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铺架一公司2014年5月作者:解兴泉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目的

(一)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二)

保障企业、员工的财产安全(三)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处理措施和逃生技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目录1、消防常识2、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3、灭火的基本措施4、火灾烟气危害

5、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6、火场逃生和报警7、经典案例点击下一页8、常见火灾的起因和预防措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一、消防常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常识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燃烧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一1、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什么是燃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根据(GB/T4968-20082008年11月4日发布2009年4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消防常识一3、什么叫火灾?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4、火灾的分类消防安全知识培训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消防常识一4、火灾的分类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消防常识一4、火灾的分类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常识一4、火灾的分类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消防常识一5、油品基本组成6、油品基本性质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A类:60-120℃重柴油、重油类品

丙B类:120℃润滑油易燃液体:≤45℃

,可燃液体46-120℃消防常识一6、油品基本性质6.1突出特点:易燃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

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消防常识一6、油品基本性质6.1突出特点:易燃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各种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都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测定出来,常见的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消防常识一6、油品基本性质6.2突出特点:易爆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二、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1、灭火器的种类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各种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2、灭火器型号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技术性能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2、灭火器型号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3、灭火器适用范围干粉型水基型泡沫型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泡沫型2.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3、灭火器适用范围油类石蜡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3、灭火器适用范围煤气天然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干粉灭火器4.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3、灭火器适用范围钾钠铝镁合金消防沙消防安全知识培训5.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灭火器种类及适用范围二3、灭火器适用范围电线闸刀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三、灭火的基本措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的基本措施三1、灭火的基本原则1.1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的基本措施三1、灭火的基本原则1.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的基本措施三1、灭火的基本原则1.3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的基本措施三1、灭火的基本原则1.4泡沫灭火法

泡沫是一种体积较小,表面被液体薄膜围成的气泡群,泡沫能覆盖在液体上成为扑救液体火灾的有效灭火剂。

a.化学泡沫的生成化学泡沫是由酸性物质(流酸铝)和碱性物质(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混合以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b.空气泡沫的生成。它与复倍数泡沫的生成相类似,它也是将泡沫液喷洒在发泡网上,借助于机械鼓风的吹动。使每个网孔连续不断的形成大量泡沫。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灭火的基本措施三1、灭火的基本原则1.4泡沫灭火法

泡沫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是覆盖作用,一个是冷却作用。因为泡沫能吸收一定的热量。就覆盖作用来说,又有两个小作用,一可以隔绝可燃蒸气由液面进入燃烧区,二可以隔绝燃烧区的热量向液面传导,从而阻止了液体向气体的转化。总起来说泡沫的灭火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泡沫具有覆盖(隔绝可燃蒸气,热量)和冷却灭火的作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四、火灾烟气危害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1、缺氧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到10-14%时,人就四肢无力,智力混乱,辨不清方向;降到6-10%时,人就会晕倒。对于处在着火房间内的人们来说,O2的短时致死浓度为6%。实际的着火房间中氧气的最低浓度可达3%左右。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1、缺氧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2、中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2、中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3、减光

烟粒子的粒径一般为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能见距离(视程)对于某一型式的光源和标志,透过大气层或烟气层传到某处能被肉眼识别时,该处与光源或标志的距离。极限视距保证安全疏散的最小能见距离。一般用Dmin表示。熟悉者Dmin=5m;不熟悉者Dmin=30m;当Dmin<3m时,无法逃生烟的水平流速是0.5米/秒,垂直流速大约是3-5米/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烟气危害四4、高温火灾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低可达500℃-600℃,高可达800℃-1000℃。人们对高温烟气的忍耐性。在65℃时,可短时忍受;在120℃时,15分钟内就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烟气温度进一步提高,损伤时间更短,140℃时约为5分钟,170℃时约为1分钟。人可生存的极限值: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10%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0.128%人呼吸的空气温度149℃。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五、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五1、施工班组工人有义务积极参加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伍,提高施工现场消防自救能力;

2、施工班组必须坚持防火安全班前活动天天进行,坚持焊接、油漆、防水等危险作业进行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审批证,氧气瓶、乙炔瓶、和施焊三者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

4、氧气瓶要严防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5、焊接作业等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电焊机外壳、焊钳与把线必须接零接地绝缘良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五6.严格遵守施工用火审批制度,审批证仅当天有效,若变换动火地点,必须重新办理用火审批手续;7.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使用必须符合防盗、防火要求;8.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火要符合防火规定;9.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并应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明显标志;10.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易燃可燃材料,除要按计划限量进入外,还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11.施工现场、宿舍等禁止吸烟,需要吸烟者应在指定专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12.施工现场和宿舍生活区,未经防火负责人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使用灯泡不得大于60W,不得昼夜亮灯;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五13.施工现场、宿舍等无电工证人员一律不准擅自架设电线、电缆和电器设备安装;14.木工作业完毕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15.施工现场伙房必须服从统一规划布置,不得另外私设小灶;16.伙房内炉灶烧火设施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遵守防火制度;17.施工现场一切消防设施、装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移动、破坏;18.施工现场发生火警应立即采用电话(119)报告火警,并火速报告施工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及现场人员扑救失火(三懂三会: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火灾扑救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不仅仅是要会背这六句话,要理解其中的含义。)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六、火场逃生和报警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

火情刻不容缓,大火无情,曾吞噬多少无辜的生命;大火无情,曾破坏多少幸福的家庭。吉林特大火灾用53条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家从火海成功逃生多多少少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面临大火该怎么办?如何逃生?随手可及的东西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夺命杀手”?比如说毛巾,那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必要时候的正确使用可以挽救生命。

不论在哪里,遇到火情千万莫慌张,沉着冷静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再用上向您提供火灾的急救知识,定能化险为夷,安全度过难关。

1、火场逃生要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

第一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2、火场逃生自救九大要诀

第二诀:简易防护,不可缺少。家中、公司、酒家应备有防烟面罩,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第四诀:当机立断,快速撤离。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到天台、阳台处。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

第五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2、火场逃生自救九大要诀

第六诀:大火袭来,固守待援。大火袭来,假如用手摸到房门已感发烫,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可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第七诀:火已烧身,切匆惊跑。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第八诀:发出信号,寻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第九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无论是居家,还是到酒店、商场、歌厅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便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

1.原路脱险——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3、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

2.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3、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3.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3、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4.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3、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5.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利用阳台逃生。在火场中由于火势较大,楼道走廊已被浓烟充满无法通过时,可利用阳台逃生。紧闭与阳台相通的门窗,站在阳台上避难,等待消防人员到来。高层单元住宅建筑从第七层开始每层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在此类楼层中受困,可拆破阳台间的分隔物,从阳台进入另一单元,再进入疏散通道逃生。3、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场逃生和报警六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

如发现有人受伤或窒息,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时要讲清楚:

1)详细地址

2)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

3)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并维持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4、电话报警5、向周围群众报警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

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七、经典案例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经典案例七2010年11月5日吉林市商业大厦重大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过火面积约15830平方米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经典案例七2010年11月6日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美园新区民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重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经典案例七2010年11月13日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修缮工地百年古建筑被焚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经典案例七2010年11月15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