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仁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但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大致相同的河流为什么会孕育出不同的文明?②这里需要弄清一个基本的概念。地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决定”到什么程度?其实,被“决定”的是一个上限或下限,超过或突破极限当然不可能,但是在这个极限之内,人可以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如约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极限的,开发粗放的耗水农业只能维持有限的农田。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沟,以喷灌取代漫灌,同样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而且,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③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在人类早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准确的地理信息,对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做出完全自觉、自主、理性的选择。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有意识发展的结果。因此,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④首先,自然环境的变迁。河流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早期很难了解这些规律,甚至连规律这样的概念也未必有。即使到今天,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的探索手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还相当有限。但人类活动如果正好顺应了变化,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或许便奠定了某种文明的基础。⑤五六千年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气候温暖的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估计比今天要高2~3摄氏度,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先民,大量开垦和耕种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使一部分人口解放出来,得以专门从事统治、管理、防卫、建筑、祭祀、制作玉器等工作,形成以陶寺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聚居于长江下游良渚的先民就没有那么幸运。尽管良渚文化的年代不比陶寺晚,水平不比陶寺低,却没有延续发展下来。这时的长江流域气温偏高,降水量大,沼泽湿地普遍,地面积水过多,形成湿热的气候,传染病流行,难以消除。加上原始植被高大茂密土壤黏结,土地难以开发利用。一般推测,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的不利环境,使良渚人的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⑥其次,生产方式的选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条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和其他基本资源为不同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并非没有选择的余地。正确的选择可以实现人类与河流的和谐共生,利益最大化;错误的选择不仅使人类得不偿失,还会伤害河流。但这种选择大多是随机的、非理性的、不得已的,人类往往只能将生存的需求放在首位,或者先考虑本群体的眼前利益。⑦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牧业并存。但随着以农耕为主的华夏人口的增加和农田的扩展,牧业区日渐缩小,以牧业为主的戎、狄、胡人不得不北迁。到西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阴山山脉以南已经鲜有成片牧区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供养了6000万总人口的70%,也支撑着汉朝强盛的国力。但中游的开发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的泥沙淤积,引发河水泛滥决口和多次改道。东汉以后,中游地区受战乱影响,农业凋敝,人口减少,牧业人口逐渐增多,原来的农田或者因弃耕而荒废,或者变成牧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不在黄河本身。⑧再次,制度的选择同样如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在最合适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但实际上,制度的选择也并非全为理性、自然、自主的结果,特别是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产生之前。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固然适合分散的城邦制,但异族入侵后并不会顾及地理条件而延续城邦制。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统治范围、任何一个政权的疆域,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即地理环境,包括河流能提供的条件,应该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但历来的统治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守住这个空间,强者要尽量突破扩张,弱者不得不部分放弃甚至完全丧失。⑨最后,外部因素也很重要。系统内的规律、规则,只适用于系统内部。一条河流与人类共生的关系,只是建立在本身的空间之内,依赖于自身的条件,应对外来因素、处理与相邻空间的关系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出现不可知、不可控的、强大的外来因素,无论是人类还是河流,都无法应对,更难以控制。外族八侵使欧洲退回黑暗、野蛮时代,在台伯河、莱菌河、多瑙河与它们的流域上找不到原因,也不是罗马人所能阻挡抗拒的。⑩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这些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大致相同的河流必然孕育出不同的文明。(摘编自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类早期阶段、文明的初期阶段,人们完全无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起决定性作用B.人类与河流互动,且互动的形式或程度不同,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文明形态。C.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因为其后人的坚守而得以延续发展,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却因其后人的迁离而中断。D.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加剧,造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引发黄河河水泛滥,致使东汉以后黄河中游地区农田荒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地理环境往往决定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但在哪些方面起决定作用,决定到什么程度,不同地域是有差别的,因为人类与之互动是不同的。B.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但人类在河流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人类具有相对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利用既定的自然条件充分拓展发展空间。C.虽然一条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及其他资源为人们选择生产方式提供了条件,但人们优先考虑的往往是生存需求或本群体的眼前利益。D.一个政权在选择自己的制度时,总是考虑其是否适合地理环境,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从而发挥制度的最大功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下列材料是否可以支持某段观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希腊半岛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资源限制了古希腊人的发展,但希腊人早就扩散到周围的岛屿,并且越过地中海进入北非,渡过爱琴海到达小亚细亚,这才创造出希腊文明的奇迹。——可以支持第②段观点B.蒙古军队的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阿姆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伏尔加河及其流域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欧亚大陆居民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可以支持第④段观点C.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可以支持第⑧段观点D.气候普遍变冷,北半球群体开始南迁,个别群体迷失方向,往北迁徙。有的群体死亡灭绝,但有的群体偶然发现冰雪层可以隔绝冷空气,他们在冰洞雪屋中找到栖身地,因此免于灭绝,从此在北极圈内生存繁衍。——可以支持第⑨段观点4.画横线句子中的“任何”和“往往”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有人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母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B2.D3.A4.①任何,指示代词,不论什么。“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即所有的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一律如此,概莫能外,“任何”一词客观准确地表明了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②往往,副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即人类与河流的互动经常在起作用,不是偶然的,但并不排除不起作用的时候。“往往”一词客观准确地表达了人类与河流互动作用的规律。5.①黄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早在五六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早期先民借此创造了以陶寺为代表的中华文明。②黄河为中华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牧业并存,后来农业人口增加,农田扩展,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渐成定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人们完全无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起决定性作用”说法绝对。根据原文“地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本质性的。当时的人,基本上没有办法突破地理环境的限制”可知,原文有“往往”“基本上”的限定。C.“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因为其后人的坚守而得以延续发展,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却因其后人的迁离而中断”主次颠倒。根据原文“……形成以陶寺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可知,陶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原文“一般推测,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的不利环境,使良渚人的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可知,而良渚文明未能得到延续发展,主要原因是气候变迁导致的不利环境,使得良渚后裔不得不迁离或分散。D.“造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致使东汉以后黄河中游地区农田荒废”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但中游的开发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已存在,开发只是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原文“东汉以后,中游地区受战乱影响,农业凋敝,人口减少,牧业人口逐渐增多,原来的农田或者因弃耕而荒废”可知,东汉农田荒废,是“受战乱影响”,而不是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加剧。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错误,根据原文“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统治范围……即地理环境,包括河流能提供的条件,应该是其中的主要条件,但历来的统治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守住这个空间,强者要尽量突破扩张”可知,原文的意思是不应该将“是否适合地理环境”与“能否守住疆域”对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所述内容与第②段中“人可以通过利用新的可利用资源,发现新的地理空间来突破这个极限”观点一致。B.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第④段强调的是规律的作用。C.强调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而第⑧段强调的是制度的影响。D.强调的是偶然性、偶发事件的影响,而第⑨段强调的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中“任何”意思是“不论什么”,强调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所有的文明都不是事先规划好的,用“任何”一词突出强调了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都是一样的。“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往往”意思是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是通常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类与河流的互动在大多数情况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不排除不起作用的时候。“往往”一词用的比较严谨,能客观准确地表达人类与河流互动作用的规律。【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根据第⑤段“五六千年前,中国正经历一个气候温暖的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估计比今天要高2~3摄氏度,降水量充足,温暖而湿润。迁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先民……有利的自然环境使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吸引了周边其他群体的聚集,不断壮大,形成核心”可知,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是因为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得以延续发展,所以可以归纳出:黄河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根据第⑦段“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农业、牧业并存……到西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阴山山脉以南已经鲜有成片牧区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供养了6000万总人口的70%,也支撑着汉朝强盛的国力”可知,三四千年前,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环境宜农宜牧,后来黄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开发为农田,所以可以归纳出:黄河为中华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月黑夜杨朔秋头夏尾,天气动不动就变颜变色地阴起来,闹一场大风大雨。在这样风雨的黑夜最惯于夜行的人也会弄得迷失方向。①黑暗形成一所无情的监狱,把李排长一群人牢牢地禁锢起来。李排长接到冀南军区司令部命令,过河到滏阳河北岸参加反“扫荡”斗争。他带领一班骑兵在黑夜里转来转去,终于迷惑地下了马。班长杨香武提议先到村里找村长庆爷爷避避雨。到了村里,庆爷爷就领着李排长等人来到一座破旧的祠堂,先安排八路军战士休息。第二天雨停了,他们潜伏在村里。到了傍晚,火轮般大的太阳沉落后,暮色苍苍茫茫地袭来,李排长的心境却相反地晴朗起来:他不再担心鬼子的侵扰。过河的事,庆爷爷已经一手包揽,预先便把事情铺排妥当。不走桥,而用船渡。但想安全地突过这道封锁线,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走漏一些儿消息,鬼子决不肯轻轻地放过。李排长从腰里掏出粮票和钱,要算还这一天人马的吃食费用。庆爷爷推开他的手,再三地拒绝。老头子笑道:“嘿,你想错啦。咱们连据点那里的人还心甘情愿偷着送公粮,咱是想:同志们轻易不来一趟,吃点饭还不是应该的。”结果,李排长还是把粮票等付清了。二更天光景,大地睡去了,生长在大地胸膛上的人们却展开保卫土地的活动。庆爷爷一定要亲身送他们渡河。李排长认为他的年纪高,深夜露水很重,怕他招受风寒,百般阻止他。老人更加不肯。庆爷爷惯常倚老卖老,假若旁人说他老时,他可决不服气。他会握紧拳头,伸直强壮的右胳膊,瞪着眼说:“别瞧咱老,五六十斤的小伙子叫他坠着打提溜,还不算事!”渡河的地方离据点仅仅十来里路,隐隐地可以望见那边的灯火。李排长一群人到达河边时,庆爷爷早就派来一些农民等候着。堤上放着两盏马灯,照见那些汉子。杨香武低声叫道:“吹灭灯!还怕鬼子看不见?”一个农民却很大意地答:“不怕,鬼子黑夜从来不动。”随手只把灯苗捻小。滏阳河平静地流着,很黑,很深。两岸十分静悄,只听见各色各样的虫叫。庆爷爷走近一个汉子,小声问:“船还没有来么?”这时,下游响起缓缓的水声,河面推过来纤细的波纹。不久,一只小船轻飘飘地傍岸泊下。船小,所以只能渡人。庆爷爷用商量的口气对李排长说:“头口顶好卸下鞍子,叫他们给拉过去。”骑兵脱离鞍子,就像海螺跑出甲壳,失去机动的能力。但又没有更完善的办法,只好冒险。李排长叮嘱每个人要携带着自己的一套马具过河,不许杂乱地堆在一起。这样,即使情况突然转变,急切间还可以备马,不至于乱成一团。李排长动手解马肚带时,警惕地朝据点望了几眼。②那隐隐的灯火还没熄灭,犹如几只狡猾的魔眼穿过漆黑的大野,窥探这边的动作。马生来便识水性,一个个在浪花里摇动着身子,农民就全爬上马背,低声吆喝着,一同凫到对岸。骑兵各抱着鞍鞯,争着上船。先摆过五六个去,李排长和杨香武全等第二批再渡。庆爷爷打着一盏灯走来,轻声地咳嗽着,一面亲热地说:“你们走啦?回头可来呀!”李排长从心里感激地说:“就是太麻烦你老人家啦。”小船摆过来,第二批人也渡过河去。一袋烟的工夫,这支骑兵便重新备好马,坐上马背。李排长转过头,望见庆爷爷还站在河对岸,不知对农民指挥着什么。古铜色的脸膛,花白头发,依稀地映着灯光,显出的不是老迈的神情,而是充满生命力的青春气概。李排长用两腿把马一夹,领着头跑起来,急急地要脱离这危险的境地。他们跑出将近二里路,后边忽然传来爆炸的声响。杨香武低声嘲笑道:“鬼子出击了不成?马后炮,吓唬谁,横竖追不上老子啦。”李排长用缰绳鞭着马,更紧地催促马奔跑。马便放开腿,领着后边的马群,一阵风似的驰向茫茫的黑夜。北极星正挂在他们的对面。半个月后,这队人完成任务,果然转回来了。他们平安地偷过那座离据点极近的板桥,赶到庆爷爷村上时,约摸将近半夜。四十里路的急行军,每人的喉咙都有些干燥。李排长决定在这里歇息一刻,喝点水,然后再走。他们不费事地叫开栅栏门,把马缆在街上,一齐走进村公所。农民都起来了,敞着怀,趿着鞋,对待老朋友似的招呼他们,但是精神带着点不自然。杨香武一只脚踏着凳子,两手玩弄着他惯用的柳条鞭子,眨着眼问:“庆爷爷哪去啦?”一个农民苦涩地答:“死啦!”每个骑兵都睁大眼,李排长的脸露出更大的惊异。不待他问,那个农民接下去说:“③那天黑夜送同志们走后,他老人家也就送了命!”那天夜晚,骑兵渡过河去,庆爷爷正吩咐大家把小船拉到原地藏匿起来,几个人亮着电简,从他身后走过来。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霎间,小船碎成几块。十来个鬼子兵即刻从夜色里涌出来,把岸上的农民包围在中间。庆爷爷叫鬼子抓去后,好几天没有音信,后来才听说被鬼子挑死了……农民说完这段事情,又补充道:“都怪咱们太大意,河边的灯点得明晃晃的,人家用千里眼照一照,什么东西看不见?”全场的人都哀默着,说不出话。桌上,洋油灯的灯苗颤动起来,光亮一时变得很暗淡灯影里,老人的形象似乎又出现了:古铜色的脸膛,满顶花白头发。他人虽然死了,他的形象却更清晰、更高大,活生生地刻印在李排长的心中、杨香武的心中,以及每个骑兵的心中。带着这个形象,当骑兵们再投向漆黑无边的夜色时,每人都具有一种新的力量。这力量刺激他们,④使他们急切想撕破夜色,把头高举到天外,从那里,他们可以看见另一个崭新的世界。(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八路军”“扫荡”“鬼子”等特定词语的运用,暗示渡河这件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B.李排长“不再担心鬼子的侵扰”,从侧面表现庆爷爷做事周到,值得信任,也表现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支持。C.文中两次对庆爷爷外貌形象进行刻画,不断强化庆爷爷尽管年老,却充满了生命力的青春气概和斗争精神。D.庆爷爷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却是千百万个为中国革命斗争献出宝贵生命的平凡英雄的典型代表。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比喻,把“黑暗”比着“监狱”,禁锢了李排长一群人,照应题目,突出雨中夜晚队伍行军的艰难。B.句子②中的“狡猾的魔眼”“漆黑的大野”“窥探”等描写性词语,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烘托斗争的残酷。C.句子③中农民称庆爷爷的死为“送了命”,回答很随意,表明村里人对这种“死”已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悲伤。D.句子④中“夜色”一语双关,既指天色,更指社会现实的黑暗;“急切想撕破夜色”表达了战士打败敌人的决心。8.这篇小说多处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的手法,试找出两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9.黄石公在《三略》中说“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这篇小说如何体现“庶民者,国之本”思想的。【答案】6.C7.C8.(1)举例:①上文写“堤上放着两盏灯”“一个农民很大意说”为后文写敌人发现部队渡河,“传来爆炸的声响”以及庆爷爷的死埋下伏笔;②上文写庆爷爷送别部队时说“你们走啦?回头可来呀”为后文写部队回来了解到庆爷爷的死埋下伏笔。(2)效果:①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完整,思路更加明确;②使小说结构严谨,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9.①庆爷爷亲自安排部队过河的事情,百姓们主动为部队提供粮草,体现了百姓是人民队伍的强大后盾;②庆爷爷牺牲后,战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奋勇前行,体现了平凡百姓给人民队伍带来伟大的力量;③李排长要给粮票和钱,关心百姓的安危,体现了人民队伍为人民。这些情节都很好地体现了“庶民者,国之本”思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两次……却充满了生命力的青春气概和斗争精神”错,第二次外貌描写“老人的形象似乎又出现了:古铜色的脸膛,满顶花白头发。他人虽然死了,他的形象却更清晰、更高大,活生生地刻印在李排长的心中、杨香武的心中,以及每个骑兵的心中”,表现人们对庆爷爷的深切怀念。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已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悲伤”错,句子③中的“送了命”是当地人的口头语,句中“他老人家”表现了那农民对庆爷爷的尊敬。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举例:①上文写“堤上放着两盏马灯,照见那些汉子。杨香武低声叫道:‘吹灭灯!还怕鬼子看不见?’一个农民却很大意地答:‘不怕,鬼子黑夜从来不动。’随手只把灯苗捻小”“那隐隐的灯火还没熄灭,犹如几只狡猾的魔眼穿过漆黑的大野,窥探这边的动作”,“都怪咱们太大意,河边的灯点得明晃晃的,人家用千里眼照一照,什么东西看不见”“堤上放着两盏灯”“一个农民很大意说”,农民补充的话,以及敌人的灯火在窥探这边的动作等交代,都为后文写敌人发现部队渡河、派来追兵等情节埋下伏笔;,上文说“他们跑出将近二里路,后边忽然传来爆炸的声响”,这联系后文庆爷爷的死可知,这“传来爆炸的声响”为庆爷爷的死埋下了伏笔;②上文写庆爷爷送别部队时说“你们走啦?回头可来呀”,下文写“李排长决定在这里歇息一刻,喝点水,然后再走……‘庆爷爷哪去啦?’”,所以,庆爷爷送别部队时说的话为后文写部队回来了解到庆爷爷的死埋下伏笔。效果:从行文思路看,伏笔和照应的手法使前后情节勾连,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完整,让读者更清楚来龙去脉,使思路更加明确;从小说结构看,前有情节有关联,不枝不蔓,使小说结构严谨,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思想意蕴的能力。“庶民者,国之本”是说平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即可。“过河的事,庆爷爷已经一手包揽”“李排长从腰里掏出粮票和钱,要算还这一天人马的吃食费用。庆爷爷推开他的手,再三地拒绝”,庆爷爷亲自安排部队过河的事情,百姓们主动为部队提供粮草,体现了百姓是人民队伍的强大后盾;“带着这个形象,当骑兵们再投向漆黑无边的夜色时,每人都具有一种新的力量。这力量刺激他们,使他们急切想撕破夜色,把头高举到天外,从那里,他们可以看见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庆爷爷牺牲后,战士们化悲痛为力量,奋勇前行,体现了平凡百姓给人民队伍带来伟大的力量;“李排长还是把粮票等付清”“排长认为他年纪高,深夜露水很重,怕他招受风寒,百般阻止他”,李排长要给粮票和钱,关心百姓的安危,体现了人民队伍为人民。这些情节都很好地体现了“庶民者,国之本”思想。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兵,有攻有守,善为兵者必知夫攻守之所宜。故以攻则克,以守则固。当攻而守,当守而攻,均败之道也。方天下交臂相与而事秦之强也,秦人出甲以攻诸侯,盖将取之也。图攻以取人之国者,所谓兼敌之师也。及天下攘袂相率而叛秦之乱也,秦人合卒以拒诸侯,盖将却之也。图拒以却人之兵者,所谓救败之师也。兼敌之师利于转战,救败之师利于固守,兵之常势也。秦人据崤、函之阻以临山东,自缪公以来常雄诸侯,卒至于并天下而王之,岂其君世贤耶?亦以得乎形便之居故也。二世之乱,天下相与起而亡秦,不三岁而为墟。以二世之不道,顾秦亦足以亡。然而,使其知捐背叛之山东,严兵拒关为自救之计,虽以无道行之,而山西千里之区犹可岁月保也。不知虑此,乃空国之师以属章邯之徒,越关千里以搏寇,而为乡日堂堂兼敌之师,亦已悖矣。方陈胜之首事,而天下豪杰争西向而诛秦也。盖振臂一呼,而带甲者百万;举麾一号,而下城者数十。又类皆山林倔起之匹夫,其存亡胜败之机取决于一战,其锋至锐也。而章邯之徒不知固守,其所以老其师,乃提孤军,弃大险,渡漳逾洛左驰右骛以婴其四合之锋卒至于败。而沛公之众,扬袖而下控函关。虽二世之乱足以覆宗,天下之势足以夷秦,而其亡遂至于如此之亟者,用兵之罪也。夫秦役其民以从事于天下之日久矣。而章邯之为兵也,以攻则不足,以守则有余。周文常率百万之师,傅于城下矣,章邯三击而三走之,卒杀周文。使其不遂纵以搏敌,而坐关固守,为救败之师,关东之土虽已分裂,而全秦未溃也。昔者贾谊、司马迁皆谓“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则山西之地可全”,而有卒取失言之讥于后世。彼二子者,固非愚于事机者也,亦惜夫秦有可全之势耳。虽然,彼徒知秦有可全之势,而不知至于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节选自宋·何去非《秦论》)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渡漳逾A洛B左驰C右骛D以婴E其四合之F锋G卒H至于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属,意为托付,与《屈原列传》“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中的“属”词义相同。B.乡,与《桃花源记》“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中的“向”词义相同。C.首事,在文中是指陈胜在大泽乡首先发难,武装反抗暴秦的统治。D.太公,周初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太公。他辅佐武王灭殷,后封于齐。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开头指出,懂战争的人必须明白在何时进攻又在何时防守;接着,以此为纲,分析秦朝急速灭亡的原因,即错误地采取进攻的战略。B.一支军队是“兼敌之师”还是“救败之师”,取决于战争形势和战争意图,“兼敌之师”有利于转战进攻,“救败之师”有利于顽强防守。C.秦末天下大乱,从民间起事的各路武装,兵锋凌厉,此时章邯统率的军队用来进攻关东已显力量不足,但若用来防守关中是绰绰有余的。D.贾谊和司马迁认为秦是有保住关中的可能的,这一观点虽遭后世的讥笑,却得到了作者的认同,他们都为秦错失保全关中的机会感到遗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天下攘袂相率而叛秦之乱也,秦人合卒以拒诸侯,盖将却之也。(2)虽然,彼徒知秦有可全之势,而不知至于子婴而秦之事去矣。14.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答案】10.BDG11.A12.D13.(1)等到天下民众捋起衣袖一起来反抗暴乱的秦王朝时,秦人调集兵力以抵抗各地群雄,是为了击退他们。(2)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14.章邯等人不知用重兵守关自保;子婴无能又无良才辅佐;推行残暴政治,王朝不可救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渡过漳河和洛河,向左向右任意驰骋,却撞上了四面包围的敌人,最后以失败告终。“渡漳逾洛”是并列短语,“渡漳”“逾洛”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应在“洛”后断开,所以选B。“左驰右骛”是并列短语,“左驰”“右骛”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应在“骛”后断开,所以选D。“婴其四合之锋”是动宾结构,“婴”是谓语,“四合之锋”是宾语,中间不宜断开,应在“锋”后断开,所以选G。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词义相同”错。属,托付。/跟随。句意:而是将全国的军队交给章邯等人指挥。/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B.正确。乡,通“向”,原来。/向,原来。句意:以往盛大地对抗敌军。/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C.正确。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却得到了作者的认同,他们都为秦错失保全关中的机会感到遗憾”错。原文“昔者贾谊、司马迁皆谓‘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则山西之地可全’,而有卒取失言之讥于后世。彼二子者,固非愚于事机者也,亦惜夫秦有可全之势耳。虽然,彼徒知秦有可全之势,而不知至于子婴而秦之事去矣”,意思是从前贾谊、司马迁都认为如果子婴有中等才能,仅得到中等辅佐之臣,那么关中以西的地区就可以保全。然而最终还是受到后世人的讥讽。这两个人本来并不是不懂得事情发展的趋势,而是可惜秦朝有可以保全的机会。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由此看出,并未得到作者的认同,作者认为秦国当时大势已去。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攘袂”,捋起衣袖;“相率”,一起;“合卒”,调集兵力,合力出兵;“却”,使……退却。(2)“虽然”,即使如此;“徒”,只是;“事”,形势、情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而章邯之徒不知固守,其所以老其师,乃提孤军,弃大险,渡漳逾洛,左驰右骛,以婴其四合之锋,卒至于败”,由此看出,章邯等人不知用重兵守关自保;原文“昔者贾谊、司马迁皆谓‘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则山西之地可全’”,由此看出,子婴无能又无良才辅佐;原文“以二世之不道,顾秦亦足以亡”,由此看出,推行残暴政治,王朝不可救药。参考译文:军队,有进攻和防守两种任务,善于用兵的人一定懂得进攻和防守的适宜时机。所以进攻就能取得胜利,防守就能稳固。如果进攻时采取防守态势,防守时采取进攻态势,都是失败之道。当天下诸侯都与秦国和好而侍奉强大的秦国时,秦国人出动军队去攻打,是为了夺取诸侯的国家。谋求进攻敌人军队以夺取诸侯国家的人,称得上能与敌人军力相当的军队。等到天下民众捋起衣袖一起来反抗暴乱的秦王朝时,秦人调集兵力以抵抗各地群雄,是为了击退他们。谋求抗拒敌人军队以拯救败亡军队的人,称得上能够救助败亡的军队。能与敌人军力相当的军队利于转战,能救助败亡的军队利于坚守阵地,这是用兵的一般原则。秦国人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俯瞰着山东地区。自缪公以来一直以诸侯国中强盛自居,最后吞并天下统一了诸侯国,难道是因为秦国君主历代都很贤明吗?这是由于他们占据了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条件。秦二世胡亥统治残暴,天下人纷纷起来反叛秦朝,不出三年秦朝的统治就崩溃了。秦二世实行暴政,秦朝也足以灭亡。但是,如果秦朝知道撤退背叛山东地区的军队,部署重兵在函谷关抵抗,制定自救计划,即使是在无道之政下行事,也还可以保住山西地区的疆土。然而,秦朝却不知道这一点,而是将全国的军队交给章邯等人指挥,越过函谷关千里迢迢去与敌人搏斗,而作为以往盛大的兼敌之师,这就违背了兵法的基本原则。正当陈胜发难举事时,全天下的豪杰纷纷西行去诛伐秦国。他们振臂一呼,动员百万大军,发号施令一下,几十座城池就会望风而降。这些起义者大多是山林中草莽英雄,他们的存亡胜败都取决于一场战斗,他们的锋芒锐不可当。然而章邯等人却不懂得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却孤军深入,放弃了险要地形,渡过漳河和洛河,向左向右任意驰骋,却撞上了四面包围的敌人,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沛公刘邦率领军队从函谷关下扬起袖子一挥而下,就控制了关中地区。虽然秦二世统治很残暴,天下大势足以灭掉秦朝,但是秦朝的灭亡却如此迅速,这是用兵不当的罪过。秦国统治者役使百姓,让他们为天下效力已经很久了。而章邯统领的军队,进攻不足,防守有余。周文曾率领百万大军,围攻城池,但三次进攻都被章邯打败,周文被杀。如果章邯不立即出击与敌人搏斗,而是坐守关隘坚守城池,那么周文的军队虽败犹存,关东的土地虽已分裂,但秦国还没有灭亡。从前贾谊、司马迁都说:“如果子婴有中等才能,仅得到中等辅佐之臣,那么关中以西的地区就可以保全。”然而最终还是受到后世人的讥讽。这两个人本来并不是不懂得事情发展的趋势,而是可惜秦朝有可以保全的机会。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知道秦有能够保全的形势,而不了解到了子婴执政的时候,秦朝的大势已去。即使有姜太公那样的辅佐之臣,又能对秦国怎么样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别孙信道①陈与义万里鸥仍去,千年鹤②未归。极知身有几③,不奈世相违。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飞。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注】①本诗作于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诗人当时因避乱正流寓湖南潭州(今长沙)。孙信道,作者友人。②“千年鹤”:《搜神记》记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身化千年鹤归辽。”③《左传》所引古人的话“畏首畏尾,身其余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年”句,写出诗人飘流在外,正如千年之鹤,长期无法回到故乡,语意直率。B.“极知”句表明,诗人深知畏首畏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早作决定以不负此身。C.“岁暮”句,写分别之际,已届深秋,所以用“蒹葭响”表示不久又有岁暮怀人之情。D.时局艰虞,何年能见,很难预料。故临别之际,诗人老泪纵横,几乎湿透衣裳。16.本诗首句与杜甫《客至》首句都写到了“鸥”,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答案】15.A16.①陈诗中,诗人知道和友人客地相逢,欲留无计;分别以后,相见难期。“鸥仍去”写出友人的远去,二人终当相别,表现出深深的无奈。

②杜诗中,诗人以“群鸥日日来”写出了“无人至”的处境,为下文写客人将至做铺垫。【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语意直率”错误。“千年”句使用典故,委婉含蓄。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作用的能力。陈诗首句“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作者这次和孙信道相遇,是在客中;相别,也在客中。当时金兵不断南进,长江中下游一带,遍野烽烟。前二年金兵就掠过岳州(今湖南岳阳),所以作者知道和友人客地相逢,欲留无计;分别以后,会晤难期。首句用“鸥仍去”,表示终当相别;用“万里”,以示行程之远。古人往往用鸥盟代表朋友之情,以鸥波不定,显示友人之远去。孙信道是作者的旧友,故有“鸥仍去”之感,表现出深深的无奈。杜诗,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下文写客人将至巧妙地作了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___________”的结局。(2)在《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3)诗人苇岸曾说“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登泰山记》中,姚鼐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致描绘了“英雄诞生”最初的瑰丽画面。【答案】①.封狼居胥②.仓皇北顾③.羁鸟恋旧林④.池鱼思故渊⑤.极天云一线异色⑥.须臾成五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胥、仓、羁、渊、臾、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中国》所谓的“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他们依附土地,自耕自食,自织自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太阳的出没,地球的自转,自然安排生产劳动。晴天多出工,雨天就可以少出工或不出工,只要不违农时,按季节春耕秋收,逢上①就有好收成。年复一年地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缓慢的生产节奏,养成懒散而稳定的生活方式。农民在这里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不离乡土,②,人与人之间,非亲即故,彼此都是熟悉的乡亲,费孝通称此为熟人社会。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代代相沿的习俗进行社会管理,这管理并非对所有成员③而是有轻重厚薄的分别。这种“差序”,形成既定的“格局”,如父尊子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等,按照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等级进行序列管理,即是“礼治秩序”。这是以君臣父子为核心推演的社会关系网,一层驭一层,层层相隶属,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生息,无论是改朝换代或是战争离乱,风雨不惊,即使打散了,很快又复原如初。所以中国能成为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古国,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礼治秩序”这种社会管理秩序使得中国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所以说《乡土中国》提出的这个概念,高度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这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五风十雨(风调雨顺)②安身立命③一视同仁19.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逢上……就有好收成”可知,是指碰上好天气,风雨适当,故可填写“五风十雨”“风调雨顺”等词。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指风雨及时适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第二空:语境“按照自发形成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不离乡土”是说农民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可用“安身立命”。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第三空:语境是说不是对所有成员都同等看待,而是有分别,故可填“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彼此,贵贱高低,使用对象是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二:一为语序不当,“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世界上唯一一个”多项定语语序排列不当,应改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二为搭配不当,“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中,陈述的主语是“中国文化”而不是前一句话的主语“中国”,应改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被公认为传承力最强的文化。”(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悯。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造用。20.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21.“洒狗血”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文中评价李白的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洒狗血”,你如何理解?22.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答案】20.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21.①文中认为李白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②“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22.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感叹号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其具体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从后文中“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一句来看,这里的感叹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是,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无从说起。所以画横线处感叹号一方面直接抒发了汉武帝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由原文“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可知,文中认为李白写泰山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意思是站在天门山上放声一长啸,感觉清爽怡人,只有清风吹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所以是“洒狗血”。【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能力。由原文“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文中认为描写泰山要从宏观处着笔才能写出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