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生物学试题(A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需将原填涂
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铅笔,确定后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使CO?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下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
是()
A.焚烧秸秆B.退耕还林C.烧煤供暧D.过度包装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在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以
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
【详解】AC、焚烧秸秆、烧煤供暖都会增加废气的排放,加重大气污染,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
现“碳中和",AC错误;
B、退耕还林可以保护森林,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正确:
D、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过度包装会导致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增加温室
气体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D错误。
故选B»
2.温州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能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种群特征是
()
A.年龄结构B.死亡率C.出生率D.性别比例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可以
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A正确;
BC、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BC错误;
D、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D错误。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犀牛的角,由毛状角质纤维组成,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无骨质成分,为犀科动物所特有。犀牛角内部空心,
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其自卫和进攻的有力武器。
3.下列关于角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角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0、N
B.高温可改变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变性
C.构成角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
D.角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胭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犀牛角锋利的原因是()
A.犀牛角朝着利于生存的方向发生定向变异B.由于犀牛的角经常使用,所以变得锋利
C.角锋利的犀牛个体易被保留并繁衍出后代D.人工选择是造成犀牛角锋利的唯一动力
【答案】3.B4.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再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
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
不同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
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
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3题详解】
A、角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0、N,血红蛋白还含有铁元素,A错误;
B、高温可破坏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变性,B正确;
C、构成角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非氢键,C错误;
D、角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胭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A、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犀牛的角经常使用,变得锋利,这是拉马克的观点,B错误;
C、角锋利的犀牛个体自卫和进攻能力比较强,易被保留并繁衍出后代,这是达尔文的观点,C正确;
D、人工选择是造成犀牛角锋利的唯一动力,不是达尔文的观点,D错误。
故选C。
5.稻一鱼共生系统是在稻田中养鱼,鱼能吃掉部分害虫,鱼粪又能肥田,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农业模式可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系统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C.稻田中水稻、鱼、害虫和杂草组成生物群落D.鱼粪可以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的程度。具体来说,它是以“营养级”
为单位的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比例。通常情况下,这个比例大约在10%到20%之间。能量利
用效率则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流入人体或其他特定生物体中的能量与进入该系统或生物体的总能量之
比的比值。
【详解】A、该生态农业模式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A正确;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系统能量利用率更高,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改变,B错误;
C、稻田中水稻、鱼、害虫和杂草没有包括该地区所有的生物,不能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鱼粪可以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D错
误。
故选A。
6.图中a、b、c、d表示人体的部分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c
C.d可以表示肌肉细胞的细胞内液D.淋巴管堵塞会导致b的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a、b、c、d表示人体的部分体液,其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
【详解】A、a是血浆,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b(组织液),A错误;
B、静脉注射药物时先进入的是a血浆,肌肉注射药物时先进入的是b组织液,B错误;
C、肌肉细胞应该在b组织液中,d可以表示血浆中的红细胞内液,C错误;
D、b组织液会流向c淋巴液,淋巴管堵塞,组织液运不过去,从而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7.动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各种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
B,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在调节果实脱落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C.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D.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拮抗作用"在生理学中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功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的降糖效应和胰高血
糖素的升糖效应;甲状旁腺素的升血钙效应和降钙素的降血钙效应,都可以称之为拮抗作用。
【详解】A、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表现为拮
抗作用,A正确;
B、细胞分裂素减少了果实脱落,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B错误;
C、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协同作用,C错误;
D、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表现为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Ao
8.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圈养大熊猫375只,野生大熊猫1864只,栖息地258万〜349
万公顷。但由于栖息地的破碎化,大熊猫的生存还是存在很大威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碎片化不利于大熊猫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建立繁育保护中心属于迁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C.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物种丰富度增加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可能发生变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基因库是指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所有个体的所有基因,突变、选择等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
变。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是物种组成的衡量指标。
【详解】A、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种群个体间交配产生后代,栖息地碎片化使种群个体间进行交配带来不便,
不利于大熊猫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指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两种,就地保护即在该生物所生存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而迁地保护即异地保护是使该生物迁移离开栖息地进入保护中心,B正确;
C、大熊猫本来就属于栖息地具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C
错误;
D、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
群基因库可能发生变动,D正确。
故选C。
9.胭酶是科学家首次提取到的酶结晶,能催化尿素水解。研究人员测定pH对植物刀豆胭酶和海洋细菌胭
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遂
4□植物刀豆服酶
■
席■海洋细菌服酶
(
)东
7.88.28.69.0pH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胭酶的相对活性
B.麻酶为尿素分子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快尿素的水解速率
C.据图分析,碱性条件下海洋细菌服酶相对活性高于植物刀豆服酶
D.探究海洋细菌服酶的最适pH,可在pH8.2〜9.0之间缩小梯度进行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
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
应速率减慢。
【详解】A、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版酶的种类,因变量为服酶的相对活性,A错误;
B、胭酶催化尿素水解,加快尿素的水解速率的机理是降低化学的活化能,B错误;
C、分析图示可知,在pH大于7.8时,海洋细菌胭酶活性大于刀豆的胭酶活性,但在pH=7.4时,海洋细菌
胭醒活性小于刀豆的眼酶活性,在pH=7.8时,海洋细菌版酶活性等于刀豆的胭酶活性,因此碱性条件下海
洋细菌胭酶相对活性不一定高于植物刀豆版酶,C错误;
D、据图可知,海洋细菌服酶的最适pH在8.6左右,可在pH8.2〜9.0之间缩小梯度进行实验,D正确。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是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并注意休息、营养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10.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与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ATP的场所存在差异
B.该菌的细胞壁可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
C.该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利于代谢的进行
D.该菌细胞内有DNA和RNA,D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
11.下列关于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主动免疫
B.给肺结核病人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属于被动免疫
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与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D.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后,消灭该菌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
【答案】10.A11.B
【解析】
【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
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
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
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
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
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
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
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10题详解】
A、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
粒体,二者进行呼吸的场所有差异,A正确;
B、结核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结核杆菌的细胞壁不能
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B错误;
C、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
D、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RNA不是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II题详解】
A、接种疫苗是主动免疫,A正确;
B、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注射抗生素不是被动
免疫,注射血清才是被动免疫,B错误;
C、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的刺激,也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刺激,C正确;
D、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后,先进行细胞免疫,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再进行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B。
1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人体内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引起。基因型杂合的个体不会表现出
明显的贫血症状,但这对于寄生在其成熟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却是致死的,疟疾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下
列叙述簿送的是()
A.该实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B.疟原虫利用自身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杂合子个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疟原虫的危害
D.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间接影响生物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
的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型杂合的个体可以减轻疟原虫的危害,对人体有利,由此可知基因突变
的有害性是相对的,A正确;
B、疟原虫具有细胞结构,可以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
C、基因型杂合的个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贫血症状,但这对于寄生在其成熟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却是致死的,
这说明杂合子可以减轻疟原虫的危害,C正确;
D、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影响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D。
13.大鼠育幼过程中,如果母鼠频繁遭受打扰,母性行为低,会导致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
高,使子鼠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高于正常值。下列叙述第族的是()
A.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其碱基序列
B.该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C.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可能与负反馈调节有关
D.该基因甲基化会使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详解】A、该基因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不改变其碱基序列,但基因表达和表型会发生可遗传变
化,A正确;
B、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都属于表观遗传,该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B正
确;
CD、据题意可知,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使子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降低,糖皮
质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会通过反馈调节使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C正确,D错误。
故选D。
14.人体apo-B基因在肝细胞与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别由4563、2153个氨基酸组成,其原因是
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该基因表达产物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下列叙述第送的是()
A.脱氨酶能识别并结合mRNA
B.脱氨酶的作用导致该基因发生了突变
C.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D.mRNA上碱基C转变成U后,终止密码子可能提早出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1、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
胞的DNA)。
2、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甘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
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
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3、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
生物的性状。
【详解】A、脱氨酶将apo-B基因表达产物mRNA上碱基进行替换,因此脱氨酶可以识别结合mRNA,A
正确;
B、根据题干,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没有改变apo-B基因,B错误;
C、根据题干,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不同,由此可知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可以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正确;
D、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基因表达产物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导致氨基酸数量少于
肝细胞,由此可以推测可能是终止密码子提前,翻译结束提前,D正确。
故选B。
1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甲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
叫能够减轻Graves病症状,下列叙述簿送的是()
d抗体
b激素受体
A.Graves病是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的
B.患者血液中b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C.d抗体与b激素受体结合后,能起到与b激素相似的作用
D.|3|1能减轻Graves病症状可能与,3|1破坏甲状腺细胞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
节。
【详解】A、d抗体和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甲状腺激素,造成甲亢,该病属于
自身免疫病(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系
统过度反应导致的,A正确;
B、b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属于促甲状腺激素,患者甲亢,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
C、d抗体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b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相似,C正确;
D、放射性物质⑶I可以破坏甲状腺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以减轻症状,因此⑶I能减轻Graves
病症状可能与⑶I破坏甲状腺细胞有关,D正确。
故选B。
16.生态学家向面积相近的甲、乙两座孤岛分别引入相同数量的田鼠。经多年调查统计,甲、乙两孤岛的田
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争
既
潜
*
、
->
A.乙中种群h时的增长速率小于t2时
B.甲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和乙竞争处于劣势
C.乙孤岛田鼠种群在t2〜t3间的环境容纳量小于m
D.t2时乙岛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变缓,说明其出生率小于其死亡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S形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的增长
率在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可见虫害的防治应在K/2点之前;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率在减小,
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
【详解】A、图中显示,乙种群在t2之前呈现S形增长,t2是达到K值,增长速率为0,h为K/2,增长速
率最大,因此乙中种群L时的增长率大于t2时,A错误;
B、甲、乙分别是两座孤岛,因此甲中的田鼠和乙中的田鼠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竞争,B错误;
C、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环境条件长时间所能维持种群的最大数量,乙孤岛田鼠种群在t2〜t3间数量有所将下
降,环境容纳量小于m,C正确;
D、t2时乙岛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变缓,也是在增长,说明其出生率大于其死亡率,D错误。
故选C。
17.有丝分裂前期,细胞质微管解聚,解聚产物用于组装纺锤体微管。红豆杉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紫杉醇
可阻碍微管解聚,从而阻碍了癌细胞的分裂直至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加倍不是同步的
B.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现象,即使细胞堆积成群,仍能持续分裂
C.紫杉醇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内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周期缩短
D.紫杉醇还可能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扩散
【答案】C
【解析】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A、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加倍不是同步的,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后期,核
DNA数加倍发生在间期,A正确;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没有接触抑制现象,即使细胞堆积成群,仍能持续分裂,B正确;
C、紫杉醇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内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周期停留在分裂前期,C错误;
D、题干中红豆杉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紫杉醇可阻碍微管解聚,从而阻碍了癌细胞的分裂直至死亡,因此
紫杉醇还可能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扩散,D正确。
故选C。
18.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2,4-D对银杏插枝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
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
2,4-D溶液的浓度(mol/L)10s10710-61050
生根数平均值(条)5.46.811.38.73.2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银杏插枝上芽的数量是无关变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C.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高浓度2,4—D溶液抑制插枝生根的结论
D.若不设e组,通过a〜d组相互对照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表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是生根平均值.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
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从生根数可知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没有体现
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并且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
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详解】A、银杏插枝上芽的数量是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
B、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B错误;
C、表中可以看出,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随2,4-D浓度增大,生根的平均值增大,说明一定
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表中没有浓度能体现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C正确;
D、e是对照组,没有e组不能得出本实验的相同的实验结论,D错误。
故选C。
19.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接在a、b处膜外侧,表2
两电极分别接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处给予适宜刺激,其中一个电表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1能测定静息电位的大小B,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乙图峰值增加
C.表2记录得到的是乙图所示的变化曲线D.刺激c处,能验证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
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表现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受到刺激后,
由于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区和未兴奋区形成电位差,进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
奋。
【详解】A、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静息时膜电位为0,测静息电位应该是一个接头在膜外,一
个接头在膜内,应该是表2,A错误;
B、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与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有关,与刺激强度无关,刺激强度只能决定动作电位能
否产生,因此,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乙图峰值不会增加,B错误;
C、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当刺激c点时,表1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可记录得到乙图所
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C错误;
D、刺激c处,表1和表2都会发生偏转,由此可知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验证神经冲动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D正确。
故选D。
20.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某细胞分裂时期的示意图,①②代表染色体,不考虑图示
以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叙述第送的是()
A.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基因型为Abb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C.该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D.①②组成1个染色体组,含1套完整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由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含有A基因,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AB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
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含有A
基因,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说明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
一细胞基因型为Abb,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B正确,
C错误;
D、该图中①②是2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1个染色体组,含1套完整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Co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某城市人工湖受到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污染,科研人员用芦苇、凤眼莲、轮藻、鱼、浮游动物、
细菌、真菌等生物构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根部细胞的分泌物抑制小球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该分泌物属于信息。当地农
户因地制宜创作芦苇画,点缀美丽乡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人工湿地从中心处到近岸处依次生长着金鱼藻、浮萍和芦苇等生物,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湿地
中能分解污水有机物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向水体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原因是。
(3)流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另一部分
用于。下图为该人工湿地局部食物网,据图分析就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同化的能量。
若就鱼从植物和浮游动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为5:1,则流入雏鱼的能量每增加IkJ,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
量为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若含难降解的有毒物质的污水大量排入该生态系统,则
白鹭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最大,该现象称为o
/螺蝴一"青鱼、白鹭
、浮游动物.
【答案】(I)①.化学②.直接
(2)①.水平②.次生③.分解者④.促进细菌、真菌的有氧呼吸,加快有机物的分解
(3)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能量②.自身生长、发育、繁殖③.植物
和浮游动物④.25⑤.生物富集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
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小问1详解】
化学信息是指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芦苇根部细胞的分泌物抑制小球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和
繁殖,该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创作芦苇画,点缀美丽乡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
价值。
【小问2详解】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人工湿地从中心处到近岸
处依次生长着金鱼藻、浮萍和芦苇等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
的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
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湿地中能分解污水有机物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向水体
中通入空气能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原因是促进细菌、真菌的有氧呼吸,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小问3详解】
该人工湿地受到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污染,因此流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所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下图为该人工湿地局部食物网,据图分析鲤鱼粪便中的能量不是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是属
于上一营养级(植物和浮游动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若鲤鱼从植物和浮游动物中同化的能量比例
为5:1,则流入鲤鱼的能量每增加IkJ,需要消耗植物同化的能量为5/6+10%+l/6+10%+10%=25kJ。若含难
降解的有毒物质的污水大量排入该生态系统,则白鹭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最大,该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22,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一项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水稻是一种盐敏感型作物,盐碱胁迫会抑
制水稻的生长。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程度盐碱胁迫下水稻抽穗期光合生理的响应,结果如下表所示。
叶绿素含量()
处mg/g
净光合速率[pmol/(m2,s)]气孔导度[jimol/(m2・s)]胞间CO?浓度(gL/L)
理
叶绿素a叶绿素b
对
2.520.2436.111495.16303.55
照
轻
2.380.2126.491242.28307.40
度
中
1.800.1524.001069.34310.98
度
重
1.480.1218.941025.03317.62
度
请分析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可用提取光合色素后,在光照射下测定吸光率,然后
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不同程度的盐碱胁迫都使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盐碱胁迫使水稻中的Mg含量下降,导
致,从而影响光能的0经显微观察发现,盐碱胁迫会使叶绿体基粒形态膨胀弯曲等,
该结构变化使光反应产物减少,直接影响碳反应中的过程。
(3)重度盐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引起它下降的因素为(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理
由是。盐碱胁迫条件下,叶片等部位合成的含量上升,该激素可能诱导气孔关闭。
(4)培育耐盐碱水稻需研究植物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特性。下列哪几项属于水稻对高盐环境适应的特性?
A.细胞膜上离子转运蛋白减少
B.能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盐离子至液泡中
C.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
D.细胞内产生一类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蛋白质
【答案】22.①.无水乙醇②.可见
23.①.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Mg含量下降,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②.捕获和利用③.
NADPH和ATP④.C3化合物还原
24.①.非气孔②.重度盐胁迫下,气孔导度虽然臧小,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反而增大③.脱
落酸25.BC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在高盐胁迫下,细胞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而细胞液中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
含量升高,提高细胞液的浓度,促进细胞吸收水分,应对高盐环境。
【小问1详解】
在光合色素分离和提取时,根据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由于光合色素
能利用的都是可见光,因此可以在可见光照射下测定吸光率,然后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小问2详解】
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Mg含量下降,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光能的捕获和利用。光合作
用时,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参与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因此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
ATP减少,直接影响碳反应中的C3化合物还原过程。
【小问3详解】
重度盐胁迫下,气孔导度虽然减小,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反而增大,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是由于气孔因
素导致的。盐碱胁迫条件下,叶片等部位合成的脱落酸含量上升,该激素可能诱导气孔关闭。
【小问4详解】
A、植物能适应高盐环境,说明在高盐环境下,仍能从外界吸收离子,其细胞膜上离子转运蛋白增加,A错
误;
B、高盐环境下的植物能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盐离子至液泡中,进而使其细胞液浓度增大,会增加对水分
的吸收,B正确:
C、植物能适应高盐环境,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进而使其细胞液浓度增大以进一步适应高
盐环境,会增加对水分的吸收,C正确;
D、高盐植物能适应环境,说明其细胞内可产生一类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蛋白,调节对外界水分的吸收,以
适应高盐环境,D正确。
故选BCDo
23.果蝇的正常翅和短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上述两
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正常翅红眼雌、雄果蝇进行随机交配,其子代表型及比例如下
表。
F,正常翅红眼短翅红眼正常翅白眼短翅白眼
雄果蝇1/41/121/81/24
雌果蝇3/81/8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型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
的理由是。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o
(3)Fi中纯合正常翅红眼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若让R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2中正常翅红
眼雌果蝇个体比例为O
(4)现有一只纯合正常翅果蝇与一只短翅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短翅雄果蝇,不考虑表观遗传,其变
异类型可能为(写出两点即可);将该短翅雄果蝇与纯合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填
“可以”或“不可以”)区分上述变异类型,其原因是。
(5)请用遗传图解表示F2中杂合的短翅红眼雌果蝇与短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答案】23.①.遵循②.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两
对基因独立遗传
24.①.AaXBXB和AaXBXb②.AX13:aXB:AXb:aXb=2:2:1:1
25.①.1/12②.17/48
26.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含A的染色体丢失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都可)、环境因素影响②.
不可以③.不管是哪种变异类型,后代都是正常翅
短翅红眼?短翅白眼&
PaaXBXbxaaXbY
aaXBXbaaXbXbaaXBYaaXbY
短翅短翅短翅短翅
红眼?白眼早红眼3白眼&
1:1:1:1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Fi雄果蝇中正常:短翅=3:1,红眼:白眼=2:1,R雌果蝇中正常:短翅=3:I,
且全为红眼,不同性别中眼色的比例不一致,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
染色体上,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不同性别中翅型的比例一致,说明翅型的遗传与
性别无关,即控制翅型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Fi雄果蝇中正常:短翅=3:1,红眼:白眼=2:1,B雌果蝇中正常:短翅=3:1,且全为红眼,不同性别中
眼色的比例不一致,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说明控制眼色
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不同性别中翅型的比例一致,说明翅型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即控制翅型的
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型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R雄果蝇中正常:短翅=3:1,Fi雌果蝇中正常:短翅=3:1,且控制翅型(A/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说
明控制翅型的基因型为AaxAa;R雄果蝇中红眼:白眼=2:1,雌果蝇全为红眼,即亲代雌果蝇产生X15:
Xb=2:1,由此推测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l:2,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由此可知,
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13和AaXBXb=l:2,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X13:aXB:
AXb:aXb=2:2:1:lo
【小问3详解】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AX13:aXB:AY:aY=l:1:1:1,R中纯
合正常翅红眼雌果蝇(AAXBXB)所占的比例为2/6x1/4=1/12。R个体中关于翅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aa=l:2: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l:1,B雌性个体中关于眼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2: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B:Xb=5:1,Fi雄性个体中关于眼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Y:XbY=2:
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XB:xb:Y=2:1:3,若让Fl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2中正常翅红眼雌果蝇
个体(A_XBX-)比例为(l-l/2xl/2)x(5/6x1/2+1/6x276)=17/48。
【小问4详解】
现有一只纯合正常翅果蝇(AA)与一只短翅果蝇(aa)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短翅(aa或aO)雄果蝇,其
变异类型可能为基因突变(A突变为a)、染色体畸变(含A的染色体丢失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都可)、环
境因素影响等。将该短翅雄果蝇与纯合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不管是哪种变异类型,后代都是正常翅,因
此不能区分变异类型。
【小问5详解】
正常为显性性状,短翅为隐性性状,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因此F2中杂合的短翅红眼雌果蝇
(aaXBXb)与短翅白眼雄果蝇(aaXbY)杂交,得到子代的遗传图解为:
短翅红眼早短翅白眼&
PaaXBXbxaaXbY
短翅短翅短翅短翅
红眼?白眼早红眼&白眼&
1:1:11
24.人体在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这是机体自我保护机制,需要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在参加冰桶挑战时,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冰水刺激人体皮肤中的产生兴奋,兴奋以
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皮肤血管,使其收缩,从而降低
,使皮肤散热量减少。
(2)某人不小心被刻刀割破手指,神经系统会迅速将信号传到大脑皮层的,产生痛觉,从而让
人意识到身体受到损伤,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痛觉的产生过程(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
另外,该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还会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从而促进垂体分
泌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属于
__________调节。
(3)某人走路时左脚不小心踩到钉子,足部皮肤受到刺激引起左腿屈曲(屈肌反射),这样可使人避开伤
害性刺激,该反射属于反射,(填“需要”或“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在屈肌反
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填“单向”或“双向”)传导。足部皮肤破损后,病原体入侵,吞
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它的(填细胞器)降解病原体,且个体出现炎症反应,表明机体已经启动
了反应.此外,其抗原还会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为细胞,后者能分泌特异
性抗体。
【答案】24.①.冷觉感受器②.神经冲动##局部电流③.皮肤血流量
25.①.感觉中枢②.不能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④.分级
26.①.非条件②.需要③.单向④.溶酶体⑤.免疫⑥.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
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T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小问1详解】
当身体受到冰水刺激时,冰水刺激人体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
式沿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体温调节中枢处理,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皮肤血管,使其收缩,
从而降低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
【小问2详解】
某人不小心被刻刀割破手指,神经系统会迅速将信号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这一过程中,
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因此痛觉的产生过程不能称为反射。另外,该伤害性刺激产
生的信号还会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从而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轴实现的,属于分级调节。
【小问3详解】
某人走路时左脚不小心踩到钉子,足部皮肤受到刺激引起左腿屈曲(屈肌反射),这样可使人避开伤害性刺
激,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的参与,但不需要大脑皮层参
与。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但在屈肌反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