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状况的现实考察内容提要本文以实证方法,从四个角度验证和考察了我国近几年来的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状况,认为至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监管总体目标不明;各监管部门间职责分工不明、协调效率低、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的反应速度慢;还没有形成买方证券分析师的市场制约机制;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的利益驱动保护会计造假公司或干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上市公司治理及公司内部控制不规范。一、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看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根据有效市场的一般原理,如果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则会计信息能够正确引导投资者决策,即使在弱势有效市场中,投机者也不能够利用已公布的会计信息在市场中获取非正常收益。因此,即使在弱势有效市场中,市场的会计秩序也是规范有序的,投资者不可能利用他认为不规范的会计秩序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故此,对市场有效性的经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验证证券市场会计秩序及监管效率状况。如果市场有效性较高,可以认为市场会计秩序较好,监管效率较高,反之可以认为市场会计秩序较差,会计监管效率较低。1.研究方法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与股价变动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毕尔夫(1968)提出的“股价反映程度分析法”;二是布尔和布朗(1968)提出的“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股价反映程度分析法以上市公司在盈利信息公布时间(t=0)前后一段时期为样本时限,估计样本中各上市公司的夏普模型(或称市场模型),即:=+(式1)然后测定样本时限内各日、周或月的超常收益率的平方与样本时限内各日、周或月的超常收益率的方差之间的关系,即PR=(t=-K,…,-2,-1,0,+1,+2,…,+K)(式2)其中:是样本时限内第i种股票第t日、周或月的超常收益率,=-=-(+);是样本时限内第i种股票第t日、周或月的超常收益率的平方;是样本时限内第I种股票各第日、周或月法人超常收益率的方差;是样本时限内第i种股票第t日、周或月的实际收益率;是样本时限内股市第t日、周或月的收益率;和是根据样本时限内第i种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为样本数据估计的“夏普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其中称为系统性风险系数。根据上述方法,据以分析PR在盈利信息公布的时间(t=0)前后的变动态势即盈利信息公布前后的股价变动规律。这一方法通过观测和比较零点前后价格变动程度,研究盈亏信息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及二者的相关性,不需区分盈利或亏损的程度,方法相对简单。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首先按盈利程度高低将上市公司分为盈利高和盈利低两组,以公司在盈利信息公布时间(t=0)前后为样本时限,分别估计这两组中各上市公司的夏普模型,即:=+(式3)然后分别计算这两组中各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率和每组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即:=-=-(+)(式4)=,(t=-K,…,-2,-1,0,+1,+2,…,+K)(式5)最后,计算每组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即CAR=(T=-K,…,-2,-1,0,+1,+2,…,+K)(式6)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分析AR或CAR在盈利信息公布时间(t=0)前后的变动态势,即上市公司股价变动在零点前后的若干日、周或月的规律。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是次强式有效市场,则股价已经反映了历史的和现在公布的信息,因此,在新的盈亏信息公布后,市场拒绝超常收益。如果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则投资者不能利用过去的信息获取超常收益。根据该理论判断,在次强式或弱式有效市场上,如果在盈亏信息公布前后的几天内没有其他足以影响股价变动的信息发布,则新的盈亏信息公布前后,AR和CAR变动规律应如下图所示:AR盈0(图1)亏CAR盈0(图2)亏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将上市公司分为盈与亏两组,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所以,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2.样本选择及实证分析本文选择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为样本,根据其在2006年1月-4月公布的2005年财务报告的盈亏情况,将两市中的所有A股公司按每股0.1元为盈亏区分点,各分为盈利组和亏损组两组,设A为盈利组,B为亏损组,分别对深、沪两市的盈亏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样本时限为2005年12月19日至5月19日。因为每家公司报表公布日不同,笔者剔除了公告日及其前后几天停牌的公司,调整后的交易日总数为87个交易日。研究步骤:(1)样本选择方法。剔除在公告日及其前后10天内停牌的公司后,深市和沪市所有公司,以每股收益0.1元为分界线,被选中的沪市公司473家,分界线上下各300和173家。被选中的深市公司303家,分界线下170家,分界线上133家。(2)分别计算被选中的深市303家、沪市473家中各家公司在样本时限内的日收益率和市场日收益率,计算公式为:=(7)
=(8)其中,是第i种股票在第t日的收盘价;是第i种股票在第(t-1)日的收盘价;是第i种股票在第t日的每股的红息;是上证指数(A股)或深圳成指(A股)在第t日的收盘价;上证指数(A股)或深圳成指(A股)在第(t-1)日的收盘价;(3)估算776种股票的夏普模型,即估算模型中的和值,然后确定模型;(4)计算样本期限内各种股票每日的超常收益率;(5)计算年度盈利信息公布日前后20天内深、沪两市的各组样本股票的平均日超常收益率和累计平均日超常收益率CAR。依照上述程序,笔者对沪深两市市场有效性的验证结果如下图所示沪市CAR图沪市ART图深市CAR图深市ART图注:图中的黑体粗线为A、B两组样本数据变动的回归线。对照市场有效的标准图示,上述显示沪深两市市场效率的图表表明,至目前为止,我国沪深两市的市场效率较低,证券市场会计秩序较差,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较低。从06年、07年我国股票市场奇高的市盈率看,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06、07年度。二、从全社会的会计违法、违规状况看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状况1.从历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看整个社会的会计秩序状况财政部2000-2006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2000年度内会计信息的检查共涉及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石化等行业的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为这些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125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的占全部被查单位的50%,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7%。2001年度内会计信息检查涉及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总户数的53.6%。2002年度会计信息的检查涉及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13%;利润不实比例10%以上的企业82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53.95%。抽查发现个别企业屡查屡犯,如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999年被查出虚列收入3954.87万元,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已被行政警告,2003年又被查出违法违规金额8.25亿元,其中通过账外设账等手段隐瞒收入达4.96亿元,涉嫌偷逃税款2.2亿元。2004年度会计信息的检查涉及5家具有证券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13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及与其执业相关的55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抽查发现10户上市公司为粉饰业绩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占55户企业的18.18%。2005年度会计信息的检查涉及94户企业和60家会计师事务所。公告未陈述94户被查企业中的会计违法违规企业的总数。但明确指出,94户中的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偷漏税问题,少数企业甚至通过虚构业务、编造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用。2006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此次检查的重点是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房地产企业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其中财政部直接组织专员办检查81户企业和37家会计师事务所,各省级财政部门就地检查企事业单位7268户、会计师事务所600家。检查发现,部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违规行为。其中,共有88家会计师事务所、232名注册会计师分别受到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给予的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理处罚。从上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及会计事务所质量检查结果看,01年02年被抽查企业中有50%以上利润不实,即会计造假企业占一半,03年、04年、05年、06年的公告中没有具体披露造假企业占抽查企业总数的比重,但从其文字表述看,很可能也是在50%左右。05年也基本如此。据此,笔者认为至目前为止,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虚假及会计事务所虚假审计报告数占企业总数及事务所审计业务总数的比重可能在50%左右,甚至可能更高。2.从历年政府审计看整个社会的会计秩序状况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53个中央部门中有48个有会计虚假行为,占被查单位的90%。2004年5月至9月,审计署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了检查,重点延伸检查了30家上市公司。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占30报告的63.3%,也即这30家上市公司中有63.3%的公司有会计造假行为)。2005年度的政府审计公告表明,被审计的42个中央部门中,居然没有一家的单位会计行为是完全符合国家财经纪律的,全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会计违规或预算制度执行违规现象。2006年度政府审计公告表明,被审计的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清单显示,49个部门单位个个有问题。主要问题是:虚报多领预算资金;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截留少报转移资金;管理不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巧立名目乱收费;违规兴建办公楼。上述问题都涉及财务、会计违规。从02年的90%单位财务、会计违规到05、06年被审计对象所有单位都存在财务、会计违规的情况看,作为管理我国社会与经济事务的各级政府机构绝大多数存在程度不同的会计或财务违规问题。政府违规必然要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方面,包括证券市场会计秩序。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会计环境失序,政府各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从证券市场监管公告看证券市场的会计秩序状况从中国证监会的检查公告看,2005年6月-2006年6月,被证监会谴责、处罚或被立案调查的公司153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2006年7月-2006年6月,被证监会谴责、处罚或被立案调查的公司170家。上述公司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绝大多数的表现是直接进行会计造假,部分是以会计造假为违法行为提供方便。从市场所暴露的案件看,证监会所处罚的公司是被发现的会计造假公司中的较少一部分,已立案侦查或已被发现有造假问题但未被处罚的上市公司还有不少,会计造假的公司远不止10%。因此,这个数据只能是判断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面的一个最低参考数据。即使是10%,也可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虚假程度也是比较严重。由于审计署不直接制定会计规范,也不直接参与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它的工作性质属于对会计监管工作的再监管,地位相对独立,并且其采取的专项审计手段使得检查广度和深度更为全面,因此,利用审计署的检查结果对我国社会的会计秩序状况进行判断可能更接近于客观现实。结合审计署、财政部、证监会的监管公告,可以认定2000-2006度内的我国社会会计秩序状况表现难以让人乐观,会计造假企业的数量占全社会企业的总数很可能是在50%以上,也即社会中的各单位有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由此推断,证券市场很可能有50%以上的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问题,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急待提高。4.从05年公司会计舞弊案看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分析了由05年国内媒体公开披露的10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后发现,这些案例综合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存在如下问题:(1)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总体目标不明。上述多起案例明显是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但有关监管部门迟迟未见行动或者悬而不决。部分案例中司法部门对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裁定也表现出量刑过轻的现象。为什么有些公司会屡查屡犯?设立如此多的监管部门和机构进行证券市场监管,其工作目标是什么?如果有一个明确合理的会计监管目标,则任何影响监管目标实现的行为都必然要受到来自各监管部门一致的严厉惩罚。事实上,美国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虚假财务报告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很大世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66岁的伯纳德•世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66岁的伯纳德•埃贝斯被判处埃贝斯25年监禁。安然事件中,美国检察部门先后对安然公司至少16位高级管理人员提起刑事诉讼。其中,安然公司前高级主管葆拉•里克尔因犯内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缓刑两年,此前已交纳85万美元罚款。安然公司前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被判6年,此前也以现金和财产方式支付了总共3000万美元罚款。安然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肯尼斯•莱和前首席执行官斯基林。莱已于06年7月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但法庭仍将于10月下旬宣布对斯基林的最终量刑结果。尽管莱已死,美国劳工部上月还宣布,可以寻求和莱家族达成和解,但前提是其家族必须先支付1200万美元的赔偿金用于弥补安然公司员工的养老金损失。(2)各监管部门间职责分工不明、协调效率低、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的反应速度慢。上述多起案例表明,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报道已经沸沸扬扬,但我们的监管部门却要等到1年甚至2年后才去调查,或查了却迟迟不告结果,或查出结果迟迟不见处罚。其根子在于我国目前负责证券市场会计监管部门职责的不够明确,各部门间的监管协调效率极低。(3)市场证券分析人员未发挥丝毫的监督作用。上述事件的发现,没有一起有证券分析师在发挥作用,所有事件中没有证券分析师的任何声音。这与相对完善的其他国家证券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市场是有序的,买方分析师是应该是会计造假公司的天敌。从市场表现看,我国的证券市场分析师似乎都是卖方分析师,这也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监督机制所存在的缺陷。(4)监管环境有待系统梳理。上述部分案例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所面临的监管环境有待清理,某些会计造假行为并非如安然事件那么复杂,个别案件甚至是赤裸裸的伪造政府文件进行诈骗。监管环节中,从涉案公司的会计人员及各有关部门,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认真审查就会发现问题,但就是没有发现。这是有制度不认真执行的问题。制度虚置是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它是监管环境不顺的集中表现。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道德、商业诚信体系建设、法治建设、政府行政运行机制等多方面。(5)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的利益保护干扰上市公司会计行为。上述案例多为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家公司犯案后之所以迟迟未被处罚,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公司会计造假中有地方政府的默许或参与。因此,处理起来就比较复杂。(6)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亟待改善。上述会计造假案中,绝大多数的审计受托人――注册会计师几乎都是对虚假财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书。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整体的执业素质和执业道德亟待提高。这种局面的形成,说明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存在问题,而非仅仅是审计师个体专业水平和执业道德有问题所致。(7)公司治理及公司内部控制急需强化上述会计造假案表明,公司治理及其内部控制制度是预防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凡是进行会计造假的涉案公司,其公司治理和及内部控制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存在权力制衡方面的漏洞,或者干脆集公司决策权力于一人而不加制约。这与我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低效有较大关系。直至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关于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文法律,只有各个监管部门及有关机构所出台的各种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建设指南,这些指南是否真正具有法律效率还有疑问。不仅如此,各部门所出台的指南都存在差别,各有侧重,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并且还存在明显的不加分析地套用西方国家经验的普遍现象。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国有控股公司,其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建设的制度及环境前提显然与以私有股份为主的外国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说,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建设是比较乏力的,这与政府监管目标不明、权责不清有很大关系,政府没有将这个应该管的事情管好。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乏力必然要导致公司会计行为违法、违规。三、结论综合上述分析结果,笔者认为,过去的10多年中,在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提升的速度很慢。至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仍处于低效状态。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计监管工作缺乏有力的环境支撑;会计监管工作定位不明;会计监管主体过于分散、监管职责未能统一协调;政府行政职能定位不明导致地方政府有干扰会计秩序的动力;会计监管法律规定中的过与罚不对等、监管中的惩处乏力问题比较严重;部分监管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衔接与协调;政府对会计监管的职能定位不明造成政府监管干预不力和干预过度并存;具体会计规范建设尚存不足;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具体职能定位不明;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乏力。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率呈现出处于低值区的缓慢上升过程。相关研究结论及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市场低效及其会计工作失序给我国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了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直接经济利益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联合研发的《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在对1143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后认为,2001年(不包括2001年)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全部工业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而2001年以后(包括2001年,但2003年除外)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低于全部工业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从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即自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总体上低于非上市企业。因此,该报告认为,2001年成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效率竞争力比较的分水岭。自2001年以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总体上开始低于非上市企业的效率竞争力。这表明,近十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实际上把资金配置到了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亦即我国的证券市场不仅没有促进社会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反而产生了降低资金利用效率(降低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从研究结论看,该报告的研究结论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据此,有理由推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包括会计监管的实际结果与理论上的证券市场监管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分析证券市场统计年鉴中的公开数据可以发现,从1991年到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总额为11660.47亿元(包括首发、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B股、H股、N股等),其中从1998年到2004年的7年间,证券市场的融资额为8917.05亿元,同期证券市场的分红派息仅为1812.09亿元,其中绝大部分红利为非流通股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
- 三人共同创业店铺股权分配合同2025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示范合同
- KTV股东合作合同模板
- 上海市新车买卖合同标准模版
- 产品采购合同质量保证协议书
- 个人与个人借款合同范例
- 个人购房正式合同样本
- 标准借款合同
- 个人与银行借款合同典范模板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软星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