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必会)山西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强化练习题库(含详解)一、单选题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学生作品分析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经常用到的方法,它能够帮助班主任迅速地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2.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答案:A解析: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结构式观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答案:D解析:“日参省乎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能动性的体现,属于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4.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蓬生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5.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答案:D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命题分析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于西方教育学著作的掌握。此考点常见出题方式是选择题。技巧点拔此类题目属于教育学事实性知识,由于常见出题方式是选择题,所以只需要考生对知识点再认。在复习策略方面,对于该类知识点反复诵读即可顺利答题。6.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答案:C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7.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A、上课B、社会活动和交往C、读书和作业D、谈话和讨论答案: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形成,只有通过它是否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加以检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得以表现出来。8.考试中,当一个学生想偷看纸条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放弃作弊,做一个诚实的人。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是()。A、本我B、自我C、超我D、现实我答案:C解析: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其中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题干描述体现了学生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表明超我在起作用。9.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答案:D解析:集体教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的力量去教育每个学生。10.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A、德育意义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D、德育途径答案:C解析: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11.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从中找出其数学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此评价是()。A、个体间差异评价B、内部评价C、外部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D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题干中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是个体内差异评价。1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答案:D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13.“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统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答案:D解析: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转。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1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提出。A、孔子B、孟子C、朱熹D、老子答案:C解析: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15.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答案:C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16.德育的功能不包括()。A、培养学生品德,制约其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性质C、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其体质D、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答案:C解析: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其余选项则是德育的基本功能。17.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诊断性B、绝对性C、总结性D、相对性评价答案:D解析:相对性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18.“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性功能答案:B解析: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阐述的是标准化的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19.初二的小文看到姐姐读了研究生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便决定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答案:B解析: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看,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属于间接动机。从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看。是与长期目标相联系的,属于远景性动机。20.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哪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A、教学知识能力B、教学反思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答案:D解析: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题干所述符合教学操作能力的概念。21.把文章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是思维过程的()。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答案:B解析: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把段落综合起来进行理解是思维的综合过程。22.关于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不正确的是()。A、反对灌输,提倡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B、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C、倡导发展性的道德教育原则D、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答案:B解析:价值观澄清理论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23.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答案:C解析:从迁移的方向来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24.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A、康德B、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B解析: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25.中学生物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草履虫,准备了草履虫的挂图。这符合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中学生物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草履虫,准备了草履虫的挂图。运用的是模象直观,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2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答案:C解析: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27.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活动的要求。这种意志品质被称为意志的()。A、自制力B、自觉性C、果断性D、坚韧性答案:B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28.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A、知B、情C、意D、行答案: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品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品德认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知、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2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学答案:D解析:班级是一个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完成“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进行的。30.有这样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关心教育质量与教育目标,主张搞好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注重内容范围,又注重体系结构的教材”。这位教育心理学家是()。A、赞可夫B、布鲁纳C、巴班斯基D、杜威答案: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按学科逻辑结构编制课程。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杜威提出儿童(活动、经验)中心主义课程理论。31.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直观性原则。32.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答案:B解析: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答案:A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34.(2020年真题)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集中B、注意分散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B解析:注意分散是指离开当前对象而被无关刺激吸引走,是被动地,题中关键词“不由自主”,则属于注意分散。注意转移是指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因此,答案选B。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A、检验B、论证C、验证D、说明答案:C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景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捌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动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改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的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作“五步教学法”。36.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组织的阶段是()。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命阶段答案:B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这一阶段属于关注学生阶段。37.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A、思想政治和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答案:A解析: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思想政治和其它学科教学。38.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答案:D解析:操行评定指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39.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类型是()。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制D、多轨制答案:A解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类型是单轨制。单轨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学校系统由单一的轨道构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这种学制类型在现代学制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后来多为前苏联及东欧各国所采用。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40.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性格的()。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D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和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4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A、25%B、50%C、75%D、100%答案: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4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命题分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此考点常见出题方式是选择题和辨析题,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教育的本质,即有目的地培养人。有组织性、系统性、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也是教育的特点,但非本质特点。43.小红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道这样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44.“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以情动情,情景交融,引发人们对认知过程集中注意或分散注意,从而影响认知的效率”,这说明情绪具有()。A、信号功能B、动机功能C、感染功能D、调节功能答案:C解析: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互相影响和产生共鸣。4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的体质B、提高运动水平C、培养优秀的运动员D、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答案:A解析:增强学生的体质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46.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孙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参观法C、实习法D、演示法答案:B解析: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题干中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可以起到丰富同学们对玻璃的认识,所以选择B项,参观法。47.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答案: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要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习者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48.“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答案:D解析:“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它倡导教育的“终身化”。4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谐音联想法的概念。谐音联想法:学习一种新材料是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50.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综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核心课程答案:A解析: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51.下列不属于班级管理内容的是()。A、班级组织建设B、班级制度管理C、班级教学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答案:D解析: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等。班级目标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模式,不属于班级管理内容的范畴。52.()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答案:B解析: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53.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54.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核心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B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55.李林同学一直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的依据,自觉主动地学习,体现了德育的()。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道德修养法D、实践锻炼法答案:C解析:道德修养法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李林同学选择座右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监督,体现了道德修养法。56.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说法错误的是()。A、利于提高教学效率B、利于增强教学的计划性C、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D、利于因材施教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7.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人口功能D、政治功能答案:B解析: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还会调节、促进或阻碍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异,从而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题干所述内容主要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58.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59.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发展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金纳C、奥苏伯尔D、柯尔伯格答案:A解析: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得出研究结果。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发展过程。60.下列不属于课堂交往障碍的是()。A、角色地位障碍B、课堂语言障碍C、课堂效果障碍D、交往技能障碍答案:C解析:课堂交往障碍主要有:课堂语言障碍、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课堂结构障碍。61.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答案:D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62.(2020年真题)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高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D解析:分支制学制是指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代表国家:前苏联、中国。63.游览黄山时见到一块石头,导游提示其很像一只雄鸡,此景点叫作“金鸡叫天门”,于是越看越像。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在导游的提示下,石头越看越像“雄鸡”,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64.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育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答案:C解析:本题干考查学校体育的特点。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性和基础性。65.元认知策略总是和()共同起作用的。A、监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B解析: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66.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答案:B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命题分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不超过1分钟。长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超过1分钟,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为0.25—2秒。本题的考点是记忆的分类,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的方式出题。67.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答案:A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的刺激会影响以后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合理运用强化原理,能有效地塑造或矫正学生的行为。68.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便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为()。A、观察学习B、主动学习C、参与性学习D、模仿学习答案:A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而实现的学习行为即观察学习。题中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观察到一名儿童吃零食而被揭发,所以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符合观察学习的学习行为。69.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答案:B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70.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解析:从“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可知,该学生的主要问题是道德意志不坚定,应对该生进行道德意志的教育,故选C。7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传递文化知识B、发展生产力C、发展教育制度D、培养人答案:D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72.起源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建立在经验和直觉的基础上,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教育研究方法是()。A、行动研究法B、质性研究法C、观察法D、教育叙事研究法答案:B解析:质性研究法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质性研究最早起源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它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归纳的、描述的、现场参与的研究方法。73.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贾德C、苛勒D、加涅答案:A解析: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通过对知觉、注意和运动动作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可巧妙记忆为“桑共同,贾概括,靠关系,加信息”。74.在教育活动中涉及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是()。A、课程B、教育评价C、教学评价D、教育目的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75.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内容和规模不断增扩,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班级授课制出现并被推广应用。中国正式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南宋末年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答案:C解析:中国正式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时为清朝末年。76.()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B解析: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77.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C解析: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78.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A、日本学制B、美国学制C、德国学制D、苏联学制答案:B解析: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79.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A、直接美育功能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C、超越性美育功能D、美育的附加功能答案:C解析:美育的功能:①直接功能即“美育”;②间接功能即育德、促智、健体等;③美育的超越性功能即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80.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81.备课的要求不包括()。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批改作业答案:D解析:批改作业不是备课的基本要求。82.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这种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目标本位评价答案:B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8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查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实验法答案:C解析: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84.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和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85.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答案:D解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86.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开始能按照电话号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的时间短,属于短时记忆。87.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A、最近发展区B、生长高峰期C、心理断乳期D、关键期答案:D解析:最近发展区由维果斯基提出,指个体在成人帮助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生长高峰期指个体发展的某一时期,身高、体重等飞速发展的状况。少年期一般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关键期是劳伦兹提出的,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题中所述为关键期。88.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哪个阶段?()。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答案:D解析:小岩通过实践(检查保险丝)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保险丝断了)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属于检验假设。89.按照学习进程进行的分类,做笔记属于()。A、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D、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答案:A解析:做笔记是一种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握精髓的浓缩书本信息的方法。应属于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故选A。90.()是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即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A、功能固着B、原型操作C、原型执行D、原型定向答案:B解析:原型操作就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91.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A、是“超我”的活动机制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能力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答案:B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活动机制,绝大多数具有消极意义,能够引发个体心理障碍,是先天的一种能力。92.“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这种观点属于()。A、心理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生物起源论答案:C解析:劳动起源论克服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社会性上的缺陷,认为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93.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A、教师促成B、群体促成C、任务促成D、自我促成答案:C解析: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华和他的同学正因为参加了比赛才促成了一种良好的纪律,因而体现的是该类型。94.羽毛球打得好的人,网球也打得好。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相同要素说B、概括说C、三维迁移理论D、关系转换说答案:A解析:两种活动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即共同要素,可以引起迁移。9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答案:B解析: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96.提岀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款育论》D、《教育漫画》答案:B解析:本题干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阐述。9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答案:C解析: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98.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答案:C解析:复式教学是指一位教师在一节课堂上同时向两个及以上不同年级(或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教学,它是适用于人口分布相对稀少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它是用组织一个班直接教学(“动”)与其他年级自己做作业(“静”)的方式来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这种方式适用于学生较少的情况,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都得到锻炼,能力较强。99.古人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修养法答案:C解析: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100.“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句话体现了()的规律。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题目中将德育付诸各项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做法,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101.路老师在进行生物课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是先给大家讲解知识,然后带大家到植物园里去观察,有时候大家一起进行一些扦插的操作,这样既有课堂知识的学习,又有实际的感性认识。这体现了路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的()。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答案:A解析: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路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02.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A、正后像B、负后像C、视觉适应D、感觉对比答案:B解析:绿花的后像是红花,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所以是负后像。10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B、知比行重要C、行比知重要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答案:A解析:本题干表现为在道德教育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10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答案:B解析:测验是指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和评定,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通过测验可以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因此,正确答案选B。105.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根源特质D、共同特质答案:B解析: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一般一个人有5~10个。106.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A、1990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答案:D解析: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因此,答案是D。107.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A、引导法B、榜样示范法C、谈话法D、讨论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中的教育方法。先进典型是指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突出的人物,运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来教育学生,这种方法就是榜样示范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引导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也是德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但与本题所述的教育方法不符。108.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答案:C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根据其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计划与准备;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呈现;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关系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实现。109.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A、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受教育者道德和性格的完善B、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C、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D、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答案:C解析:A项是传统教育代言人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B项是洛克“白板说”的观点;D项是皮亚杰的教育观点。110.“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答案:C解析: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11.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的持久性与动机的关系。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部的动机,如自我实现、成就感等,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外部的奖励或惩罚,如金钱、名誉等。交往动机是指为了与他人建立联系而产生的动机,而无意识动机则是指个体无法自我意识到的动机。由此可知,内在动机是个体内部的动机,更能够持久地支配行为,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11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答案:B解析:这句话符合道德教育过程中四个基本要素统一,即德育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晓之以理是道德认识,动之以情是道德情感,持之以恒是道德意志,导之以行是道德行为。113.马斯洛的观点认为,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时,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需要D、尊重需要答案:B解析:安全需要指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114.课程论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作者是()。A、考夫卡B、泰勒C、杜威D、夸美纽斯答案:B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其作者是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考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杜威的代表作品有《哲学之改造》《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大教学论》是其代表作。115.“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答案:B解析:“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学校教育。116.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A、学科中心课程论B、社会中心课程论C、教师中心课程论D、学生中心课程论答案:D解析:学生中心课程论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同时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1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答案: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118.学过韩语的人在学习日语时往往具有较大的优势,因韩语与日语在语法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这种学习迁移主要是受()的影响。A、学习心理的固着性B、原有知识的组织性C、学习策略的一致性D、学习材料的相似性答案:D解析:学习迁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由于材料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就会产生相同的反应。因而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迁移。故题干所述主要是受学习材料的相似性的影响。119.柯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A、情境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陶冶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120.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开伞店,小女儿家开洗衣店,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愁。下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干不了,晴天又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邻居对他说:“您好福气啊!下雨天,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晴天,您小女儿家生意兴隆。对您来说,每天都是好日子!”老太太转念一想,觉得有道理,不禁眉开眼笑了。这位老太太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A、认知转变疗法B、情绪宣泄疗法C、注意转移疗法D、自我放松疗法答案:A解析:认知转变疗法又称“贝克认知疗法”“认知图式疗法”,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贝克特别重视引导求助者去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的潜在能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121.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区答案:A解析:本题干描述即教育要抓住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122.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概括。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12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甄别性评价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配置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124.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答案:B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12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A、杜威B、卢梭C、马克思D、孔德答案:A解析: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126.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B、学校文化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C、讲究学校特色,可以适当违反国家课程标准D、开发活动是为本校学生服务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开发活动要为本校学生服务。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讲究学校特色,不得违反国家课程标准。12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A、道德感B、理智感C、钦佩感D、美感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128.小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D解析:本题干表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12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答案: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130.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教师教学中应遵循()。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诱导D、抓住发展的关键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131.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由题干可知,通过让害怕猫的学生逐渐摆脱对猫的恐惧属于系统脱敏法。132.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D解析: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评比、操行评定等。题中教师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属于品德评价法。13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4.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135.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逻辑思维。136.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激烈,提出了以下四种见解,其中正确的是()。A、生理自我阶段B、心理自我阶段C、社会自我阶段D、经验自我阶段答案:B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137.高中生曲乌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首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快。曲乌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答案:A解析:持续一段时间都很开心,曲型的“人達喜事精神爽”,属于心境。138.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答案:D解析: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德育的途径有多种。139.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答案:B解析: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②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具备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140.这种人乐于助人,善社交,易合作,重视友谊,责任感强等,他们愿意选择教育、医疗工作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人格类型。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社会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的人格类型。根据题干中所描述的人的特点,可以判断这种人格类型属于社会型。社会型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乐于助人,重视友谊,责任感强,适合从事教育、医疗等与人相关的工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4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理解了的事物即使它的细节改变还能进行再认。142.“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哪种课程定义的口号()。A、课程即学习经验B、课程即文化再生产C、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D、课程即社会改造答案:D解析:“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是“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定义的口号。这种课程定义是一种激进的定义。按照这种定义,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因此有人提出“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口号,主张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弊端,学生应关心、参与社会活动,形成从事社会规划和社会行动的能力。14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传递文化知识B、发展生产力C、发展教育制度D、培养人答案:D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14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做到循序渐进。145.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A、六三学段设置B、五四学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并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九年整体设置,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选项A“六三学段设置”是错误的,因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取消了初中三年和小学六年的划分,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置。选项B“五四学段设置”也是错误的,因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取消了初中三年和小学六年的划分,而是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置。选项D“多种形式设置并存”也是错误的,因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性,不再采取多种形式设置并存的方式。146.(2020年真题)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自然本位论答案:B解析:个人本位论是指教育目的从人的本性、本能需求出发,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子。147.不是凭借教授的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通过对方的思考亲自发现真理。提出这种教育方法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柏拉图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教育不是凭借教授授予知识,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刺激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去发现真理。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强调理性,提出了回忆说。148.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答案:C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149.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A解析:先学会的打羽毛球对后学习的打网球的影响是正迁移,很快代表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所以是正迁移。命题分析先学会的打羽毛球对后学习的打网球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很快”代表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所以是正迁移。本题的考点是迁移的类型。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的方式出题。150.陈述性记忆属于()。A、程序性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瞬时记忆答案:C解析: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的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长时记忆包括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51.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答案:B解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既包括教师“教”,也包括学生“学”。15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答案: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153.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答案:C解析:关注情境阶段154.技能达到操作熟练阶段时,动作的特点是()。A、稳定但不够灵活B、流畅而协调C、仍需视觉专门监控D、体力消耗没有降低答案:B解析:技能达到操作熟练阶段时,动作特点是流畅而协调,多余动作消失。155.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A、幻觉B、感觉记忆C、静止运动D、错觉答案:B解析: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而不是由于错觉。156.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答案:D解析: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老师给予表扬,从而增加好的表现属于正强化。157.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答案:A解析:只有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15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等,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首先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在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159.假如你正准备一项测验,根据你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下哪一种学习策略能使你在测验中有更好的表现?()A、测验前一个星期内,每个晚上学习半小时B、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半小时C、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三小时D、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六小时答案:A解析: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到考前集中算“总账”。采用复述策略中的分散复习效果会更好些,记忆的效果也更好些。A项正是分散复习的做法。160.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选拔性考试属于()。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目标参照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B解析: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评价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选拔性考试属于相对性评价。161.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A、两极性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答案:A解析: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情绪的两极性。162.李老师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性质,了解到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这表明其处于教师角色发展的()。A、角色认知阶段B、角色认同阶段C、角色信念阶段D、角色完善阶段答案:A解析: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过程,包括教育工作是怎样的职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它在历史、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等。题干表述李老师处于角色认知阶段。163.班级管理中,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A、校长B、教师C、班主任D、班干部答案:C解析: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164.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A、迷箱实验B、迷津实验C、叠箱实验D、“三座山”实验答案:C解析:苛勒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165.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答案: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166.“动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于个体的发展过程。”这句话是说教育的产生与()相关。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混合起源论答案:C解析:生物起源论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是一种遗传的本能。16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答案:B解析: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168.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答案:D解析: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16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谐音联想法的概念。谐音联想法:学习一种新材料是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170.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首创。A、皮亚杰B、雅各布森C、艾里斯D、沃尔帕答案:D解析: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由雅各布森首创的。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沃尔帕首创。在心理辅导中,理性情绪辅导法是由艾里斯首创的。故选D。171.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答案:C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符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是知行统一原则。172.“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泥鳅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遵循()原则。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全面发展D、尊重个性答案:A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发展的一项教育原则。教泥鳅学习飞行,是不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收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股权激励项目执行与改进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投资分期付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蔬菜种子进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楼市场拓展与股权激励方案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模具生产项目质量保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货款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修订版3篇
- 二零二五年户外活动用安全护栏租赁合同3篇
- 财务尽职调查资料清单-立信
- 2024至2030年中国柔性电路板(FPC)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IGCSE考试练习册附答案
- 小学三年级下一字多义(答案)
- Unit 6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九三学社申请入社人员简历表
- 非诺贝特酸胆碱缓释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维护与保养
- 土特产行业现状分析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5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