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63
青海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63/TXXXX—XXXX
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标准
前言
为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和关于推进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编制组依据《青海
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青市监标[2021]86号),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和
利用的现状与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和其他省市的相关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
本标准。本标准结合青海省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其地域特点的传统村落保护与
利用标准,规范和科学指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
本标准共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调查与评价;4.规划;5.保护;6.利
用;7.保障。
本文件由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授权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和
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将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1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荣玥芳郭思维贺婧高春凤
张羽贾梦圆林浩曦刘峘
王海滨成露依梁晓航见若南
程廷丁新坤詹孟霖郭书含
范光华刘芳陈巍熊颖
孔贞杜志超毛坤孙明
郭全民周景峰石天杰任飞虎
宇文超琪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晁元良卢平利芦熙斌孙鸣生
贾鸿键王亚峰田发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调查与评价......................................................................3
3.1一般规定....................................................................3
3.2调查内容....................................................................3
3.3分析评价....................................................................3
3.4建立档案....................................................................3
4规划........................................................................5
4.1一般规定....................................................................5
4.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5
4.3成果要求....................................................................6
5保护........................................................................7
5.1保护原则....................................................................7
5.2分区保护....................................................................7
5.3分类保护....................................................................8
6利用.......................................................................11
6.1利用原则...................................................................11
6.2利用模式...................................................................11
6.3利用形式...................................................................11
7保障.......................................................................13
7.1资金保障...................................................................13
7.2人才队伍...................................................................13
7.3信息系统...................................................................13
7.4宣传推广...................................................................13
7.5激励机制...................................................................13
附录A传统村落档案...........................................................14
附录B青海省传统民居分类.....................................................24
附录C建筑主体修缮分类.......................................................29
附录D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青海省).............................................14
本标准用词说明...................................................................30
引用标准名录.....................................................................31
条文说明.........................................................................32
1总则
1.0.1为规范和科学指导青海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全面提
升青海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青
海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包括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相
关名录见附录A)、省级传统村落和市(州)级传统村落。其他未被识别的,但具有传统村落特点且需
要保护的村落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应遵循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尊重传统、体现特色,惠及民生、活态传承,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村(牧)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
1.0.4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有关法规与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传统村落
形成年代较早,拥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能够体现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落。
2.0.2核心保护区
村落范围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或者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需要严格保护的
区域。
2.0.3建设控制地带
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的,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态、色彩等
要素,使之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区域。
2.0.4环境协调区
在建设控制地带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等环境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2.0.5文物保护单位
经县(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2.0.6历史建筑
经市(州)、县(区)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并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的建、构筑物,其他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
2.0.7传统风貌建筑
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历史、科学、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反映时代特色
或地域特色的建、构筑物。
2.0.8传统民居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点、生产生活方式、习俗、信仰及审美观念的居
住建筑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2.0.9历史环境要素
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之外,构成历史风貌的围墙、台阶、铺地、驳岸、树木等景
物及物质要素。
2.0.10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具体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
化遗产。
2
3调查与评价
3.1一般规定
3.1.1应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自然、人文资源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
档案。
3.1.2应对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保存状况,以及利用
情况和管理条件等内容做出评价。
3.1.3调查途径应包括资料收集、座谈研讨、村(牧)民访谈、现场踏勘、专家和社会各界推荐等方
式。
3.1.4应广泛征求乡镇(街道)、村级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村(牧)民的意见和建议。
3.2调查内容
3.2.1调查范围应包括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周边区域。
3.2.2调查内容应包括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社会经
济概况等方面。
1村域环境调查:包括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等。
2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包括与传统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水系、
村落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3建筑调查:包括村落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庄廓、碉房、帐篷
等传统民居。针对建筑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
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4历史环境要素调查:包括反映村落历史风貌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庄廓、塔桥亭阁、井泉
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水利工程、石阶铺地、碑幢刻石、古代墓葬、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
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防灾的特殊设施等。
5非物质文化调查: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生产
生活方式、乡风民俗、口头文学、礼仪节庆、曲艺舞蹈、体育游艺等。
6社会经济概况:包括人口、用地性质、交通状况、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3.3分析评价
3.3.1应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
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等价值。
3.3.2应综合分析村落自然环境、传统资源、传统街巷、建(构)筑物,以及建设用地、道路交通、
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安全防灾设施等。
3.3.3应对村域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
质文化遗产特征和传统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3.3.4应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和阻碍村落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
的程度,总结影响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突出问题。
3.4建立档案
3.4.1在调查与评价后,应按照“一村一档”的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相关示例见附录B)。传统
村落档案应明确村落基本信息、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
3
3.4.2传统村落档案成果应确保数据准确,并以纸质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进行制作和保存,电子文件
应做好备份(光盘、硬盘等)。
3.4.3传统村落档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宜由县(区)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并在必要时进
行补充更新。
4
4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编制和审批各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
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发
展规划编制导则》《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1.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应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及所在各市(州)、县(区)级国土空
间规划的要求及乡村建设评价的成果,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与“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进行衔接,调控传统村落的人口数量,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对于影响
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和环境应予以整治,完善传统村落防灾减灾设施,开展防灾减灾项目评估和建
设工作。
4.1.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听取村(牧)民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
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指导,举行听证。
4.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4.2.1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和提出实施要求等。
1明确保护对象,应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
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保护。
2划定保护范围,应在对村落传统资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
关联的周边区域,划定为传统村落保护范围进行整体保护。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要求(试行)》,按照不同的保护和控制要求将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
和环境协调区。提出各区的管控要求,重点明确建设活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点,并
对各区的风貌进行整体管控。同时,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也应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
保护管理规定。
3制定保护措施,应明确村域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
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街巷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
措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
(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
技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明确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
与措施。
4提出实施要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提出保障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2)应明确3年到5年内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和资金
估算。同时应提出远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
4.2.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包括目标定位及利用措施、空间布局规划、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建
筑及辅助设施规划、提出实施要求等。
1应制定目标定位及利用措施,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区位条件、规模等级、文化特色、产业发展
特征及上位规划等要求,结合传统村落自身传统资源和利用现状,综合评估其优劣势,确定传统村落在
资源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方面的目标定位,并提出传统村落利用措施。
2空间布局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传统村落的目标定位和利用措施要求,应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对传统村落的
建设用地和功能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
2)在对传统村落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时,应对建设用地进行评价,在保持传统风貌不变、延续传
统村落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应依据传统村落的目标定位,结合传统村落用地现状,符合国土空
间规划的三区三线划定要求,调整传统村落的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类性质用地的范围和面积。
5
3)在对村落功能结构进行规划时,应结合村落的目标定位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其传统资源、发展
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3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规定:应在不改变传统村落格局和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传统村落环境进行整治规划,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应整体考虑传统村落的传统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村(牧)
民的文化背景、生活生产特点以及气候、地形地貌和建成现状等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近远期结合,对传统村落内各项环境设施建设做出综合全面的规划,规划内容应符合《青海省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B63/T1925)相关规定。
2)道路交通规划:应保护历史形成的古道路(驿道)的走向及尺度。在保护传统街巷走向、尺
度和风貌的前提下,满足村(牧)民生产、生活出行的需求,应提出道路交通组织要求,公交
车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应设于村落外围,过境机动车应避免穿越核心保护区范围。
3)绿地景观规划:应对传统村落现有的涝坝、河塘水系、灌溉水渠、自然植被等进行适度整治,
宜选用当地树木、草地、特色农作物等作为绿化植被,采取符合村落传统景观特色的营造手法,
结合村(牧)民生活习惯,营造出符合传统景观风貌且有利于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的绿地景观。
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在保护村落传统风貌前提下,结合村(牧)民生产生活习惯,采取恰
当的方式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建设方式及规划控制要
求。
5)基础设施规划:应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环卫工程等规划。核心保护区内的市政管
线宜地下敷设,露明设施宜数量少、尺寸小、造型简洁,应尽量布设在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的
位置。
6)综合防灾规划:应包括消防规划、防洪规划、抗震防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4建筑及辅助设施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核心保护区内,应根据建筑物的保护分类提出建筑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材料等方
面的控制要求。
2)建设控制地带内,应按照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要求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
3)环境协调区内,应对与传统村落外部环境特征相关的设施提出设计引导,并对重点地段的设
计提出构想。
5提出实施要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提出保障村落利用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2)应明确近期内拟实施的利用规划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和资金估算,并提出远期
实施的利用规划项目以及其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
4.3成果要求
4.3.1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成果应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
4.3.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附件和传统村落档案,
以及依据各院落建筑现状制定的基本信息表等内容。其中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4.3.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图纸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现状分析图: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巷现状图,反映传统建筑年代、质量、
风貌、高度等的现状图,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现状图。
2保护规划图:传统村落保护区划总图和建筑分类保护规划图。
3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和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图。
6
5保护
5.1保护原则
5.1.1区域协同,全面提升。河湟谷地和青南高原等传统村落聚集区域原则上应划定集中连片区进行
整体保护,推动区域传统村落面貌全面改善。
5.1.2科学保护,合理修复。传统村落保护应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抢救优先、活态传承、兼顾
发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尊重村落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
境。禁止各类破坏活动和行为,已构成破坏的可在符合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在原场址范围内进行历史记
忆性建设恢复,保护修缮应充分展现传统村落地域特色,遵循原结构、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设计
原则(相关要求见附录C)。
5.1.3分级保护,落实措施。对已经公布认定的传统村落实行挂牌保护,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乡
土建筑分出轻重缓急,确定保护等级,公布保护名单,分别落实保护措施。
5.1.4多元保护,统筹民生。传统村落保护应注重多元性、包容性和社会性,坚持保护与改善农(牧)
民生产生活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5.2分区保护
5.2.1应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评价分析的结果,应分别从村落的村域自然环
境、村落风貌格局、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历史环境要素、景观视廊、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明确传统村落的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并进行分区分类保护。
5.2.2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确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
措施。
2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应划分为保护范围,并加以保护。
3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确定为保护要素的建(构)筑物不得擅自拆除。
4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按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5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并依
法办理建设许可,不得破坏其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标识、广告的形式、位置、体量、风格、色调应与传统村落
整体风貌协调一致,不得破坏传统村落景观环境。
7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应沿用本地传统民居建筑优秀传统,利用阳光、风、水、地形、
地貌、植物等自然环境条件,为建筑提供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保温、自然降温、自然除湿等环境
调节功能的场地规划或建筑设计措施,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5.2.3核心保护区,应体现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和生活的延续性,确保建筑、巷道、
环境及构成历史风貌的各种构成要素不受破坏;建设活动以不改变风貌的维修、整理、修复和内部更
新为主;根据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制定方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对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建筑物和构
筑物,逐步整治、拆除或搬迁;合理控制游客量和引导游览行为。
5.2.4建设控制地带,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控制建设密度,对新、改、扩建建
筑在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以及环境尺度、比例上与传统建筑风貌协调;保证原有山水格局的完整
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
5.2.5环境协调区,应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进行整治改造;限制
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项目,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
背景。
7
5.3分类保护
5.3.1村域环境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选址特征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遵循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与山林、水体、田园、草原融为一体,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
态原则。
2)应保护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特征,包括环境与村落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选址定位基准,村落
与周围环境的视线通廊,与周边山水环境结合形成的防御体系、防灾体系等。
2山林景观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保护山体的自然景观特征,严格保护山体轮廓线、制高点,保护山体与村落之间的视线走
廊。
2)不宜开山釆石,加强水土保持,维持自然生态环境。
3)应保护村落林木资源,限制林木砍伐,做好监管及防火、防虫等维护工作。
4)宜丰富林相,鼓励种植乡土树种。
5)严格控制山体中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与强度,强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水体景观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保护生态水体及河道,避免因建设活动而侵占、改变原有河道的自然流向。
2)应从宏观层面考虑河道水体在村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改善村域整体生态环
境、控制地下水资源攫取来保证水系统的完整性。
3)应结合实用性村庄规划中的蓝线划定控制范围,在雨水汇流形成的山沟、河道两侧划定控制
范围,引导两岸的农田、林地、园地形成一体化系统。
4)不得向河道内抛扔垃圾、排放污物;应通过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
5)应坚持生态原则,不宜对自然河道、溪流的驳岸进行随意硬化。注重河道水生生物及微生物
对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营造生态绿色河道。
4田园草原景观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保护传统村落周边原真的田园草原风貌,保持其古朴的自然韵味。
2)应保持田园草原生态肌理、地形地貌,减少人工干预。
3)应结合村落产业特点,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农牧业有机结合。
5.3.2传统村落风貌格局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整体风貌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宜在村落内建设影响传统风貌的建筑,控制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构)筑物的
体量、高度、造型和色彩,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不宜因道路、管网等工程建设而破坏村落地形地貌。
3)在环境整治、开发利用等过程中,应保持村落原有的风貌特色。
2结构肌理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群体:应保护建筑群体的风貌格局完整。
2)街巷空间:应保护传统村落街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应保护庄廓墙围合形成的具有防御特征
的特色巷道;应保护传统街巷的结构、走向、宽度以及与街巷两侧建筑物的空间比例关系;应
保护街巷建筑界面和景观视廊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核心保护区内应保持原有街巷格局
与尺度,不宜随意拓宽;在开挖、填埋等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建筑物的改建、扩建时不宜破坏街
巷结构,街巷铺装宜采用当地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宜通过转折、对景、借景等手法丰富街巷
空间,采用适当的绿化形式和小品,美化街巷环境。
3)水系保护:应保护河道岸线、水塘形态,保护水生植物、鱼虾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在加固驳
岸、增设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时宜采用传统做法,并与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
4)场所空间:应保持村落内重要场所空间景观视廊通透,保障依托场所空间的传统表演、民俗
节庆等活动正常开展;场所的铺装美化宜采用生态友好方式。
3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要求:对历史环境要素均应妥善保护,除非对村(牧)民的生产生活、村庄建设造成重
大负面影响,否则不应破坏;对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参照文物的保护要
求加以保护;对一般的历史环境要素,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限定方式、方法的前提下采取景观
8
改造等措施,并注意乡村特征的维护。
2)分类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驳岸:应维护驳岸自然岸线的形态、走向。
古桥:应定期开展古桥质量安全鉴定,及时加固,修缮时维持原貌。
古井:应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与利用措施。
古塔:应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与利用措施;增设消防、防雷等防灾设施。
牌坊亭阁:构件等破损时应及时修缮,修缮时维持原貌。
宗祠寺庙戏台:应采取技术措施以提高其安全性,已有的建筑可根据功能需要进行现代提升,
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并符合相关文件保护要求。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地面宜为自然地面或采用透气铺装,不宜修筑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地面;
增设避雷设施等保护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更新复壮管理,并符合《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
范》(QX/T231)和《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DB36/T962)的要求。
石阶铺地:村落内原有铺装形式,应尽量保留;新建石阶铺地不宜采用色彩饱和度与对比度
高的现代铺装材料;宜选用片石、毛石、块石、条石、河光石、夯土、木材等乡土材料;宜
采用传统工艺,拼缝不宜过大,粘合材料不宜外露,铺装效果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院落墙体:墙体色彩应符合村落的传统风貌特点,不得自行粉刷为其他颜色,影响整体风貌;
对现存的土坯墙、石砌墙与夯土墙等进行结构稳定性的评估,结构破败的墙体,宜采用传统
工艺进行加固;若用现代技术加固时,外表可用草泥抹灰、石灰粉刷等方式加以修饰,以协
调建筑整体风貌;围墙宜采用村落当地传统材料,如石块、砖、夯土、木材等,并根据院墙
结构的实际情况,按需要增设砖柱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5.3.3建筑分类保护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宜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整治。
2)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宜采用传统建造技术、传统建筑材料,并在传
统村落保护专家的指导下由传统工匠修缮维护。
2建筑分类型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青海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的
规定开展保护工作,采取适当的保护修缮与整治方式,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应报当地文物部门
审批,由文物部门指定具有文物保护修缮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修缮,保护修缮整治方案评
审通过后方可按设计方案进行修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缮或整治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建(构)筑物进行全面普查、
整理、确定,并应提出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建议;应科学评估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
价值、艺术价值以及保存状况,提出历史建筑的场地环境、平面布局、立面形式、装饰细部等
具体的修缮维护要求,所有修缮维护、设施添加或结构改变等行为均不得破坏历史建筑的历史
特征、艺术特征、空间和风貌特色;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在高度、
体量、立面、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并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历史建筑应保持和延续原有的使用功能,确需改变功能的,应保护和提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
并不得危害历史建筑的安全;历史建筑周边各类建设工程选址应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
能避开的,应实施保护,并提出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
3)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不应改变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建筑的立面形式、空间格局、结构形态、传
统材料、传统工艺和细部等,可采用修缮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传统风貌建筑外观毁损的应按原
有形式进行修复,内部损坏的结构和装饰由专业人员负责修缮,尺度、体量、色彩、形式应与
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传统风貌建筑应遵循能保则保的原则,按照旧房可修、危房可拆、空房
可用、新房可整、建房可控的思路开展保护与利用。
4)其他建筑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应采取拆除重建或拆除不建的整治方式,当采取拆除重建时,
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当采取拆除不建的方式时,宜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升传统村落
的宜居性;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应采用保留、维修和改善的保护与整治方式;新建各
类建筑,应服从村落历史环境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整体需求,其形式、髙度、体量、色彩等
应与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风貌一致,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融合。
5.3.4建筑整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9
1建筑主体修缮应按照价值优先、整体优先、使用优先的原则进行修缮。结合传统村落发展前景、
传统建筑实际情况及产权人的意向,将保护整治工作分为保护类、修缮类、改造类三种不同的建筑修缮
类型进行整治(相关要求见附录D)。
1)保护类建筑:应对继续使用的传统建筑进行维修加固和功能修复。
2)修缮类建筑:应对暂无利用意向、量大面广的传统建筑进行抢险保护。
3)改造类建筑:应对价值突出、有明确激活利用方向、能够服务社会的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维修
和功能改善。
2建筑特色修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入口及门楼:建筑的入口及门楼在建筑风貌中占据重要地位,应结合不同地域特点进行保护。
在入口与门楼的翻建中,可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参照传统样式并可简化应用。
2)建筑立面:建筑立面的修缮与翻建宜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在不改变风貌特征的前提下,可对
立面式样进行适当简化。
3)建筑屋面:在屋面形式上,宜采用平屋顶或木结构单坡顶为主要形式;屋面形式宜选用与传
统建筑整体风貌相协调的泥土屋面形式。
4)建筑色彩:传统村落应延续原有传统建筑色彩,新建、翻建建筑的色彩应与当地传统建筑色
彩相协调,宜采用与传统建筑相近的色彩。
5)建筑材料:建筑用材宜以当地传统村落建筑材料为主。
3建筑细部修缮,应满足下列要求:
1)门窗:大门以及外露附件粉刷颜色应符合传统特色或与传统村落建筑细部颜色相近;窗户式
样、颜色等应与村落传统建筑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2)雕刻:木雕、砖雕、石雕等建筑细部应保留其地域特色,修复时宜采用村落当地传统匠艺。
5.3.5非物质文化保护,应满足下列规定: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
例》执行,分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与特征分析,结合传承程度划分为良好、一般、濒危三
个等级,作为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的依据。
2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应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项目、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继承发扬提出规划要求。
3保护传统村落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对
其生活状态和日常行为模式应作充分的考察及记录,对传统的民风民俗、地方节庆、传统工艺、风俗礼
仪等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传承人、传承方式提出保护要求和措施。
4挖掘、抢救、整理、研究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对承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相关物质、文化空间提出保护与利用要求和措施,设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场所。
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档案和数
据库。
10
6利用
6.1利用原则
6.1.1应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社会情感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当地村
(牧)民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使用功能。
6.1.2应将传统村落利用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可持续的
利用方式。
6.1.3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提出合理有序的利用方式和措施,改善村(牧)民生活,实现经济平稳
增长、人与环境相对友好、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6.2利用模式
6.2.1空间分区利用。应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对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区利
用;核心保护区应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不得进行新建、改建、
扩建或者重建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可发展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等,适当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活动,
禁止开展任何对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推荐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环境协调区可
开展农(牧)家乐、民宿等活动,禁止发生各种有污染和不良环境影响的情况。
6.2.2建筑分类利用。应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分类利用;文
物保护单位应以保护为主,应进行严格论证再进行利用;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等可用于展览展示,并对
其进行文化宣传与发扬传承;注重社会效益,保用并举,可采取集体供养等适当的方式将建筑改造为
村落公共服务设施;传统风貌建筑应进行修缮整治,可结合街巷空间打造民俗步行街,发展观光旅
游;一般建筑在与整体格局一致的情况下,可改造为商业旅游服务设施、办公场所、民宅等。
6.2.3文化分类利用。应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般传统文化开展分类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
保护与传承,建立完善的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可开展传
统文化教育、民俗手工展览、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一般传
统文化应加强宣传与传承。
6.3利用形式
6.3.1村落居住。应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鼓励传统村落村(牧)民在村落内居住。应活化利用长期闲置的庄廓、碉房、帐篷等传统建
筑资源,在保持传统建筑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
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应完善传统村落的消防、防灾避险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6.3.2产业发展。应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转变传统产业
生产方式、扩大传统产业规模、创新传统产业组织方式,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传统产业基础。宜针对现
有产业基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和就业水平等因素,挖掘农业区、牧业区、农牧业结合区的传统村
落资源禀赋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按照“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中,通过专
业化生产、前后向延伸、规模化建设等措施,提高附加值。宜利用本地农(牧)业资源,整合历史、文
化、风俗等社会元素,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形成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
6.3.3文化传承。应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手工艺、园艺等特色文化产业,让
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融合发展。应挖掘和整理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
剧、传统体育、传统手工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建立村史馆、博物馆、文化馆、展示中心等文
化活动场所宣传极具特色的藏、土、撒拉、回和汉等民族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以及伊斯兰和藏传佛
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传统文化,提升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应根据传统村落的节庆活动、
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
演场所。应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村(牧)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
产,应推动音乐、美术、建筑营造、技艺、医药等传统工艺传承,实现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
11
化和创新性发展。应鼓励传统文化进课堂。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落,可结合
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文化产业涉及文化艺术服务、文
化产品生产、文化休闲娱乐、影视文化基地等文化相关行业,可通过在传统村落中设立文化产业示范
园区或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措施,促进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应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
与数字化利用建设,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文化产品,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共
享、展示和传播,带动传统村落文化传播展示消费、地域品牌形象塑造和特色农产品销售。
6.3.4旅游休闲。可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最新的运营模式和参与体验式的
旅游模式,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乡村体验游、农(牧)业生态游,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良性
循环。可利用庄廓、碉房和帐篷等传统民居发展旅游民宿,打造绿色产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
农(牧)家乐,避免同质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牧)家乐生态旅游模式。可利用传统村落特殊的
历史背景,为游客提供了解学习传统村落文化智慧的途径,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应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流量、容量,避免游客拥挤,导致传统村落遭
到破坏。应确定传统村落旅游管理制度,引导游客遵守传统村落及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6.3.5教育研学。对于保存较好、区域集中的传统村落,可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学习、摄影、写生等
教学基地,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应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传统村
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可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等专业人才。
12
7保障
7.1资金保障
7.1.1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租赁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7.1.2发挥村(牧)民主体作用,动员村(牧)民自筹部分资金,投入本村保护发展。
7.2人才队伍
7.2.1宜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负责传统村落评定、规划评审、项目审查、技术指导等工
作。
7.2.2应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家库中聘请1-2名驻村专家,负责为其驻地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规
划编制、修缮整治、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7.2.3传统村落村委会可鼓励村(牧)民担任传统村落保护专员,负责宣传传统村落相关政策、监督
项目实施等工作。
7.2.4应加强建设高素质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才队伍,开展多层次的传统工艺工匠教育培训,培育一批
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文化匠人,包括传统建筑匠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
7.3信息系统
7.3.1有条件的村落可开展智慧乡村建设,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信息系统。
7.3.2登记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现状等情况,记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村内基础
设施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7.3.3可结合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建设信息化平台,发展电子商务。
7.4宣传推广
7.4.1应结合传统节庆、民间习俗、传统体育赛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村
落保护与利用的展示和宣传活动。
7.4.2应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向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知识,展示
传统村落价值、内涵、特色,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增强全民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
7.4.3可建立传统村落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传统村落的宣传、研究和保护工作。
7.5激励机制
7.5.1对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酌情给予奖励或公开表彰。
7.5.2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区内按原貌修缮房屋的村(牧)民,可参照乡村风貌改造的做法实行以奖代
补。
13
附录A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青海省)
序号传统村落名称批次
1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索卜滩村第一批
2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哇麻村第一批
3海东市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第一批
4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北庄村第一批
5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寺滩村第一批
6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土观村第一批
7海东市循化县街子乡孟达山村第一批
8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城内村第一批
9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下庄村第一批
10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第一批
11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第一批
12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第一批
13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第一批
14海东市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第二批
15海东市平安县洪水泉乡洪水泉村第二批
16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第二批
17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张家村第二批
18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扎毛乡牙什当村第二批
19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下排村第二批
20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娘拉乡多伦多村第二批
21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洛少村第三批
22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年先村第三批
23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第三批
24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团结村第三批
25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双朋西乡环主村第三批
26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双朋西乡宁他村第三批
27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双朋西乡双朋西村第三批
28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扎毛乡和日村第三批
29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黄乃亥乡日秀麻村第三批
30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江龙农业村第三批
31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木合沙村第三批
32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曲库乎乡索乃亥村第三批
33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第三批
34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加吾乡吉仓村第三批
35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贾加村第三批
36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尖巴昂村第三批
37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牙那东村第三批
38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上刘屯村第三批
39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多日麻村第三批
40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第三批
41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拉则村第三批
42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衙门庄村第四批
43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镇寺沟村第四批
44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镇沙尔湾村第四批
45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镇下营一村第四批
14
46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石咀一村第四批
47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贾尔藏村第四批
48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第四批
49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十字村第四批
50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昆仑村第四批
51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龙王岗村第四批
52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黄麻村第四批
53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南滩村第四批
54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恰加村第四批
55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塔加一村第四批
56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塔加二村第四批
57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牙什扎村第四批
58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尕洞村第四批
59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西沟村第四批
60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瓦匠庄村第四批
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开02047+11823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 计算机导论 教案 单元4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基础
- 上海中心项目介绍 (英语)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课件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范文12篇
- 2024年演出经纪人资格《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冲刺必会试题库300题(含详解)
- Unit 3 My friends (同步练)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应用-教学设计
- 《汽车营销方案》课件
- 【课件】校园安全系列之警惕“死亡游戏”主题班会课件
- 海鸥课件教学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附答案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多选模拟题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鸡蛋供货协议
-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解读
- 银行营业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业务操作规程
- 关于三体系修订的具体实施方案
- 安全设施专篇主要参考依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