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4
3.1一般规定.............................................................................................................................4
3.2分类与规格..................................................................................................................5
4设计.................................................................................................................................................6
4.1荷载.....................................................................................................................................6
4.2模板设计.............................................................................................................................7
4.3配板设计.............................................................................................................................8
5施工与验收...................................................................................................................................11
5.1施工准备...........................................................................................................................11
5.2安装与拆除.......................................................................................................................12
5.3验收...................................................................................................................................12
6安全环保.......................................................................................................................................14
6.1安全...................................................................................................................................14
6.2存放...................................................................................................................................14
6.3环保............................................................................................................................15
7运输与维修...................................................................................................................................16
附录A全钢大模板构造示意图......................................................................................................17
附录B拆模余量构造......................................................................................................................18
附录C不符合模数尺寸处理做法..................................................................................................19
本规程用词说明...............................................................................................................................20
引用标准目录...................................................................................................................................21
附:条文说明...................................................................................................................................22
Contents
1General.......................................................................................................................................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gulations...................................................................................................................4
3.1GeneralRegulations..................................................................................................4
3.2ClassificationsandSpecifications.......................................................................................5
4Design.........................................................................................................................................6
4.1Load.................................................................................................................................6
4.2Templatedesign..........................................................................................................7
4.3Platedesign..................................................................................................................8
5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1
5.1ConstructionPreparation......................................................................................11
5.2InstallationandRemoval......................................................................................12
5.3Checkbeforeacceptance.....................................................................................12
6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14
6.1Security........................................................................................................................14
6.2StorageofSafetyRegulations............................................................................14
6.3Environmentprotection.....................................................................................................15
7TransportationandMaintenance...................................................................................16
AppendixAStructureofLarge-sizeSteel-formwork..................................................17
AppendixBStructureofRemovingFormworkMargin..............................................18
AppendixCTreatmentMethodofMatchingDesignRemainder...........................19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0
ListofQuotedStandards......................................................................................................21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2
1总则
1.0.1为规范全钢大模板的设计及施工管理,提高模板设计和施工质量,达到技术先进、
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京津冀三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竖向现浇混凝土工程用
全钢大模板的设计与施工。
1.0.3全钢大模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京津冀三地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全钢大模板large-sizesteel-formwork
平面尺寸和承载力大,需要采用机械吊装设备进行施工的钢模板体系。
2.1.2整体式全钢大模板entirelarge-sizeformwork
按模位尺寸设计加工的整块全钢大模板。
2.1.3拼装式全钢大模板assemblinglarge-sizeformwork
以标准模板为主、非标准模板为辅,组拼成模位尺寸需要的大模板。
2.1.4面板surfacepanel
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承受混凝土侧压力的承力板。
2.1.5肋rib
承受面板荷载的受力构件,分为主肋、次肋和边肋等。
2.1.6模板截面高度heightofformwork'ssection
模板面板表面与边肋底面之间的外廓尺寸。
2.1.7背楞waling
支撑肋的受力构件。
2.1.8标准板standardformwork
模板高度和宽度均符合设计模数的单块模板。
2.1.9非标准板non-standardformwork
模板高度或宽度不符合设计模数的单块模板。
2.1.10阳角模externalcornerformwork
混凝土结构阳角处的专用模板。
2.1.11阴角模internalcornerformwork
混凝土结构阴角处的专用模板。
2.1.12筒模cylindricalformwork
在平面尺寸较小的竖井结构采用整装整拆工艺施工的专用模板。
2.1.13斜支撑inclinedsupport
用于支撑和调整模板角度的构件。
2.1.14操作平台platform
安装于模板上部的施工人员工作平台。
2.1.15对拉螺栓tiebolt
拉接混凝土构件两侧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模板侧压力的螺栓。
2.1.16模位formworkposition
-2-
全钢大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
2.1.17自稳角angleofself-stabilization
模板独立放置时,保证模板稳定的面板与垂线的夹角。
2.2符号
2.2.1作用与作用效应
F--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
G1--模板自重标准值;
G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3--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p—全钢大模板稳定计算荷载效应设计值;
Q1--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2--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R--全钢大模板承载力设计值;
S--全钢大模板及部分构件按荷载组合计算的效应设计值;
Sd--1个吊环净截面面积;
V--混凝土浇筑速度;
γc--混凝土重力密度;
ωK--风荷载标准值。
2.2.2几何参数
a--搭接尺寸;
B1、B2--角模尺寸;
Bi--角模尺寸总和;
Hn--内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
Hw--外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
hc--建筑结构层高;
h1--楼板厚度;
La、Lb、Lc、Ld--模板配板宽度尺寸;
Lz--轴线尺寸;
α--全钢大模板自稳角;
△--阴角模预留支拆余量总和。
2.2.3计算系数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Kt--工作条件系数;
k--抗倾覆系数。
-3-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全钢大模板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存放、吊运、使用等工况进行设计,设计依据为:
1施工图纸;
2施工流水段划分方案;
3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坍落度;
4单块全钢大模板的限制设计重量;
5外脚手架方案等;
6其他特殊要求。
3.1.2全钢大模板的板块规格应标准化;配板设计应以标准板为主,补充非标模板,宜采取
分段流水施工。
3.1.3全钢大模板宜由平面模、角模、斜支撑、操作平台、对拉螺栓及各种连接件组成。模
板构造做法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1.4全钢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面板,变形限值为其计算跨度的1/400,且不大于0.8mm;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面板,变形限值为其计算跨度的1/250,且不大于1.5mm;
3肋的变形限值为其计算跨度的1/500,且不大于1.5mm;
4背楞的变形限值为其计算跨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mm。
3.1.5工程所选用的全钢大模板承载力设计值不应低于60kN/m2。
3.1.6全钢大模板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
定。
3.1.7全钢大模板应满足板面平整、尺寸准确、拼缝严密的要求。
3.1.8清水混凝土工程采用全钢大模板设计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
规程》JGJ169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清水混凝土的要求,选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体系;
2配板设计时,模板面板的排板、明缝、蝉缝、对拉螺栓孔位的布置设计应满足混凝
土外观设计的要求。
3.1.9采用全钢大模板进行现浇混凝土管廊模板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
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的规定,应包括模板的产品设计和模板的产品应用设计两部分。
单块模板的重量应根据管廊模板支拆的施工条件进行确定。
-4-
3.2分类与规格
3.2.1全钢大模板分为整体式全钢大模板和拼装式全钢大模板,模板的标准规格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模板截面高度应为86mm;
2模板高度应符合建筑模数1M0(M0=100mm);
3模板宽度应符合建筑模数3M0。
3.2.2房建用全钢大模板标准板的规格尺寸宜按表3.2.2确定:
表3.2.2全钢大模板标准板规格尺寸表单位:mm
模板截面高度模板高度模板宽度
模板类型
(mm)(mm)(mm)
拼装式模板标准板862600;2700;2800;2900300;900;1500
整体式模板862600;2700;2800;29001800;2100;2700;3000;3300
3.2.3非标准全钢大模板的高、宽尺寸应按工程需要设计,截面高度宜取86mm。
-5-
4设计
4.1荷载
4.1.1全钢大模板验算中荷载取值与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的规定。
4.1.2全钢大模板验算应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荷载计算,荷载标准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
1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G1=1.2kN/m;
2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G2)标准值,宜根据混凝土实际重力密度γc确定,普通混凝
土可取24kN/m3;
3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且浇筑速度不大于10m/h、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0mm时,新浇
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G3)的标准值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1/2
F=0.28γct0βV(4.1.2-1)
F=γcH(4.1.2-2)
当浇筑速度大于10m/h、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80mm时,侧压力(G3)的标准值可按公式
(4.1.2-2)计算。
式中:F—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kN/m2);
3
γc—混凝土重力密度(kN/m);
t0—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h),缺乏资料时可按t0=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温度
(℃);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按表4.1.2-1采用。
表4.1.2-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
序号混凝土坍落度(mm)β值
190~1300.90
2130~1801.00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Q1)标准值,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小于2.5kN/m2;
5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Q2)标准值,按表4.1.2-2采用。
2
表4.1.2-2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kN/m)
2
序号混凝土下料方式水平荷载Q2(kN/m)
1溜槽、串筒、导管或泵车直接下料2
2吊车吊斗或手推小车直接下料4
4.1.3全钢大模板验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及分项系数应按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全钢大模板验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构件名称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6-
强度验算刚度验算稳定验算
面板1.3G3+1.5Q2G3----
肋1.3G3+1.5Q2G3----
背楞1.3G3+1.5Q2G3----
对拉螺栓1.3G3+1.5Q2--------
斜支撑--------1.5G1
吊环1.3G1--------
注:1.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4.2模板设计
4.2.1全钢大模板设计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全钢大模板进行
承载力、刚度和稳定验算。
4.2.2全钢大模板及部分构件强度验算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S≤R(4.2.2)
式中:S--全钢大模板及部分构件按荷载组合计算的效应设计值;可按本规程第4.1.3条的
规定进行计算;
R--全钢大模板承载力设计值,取R≥60kN/m2。
4.2.3全钢大模板及部分构件刚度验算荷载标准值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αfG≤αf,lim(4.2.3)
式中:αfG--全钢大模板及构件按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构件变形值;
αf,lim--全钢大模板构件变形限值,可按本规程第3.1.4条的规定确定。
4.2.4全钢大模板吊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环应对称、平衡设置;
2单块全钢大模板面积小于16m2时,吊环可采用直径20mm圆钢;
3单块全钢大模板面积大于16m2时,吊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设计
规范》GB50010的规定,吊环净截面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K´F
S³dx(4.2.4)
d2´[s]
Sd222
式中:——吊环净截面面积(mm)。当Sd<314mm时,取值为314mm;
Fx——全钢大模板吊装时每个吊环所承受荷载的设计值(N);计算时,每个吊环按
2个截面计算;单块模板设有4个吊环时应按3个吊环进行计算
Kd——吊环截面调整系数,取值为2.6;
[s]——吊环材料许用拉应力,取值为小于或等于50N/mm2。
4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Q235B圆钢制作;
-7-
5吊环与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紧固;吊环与模板采用焊接时,应验算焊
缝强度;
6应对吊点位置模板强度进行验算。
4.2.5全钢大模板的自稳角α应按下式计算,见图4.2.5所示:
ω
K
K
H
ωα
P
b
a
图4.2.5全钢大模板自稳角验算简图
(4.2.5)
式中:α----全钢大模板自稳角(o),无特殊要求可按本规程表4.2.5取值;当验算结果小
于10o时,应取α=10o;当验算结果大于20o时,应取α=20o,同时应采取辅助安全措施;
2
p----全钢大模板稳定计算荷载效应设计值,取0.8G1(kN/m);
k----抗倾覆系数,通常k=1.2;
2
ωK---风荷载标准值(kN/m),可按本规程表4.2.5取值。
表4.2.5风级与自稳角设计取值照表
2o
风级风荷载标准值ωK(kN/m)自稳角设计取值()
40.02-0.0510
50.05-0.0915
60.09-0.1520
70.15-0.2420并采取辅助抗倾覆措施
80.24-0.3520并采取辅助抗倾覆措施
4.3配板设计
4.3.1全钢大模板配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划分流水段;
2配板平面布置设计,宜优先选用大规格标准板进行组合并考虑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
用性和互换性;
-8-
3根据施工现场起重设备配备情况,确定各模位模板最大重量;
4配板宜对称设计;
5大模板配板设计宜选用以角模定板的设计方法;
6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的排板设计视工程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横排板设计方法或竖排板设
计方法,背楞的布置应与排板方向相互垂直,对拉螺栓位置宜避开结构内预留预埋构件;
7拼装式全钢大模板排板设计采用齐缝排板设计方法时,应对拼缝处进行刚度补偿设
计;
8全钢大模板的构造设计,应包括全钢大模板的拆模设计及密封设计等内容;
9平面布置设计中不符合模数的“配模余数”,可采用本规程附录C的作法。
4.3.2全钢大模板配板设计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全钢大模板平面配板设计图及对拉螺栓的位置图;
2拼装节点图和构配件设计图;
3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图;
4全钢大模板及构配件规格、数量统计表;
5全钢大模板设计施工说明。
4.3.3房建用全钢大模板设计尺寸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模板配板设
计尺寸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见图4.3.3-1。
1全钢大模板配板设计高度尺寸,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4.3.3-1配板设计高度尺寸示意图
-9-
Hn=hc-h1+a(4.3.3-1)
Hw=hc+a(4.3.3-2)
式中:Hn-----内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mm);
Hw-----外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mm);
hc---建筑结构层高(mm);
h1---楼板厚度(mm);
a----搭接尺寸(mm);
内模设计:取a=10~30mm;
外模设计:取a≥50mm。
2全钢大模板配板设计长度尺寸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见图4.3.3-2。
B3LaB4abB1LdB4
abB1LbB2cdB3LcB2cd
LzLz
图4.3.3-2配板设计宽度尺寸示意图
La=Lz+(a+d)-(B3+B4)(4.3.3-3)
Lb=Lz-(b+c)-(B1+B2)-△(4.3.3-4)
Lc=Lz+a-c-(B2+B3)-0.5△(4.3.3-5)
Ld=Lz-b+d-(B1+B4)-0.5△(4.3.3-6)
式中:Lz---轴线尺寸(mm);
a、b、c、d、--轴线定位尺寸(mm);
La、Lb、Lc、Ld--全钢大模板平面布置设计尺寸(mm);
B1、B2--阴角模设计尺寸(mm);
B3、B4--阳角模设计尺寸(mm);
△---预留拆模余量,△取:5-10mm。见附录B。
-10-
5施工与验收
5.1施工准备
5.1.1全钢大模板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和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流水段划分等;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
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模板进场计划等;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等;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
7验收要求:验收标准、验收内容等;
8应急处置措施;
9计算书及模板设计图等。
5.1.2全钢大模板施工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1.3全钢大模板进场时应进行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应有合格证,并应按设计图及构配件明细表核对模板及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2应对吊环、紧固螺栓、焊缝等进行全数检查;
3全钢大模板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全钢大模板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3
1模板高度钢卷尺量检查
0
0
2模板宽度钢卷尺量检查
-3
3模板板面对角线≤3钢卷尺量检查
4模板板面平整度≤22m靠尺及塞尺检查
5相邻模板面板拼缝阶差≤0.5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6相邻模板面板拼缝间隙≤0.8塞尺量检查
7边肋平直度22m靠尺及塞尺
8连接孔中心距±1游标卡尺
9孔中心与板面间距±0.5游标卡尺
5.1.4安装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地面找平并弹出模板就位线及控制线;
2完成组拼式全钢大模板的现场拼装;
-11-
3安装斜支撑、操作平台等;
4吊环、单块全钢大模板吊重复核,满足要求;
5试吊确认模板吊点位置平衡及吊环及吊索安全;
6进行首件试拼装,验证模板几何尺寸、接缝处理、零部件等的准确性。
5.2安装与拆除
5.2.1模板安装前应对每块模板进行编号,按内侧、外侧,横墙、纵墙顺序进行安装,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角模预安装就位;
2大模板按配板设计编号对应就位,检查对拉孔位是否与墙内钢筋及预埋件有干涉并
调整合适;
3调整大模板及角模安装位置,进行找正及初步固定;
4对拉螺栓安装紧固;
5按设计要求进行节点连接构件安装固定;
6大模板应支撑牢固、稳定。支撑点应设在坚固可靠处,外墙外侧模板底部应利用下
层外墙对拉螺栓孔设置安装支撑座,不得与作业脚手架拉结;
7大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缝措施,防止漏浆、错台。
5.2.2全钢大模板的一侧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该对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
进行检查,清理模板内杂物,合格后方可进行另一侧模板的安装。
5.2.3筒模安装、拆除等操作应采用专用底平台。底平台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
安装,就位后必须与筒壁顶紧不得有任何方向位移。
5.2.4全钢大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的规定及模板设计要求。
5.2.5模板拆除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5.2.6拆除对拉螺栓及节点连接构件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倾覆。
5.2.7全钢大模板拆除时,操作人员不得在模板上口晃动、撬动或锤击模板。
5.2.8全钢大模板拆除后,可采取两块模板面对面存放方法,两模板间应留置不小于600mm
的操作间距;长时间存放时,应将模板连接成整体。
5.3验收
5.3.1全钢大模板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整体稳定,无错位;
2对拉螺栓紧固可靠;
3拼缝平整严密,不漏浆。
5.3.2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12-
表5.3.2全钢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4尺量检查
0
截面内部尺寸尺量检查
-2
全高≤5m3线坠及尺量检查
层高垂直度全高>5m5线坠及尺量检查
相邻模板板面阶差1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上口拉通线检查,下口以模板定位线为基
平直度(20m内)3
准检查
5.3.3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应按照全钢大模板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进行验收。
-13-
6安全环保
6.1安全
6.1.1吊装全钢大模板应由专人指挥,吊装起重工及司机应持证上岗。
6.1.2施工中遇风速达到5级及以上或大雨、大雪、大雾等特殊气候情况时,应停止全钢大
模板吊装、支拆等一切作业,并对已就位的全钢大模板进行有效固定。
6.1.3全钢大模板施工中的装卸、模板安装与拆除等吊装作业均应采用索具卸扣与吊环连
接。
6.1.4全钢大模板吊装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1吊环焊缝是否饱满;
2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3是否超过吊装设备的起吊能力;
4全钢大模板是否已脱离混凝土结构并与周边设施无任何连接。
6.1.5全钢大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固定时,应采取有效的稳固措施。
6.1.6全钢大模板起吊时不得碰撞构件,拆除无斜支撑钢模板时,应先挂钩后拆除模板。
6.1.7筒模吊装时,井筒内不得有任何人员。
6.1.8拆除的零、配件应及时收集,分类存放,不得抛扔。
6.1.9操作平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JGJ/T74的规定。
6.1.10高处作业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
定。
6.2存放
6.2.1存放全钢大模板的场地地面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6.2.2进场的全钢大模板宜平放于地面,平放模板应按尺寸自下而上从大到小堆放,堆放高
度不应超过10层。施工期间的全钢大模板应立放,无斜支撑全钢大模板可平放于地面。
6.2.3全钢大模板插放架存放,插放架应进行专项设计。插放架应搭设牢固,插放架作业面
应按照脚手架防护标准铺设脚手板,设护身栏,并设爬梯或马道。
6.2.4施工停工期间的全钢大模板应落地存放,不得存放在施工层。
6.2.5施工间歇超过30d未使用的全钢大模板,应重新检查验收。
6.2.6全钢大模板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支撑上下端应与模板可靠固定,上端安装位置不宜低于模板高度的2/3处;
2有斜支撑的全钢大模板应满足自稳角要求;
-14-
3无斜支撑的全钢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模板插放架内,不得倚靠在其他物体上。
6.3环保
6.3.1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可靠得降低噪音措施。施工作业在施工场界的噪声级,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
6.3.2全钢大模板应选用环保型脱模剂。脱模剂应在模板安装前涂刷,涂刷中不应污染场地。
易挥发型脱模剂应储存在封闭容器中,不得泄露。
6.3.3施工废弃物的存放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的规定。
-15-
7运输与维修
7.0.1全钢大模板配件应分类包装进场,并附有标识,标识应注明构件名称、数量等信息。
7.0.2全钢大模板运输应根据模板的宽度和重量选用适当的车辆,严禁超载。
7.0.3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不得碰撞模板棱角及板面,以免造成模板损伤或变形。
7.0.4全钢大模板在运输车上的支点应保持上下层在同一垂线上,模板的悬挑长度不得超过
模板全长的1/4,并用钢丝绳紧固,且不得损伤涂层。
7.0.5使用后的全钢大模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
50829的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16-
附录A全钢大模板构造示意图
图A全钢大模板构造示意图
-17-
附录B拆模余量构造
图B拆模余量构造示意图
-18-
附录C不符合模数尺寸处理做法
示意图(一)示意图(二)
图C不符合模数尺寸处理做法示意图
-19-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很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
行”。
-20-
引用标准目录
1《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5《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
6《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
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8《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JGJ/T74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12《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
-21-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
编号:DB/T29-284-2021
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5731-2021
条文说明
2021天津
-22-
目次
1总则…………………………24
2术语和符号…………………25
3基本规定……………………26
3.1一般规定………………26
3.2分类与规格……………26
4设计…………………………27
4.1荷载……………………27
4.2模板设计………………27
4.3配板设计………………28
5施工与验收…………………31
5.1施工准备………………31
5.2安装与拆除……………31
5.3验收……………………32
6安全环保……………………33
6.1安全……………………33
6.2存放……………………33
6.3环保……………………33
7运输与维修…………………34
附录B拆模余量构造…………35
附录C不符合模数尺寸处理作法……………35
-23-
1总则
1.0.1本条是标准制订的目的。
1.0.2全钢大模板主要适用于各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竖向混凝土结构。公
路、铁路、水利等工程以及采用其它材料及结构形式的大模板可参考使用。
1.0.3本条规定,全钢大模板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京津冀三地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4-
2术语和符号
2.1.1全钢大模板主要有三个特征:平面尺寸大、承载力大和机械化施工。
2.1.2、2.1.3是二种不同结构形式全钢大模板的定义。全钢大模板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和拼
装式二种。区别是:拼装式全钢大模板是由标准板与非标板组拼而成;整体式全钢大模板是
按模位尺寸加工。二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全钢大模板各有优点,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尺寸调整灵
活;整体式全钢大模板混凝土观感质量好。因此,拼装式全钢大模板更适合于房屋建筑工程;
整体式全钢大模板适合清水混凝土工程和市政工程中及预制构件模板。本条要求,二种不同
形式的全钢大模板都应按1M0模数定型,以便全钢大模板的重复利用。
2.1.4、2.1.5全钢大模板传力途径是:面板承受混凝土模板侧压力,次肋是面板支座、主
肋是次肋支座、背楞是主肋支座、对拉螺栓是背楞支座。肋又可分为主肋、次肋和边肋,其
中:边肋具有连接功能。
2.1.6是全钢大模板截面高度的定义,即全钢大模板边肋高度与面板厚的和。
2.1.7背楞是指与模板边肋相互垂直的构件,是对拉螺栓支座,也是模板平整度的“靠尺”。
2.1.8、2.1.9无论整体式或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的标准板,模板的长、宽尺寸都应符合1M0
模数,目的是体现产品标准和互换性。
2.1.12筒模专用于平面尺寸狭小的竖井结构,使用中,筒模利用支拆机构完成模板支拆,
利用塔吊整体提升至下一施工层。
2.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