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任务5 船舶损害控制讲解_第1页
第四节任务5 船舶损害控制讲解_第2页
第四节任务5 船舶损害控制讲解_第3页
第四节任务5 船舶损害控制讲解_第4页
第四节任务5 船舶损害控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损害控制1.船体结构上开口的关闭装置的设置要求(1)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装置①在防撞舱壁上不准设门、人孔或出入口。一般仅可通过一根管子,且管子上装有在舱壁甲板以上可以操作的截止阀,其阀体是装在艏尖舱内侧的舱壁上,以便艏尖舱破损时可以将它关闭。④从机舱通往轴隧的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一般要求装设二级水密门。图1-85轴隧(2)限界线以下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装置①在限界线以下船壳外板上的舷窗,都是采用水密性和抗风浪的圆形窗(重型舷窗),并设有内侧铰链式风暴窗盖。根据它距载重水线的高度不同,有不同的关闭要求。2.船舱浸水后对船舶抗沉能力的分析

首先应通过船上的资料了解船舶在设计时是否满足抗沉性的要求。对于有抗沉性要求的船,都是在规定的分舱载重线和渗透率的情况下,满足一舱、二舱或三舱浸水船舶不沉。若破舱浸水时的载重水线低于分舱载重线,渗透率也小于规定的渗透率值时,则船舱浸水最终平衡之后还会有一定的储备浮力。若渗透率大于分舱时规定的渗透率值,而载重水线达到分舱载重线处,则船舱浸水之后若不及时堵漏、排水,船有可能沉没。

3、船舶堵漏器材及其使用方法(1)堵漏毯1-堵漏毯;2-导向滑车;3-顶索;4-底索;5-前张索;6-后张索

(2)堵漏板

1-吊索;2-铁板;3-橡皮垫;4-拉索

(2)堵漏板1-拉索;2-橡皮;3-两折式铁板;4-铰链

(3)堵漏箱1-螺杆;2-撑杆;3-肋骨;4-堵漏箱;5-橡皮垫;6-船壳板

(4)其他堵漏器材

对于堵漏小型破洞:堵漏木塞、堵漏螺杆、堵漏水泥箱、堵漏柱、堵漏木楔、堵漏垫料和填料。(5)舱壁支撑3.防水与堵漏的组织措施4.为改善破损船舶的稳性和吃水差的船舶操作要求(1)“破损控制图”和《破损控制手册》

SOLAS公约规定:驾驶室应设有永久展示或随时可用的控制图,用于指导船上负责的高级船员,图上应清晰显示每层甲板及货舱的水密舱室限界面,上面的开口及其关闭装置和任何控制位置,以及扶正由于浸水产生的横倾的装置。此外,还应给船上高级船员提供包含上述资料的小册子。

所有的高级船员(包括驾驶员、轮机员在内)都要熟悉和掌握船舶“破损控制图”的内容和控制要求。(2)保持船舶的稳性和吃水差的日常措施①防水检查②堵漏应变部署及演习每周进行一次,听到堵漏演习警报信号后,除固定值班人员外,所有船员应在2分钟内携带有关的堵漏器材在制定地点集合。堵漏:警铃或汽笛二长一短声,

连放1min。5.船舶舱室浸水的处置措施(1)如果查明属于油舱或艏艉尖舱浸水,一般不会因浸水而丢失全部储备浮力。此时可以启用机舱排水系统排水,同时采取措施堵塞破洞。(2)如果查明机舱浸水,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排水,尽量保持船舶动力装置处于可用状态,同时争取时间查出破洞位置及大小,判断破洞对船舶危害程度,采取措施堵塞破洞。5.船舶舱室浸水的处置措施(3)破损位于其他舱室,如破损较大,浸水不断增加,此时隔舱壁的强度不能满足舱内浸水后的水压力作用,可能变形,或有被破坏的危险时,必须加强隔舱壁,在浸水舱的全部相邻舱室采取防止舱壁受压弯曲变形的支撑补强措施,在邻近的舱内用支柱、垫木和木楔等对舱壁进行支撑。支撑点的高度大约为舱内水位高度的2/3左右。同时应当关闭水密舱盖及开口,阻止浸水扩大到其他舱室。(4)处置船舶浸水时应当尽力做到:成功堵漏,及时排水,恢复船舶稳性并保持正浮状态。然而,对因碰撞而造成较大破口的大型船舶来说,完全控制破损舱室的浸水并将其排空,很难实现,尽量控制浸水范围,减少浸水舱室。(5)船舶破损浸水后可能造成船舶的横倾及纵倾,为减少浸水,需采取调整压载或压水等方法,调整船舶的横倾及纵倾,尽可能保持船体平衡,使之达到最安全状态。(6)如就近无法抢滩,破洞无法堵塞,经确认已无法挽救船舶下沉时,应即发出求救信号当机立断,发弃船命令,转入弃船应急部署。若有多个舱室破损浸水,则排水次序的原则是:(1)船舶破损有纵横倾时,先排吃水大的一端舱室的水,后排其他舱室的水;(2)先排小型裂缝或小破洞舱室的水,后排大破洞舱室的水;(3)先排自由液面大的舱室的水,后排自由液面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