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_第3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_第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从诗意与生活两个看似矛盾实质交融的两个方面来赏析经典散文一一郁达夫的《故都的

秋》,引导学生鉴赏并掌握该文中的秋之意象,来体味诗意语言的美,感受作者对生活细致

入微的观察,为完成第七单元学习任务写景抒情做好准备。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本单元所选取的五篇散文,

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在这样的美文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又能领会到深厚的人文内涵,感受中国传统的诗意美,和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有系统学习过第一单元的现代诗和第三单元的古诗,对中国诗

歌里独特的意象和相关的手法都有所了解。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前,会提前布置预习的任务,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此处可以参考第123面的单元学习任务):1、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查找

郁达夫的诗歌作品,在课堂上分享;2、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细加品位。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意象和语言来体味本文的诗意,并学习相关写景抒情的技巧。

2、感受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写景中揣摩作者对自身,对社会的感悟。

3、以小见大,由《故都的秋》来推测中国近代文人的普世的政治孤独和悲悯的人文情

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诗意中意象的分析和生活方面的细节描写,体味作者传统文人视角下的北京

生活和审美情趣。

2、难点:感受作者情感的矛盾,揣摩作者悲悯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郁达夫是一位小说家,散文家,但是有没有人知道他其实还是一位诗人。他的

诗歌颇有古韵,上节课有让大家回去查找,现在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

播放PPT,展示郁达夫的部分诗词,并邀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其中的写景部分。如:

《三月一日对酒兴歌》

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秋兴》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现代著

名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是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

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

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

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

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

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

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

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

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

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等最为著名。

三、文本分析

(-)文本解析一一诗意

1、导入:

【教师点拨】我们说,散文和诗歌其实是很像的,他们都喜欢写景,通过某些特定的景物一

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来抒情。刚刚我们也一起欣赏了郁达夫先生的诗歌,想问一下诸位

同学有什么感触?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是的,旧瓶装新酒。它有传统的意象,传统的格式韵律,但是内容关注的是当

下的社会和人民,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也将从传统的诗意和当下生活两个方面去感受、

去赏析。

2、整体感知文中的诗意(找出文中描写故都秋天的意象)

【教师总结】破院中看到的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浓茶、牵牛花、驯鸽、秋草;槐蕊;秋

蝉;秋雨;秋果。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或者看过有这些意象的诗词?

[PPT展示】(1)杜甫的《登高》(第八课学过,请学生齐声背诵):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很高很高的天色)

(2)林逋山的《牵牛花》:圆似流钱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

深结此花。

(3)苏轼: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4)曹丕: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5)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曹丕:

草木摇落露为霜。

(6)杨凝: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7)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教师提问】似乎很多意象都是和悲秋相关,正如我们文中所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

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那我们文中的意象所代表的情感也是如此吗?请大家

选择你喜欢的意象,通过上下文的意境,再结合我们学过的诗词意象来分析。

意象与原文出处赏析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色彩淡雅,秋高气爽

泡一晚浓茶,向院子里一坐。泡茶赏景,自有一番传统文人的压制和追求在此,

同时,也暗含了作者此时的一丝孤独。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听得到青天下视听结合,以动衬静,贴合我们的中心句”来得清,

驯鸽的飞声来得静,来得悲凉。”,也侧面体现了作者内心的

悠闲,和一丝淡淡的孤寂。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细处着笔,营造出了一派冷落,萧条,悲凉的景象。

槐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来显示

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出环境清、静、悲凉,画面感十足,透露出作者悠

细极柔软的触觉。闲中的孤寂、落寞。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

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

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能联想到秋季的落寞和生命力的消逝。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雨下得快,似乎没有南方的雨那样缠绵,哀怨。然

味,下得更像样;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而,这样的来去匆匆之感,反而有一种冷清落寞的

落地下起雨来了。感觉。

秋果: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生命力顽强,哪里都能生长起来,它的成熟,也带

全盛时期。出了秋天的另一层含义,丰收。

【教师提问】郁达夫的这篇关于秋的文章,大家从意象的分析上来看,似乎都是偏向悲愁,

那他的悲从哪里来呢?哪位同学来聊一聊。

【学生讨论1】郁达夫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

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

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这种悲愁,应该是一种深情,另一方面,

我们学过的关于秋的诗歌,大部分也是以悲秋为主,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

是我们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我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悲愁的情绪。

【学生讨论2】也可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作者自身经历性格有关。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并

不好,郁达夫又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

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而且他写下另外一部秋

的作品《天凉好个秋》里,他嘲讽当局,忧国忧民,对时事十分关心,所以在这样动荡的背

景下,他在景色中看到愁闷是很正常的。而且另一方面,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这些

在他的人生中也留下了孤寂的影子。

【学生讨论3]北方的秋天,本来就是萧条凄清的。郁达夫的另一部作品《北平的四季》里,

说:“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

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

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

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

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意象:天色、秋草、槐蕊、秋蝉、秋雨、秋果

【板书】诗意t厂郁达夫自身

淡淡的哀愁社会背景

----=<

民族审美心理,文化氛围

J北方的秋天

(二)文本解析一一生活

【教师导入】我们之前说郁达夫的诗歌内容关注的是当下的社会和人民,其实我们这篇《故

都的秋》也是如此。从人民群众之中走出来的作家,他的作品也一定是围绕着人民群众,请

大家找一下文中你觉得生活化的描写。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

1、浓茶。我们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其实茶是我们中国传统文人和普通平

民共有的兴趣爱好。我们有“且将新火试新茶”,也有“不茶不饭,不言不语”;我们有“叹

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也有“浓茶一碗,静处乾坤大”。相对于文人爱喝的清

茗来说,浓茶在普通人的生活圈中,似乎更常见。郁达夫在破屋醒来,泡一晚浓茶,不正是

当地普普通通的老北京人的日常吗?

2、落蕊,槐蕊的描写,作者的侧重点反而不是落蕊本身,它长什么样?我们不清楚。我们

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满地的,是脚踩上去的细微柔软的触觉,以及扫地的过来后留下的一条

条扫帚的丝纹。秋蝉也不是山中的寒蝉,而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里,似乎

又冲淡了文中的些许愁思。

3、北方的秋雨也与众不同。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作者的着笔点,也不是秋雨,而是雨后

的北京人。这些人,不是上班族,不是政治家,而是底层的都市闲人。他们无聊、寂寞,用

着缓慢悠闲的语调,微叹着说一些天凉了的“废话”,也许他们不是作者的意识的化身,但

是一定是带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