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

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19年6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17年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及《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8年交通

运输标准化的通知》(交科技函【2018】235号),《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由大连海事

大学等单位承担编制,计划编号为20173661-Q-348。

(二)协作单位

由大连海事大学负责《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海上搜救雷达应答

器(SART)性能要求》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标准主要参加、协作单位有:大连

海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百舜科技(大连)有限

公司。

(三)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调研

任务下达后,编制小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任务要求,开始在国内外

收集和整理各项技术资料,了解国际上SART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大量研

究分析。

2.确定技术内容

对相关科研机构、航运企业和各类船舶等进行大量走访和咨询,充分掌握相

关技术的应用现状、不足及发展趋势。在广泛征求相关专业人士的基础上,形成

了本标准制订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并完成了标准框架和初

稿。

3.文字编写

标准基本框架和初稿完成后,结合我国SART业务实际情况,在一些主要内

容方面又进行了多次的推敲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标准的文字编写工作,并

于2019年4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刘畅、梁策、窦路、庞福文、史晓非、马炎秋。标

准起草人主要工作分工及工作内容如表1.1所示。

1

表1.1标准主要起草人分工

排名姓名单位分工及主要工作内容

标准编制总体负责人。负责标准编写原则、技术采标

内容、标准架构协调确定,标准各个章节编写人员工

1刘畅大连海事大学

作协调,统一负责对标准归口部门的业务协调等。总

体负责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及定稿。

标准编制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全部技术内容的确定、

2梁策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指标核定、各个章节的技术内容协调等。

交通运输部水负责标准第一、二、三章的编写。

3窦路

运科学研究院

4庞福文大连海事大学负责标准第四、五、六章的编写。

5史晓非大连海事大学负责标准第七章和附录的编写。

6马炎秋中国海洋大学负责对IEC61097-1标准原文翻译并进行编辑性修改。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国

家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同时还主要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依法性原则

从标准的制定程序到标准的条文内容,应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不应设定带有地方保护、部门管理权限的条文,也不应提出过于强硬的措施要求。

2.先进性原则

在标准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性能参数方面,应遵循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充分

参考了ISO(国际标准)、BS(英国标准)、DIN(德国标准)等。满足全球海上遇

险安全系统(GMDSS)的实船配置要求,并结合我国SART实船应用现状。

3.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2009年版第III

章和第IV章的要求,规定了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标准和测试结果

要求,满足IEC60936(船载雷达)和IEC60945(一般要求)相关要求。

2

4.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中的性能要求和测试结果要求及方法,参照了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作

了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是在原标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性能要求》(GB15216-1994)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完善,具体修订的变动情况见表

2.1。

表2.1标准编制修订情况一览表

序号章节修改情况

11范围根据实际内容进行文字调整,增加了标准规定的内容如“标志、技术

特性、测试及结果要求”,并增加了适用的范围。

22规范性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引用标准”,增加了10个引用文件。

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原标准没有这项,本标准新增了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

定义

44性能要4.1在原标准3.1基础上,进行文字调整,并增加了“SART的工作频

求率应始终保持在《无线电规则》定义的范围内”“在救生艇筏上配有

天线端口或其他可以与天线端口兼容的装置”两项要求。

4.3将原标准3.3“电源要求”改为“电池容量”。

4.4将原标准3.4“环境(温度)要求”改为“温度”。

4.6对原标准3.6进行了文字调整,并将原标准中“发射与接收均应

使用水平极化波”修改为“发射与接收均应使用水平极化波或圆极化

波”。

4.7将原标准3.7中“当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

天线”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

IEC60936-1标准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

55标志将原标准4中“产品标志除满足GB12267决议规定外”修改为“产品

标志除满足IMOA.694(17)决议规定的项目外”。

66技术特6.2将原标准中5.2极化方式增加了“圆极化”。

6.8将原标准5.8修改为:

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50dBm(等效于0.1mW/m2)。符合IMOA.477

(XII)决议的船载雷达,在其距离大于20m时,SART在雷达所发射

3

序号章节修改情况

的辐射场(28dBW/m2)内应能正常运行。接收机有效灵敏度有关要求

如下:

a)包括天线增益;

b)船载雷达脉冲(中/长脉冲)﹥4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

-50dBm;

c)船载雷达脉冲(短脉冲)1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

37dBm。

删除了原标准中5.9“工作时间”。

6.10增加了“天线有效高度”要求。

77测试及新增。

结果要求7.1增加了测试基本要求。

7.2增加了“电池容量”测试结果要求。

7.3增加了“温度”测试结果要求。

7.4增加了“天线高度”测试结果要求。

7.5增加了“天线特性”测试结果要求。

7.6增加了“距离性能”测试结果要求。

7.7增加了“接收器灵敏度”测试结果要求。

7.8增加了“扫描特性”测试结果要求。

7.9增加了“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测试结果要求。

7.10增加了“激发后恢复时间”测试结果要求。

7.11增加了“从接收到搜救雷达信号至开始发射应答信号的延迟时

间”测试结果要求。

7.12增加了“接收器前端保护”测试结果要求。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标准和型式测试方法,并考

虑IMO-A.694(17)决议中的一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SOLAS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决议和ITU–R建议的SART操作类

型为:救生艇筏、便携可浮动、集成EPIRB。

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测试结果要求”、“附

录”和“参考文献”,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性能

4

要求、标志、技术特性、测试结果要求等,下面分别进行修改依据的说明。

1.范围

原标准条款“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9GHz频段上,用于海上搜救工作的搜救

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要求”,本标准新增了“测试及结果要求”,所以依

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规定,

将原标准1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9GHz频段上的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

(SART)的性能要求、标志、技术特性、测试及结果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原标准引用的两个标准是“GB9391和GB12267”,而本标准在原标准基础上

又参考了国际上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进行的修订,所以增加了如下引用标准文件:

GB/T16162—2009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术语

IEC60936-1船载雷达-操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0936-1,Shipborneradar–Operational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

Methodsoftestsandrequiredtestresults)

IEC60945船用导航设备-一般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Marine

navigationalequipment–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

andrequiredtestresults.)

ITU-RReport1036-1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中搜索和定位频

率(Frequenciesforhomingandlocatingin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

andsafetysystem(GMDSS))

ITURR《无线电规则》(RadioRegulations)

IMOA.222(VII)决议导航雷达设备性能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for

navigationalradarequipment.)

IMOA.477(XII)决议雷达设备性能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for

radarequipment.)

IMOA.694(17)决议应用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和电子导航设备的船

载无线电设备的一般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forshipborneradio

equipmentformingpartof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

andforelectronicnavigationalaids)

5

IMOSOLAS公约(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International

ConventionfortheSafetyofLifeatSea(SOLAS),1974)

IMOSOLAS公约(1974)修正案(1988)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关于全

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中无线电通信的修订(1988)(SafetyofLifeat

Sea(SOLAS)Convention(1974)-AmendmentsconcerningRadio

communicationsfor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GMDSS)

(1988))

3.术语和定义

原标准中没有该条款,为了更加明确SART的含义,本标准按标准的编写原

则《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规定,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依据GB/T16162—2009中的规定,给出术语“搜救雷

达应答器searchandrescueradartransponder(SART)”,及其定义“工作

在9GHz频段并在受到船载或飞机载9GHz雷达信号触发时能发射一串响应信号的

应答器。”

4.性能要求

4.1在原标准3.1基础上,进行文字调整,并增加了“SART的工作频率应始

终保持在《无线电规则》定义的范围内”,以强调SART的工作频率范围;增加

了“在救生艇筏上配有天线端口或其他可以与天线端口兼容的装置”,对救生艇

筏的天线端口进行了要求。

4.3将原标准3.3“电源要求”改为“电池容量”,因其他同级条款都没有

写”要求”,所以为与其他条款保持一致,去掉“要求”二字。同时把“电源”

改为“电池”更符合表述内容。

4.4将原标准3.4“环境(温度)要求”改为“温度”,因同级条款都没有

写”要求”,所以为与其他条款保持一致,去掉“要求”二字。并去掉“环境”

直接改为“温度”,这样表述更简洁明了。

4.6对原标准3.6进行了文字调整,并参考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中

的规定,将原标准中“发射与接收均应使用水平极化波”修改为“发射与接收均

应使用水平极化波或圆极化波”。

4.7将原标准3.7中“当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

6

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IEC60936-1标准

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原标准中只说明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

雷达,而遵照IEC规定,与国际标准接轨,所以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

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IEC60936-1标准要求的航海雷达”。

参照《(海政法【2016】54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

定检验技术规则无线电通信设备附录10搜救雷达应答器》(以下简称“海船

法定检验规则”),本标准对SART一般要求、使用要求、电池容量、温度、天

线高度、天线特性、距离性能等进行了修订。对于要求的具体内容表述对比见表

2.2。

表2.2海船法定检验规则与本标准表述对比

对比内容海船法定检验规则表述本标准表述

(1)能容易地由非熟练人员起动;a)便于非熟练人员启动;

(2)装有防止意外起动的装置;b)有防止意外启动的装置;

(3)配有视觉或听觉装置或视觉和c)有声或光指示器,或两者兼有,以指

听觉兼有的装置,以显示正确的操示工作是否正常及提示遇险者SART已

使用要求作,并提示幸存者注意雷达已触发被搜救雷达触发;

SART;d)能人工启动与关闭,也可具有自动启

(4)能人工起动和关闭,也可包括动功能;

自动起动装置;e)具有备用状态(启动但未触发)指示

(5)具有待命状态的指示功能;功能;

SART应有充足的电池容量,以便在待电池容量应保证SART在备用状态下工作

命状态下工作96h,并在待命阶段后96h后,在1kHz脉冲重复频率的连续询问

电池容量

以1kHz脉冲重复频率连续询问时提下,仍可提供8h的应答发射。

供8h的应答器发射。

SART设计应能在-20~+55℃的环境SART应能在-20~+55℃环境温度中工

温度温度下工作,并在-30~+65℃的温作,并能在-30~+65的温度下贮存而不

度范围内存放不致损坏。致损坏。

天线高度SART的天线应至少高出海平面1m。SART的天线高度应高于海平面至少1m。

天线的垂直极坐标图和装置的水动SART的天线垂直方向性图及其流体动力

力特性,应使SART在涌浪情况下对搜学特性,应使其在狂涌情况下能对搜寻

天线特性

救雷达作出响应。天线的极坐标图在雷达做出响应,天线水平方向性图基本

水平面上应是全向性的。SART应使用上是全向性的,发射与接收均应使用水

7

对比内容海船法定检验规则表述本标准表述

水平极化方式或圆形极化方式进行平极化波或圆极化波。

发射和接收。

当天线高度为15m的航海雷达在相距符合IMOA.477(XII)决议和A.222

至少5nmile处对SART进行询问时,(VII)决议以及IEC60936-1标准要求

SART应能正常响应。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对相距至

当峰值输出功率至少为10kW的飞机少5nmile处的SART询问时,SART应能正

距离性能

雷达,在914.4m(3000ft)上空相距不常工作。

少于30nmile处对SART进行询问时,当峰值输出功率不低于10kW的机载雷达

SART应能正常响应。在900m上空,对相距至少30nmile处的

SART询问时,SART应能正常工作。

5.标志

将原标准4中“产品标志除满足GB12267决议规定外”修改为“产品标志除

满足IMOA.694(17)决议规定的项目外”,参考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进

行修订,规定了SART表面需标明的信息。

6.技术特性

参考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并参照《(海政法【2016】541号中华

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无线电通信设备附录10

搜救雷达应答器》,规定了本标准中各项指标,频率范围、极化方式、扫频速率、

响应信号格式、扫频形式、脉冲持续时间、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接收机有效灵敏

度、工作时间、激发后恢复时间、天线有效高度、从接收到搜救雷达信号至开始

发射应答信号的延迟时间、天线垂直波束宽度、天线方位波束宽度等技术特性。

6.2将原标准中5.2极化方式增加了“圆极化”,主要参考IEC61097-1-2007,

与国际标准接轨。

6.8将原标准5.8修改为:

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50dBm(等效于0.1mW/m2)。符合IMOA.477(XII)

决议的船载雷达,在其距离大于20m时,SART在雷达所发射的辐射场(28dBW/m2)

内应能正常运行。接收机有效灵敏度有关要求如下:

a)包括天线增益;

b)船载雷达脉冲(中/长脉冲)﹥4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50dBm;

c)船载雷达脉冲(短脉冲)1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37dBm。

8

删除了原标准中5.9“工作时间”,因原标准中“工作时间”与电池容量要

求重复。

6.10增加了“天线有效高度”要求,依据SOLAS公约(1974)第III章6.2.2

和SOLAS公约(1974)修正案(1988)第IV章7.1.3和8.3.1所要求的SART,增加

“天线有效高度:大于或等于1m”。

7.测试及结果要求

新增章节。

考虑标准的完整性,参考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中有关测试要求,规

定了SART测试及结果要求,包括电池容量、温度、天线高度、天线特性、距离

性能、接收机灵敏度、扫描特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激发后恢复时间、从接收

到搜救雷达信号至开始发射应答信号的延迟时间和接收器前端保护等测试结果

要求。

8.附录

新增附录。

由于标准内容增加了“测试及结果要求”,为有助于理解该章节内容,参考

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中的测试方法,新增了资料性附录A、B、C。

附录A是测试方法,给出可参考的关于电池容量、温度、天线高度、天线特

性、距离性能、接收机灵敏度、扫描特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激发后恢复时间、

从接收到搜救雷达信号至开始发射应答信号的延迟时间和接收器前端保护等性

能的测试方法。

附录B是测试信号;所选测试信号为水平极化方式,测试信号有三种类型:

(1)信号为重复频率3kHz的脉冲载波。脉冲幅度的10%和90%间的上升沿

和下降沿持续时间为20ns±5ns。90%间的脉冲宽度为80ns±10ns。

(2)信号为重复频率1kHz的脉冲载波。脉冲幅度的10%和90%间的上升沿

和下降沿持续时间为20ns±5ns。90%间的脉冲宽度为500ns±50ns。

(3)信号为重复频率1kHz的脉冲载波。脉冲幅度的10%和90%间的上升沿

和下降沿持续时间为20ns±5ns。90%间的脉冲宽度为1µs±0.1µs。

附录C是测试设备连接图。

9

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

标准会议,世界各国的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订、修订工作。IEC

的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

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

希望各成员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国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这些标准。

IEC已经制定了有关船载雷达、导航设备的标准,2002年制定了《船载雷达

-操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和《海上导航和无线电设备-一

般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2007年制定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

(GMDSS)第一部分: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操作与性能要求、测试方法

和要求的测试结果》;这些标准对于我国SART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编写人员在充分分析现行国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上述IEC标准,以及

ITU及IMO相关标准,通过充分调研各行业相关方专业人士、开展实验测试等科

学、有效的手段,展开标准修编工作,使用重新起草法进行编写,达到了国际先

进、适合国情的要求。

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EC61097-1-200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进而取代原

国标GB15216-1994。

四、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我国关于SART的现行标准有1994年的《GB15216-1994全球海上遇险安全

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和2007年的《JT/T680.14-2007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第14部分:9ghz搜救雷

达应答器》。《GB15216-1994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

(SART)性能要求》只规定了SART性能要求,并没有测试要求等,缺少完整性,

需要进行修订完善;而《JT/T680.14-2007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第14部分:9ghz搜救雷达应答器》规定了9GHz搜救雷达

应答器(SART)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缺少性能要求和测试结果

要求。

本标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

10

求》从制定程序到标准的条文内容,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没有设

定带有地方保护、部门管理权限的条文,也没有提出过于强硬的措施要求。与现

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无冲突和矛盾。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六、强制的理由,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按SOLAS公约1988年修正案规定,每艘客船和500总吨及其以上的货船,

每舷应至少配有1台9GHz搜救雷达应答器;300总吨到500总吨的货船至少应

配备一台9GHz搜救雷达应答器。该项要求对于1992年2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

建造时配备,对于1992年2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在1995年2月1日必须

完成该设备的配备。

搜救雷达应答器是GMDSS系统中用来近距离确定遇难船舶、救生艇筏及幸存

者位置的主要方式,能引导搜救飞机或搜救船舶尽快搜寻到遇险者。对保障海上

人命安全,对遇险船舶实施快速有效地救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标准作为搜救

雷达应答器设备的技术标准,建议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七、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及设立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

(一)实施要求及建议

加大对新标准的宣传力度。应根据新标准,指导SART安装工作。对于与新

标准不一致、不规范的现状,应按新标准整改。

(二)实施过渡期的理由

考虑新标准实施前的过渡,建议新标准发布后6个月时间为过渡期。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标准实施后,建议废止原国标GB15216-1994。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1

因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EC61097-1国际标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第1部分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操作与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

结果》,是否需将本标准名称由《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

答器(SART)性能要求》变更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

答器(SART)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有待进一步论证。

12

目录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2

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10

四、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10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1

六、强制的理由,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11

七、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及设立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11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2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2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17年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及《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8年交通

运输标准化的通知》(交科技函【2018】235号),《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由大连海事

大学等单位承担编制,计划编号为20173661-Q-348。

(二)协作单位

由大连海事大学负责《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海上搜救雷达应答

器(SART)性能要求》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标准主要参加、协作单位有:大连

海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百舜科技(大连)有限

公司。

(三)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调研

任务下达后,编制小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任务要求,开始在国内外

收集和整理各项技术资料,了解国际上SART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大量研

究分析。

2.确定技术内容

对相关科研机构、航运企业和各类船舶等进行大量走访和咨询,充分掌握相

关技术的应用现状、不足及发展趋势。在广泛征求相关专业人士的基础上,形成

了本标准制订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并完成了标准框架和初

稿。

3.文字编写

标准基本框架和初稿完成后,结合我国SART业务实际情况,在一些主要内

容方面又进行了多次的推敲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标准的文字编写工作,并

于2019年4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刘畅、梁策、窦路、庞福文、史晓非、马炎秋。标

准起草人主要工作分工及工作内容如表1.1所示。

1

表1.1标准主要起草人分工

排名姓名单位分工及主要工作内容

标准编制总体负责人。负责标准编写原则、技术采标

内容、标准架构协调确定,标准各个章节编写人员工

1刘畅大连海事大学

作协调,统一负责对标准归口部门的业务协调等。总

体负责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及定稿。

标准编制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全部技术内容的确定、

2梁策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指标核定、各个章节的技术内容协调等。

交通运输部水负责标准第一、二、三章的编写。

3窦路

运科学研究院

4庞福文大连海事大学负责标准第四、五、六章的编写。

5史晓非大连海事大学负责标准第七章和附录的编写。

6马炎秋中国海洋大学负责对IEC61097-1标准原文翻译并进行编辑性修改。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性能要求》国

家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同时还主要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依法性原则

从标准的制定程序到标准的条文内容,应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不应设定带有地方保护、部门管理权限的条文,也不应提出过于强硬的措施要求。

2.先进性原则

在标准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性能参数方面,应遵循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充分

参考了ISO(国际标准)、BS(英国标准)、DIN(德国标准)等。满足全球海上遇

险安全系统(GMDSS)的实船配置要求,并结合我国SART实船应用现状。

3.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2009年版第III

章和第IV章的要求,规定了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标准和测试结果

要求,满足IEC60936(船载雷达)和IEC60945(一般要求)相关要求。

2

4.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中的性能要求和测试结果要求及方法,参照了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作

了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是在原标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性能要求》(GB15216-1994)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完善,具体修订的变动情况见表

2.1。

表2.1标准编制修订情况一览表

序号章节修改情况

11范围根据实际内容进行文字调整,增加了标准规定的内容如“标志、技术

特性、测试及结果要求”,并增加了适用的范围。

22规范性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引用标准”,增加了10个引用文件。

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原标准没有这项,本标准新增了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

定义

44性能要4.1在原标准3.1基础上,进行文字调整,并增加了“SART的工作频

求率应始终保持在《无线电规则》定义的范围内”“在救生艇筏上配有

天线端口或其他可以与天线端口兼容的装置”两项要求。

4.3将原标准3.3“电源要求”改为“电池容量”。

4.4将原标准3.4“环境(温度)要求”改为“温度”。

4.6对原标准3.6进行了文字调整,并将原标准中“发射与接收均应

使用水平极化波”修改为“发射与接收均应使用水平极化波或圆极化

波”。

4.7将原标准3.7中“当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

天线”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

IEC60936-1标准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

55标志将原标准4中“产品标志除满足GB12267决议规定外”修改为“产品

标志除满足IMOA.694(17)决议规定的项目外”。

66技术特6.2将原标准中5.2极化方式增加了“圆极化”。

6.8将原标准5.8修改为:

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50dBm(等效于0.1mW/m2)。符合IMOA.477

(XII)决议的船载雷达,在其距离大于20m时,SART在雷达所发射

3

序号章节修改情况

的辐射场(28dBW/m2)内应能正常运行。接收机有效灵敏度有关要求

如下:

a)包括天线增益;

b)船载雷达脉冲(中/长脉冲)﹥4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

-50dBm;

c)船载雷达脉冲(短脉冲)100ns,接收机有效灵敏度优于-

37dBm。

删除了原标准中5.9“工作时间”。

6.10增加了“天线有效高度”要求。

77测试及新增。

结果要求7.1增加了测试基本要求。

7.2增加了“电池容量”测试结果要求。

7.3增加了“温度”测试结果要求。

7.4增加了“天线高度”测试结果要求。

7.5增加了“天线特性”测试结果要求。

7.6增加了“距离性能”测试结果要求。

7.7增加了“接收器灵敏度”测试结果要求。

7.8增加了“扫描特性”测试结果要求。

7.9增加了“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测试结果要求。

7.10增加了“激发后恢复时间”测试结果要求。

7.11增加了“从接收到搜救雷达信号至开始发射应答信号的延迟时

间”测试结果要求。

7.12增加了“接收器前端保护”测试结果要求。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标准和型式测试方法,并考

虑IMO-A.694(17)决议中的一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SOLAS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决议和ITU–R建议的SART操作类

型为:救生艇筏、便携可浮动、集成EPIRB。

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测试结果要求”、“附

录”和“参考文献”,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性能

4

要求、标志、技术特性、测试结果要求等,下面分别进行修改依据的说明。

1.范围

原标准条款“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9GHz频段上,用于海上搜救工作的搜救

雷达应答器(SART)的性能要求”,本标准新增了“测试及结果要求”,所以依

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规定,

将原标准1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9GHz频段上的海上搜救雷达应答器

(SART)的性能要求、标志、技术特性、测试及结果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原标准引用的两个标准是“GB9391和GB12267”,而本标准在原标准基础上

又参考了国际上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进行的修订,所以增加了如下引用标准文件:

GB/T16162—2009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术语

IEC60936-1船载雷达-操作和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IEC

60936-1,Shipborneradar–Operational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

Methodsoftestsandrequiredtestresults)

IEC60945船用导航设备-一般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Marine

navigationalequipment–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

andrequiredtestresults.)

ITU-RReport1036-1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中搜索和定位频

率(Frequenciesforhomingandlocatingin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

andsafetysystem(GMDSS))

ITURR《无线电规则》(RadioRegulations)

IMOA.222(VII)决议导航雷达设备性能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for

navigationalradarequipment.)

IMOA.477(XII)决议雷达设备性能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for

radarequipment.)

IMOA.694(17)决议应用于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和电子导航设备的船

载无线电设备的一般要求(Generalrequirementsforshipborneradio

equipmentformingpartof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

andforelectronicnavigationalaids)

5

IMOSOLAS公约(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International

ConventionfortheSafetyofLifeatSea(SOLAS),1974)

IMOSOLAS公约(1974)修正案(1988)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关于全

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中无线电通信的修订(1988)(SafetyofLifeat

Sea(SOLAS)Convention(1974)-AmendmentsconcerningRadio

communicationsforthe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GMDSS)

(1988))

3.术语和定义

原标准中没有该条款,为了更加明确SART的含义,本标准按标准的编写原

则《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规定,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依据GB/T16162—2009中的规定,给出术语“搜救雷

达应答器searchandrescueradartransponder(SART)”,及其定义“工作

在9GHz频段并在受到船载或飞机载9GHz雷达信号触发时能发射一串响应信号的

应答器。”

4.性能要求

4.1在原标准3.1基础上,进行文字调整,并增加了“SART的工作频率应始

终保持在《无线电规则》定义的范围内”,以强调SART的工作频率范围;增加

了“在救生艇筏上配有天线端口或其他可以与天线端口兼容的装置”,对救生艇

筏的天线端口进行了要求。

4.3将原标准3.3“电源要求”改为“电池容量”,因其他同级条款都没有

写”要求”,所以为与其他条款保持一致,去掉“要求”二字。同时把“电源”

改为“电池”更符合表述内容。

4.4将原标准3.4“环境(温度)要求”改为“温度”,因同级条款都没有

写”要求”,所以为与其他条款保持一致,去掉“要求”二字。并去掉“环境”

直接改为“温度”,这样表述更简洁明了。

4.6对原标准3.6进行了文字调整,并参考IEC61097-1-2007国际标准中

的规定,将原标准中“发射与接收均应使用水平极化波”修改为“发射与接收均

应使用水平极化波或圆极化波”。

4.7将原标准3.7中“当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

6

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IEC60936-1标准

要求的航海雷达使用15m高的天线”,原标准中只说明符合GB9391要求的航海

雷达,而遵照IEC规定,与国际标准接轨,所以修改为“符合IMOA.477(XII)决

议和A.222(VII)决议以及IEC60936-1标准要求的航海雷达”。

参照《(海政法【2016】54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内航行海船法

定检验技术规则无线电通信设备附录10搜救雷达应答器》(以下简称“海船

法定检验规则”),本标准对SART一般要求、使用要求、电池容量、温度、天

线高度、天线特性、距离性能等进行了修订。对于要求的具体内容表述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