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同步练习(19份)-人教课标版5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8/01/wKhkGWZXfBeAUo6SAAKDW4hn-R4065.jpg)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同步练习(19份)-人教课标版5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8/01/wKhkGWZXfBeAUo6SAAKDW4hn-R40652.jpg)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同步练习(19份)-人教课标版5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8/01/wKhkGWZXfBeAUo6SAAKDW4hn-R40653.jpg)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同步练习(19份)-人教课标版5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8/01/wKhkGWZXfBeAUo6SAAKDW4hn-R40654.jpg)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同步练习(19份)-人教课标版5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8/01/wKhkGWZXfBeAUo6SAAKDW4hn-R40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重点、难点】.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二、回忆初中所学《马说》的作者韩愈及“说”这种文体。、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②“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三、把握字音句读(ò)庸知(ō)嗟乎(ē)近谀(ú)老聃(ā)贻(í)郯子(á)苌弘(á)李蟠(á)经传(à)或不焉(ǒ)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一)、朗诵点拨()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共同研习课文内容(二)、疏通文意请同学翻译课文,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插进去讲(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师课文中出现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①、作“学习、效法”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③、做“以……为师”讲。、之课文中出现次,它的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其课文中出现次,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四)、学习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五)、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意动用法①、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形容词作名词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③、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六)、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七)、特殊句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均为判断句、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被动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做课后练习二、三;、思考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这堂课重点分析课文论证结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一、抽查背诵情况;二、分析课文论证结构(一)、分析第一段.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答: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哪些内容?答:道理论证;总论教师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二)、分析第二段.本段论述的分论点是什么?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本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答:主要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论述中心“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三)、分析第三段.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答:圣人无常师。、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四)、分析第四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三、分析课文语言特色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四、分析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五、作业布置、背诵全文、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附板书师说从师的必要性学者必有师择师的态度:无论少长贵贱批判耻学于师提倡尊师重道师批判耻学于师提倡尊师重道师说今昔对比批判耻师父子对比(破)贵贱对比圣人无常师孔子从师而学(言、行)(立)写作缘由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复合杀菌灭菌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压缩扩展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吡哌酸胶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碱值合成磺酸钙清净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型农业无人机曲面复合材料零部件弯曲变形机理研究
- 2025至2030年阿尔帕克顺毛呢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艰难梭菌来源的膜囊泡通过抑制滋养细胞运动性促进胎儿生长受限的机制研究
- 2025至2030年耐磨砖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牙种植体系统静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及基于光纤传感的松紧度检测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分组密码安全性分析
- 医疗器械采购方案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 旅行社导游合同
-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05-第三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幻灯片
- 室内钢结构隔层施工合同
- 荣威iMAX8汽车说明书
-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单招2023年英语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 工科高等数学(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
- 儿童羽毛球教程
-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