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附答案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附答案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附答案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附答案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历史试题(二模)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适合题意的答案。每题1分,计25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道:“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明太祖说:“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见其废除宰相的目的是A.提高效率B.控制军权C.强化皇权D.制约地方3.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吸收汉调,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以及其他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说明京剧 A.贴近生活B.政策鼓励C.题材广泛D.博采众长4.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搏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此材料评述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戊变法D.新文化运动5.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C.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6.纪录片《初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主要是指A.工人运动高涨 B.北伐胜利进军 C.开展土地革命D.全民族抗战开始7.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有一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师8.下面是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A.工农红军长征B.工农武装割据C.根据地建设D.统一战线建立9.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珠海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港珠澳三地能够亲密合作与哪一构想是分不开的A.完成三大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实施一国两制D.开展中英国际合作11.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的首创者是A.屋大维B.凯撒C.图拉真D.西塞罗12.下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B.雕塑作品与信仰信仰的融合C.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D.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13.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14.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称,美第奇时代(1378—1464)意大利的心灵从信仰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该作者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神权思想 D.写实主义15.“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据此可知,可可树被移植到其他大洲开始A.阿拉伯的扩张B.文艺复兴C.新航路开辟D.资产阶级革命16.“英国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绝对君主制。”这一“全新的政体”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联邦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17.某法律文件的问世与颁布,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效仿。该法律文件是A.《大宪章》B.《1787年宪法》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18.下列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责任的机构是A.联合国大会B.秘书处C.安理会D.国际法庭19.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年份1880190019101920产量(亿吨)0.040.210.460.94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20.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推毁奴隶制。”材料中“拯救联邦”的含义是A.维护国家统一B.建立联邦共和国C.摧毁殖民统治D.解放黑人奴隶21.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成为“万里和亲第一人”。这件事发生在A.唐太宗时期 B.汉武帝时期C.元世祖时期 D.明太祖时期22.《春江花月夜》被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的作者是A.张若虚 B.欧阳修 C.苏轼 D.秦观23.“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先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尚光荣。”立此誓言的是郑板桥 B.阮元 C.盛白沙 D.汪曾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它位于扬州A.三湾景区B.瘦西湖景区C.邵伯古镇景区D.东关街景区25.1997年,考古专家云集高邮,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确立的江淮地区的史前文化是A.卸甲文化B.龙虬文化C.临泽文化D.三垛文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宋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是在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科技、贸易和手工业的繁荣……迄今发现的古代窑址分布在近二百个县,宋窑占据了总数的80%左右。其中有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也有面对商品市场的民间瓷窑。如果说唐代的工匠以质地粗糙但却色泽艳丽的低温彩釉来表现其粗犷素放的时代风尚,那么宋代的艺人则以质地细腻而色泽淡雅的高温瓷器来抒发那飘逸委婉的审美趣味。——陈焱著《大美中国(两宋卷)》材料二(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社会的特点并概述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特征。(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都城商业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原因。(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越过不断变化的“急流险滩”时,“惊涛骇浪”也跟着一波接着一波,一个获得独立的新生政权,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恢复国民经济并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这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大实践难题。——摘编自赵明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历程》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众多领域跑出了中国速度,交出今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由原先第11位,到2010年就跃居第2位。“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大飞机首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脫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摘编自欧阳淞主编《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制度、经济方面破解“重大实践难题”的创新探索。(3分)(2)据材料二,提取关联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于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材料三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和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自相矛盾的两难局面。(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国际格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请针对如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自相矛盾的两难局面”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ADBCABCA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BDCCABACA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1)特点:宋朝时期科技发达;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等。(1分,任答1点)特征:瓷窑分布广泛,数量多;面向市场;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制造工艺高超。(2分)(2)变化: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城市格局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时间的限制被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以及瓦子等娱乐设施。(1分,任答1点)原因: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更加兴盛;都市商业繁盛,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2分)(3)关系:材料一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材料二城市经济繁荣和布局的变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材料二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材料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或者材料一材料二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互影响。)(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1)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3分)(2)示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使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对外开放上,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后中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由此可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应不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评分标准如下:水平等级观点论述赋分4紧扣主题,且明确有新意例:观点1分紧扣观点,能列举两个或以上具体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对内改革:2分;对外开放:2分4-53紧扣主题能够围绕观点列举一个史实论述,史实准确,角度单一,条理基本清晰32偏离主题,但有观点有论述,但与观点结合不充分,条理不清晰21无观点有论述,且与主题有一定关联性,条理不清晰1其他观点: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等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1)特点:欧洲称霸全球,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1分)原因:政治上,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经济上,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他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