是农业生产的

基本准则。王祯《农书》云:“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

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这句话强调了依据节气

特点种植农作物的重要性。一些广泛流传的节气农谚,给出了具体的种植经

验,如“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陕西渭南)”惊蛰已过,下豆

不错”“手冷不种豆,脚冷不种田”(浙江淳安)。不仅播种讲究适时,而且

收割也要及时:“稻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到,割秋稻。霜降到,割糯

稻”(杭州)。农谚是广大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们以通

俗易记的方式,提醒人们适时而作,顺应节气时令的自然时序。

④农事活动除了把握时机之外,还要在尊重自然时间节律的基础上,平衡和调

整生产节奏。一年之中,每个地方都有农忙与农闲之分,尽管每个地区进入农

忙与农闲的时间不同,但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四月开始进入农忙节气,所谓

“乡村四月闲人少”;十月逐渐进入农闲时期,所谓“十月无工,只有梳头吃

饭工”。农忙开始后,贵在得时,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繁重的劳务,确保农事活

动的顺利开展。如前文提到的“蚕月”“蚕忙”,就是蚕农主动调整生产节

奏,通过营造一个非日常的时段和空间,以确保蚕事的顺利。农忙期间,劳动

繁重,农民异常辛苦,稍得宽和,便需要及时调养身体。江苏丹阳农户在夏至

进入了忙碌的蔚秧期,蔚秧完毕后,田家主人备好酒菜款待佣工,或者亲朋邻

居之间凑钱聚饮,谓之“洗泥”(参光绪十一年《丹阳县志》)。经过这样的

调节,农忙时的劳累疲倦得以缓解。在立冬之后的农闲季节里,人们酿酒、腌

制食品以备年节之需。如,四川不少地区在冬至做腊肉,南京人在小雪前后腌

白菜,谓之“腌元宝菜”。嫁娶及演戏酬神之事也常被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

行。这样,人们在一年四季中的生产生活实践依节气而动,有忙有闲,张弛有

度,农事节奏与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时间节律相一致,农时与天时得以融合。

n、简要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12、选文第②段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

13、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一种地方性知识,并富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因

此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自己的二十四节气。

B.小明的家乡在河北,属华北地区,每年秋分节气一到,小明的家人就开始忙

着播种小麦。

C.“稻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到,割秋稻。霜降到,割糯稻”这则谚语

是在告诉人们一定要及时收割。

D.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殊别,但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四月开始进入农

闲,十月逐渐进入农忙时期。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3分)

谢谢你,为我推开那一扇门

(一)

小时候写作文,最讨厌的一句话是:“文章体裁不限,小说、诗歌除外。”而

在学校里其实还流传着另外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比如凡是涉及青涩的感情、

过分夸张的表达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符合试题要求。在上中学以前,我一度

觉得,小说和诗歌都是洪水猛兽,要不然怎么老是被“除外”呢。

新学期开学的那天,听说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没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我们是她教的第一届学生。

“不会拿孩子们来练手吧?”

“一个初出茅庐的老师来教这么重要的科目,这可怎么办?”

一时之间,家长们议论纷纷,他们的担心无可厚非,可这一次他们多虑了。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很漂亮,有着纯真无邪的眼神,尚未褪尽学生时代的青涩。

她站在讲桌旁边,说话声音柔柔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像悦耳的风铃声,朗读

课文时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共中,甚至忘记这原本是烦闷的课堂。

刚开始,有爱出风头的男生会在课堂上故意拿出小说看,被王老师逮到之后,

我们都以为他会被叫家长,可是一切都风平浪静,让人摸不着头脑。

(二)

第二天上课,王老师带了那本被没收的小说一一一本玄幻小说。我们都以为王

老师要发火了,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大家都屏住呼吸,揣测着那个男生的悲惨

结局。

“这本书,班里还有其他同学看过吗?”大家面面相觑,没人说话。

“别害怕,如实回答,敢于承认的同学,老师奖励零食吃。”

话音刚落,她就从讲桌下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满了零食。坐在后排的一个

男生举了手。慢慢地,如同扫雷游戏一样,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举手。男生们

基本上都举了手,我那一向羞涩、不爱说话的女同桌也举起了手。

王老师笑笑说:“昨天晚上,我批改完卷子看了一下这本小说,它太厚了,没

一周的时间根本看不完。作者确实有许多超前的奇思妙想,人物形象刻画得很

饱满,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有一种忍不住读下去的冲动,难怪你们都喜欢。”

“但是,”她顿了顿,接着说,“这个作者前面铺垫的东西太多且对主角光环

的执念太强,这样一来主线就被扰乱了,显得没有逻辑。读者虽然在阅读时感

到很过瘾,但看过大结局的同学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觉得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

好呢?”

同学们纷纷点头,觉得王老师神了,没看完小说就猜中了结局。然后王老师又

掏出课本向大家解释,虽然课本里的文章未必是最精彩的,但每一篇都值得借

鉴。

“老师并不反对大家看课外书,但还是希望同学们在有限的学习阶段,去汲取

更有营养的内容。同样是小说,你们可以选择看文学性更强、文笔更精妙的中

外名著。”王老师说。

那节语文课,王老师讲述了她自己从小到大喜欢看的一些书,和大家分享了她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迷恋过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莫泊桑、三毛、博尔赫

斯、沈从文……一大串名字从她嘴里蹦出来、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三)

快下课时、王老师把零食分给大家吃、然后还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这个作业

可以选择给她看、也可以选择不给她看。但王老师强调,如果有人愿意和大家

分享这个作业,她会在每周五抽出一节课作为公开课,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谁

的日记最受同学们欢迎,谁就会得到额外奖励。

在这种新鲜好玩的提议之下,同学们一时之间疯狂地迷上了写日记。每个课间

大家都会积极讨论,“昨晚你写日记了吗?”甚至成了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

因为王老师鼓励大家尽量发挥想象力、不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所以同学们都

很兴奋。我也暗暗发力,筹备自己的“大作”。

终于等到了周五的公开课,王老师挑出了一些日记和我们一起讨论,王老师

说:“真是没有想到,原来我们班的同学都这么有才华啊!”在公开的日记

里,有人把自己的一天画成了简笔漫画,有人学着写诗,有人写出充满奇思妙

想的小说,有人老老实实写日记,但真情实感的流露还是格外打动人。后来王

老师抽出最下面的一个本子说:“还有一个同学的日记,大半夜的,吓到老师

了o”

王老师瞥了我一眼。完了,果然是我,我写的“鬼故事”被发现了。

(四)

其实我已经想不起来当年自己大半夜在日记本里写了什么内容,只记得我在写

日记时文思泉涌,手中的笔宛若魔法棒,轻轻松松就勾勒出一个令人充满窥探

欲的虚幻世界。

我原以为写这种题材的日记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王老师并没有说这是不对

的、不好的。下课之后,王老师喊住我,对我说我的文字很有灵性,并且告诉

我:“不管是什么故事。都要有前因后果、要有它的精神内核。”

“你会在写作中找到你自己。”她告诉我。

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我对写作产生热爱,都是因为王老师。其实她并不算

是多么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老师,但在我心里,她是特别的。因为她让我觉

得,原来语文不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方式。

14、

15、

16、请对文章第(二)节中画横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2分)

我们都以为王老师要发火了,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大家都屏住呼吸,揣测着那

个男生的悲惨结局。

17、概括文章中语文老师的人物形象。(3分)

18、这篇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做简要分析。(3分)

三、整本书阅读

结合你对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8分)

19、下面这首小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水浒传》中的一位人物,这位人物是

谁?请结合具体情节,就该人物性格的两个方面做分析。(4分)

浮云蔽日唱阿谀,幽恨无缘释酒徒。

白虎蒙冤身坎坷,野猪经险志踌躇。

翻刀雪耻迁卑座,瞩海吟愁绕苦竹。

锦绣胸怀天下负,悲情逐浪倦江湖。

20、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讲到“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

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请结合具体

情节,分别说说“牺牲精神”是怎样在下面两位人物身上体现的?(4分)

①江姐②保尔

第三部分(21题,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

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通向荣誉的道路是由劳动铺设的。一一谚语

看啊!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一一邓中夏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

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一一鲁迅

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一一苏霍姆林斯基

请以“劳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发表看法,抒发感

情;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

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

1、(1)①xi4dai②qtlzhe

(2)①繁琐②震撼

(3)示例:人生就像一缕春风,温暖和凛冽的碰撞,才能彰显朝气蓬勃的力

量。

2、(1)考验追究

(2)C

3、(1)①“亲爱的同学们”要顶格写;②署名“光明中学”和日期“2024年

4月15日"互换位置。

(2)修改意见:去掉“不在”中的“不”。(或:为倡导健康上网,杜绝不文

明行为在中学生身上发生。)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

6、有若人未之病/则苦口之药鲜进焉/国未之危/则逆耳之言鲜用焉。

7、(1)间或、偶然(2)不久(3)少

8、(1)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2)最终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于是导致亡国。

9、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0、保护直臣,排斥奸佞,使君主成为有道之君。

【参考译文】

【甲】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

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

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

来进言规劝,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

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乙】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残暴淫虐,大臣们不敢进言,最终使他不知道自己

的过错而导致亡国,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件事刚过去不久,我和

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耻笑啊!

【丙】又说保护直臣,排斥奸佞,使君主成为有道之君,为什么呢?如果人没

有疾病,那么苦口之药很难被喝下;国家没有危难,那么逆耳之言很少被采

用。所以奸佞容易进来,直臣容易退出,使君主成为有道之君就难了!等到人

已经得病了,汤药一定会混杂喝下,所以就很少有效了;等到国家已有危难

了,建议定会被混杂采纳,所以就很少成功了。大概奸佞在旁,直臣远离,后

悔也不容易啊!现今朝廷安定已久,批评意见不能被采纳,是形势发展到这样

的。

n、从农事活动方面说明二十四节气的地域差别及民俗文化观念的相通性。

12、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各地的自然物候和农作物不同,二十

四节气的表述和内容也就有所差异,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景

象,表现出不一样的节奏和时序。

13D

14、

15、

16、这句话采用神情、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同学们的

紧张和好奇心理。(任选一个角度即可)

17、年轻漂亮,纯真无邪;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关爱学生;勤劳敬业。

18、文章在开头写王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而且是第一届教学生,怀疑拿我们来练手,担心初出茅庐的老师来教这么重要

的科目,家长们也议论纷纷。后来王老师特别的教学方法使“我”对她产生了

敬意,感觉“她是特别的”。

19、林冲(1分)。示例:(1)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①妻子遭到调戏,林冲

本要惩治恶人,但一看是高太尉养子高衙内,虽然怒火中烧,还是强忍了下

来。②林冲被高俅设计陷害,误闯白虎节堂,惹上官司,发配沧州,也没有反

抗,有忍和懦弱的一面。③发配前休妻,也表现出性格中的懦弱和忍让。④发

配途中,董超薛霸受高俅指使,对林冲各种折磨(炎热天气中,不顾林冲棒疮

发作,逼迫林冲快走。村中客店,灌醉林冲,烧开水烫伤林冲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