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富贵不能淫》知识
点检测题(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
一、理解背默题
1.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O
2.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o
3.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o
4.《富贵不能淫》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6.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
7.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
8.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的
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
蕤"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
子是:。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
12.《富贵不能淫》中,“”对塑造中华民族的
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品质的形成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二、词语解释题
1、居天下之广居居:。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
3、富贵不能淫淫:o
4、贫贱不能移移:o
5、威武不能屈屈:o
6、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0
7、子未学礼乎子:o
8、丈夫之冠也丈夫:□
9、戒之曰戒:o
10、必敬必戒戒:O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
12、得志得:o
三、翻译句子题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
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内容理解题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
"各指代什么?
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
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5、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7、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9、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1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n、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
义。
1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
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五、比较阅读题
(一)《富贵不能淫》与《清稗类钞》比较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
能淫》
【乙】韩旭亭年四十,弃儒冠①游四方。其语人曰:“天下事多
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故谦抑自居,虽仆夫、老媪,必接以温颜。
其子任封疆而旭亭朴素如故也。尝寄书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
菽粟②,颇足酿酒,笔墨足以代耕③,尽有余享。汝所获廉俸④,养
妻孥⑤犹有余毙,切勿贪分外财。"谨守父教,故始终以敬谨受仁宗
知遇。(选自《清稗类钞》)
[注]①儒冠(guan):儒生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官位。②菽粟(sh
usu):豆和小米。泛指粮食。③代耕:凭借……生存。④廉俸:
俸禄。⑤孥:儿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2)丈夫之冠也___冠:___o
(3)尝寄书云尝:―o
(4)颇足酿酒足:—。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⑵故谦抑自居,虽仆夫、老媪,必接以温颜。
3.根据你对【甲】文段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乙】文段
中的韩旭亭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二)《富贵不能淫》与《汉书・苏武传》比较阅读。
【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__(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单于)欲因此时降武①。律②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③。”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④之,武不动。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
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
与旃毛⑤并咽之,数日不死。(选自《汉书•苏武传》,
有删改)
[注]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
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坐:相连坐。一人犯法,株
连亲属一同治罪。④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旃毛:毡毛。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文中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诚:—o
(2)丈夫之冠也冠:___o
(3)贫贱不能移移:—□
(4)女为人臣子女:—o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3.【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展开辩论,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
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他们“";孟子认为他们的做法只是无
原则顺从的“二【乙】文中苏武斥责卫律","
的举动非大丈夫之所为。(用原文语句回答)
4.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说苏武能够称得上“大丈
夫”的理由。
(三)《富贵不能淫》与《南安军》比较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文天祥《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安居而天下熄熄:—0
(2)丈夫之冠也冠:。
(3)必敬必戒戒:o
⑷与民由之由:0
(5)城郭一时非郭:o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3.《南安军》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精神的诗句是
“II
__,O
4.《富贵不能淫》和《南安军》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两文
简要分析。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检测题
一、理解背默题
1.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
2.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处世态度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
3.孟子指出大丈夫的操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4.《富贵不能淫》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
5.《富贵不能淫》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一怒而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6.孟子指出公孙衍、张仪所奉行的所谓“妾妇之道”是:以顺为
正者。
7.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8.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
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
子是: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2.《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
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语解释题
1、居天下之广居居: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3、富贵不能淫淫:使……迷惑。
4、贫贱不能移移:使……改变(动摇)。
5、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
6、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判断动词。
7、子未学礼乎子:儿子。
8、丈夫之冠也丈夫: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戒之日戒:告诫
10、必敬必戒戒:形容词,谨慎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助动词,能够
12、得志得:动词,实现
三、翻译句子题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
熄。
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
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译: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译: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
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
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四、内容理解题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
各指代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炮。
4、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像公孙衍与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5、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
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
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
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
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
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
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
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答: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
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
姓幸福为理想。
9、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
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
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
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
个真正的大丈夫。
1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
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
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
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五、比较阅读题
(一)《富贵不能淫》与《清稗类钞》比较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
能淫》
【乙】韩旭亭年四十,弃儒冠①游四方。其语人曰:“天下事多
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故谦抑自居,虽仆夫、老媪,必接以温颜。
其子任封疆而旭亭朴素如故也。尝寄书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
菽粟②,颇足酿酒,笔墨足以代耕③,尽有余享。汝所获廉俸④,养
妻孥⑤犹有余毙,切勿贪分外财。"谨守父教,故始终以敬谨受仁宗
知遇。(选自《清稗类钞》)
[注]①儒冠(gudn):儒生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官位。②菽粟(sh
usu):豆和小米。泛指粮食。③代耕:凭借……生存。④廉俸:
俸禄。⑤孥:儿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2)丈夫之冠也___冠:___o
(3)尝寄书云尝:―o
(4)颇足酿酒足:—。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⑵故谦抑自居,虽仆夫、老媪,必接以温颜。
3.根据你对【甲】文段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乙】文段
中的韩旭亭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真正,确实(2)行冠礼(3)曾经(4)足够,充足
2.(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
天下太平。
(2)因此(他)以谦逊自居,即使是仆人、老妇,(也)一定用温和
的脸色来接待。
3.能称为“大丈夫【甲】文段提出“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乙】文段中韩旭亭为人谦逊,
四十岁放弃官位,并且告诫担任封疆大吏的儿子不要贪财,要廉洁奉
公的事迹印证了孟子“富贵不能淫"的观点,体现了“大丈夫之道”。
(有观点,有理由,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韩旭亭四十岁时,放弃官位游历四方。他告
诉别人说:“天下很多事(证明),没有骄傲自满的人(最终是)不失败
的。"因此(他)以谦逊自居,即使是仆人、老妇,(也)一定用温和的
脸色来接待。他的儿子担任封疆大吏,但韩旭亭仍像从前一样朴素。
(他)曾经给(他的儿子)写信说:“我今年秋天(的)收成很好,所种的
粮食,(用来)酿酒很充足,能凭借(撰写的)文章(所得的银钱)生存,
尽情享受不完。你所获得的俸禄,(除)养活妻子儿女(外)还有富余的
钱财,千万不要贪图另外的财富。”(他的儿子)谨慎遵守父亲的教诲,
所以(他)一生因(做事)严肃认真、谨慎(而)受到仁宗的赏识宠遇。
(二)《富贵不能淫》与《汉书・苏武传》比较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单于)欲因此时降武①。律②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③。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④之,武不动。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
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
与旃毛⑤并咽之,数日不死。(选自《汉书•苏武传》,
有删改)
[注]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
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坐:相连坐。一人犯法,株
连亲属一同治罪。④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旃毛:毡毛。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文中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诚:—o
(2)丈夫之冠也冠:__o
(3)贫贱不能移移:—□
(4)女为人臣子女:—o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3.【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展开辩论,景春认为公孙衍、张
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他们“”;孟子认为他们的做法只是
无原则顺从的“"。【乙】文中苏武斥责卫律“,”
的举动非大丈夫之所为。(用原文语句回答)
4.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说苏武能够称得上“大丈夫”
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真正,确实(2)行冠礼(3)使……改变、动摇(4)
同“汝",你
2.(1)这怎么能够称作大丈夫呢
(2)(单于)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
他喝的、吃的。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妾妇之道"。"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
4.①面对卫律的诡辩,苏武据理力争,面对生命的威胁无所畏惧;
②不被荣华富贵诱惑,面对同胞的劝降坚定立场,坚持道义;③面对饥
寒交迫的困境,顽强抵抗,不轻易屈服。(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乙】(单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长沙微型计算机买卖合同
- 2025股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
- 2025版的新昌县茶叶种植收购合同
- 民宿合资经营协议书范本
- 夫妻分居协议书范本(有子女)
- 车身广告出租合同
- 个人购房补贴借款协议书范本
- 2025美容仪器采购合同(律师版)
- 2025实训合同实训协议
- 2025项目管理类合同进度款确认操作
- 体检护士礼仪规范
- 2025-2030中国真空结晶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 2025年海南重点项目-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说环境描写的深度剖析:解锁文学世界的另一把钥匙(高中教材全册)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真题100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关于“地舒单抗”治疗骨质疏松的认识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地理试题(B卷) 含解析
- 2025年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