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度)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学质量测试(知识梳理)完整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读拼音,写词语。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认识了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的桑娜,_________的鲁迅等人物。

(2)穿越古诗长廊,《浪淘沙》中“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黄河奔腾的气势。从《江南春》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我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到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暖”一“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切实感受到“_________”的喜悦和“_________”的悲壮。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捐躯赴国难,_________。2).运用课内积累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2)一儿曰:“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_____________?”

(3)《学弈》选自《_______•告子上》,“弈”的意思是_______。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就出自这个故事。

(4)思念有时是相顾无言:“盈盈________,脉脉________”;有时是对月长叹:“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5)人们常用“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导孩子要听取中肯的劝告或批评:用《荀子》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鼓励学生要勇于超过老师,成为栋梁之才。

(6)“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从我脚边_______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了—日”,《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例:(踢)毽子

(

)象棋(

)风筝(

)空竹(

)脚踏车(

)篮球

(

)坦克(

)陀螺(

)橡皮泥(

)作业4).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难忘时光,难忘恩师那héǎi(

)的脸庞;难忘朋友那rèqíng(

)的拥抱;难忘同学那quánshénguànzhù(

)学习的样子。难忘时光,难忘课堂那一个个bùkěsīyì(

)的实验;难忘操场那一场场rèxuèfèiténg(

)的比赛;更难忘师长那一声声语重心长的niàndao(

)。5).填空。

(1)[分享诗词之美]诗能抒情,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诗能言志,“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词中藏着无限美景,张志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景图。

(2)[交流读书方法]“书籍是_______________。”对于自己喜爱的作品,我们可以采用“反复读书法”,正如苏轼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采用“隔时读书法”,就是隔一段时间去温习读过的书,会有新的收获,这叫“_____________”;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多向他人请教,正如《论语》所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汲取营养,保持清晰的认识,产生源源不绝的新生力量,如朱熹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

1).下列词语中,不能用来描写秋天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B.天高云淡C.金桂飘香D.草长莺飞2).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B.《开国大典》一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C.读文章要仔细,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要逐字逐句地读清楚。D.古诗《春日》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芳”是指求圣人之道。3).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听到这个坏消息,他面如土色,几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B.尽管他膀大腰圆,但他的动作却相当敏捷,让对手难以捉摸。C.敌军由于兵力不足,只好重整旗鼓,纷纷散去。D.我们做事一定要精益求精,因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

1).本学期末,小溪还获得了“社团优秀学员”的称号,她高兴得____________。(展开想象,补充句子)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

1).背一背,连一连。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朝辞白帝彩云间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千里江陵一日还2).我会背,我会连一连。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儿登瓮理不辩不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白银盘里一青螺

灯不拨不亮足跌没水中

知有儿童挑促织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遥望洞庭山水翠霜叶红于二月花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

1).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

)我说了声:“谢谢奶奶。”就把压岁钱交给爸爸,留着给我交学费。

(

)奶奶说:“这孩子到底长了一岁,懂事多了。”

(

)奶奶乐呵呵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压岁钱。

(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

)我奔到奶奶身边,祝奶奶健康长寿。2).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选一选,按顺序填一填。(填序号)

(

)——(

)——(

)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给正确的画上“√”,给错误的画上“×”

1.“刷浆(jiāng)、露(lòu)馅、监(jiàn)生、揩(kā)眼泪”这组词读音正确。(

)

2.“立下规矩,神情威严,鲜活的形象,警惕地注视”这组词搭配都正确。(

)

3.“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这句话中“杀”是“勒紧”的意思。(

)

4.“要不——摔跤。”“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两处破折号作用不同。(

)

5.通过典型事例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如严监生临死前的一举一动表现出他的吝啬。(

)

6.小嘎子的争强好胜、富有心计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体现出来的。(

)

7.祥子就像一棵挺脱的树,说明了祥子正直、不惧风雨、富有爱心的特点。(

)

8.刷子李粉刷的技术高超,是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体现出来的。(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

1).10.(三)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阅读训练】

1.这首诗四句话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高度一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0分共1题)

1).习作。

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感谢老师,默默无闻地向你传授知识,不厌其烦地为你答疑解惑;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的饮食起居;感谢朋友,与你共同学习、成长……此时此刻,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写一封信给他(她),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注意书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10、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古文赏析。曹冲称象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1.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2.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欲知其轻重(

)A.需要B.将要C.想要

②使水及原痕(

)A.原来划的记号B.原来的伤痕

3.翻译句子。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称象时正确的顺序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放入石块,直到船下沉到船舷上的线再次与水面相平时为止。

②石头的重量即为大象的重量。

③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舷上刻一条线。

④称出此时船上石头的重量。

5.读完短文,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11、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

1).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①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②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③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场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④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⑤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⑥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宝葫芦的秘密》目录☆宝葫芦的传说☆意外得宝物☆无所不能的宝葫芦☆飞天一日游☆取之不尽的美食☆失踪的画报☆“吃”掉象棋“马”☆炫耀起重机模型☆考试满分的秘密☆忍不住谈判☆赢得游泳比赛☆获得宝物启示1.结合右面的目录,我猜选文中的内容选自《宝葫芦的秘密》中的______。

2.前两个自然段通过对“我”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出一个______的孩子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我”对宝葫芦的_______。

3.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将表格补充完整。人物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得到宝葫芦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中的人物得到宝葫芦的过程都很神奇。B.奶奶讲的故事充满奇幻的色彩,并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C.故事中的李四到龙宫旅游,得到了宝葫芦,想要大花狗,就有大花狗。D.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凭借自己非凡的能力、真善美的品质,过上了好日子。5.从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中任选一个,以上面表格的内容为基础编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写一写他是如何在宝葫芦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过上好日子的。

_______12、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

1).[准确理解]给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姿态]zītài

①神情举止;容貌体态。②指物体呈现的样子。③谓风格、气度。(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2)白娘子身材修长,走起路来姿态聘婷。(

)

(3)只要双方都能姿态高一点,矛盾就容易解决了。(

)2).选字组词。

【塞赛】边(

)(

)跑

【厉历】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