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为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ZW

T

A.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弱

C.ZY2>XW4与NazZ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存在TZ2和TW4

2、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的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是一种缓泻剂。聚乙二醇可由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聚合

而成(“/°\—生——。?°一聚乙二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二醇

OH

B.聚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小丫1中

-I」〃

OH

C.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的聚乙二醇的聚合度n七67

D.聚乙二醇能保持肠道水分的原因是其可和坨。分子间形成氢键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足量Na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O.INA

B.12g:4c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NA

C.25℃时,lLpH=2的H2c2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Q2NA

D.9.0g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3NA

4、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氨气遇到HC1气体后产生白烟

B.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褪色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CL变蓝

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NaCl火焰呈黄色

5、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

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0H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至10分钟,U(CO)=0.075mol/L-min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储可获得汽油、煤油、石蜡等矿物油,煤焦油干储可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

B.生活中常见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纶、有机玻璃、合成橡胶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2,2,4,4,5一五甲基一3,3一二乙基己烷

D.碳原子数W6的链状单烯烧,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燃有4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7、25C时,将浓度均为O.lmolir,体积分别为匕和队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匕+队=

100mL,匕、%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HA)=lxl0-6

B.b点c(B+)=c(A")=c(OH")=c(H+)

C.ar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D.c点时,c(A-)/[c(OH)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8、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Nth、NH4+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催化剂

B.上述历程的总反应可以为:2NH3+NO+NO22N2+3H2O

C.X是HNO2,是还原产物

D.[(NH4)(HNO2)]+是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

9、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同周期、与Y同主族,X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Y的周期序数是其族序数的3倍,W的核外电子总数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W>Y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Y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只含离子键D.最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W<X<Y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2+

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2HH2?+Cu

2+

B.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ZHCOf+2OH+Ca==CaCO3;+2H2O

C.等物质的量的FeBn和CI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Br-+2cl2==2Fe3++B。+4C「

+2

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2NH3H2O+SO2==2NH4+SO3+H2O

11、短周期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

丙丁戊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戊不可能为金属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

12、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A.将水加热煮沸B.将明帆溶于水

C.将NaHSCh固体溶于水D.将NaHCCh固体溶于水

13、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X与Y相邻,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

于Z的族序数,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化合物Y2Q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普遍用在卫星和导弹的姿态控

制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Z的单质均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B.Q、Y和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Q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ZXY溶液常用于Fe3+的检验

14、将VimL0.1moH/i的Fe2(SC)4)3溶液与2mLO.lmoH/iKI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下列方法可证明该反应具有

一定限度的是()

A.若VK1,加入淀粉B.若VE1,加入KSCN溶液

C.若V仑1,加入AgNC>3溶液D.加入Ba(NO3)2溶液

15、自催化作用是指反应物之一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作用。用稀硫酸酸化的o进行下列三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

液均褪色Soim。:”可以记做U.01M)。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1Mos固体1mL稀盐酸

:

y1

ImLSOlM的KMnOs溶液和

ImLOXHM的KMnOa溶液和ImLdOlM的溶液和

的--「溶液混合

*4,

的溶液混合的冉CjOjg溶液混合

褪色比实验①褪色快比实验①褪色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_c_,是还原剂,产物MnSO4能起自催化作用

B.实验②褪色比①快,是因为MnSCh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C.实验③褪色比①快,是因为cr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D.若用.一.的'」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

16、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用n表示,则有:n(X)+n(Y)=n(Z),n(X)+n(Z)=

n(R)o这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化合物Q,Q具有下列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YVZ

C.X和Y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都呈气态D.Y3Z4是共价化合物

1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

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储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18、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MB.食盐

C.干冰D.金刚石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L2NA

B.NA个P4(_.\)与NA个甲烷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之比为1:1

C.常温下,lLpH=13的M(OH)2溶液中含有的OIF数目为O.INA

D.含0.4mol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2NA

20、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

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Ti(h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熔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AH=+30kJ/mol

21、YBa2Cu3Ox(Y元素钮)是一种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枭Y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数是89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核外电子数是39D.黑Y与黑Y互为同位素

22、单质铁不同于铝的性质是

A.遇冷的浓硫酸钝化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能与盐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由芳香煌A制备M(可用作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中间体)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OH

已知:RiCOOR?4

+

2)H/H1O

Re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G的分子式为__。

(3)由E与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的结构简式为。

(5)芳香化合物H为C的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写

出符合要求的H的一种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苯甲酸乙酯和CHjMg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文⑶3的合成路

线o

24、(12分)美托洛尔可用于治疗各类型高血压及心绞痛,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CH3COCH2R>CH3CH2CH2R

回答下列问题:

(l)A-B的反应类型是,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o

(2)DTE第一步的离子方程式为o

(3)E-F的条件为,请写出一种该过程生成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已知在此条件下,酚羟基

不能与醇发生反应)。

(4)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G的结构简式,并用星号(*)标出G中的手性碳

⑸芳香族化合物I是B的同分异构体,I能与银氨溶液作用产生银镜,且在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则I同分异构体的

数目为种。

HO

(6)QjQ(J)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请设计以甲苯和苯酚为原料制备J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25、(12分)高碘酸钾(KK)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氢氧化钾溶液,可用作有机物的氧化剂。制备高碘酸钾的装置

图如下(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⑵装置I中浓盐酸与KMnO4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装置H中的试剂X是o

(4)装置in中搅拌的目的是o

⑸上述炭置按气流由左至右各接口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⑹装置连接好后,将装置in水浴加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冷却析出高碘酸钾晶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

产品。

①写出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②洗涤时,与选用热水相比,选用冷水洗涤晶体的优点是O

③上述制备的产品中含少量的KIO3,其他杂质忽略,现称取ag该产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用醋酸酸化的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然后用LOmoll-i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

积为bL«

已知:KIO3+5KI+6cH3coOH===3L+6CH3coOK+3H2。

KIO4+7KI+8CH3COOH===4l2+8CH3COOK+4H2O

L+2Na2s2O3===2NaI+N2sM

则该产品中KIO4的百分含量是(Mr(KIO3)=214,Mr(KIO4)=230,列出计算式)。

26、(10分)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胱(N2H4H20)O

已知:N2H432。高温易分解,易氧化

制备原理:CO(NH2)2+2NaOH+NaClO=Na2cCh+NzHrHz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填标号)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D.玻璃棒

⑵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o

(实验二)制取水合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储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微分。

(3)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填标号)。

A.CO(NH2)2溶液B.NaOH和NaCK)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o蒸储时需要减压,原因是O

(实验三)测定微分中肿含量。

(4)水合肺具有还原性,可以生成氮气。测定水合肿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储分5.000g,加入适量NaHCCh固体(保证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配制1000mL溶液。

b.移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水,摇匀。

c.用0.2000mol/L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⑸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___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水合朋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⑹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8.20mL,储分中水合朋(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27、(12分)(13分)硫酸铜晶体(CUSOT5H2。)是铜盐中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电镀、饲料添加剂、

催化剂、石油、选矿、油漆等行业。

I.采用孔雀石[主要成分CuCOyCu(OH)2]、硫酸(70%)、氨水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

操作2r

硫酸铜晶体

(1)预处理时要用破碎机将孔雀石破碎成粒子直径<1mm,破碎的目的是=

(2)已知氨浸时发生的反应为CuCOrCu(OH)2+8NH3・H2O^=[Cu(NH3)4]2(OH)2co3+8H2O,蒸氨时得到的固体呈

黑色,请写出蒸氨时的反应方程式:o

(3)蒸氨出来的气体有污染,需要净化处理,下图装置中合适的为(填标号);经吸收净化所得的溶液用

途是(任写一条)。

(4)操作2为一系列的操作,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洗涤、等操作得到硫酸铜晶体。

II.采用金属铜单质制备硫酸铜晶体

(5)教材中用金属铜单质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虽然生产工艺简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采用,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6)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CU+CUC12^=2CUC1,4CUCI+O2+2H2O:^=2[CU(OH)2-CUCI2],

[CU(OH)2-CUC12]+H2SO4^=CUSO4+CUC12+2H2Oo现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

向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铜溶液,利用二连球鼓入空气,将铜溶解,当三颈烧瓶中呈乳状浑浊液时,滴加浓

硫酸。

①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②装置中加入CuCL的作用是;最后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硫酸铜晶体的原因为

③若开始时加入ag铜粉,含氯化铜溶质的氯化铜溶液,最后制得cgCuSOr5H2O,假设整个过程中杂质不参与

反应且不结晶,每步反应都进行得比较完全,则原铜粉的纯度为。

28、(14分)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态铭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其单电子数目为o

(2)Cr(NH3)3F3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已知Cr(NH3)3F3中Cr的配位数为6,Cr的配位原子是,

NH3与CN+成键后,N的杂化类型为o

(4)Cr(NH3)3F3固体易升华,其熔沸点均较NaCl低很多,其原因是。

⑸将Cr(NH3)3F3在充足氧气中灼烧有503生成,从CnCh晶体中取出的具有重复性的六棱柱结构如图所示,已知

52。3的摩尔质量为Mg/mol,晶体的密度为pg/cm3,六棱柱的体积为VcnA六棱柱结构内部的小白球代表(填

“倍离子”或“氧离子”)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_______mol」(用含M,V,p的代数式表示)。

29、(10分)钻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生命科技等行业有重要应用。

(1)C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的第四电离能比Fe的第四电离能要小得多,原因是

(2)Co2+、C03+都能与CN一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CN一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HCN分子中含

有◎键的数目为=

(3)用KCN处理含Ct?+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Co(CN)6]

心,该配离子是一种相当强的还原剂,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Co(CN)6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金属钻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是。有学者从钻晶体中取出非常规的“六棱柱”晶胞,结构

如图所示,该晶胞中原子个数为,该晶胞的边长为arnn,高为cnm,该晶体的密度为_g・cm-3(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列出代数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根据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为C元素,Z为S元素,W为C1元素,T为Ge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及物

质的性质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1元素,T为Ge元素,

A.Y的氢化物分别是H2O、H2O2,H2O、H2O2常温下都呈液态,X的氢化物为煌,煌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沸点差

别很大,故Y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A项错误;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硫酸或亚硫酸,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次氯酸、氯酸或高氯酸等,因此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不一定比W的弱,若HC1O属于弱酸,H2s04属于强酸,B项错误;

C.SO2、CC14的化学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而Na2s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项错误;

D.Ge与C同族,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存在GeS2和GeCk,D项正确;

答案选D。

2、D

【解析】

./()\在H+条件下先水解生成HOCH2cH2OH,乙二醇再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乙二醇,其结构简式为

H?OCH;CH;-OH;

A.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先发生水解反,再发生缩聚反应制得聚乙二醇,故A错误;

B.聚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K>CH?CH”:OH,故B错误;

C.聚乙二醇的链节为OCH2cH2,则聚合度n=竺”二电的0,故C错误;

44

D.聚乙二醇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则能保持肠道水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A

【解析】

A.二者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C)2=2Na2co3+O2,当有2moi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一共转移2moi电子,因此

224L

当有---:------=0.1mol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时,转移0.Imol电子,A项正确;

22.4L/mol

12g6,48

B.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算出其1个原子内有8个中子,故一共有,mol

14g/mol77

中子,B项错误;

C.pH=2的溶液中c(H+)=l(y2mol/L,根据n=c-V算出H*的物质的量为ICT2mol,C项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2。6,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二者的最简式不一样,因此无法计算,D项错误;

答案选A。

4、C

【解析】

A.氨气遇到HC1气体后生成氯化钱,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发生化合反应使溶液的红色褪去,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

不符合题意;

c.C12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L,L使淀粉变蓝,故C符合题意;

D.焰色反应与电子的跃迁有关,为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o

5、B

【解析】

由图可知,CO的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且平衡时c(CO)=0.25mol/L,c(CH3OH)=0.75mol/L,转化的

c(CO)=0.75mol/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CO+2H2UCH3OH,3min时浓度仍在变化,浓度不变时为平衡状态,

且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

A.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反应为CO+2H2UCH3OH,故A正确;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浓度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B错误;

―一土0.75mol/L,人—

C.反应至10分钟,0(CO)=-----------------=0.075mol/(L«min),故C正确;

lOmin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K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6、A

【解析】

A.石油分播主要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煤干储发生化学变化可得到苯和甲苯,煤焦油分储可获得苯、甲苯

等有机物,故A错误;

B.由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纶又叫做合成纤维,利用石油、天然气、煤

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得单体经过特殊条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如:氯纶:nCH、=CHCl

;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成:

正C=C引卷剂♦十端-C十;合成橡胶是由不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而成的品种多样的高分子化

COOCHaCOOCH3

合物,单体有丁二烯、苯乙烯、丙烯盾、异丁烯、氯丁二烯等多种,故B正确;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的每个节点和顶点为C,根据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连接四个键,与碳原子相连

的其他键用氢补充。六个碳的最长链作为主链,其余五个甲基、两个乙基做支链,主链编号时以相同取代基位数之和

最,因此该有机物为2,2,4,4,5—五甲基一3,3—二乙基己烷,故C正确;

D.碳原子数W6的链状单烯愚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燃有CH2=CH2;CH3CH=CHCH3;

CH3cH2cH=CHCH2cH3;(CH3)2cH=CH(CH3)2(不考虑顺反异构),共4种,故D正确;

答案选A。

7、D

【解析】

根据图知,酸溶液的pH=3,则c(H+)<0.Imol/L,说明HA是弱酸;碱溶液的pH=U,c(OJT)<0.lmol/L,则BOH

是弱碱,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图可知0.Imol/LHA溶液的pH=3,根据HAWJT+A-可知Ka=l(T3xIO^/O.上山七,A错误;

B、b点是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B+)=C(A-)>C(H+)=C(OIT),B错误;

C、a-b是酸过量和b-c是碱过量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受抑制,b点是弱酸弱碱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

D、c点时,c(A-)/[c(O!T)-c(HA)]=l/Kh,水解平衡常数Kh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R,增大,1/Kh减小,所以

c(A-)/[c(OH-)-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正确;

答案选D。

8、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生成物为两种无毒物质,再结合反应历程可知,生成物为:N2和H2O,反应物为:NH3和NO和NO2,

催化剂

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NH3+NO+NO2----------2N2+3H2O

【详解】

A.NO2和NH4+反应生成KNH4)2(NO2)]2+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催化剂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O+NO2----------2N2+3H2O,B正确;

C.结合B可知,X是N2和H2O,C错误;

D.由反应历程可知,[(NH。(HNO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D错误。

答案选B。

9^B

【解析】

X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X为F元素,短周期中,Y的周期序数是其族序数的3倍,则Y是Na元素,W与X同

周期、与Y同主族,则W为Li元素,W的核外电子总数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则Z的最外层为5个电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Z为P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W为Li元素,Y是Na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Li<Na,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碱性:W<Y,故A错误;

B.X为F元素,Z为P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X>Z,则最简单气态氢化

物的稳定性:X>z,故B正确;

c.Y是Na元素,Y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即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W为Li元素,X为F元素,Y是Na元素,Li+只有一个电子层,F-和Na+有两个电子层,则Li+半径最小,F和

N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F・半径〉Na+,最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W<Y<X,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解析】

2+

试题分析: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的离子反应为Cu+2H+H2t+Cu,故A正确;B、NaOH溶液与足量

的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a2+=CaCO31+H2。,故B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FeB。和CL

在溶液中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漠离子一半被氧化,离子反应为

2Fe2++2Br+2C12=2Fe3++Br2+4Cl,故C正确;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为

+2

2NH3«H2O+SO2=2NH4+SO3+H2O,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

应中遵循电子守恒,选项B中量少的完全反应,选项C中等物质的量的FeB。和CL在溶液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

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澳离子一半被氧化。

11、C

【解析】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即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丙>丁>戊,故A错误;

B、若丙为Na,丁为Mg,则戊为AL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氢氧化物的碱性:丙>丁>戊,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即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故D错误;

答案选C。

12、B

【解析】

A.加热煮沸时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依然相等,溶液仍然呈中性,故A错误;

B.向水中加入明矶,铝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电离后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c(H+)>c(OH),故B

正确;

C.向水中加NaHSCh固体,硫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中的c(H+)>c(OH),

但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C错误;

D.向水中加入NaHCCh,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的c(H+)<c(OH),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o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注意酸或碱能抑制水电离,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

13、B

【解析】

主族元素Q、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则Z为S元

素,化合物Y2Q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普遍用在卫星和导弹的姿态控制上,则该化合物为N2H4,Y为N元素,Q为H

元素,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则W为K元素,X与Y相邻,则X为C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以上分析知,Q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S元素,W为K元素,

A.X为C元素,Z为S元素,C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S元素的的单质有单斜硫和斜方硫等,则C和S的单

质均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

B.Q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S元素,Q、Y和Z三种元素还可以形成钱盐,如(NHO2S、NH4HS,均属于离子

化合物,B项错误;

C.Q为H元素,W为K元素,Q和W形成的化合物为KH,溶于水发生反应KH+H2O=KOH+H2T,则生成KOH

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

D.WZXY为KSCN,KSCN溶液常用于Fe3+的检验,D项正确;

答案选B。

14、B

【解析】

Fe2(SO4)3溶液与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为:2Fe3++2r=2Fe2++L,由反应可知,①Vi=lmL,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②VKlmL,说明硫酸铁不足;如果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3SCN-=Fe(SCN)3,从而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具有一定限度,故合理选项是B。

15、C

【解析】

A.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且镒离子可作催化剂,则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2。4是还原剂,产物MnSO4能

起自催化作用,故A正确;

B.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实验②褪色比①快,是因为MnSO4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高镒酸钾可氧化氯离子,则实验③褪色比①快,与催化作用无关,故C错误;

D.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则用lmL0.2M的H2c2O4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故D正确;

故选C。

16、C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Q溶液与FeCb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可知Q溶液中含有SCN-;Q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会生

成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知该气体为NH3,则Q溶液中含有NH4+。由此可推断出Q为NH4SCN。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可知X为氢元素,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R为硫元素。

【详解】

A.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C>N,H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最小,故三者原

子半径大小关系为:C>N>H,A项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规律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故HNO3的酸性

比H2cCh强,B项正确;

C.C、H组成的煌类化合物中,常温下苯等烧类呈液态,C项错误;

D.C3N4类似于Si3N4,同属于原子晶体,是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答案选C。

17、C

【解析】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1十;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储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这

是工业上生产氮气的方法,Z的原子序数大于X、Y,且不能形成双原子,X、Y、Z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个,

所以Z只能是稀有气体Ne,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则W是H。

【详解】

A.X为C,Y为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Z为Ne,原子半径测定依据

不同,一般不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A错误;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B错误;

C.W与Y可形成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

D.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和H可形成多种煌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烧在常

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可能高于W与Y形成的化合物,D错误;

答案选C。

18、D

【解析】

根据原子晶体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的性质判断,晶体硅、金刚石和二氧化硅等是常见的原子晶体。

【详解】

A、房;属于分子晶体,选项A不选;

B、食盐为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选项B不选;

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选项C不选;

D、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选项D选;

答案选D。

19、B

【解析】

A.在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中也含H原子,而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4.6g乙醇,物质的

量为O.lmoL含0.6NA个H原子,水5.4g,物质的量为0.3mol,含H原子为0.6NA个,故共含H原子为1.2NA个,故

A正确;

B.白磷分子中含6条共价键,而甲烷中含4条共价键,因此相同数目的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之比为3:2,故B

错误;

c.pH=13的M(OH)2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O.lmol/L,因此1L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个数为O.INA个,故C正确;

D.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若与铜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氮,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但是由于铜足量,浓硝

酸随着反应的进行,后来变成了稀硝酸,生成了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增加,所以0.4mol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

移的电子数大于0.2moL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减小,难点为A,要注意水分子中也含有H原子。

20、B

【解析】

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吸收能量,故A错误;

B.根据图示,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婚变,故C错误;

D.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键能=熔变,CCh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Ch(g)AH=1598x2-

1072x2-496=+556kJ/mol,故D错误。

21、B

【解析】

A选项,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所以钮原子质量数为89,胡A正确;

B选项,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一质子数=89—39=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39=11,故B

错误;

C选项,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所以核外有39个电子,故C正确;

D选项,*Y与北Y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为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22、B

【解析】

A.铁和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均发生钝化,A错误;B.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铝能和强酸、强碱反应,金属铝与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了偏铝酸钠和氢气,B正确;C.两者均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错误;D.两者均可以在氧气中

燃烧,D错误。故选择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竣基、氯原子加成反应G0H16O2+2NaOH+NaCl+2H2O

OH

CH3-C-CHj

HCOO-/"VCH3

CH3

OH

COOC2H5

l)CH3MgBr(足蚩ICH3-C-CH3浓ESOg.型维

62)H-/HzO6---------------CHS△

CHs

-耳一CH1七

6

【解析】

9H3

A的分子式为C7H8,结合B的结构,应是与CO发生加成反应,可知A为rA.对比B与C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

C的分子式,可知B中醛基氧化为较基得到C,C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