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130.13-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正式版)_第1页
DZ∕T 0130.13-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正式版)_第2页
DZ∕T 0130.13-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正式版)_第3页
DZ∕T 0130.13-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正式版)_第4页
DZ∕T 0130.13-200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代替DZ0130.9—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forgeologicallaboratories—2006-06-05发布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有16部分组成,本部分是DZ/T0130—2006的第13部分。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Z0130.9—19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9.选矿冶金试本次修订参照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本部分与DZ0130.9—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地质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阶段(依GB/T17766—1999);——加工选冶性能试验分为类比研究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四阶段,试验工艺、产品的稳定性及技术经济风险分析与相应的地质工作阶段和可行性阶段相适应;——质量管理体现过程管理的原则(依GB/T19000—2000族标准);——试验任务管理改为合同管理。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河南岩矿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逸超、金永铎。本部分于1994年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13部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本部分规定了与矿产勘查各阶段及可行性评价各阶段相适应的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试验样品的采取、制备,以及试验研究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报告编写、成果评审验收的基本质量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地质矿产实验室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质量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Z/T013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3部分: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DZ/T0130.12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第16部分:实验室样品副样管理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类比研究试验根据矿石主要特性,与已开发的同类矿山进行资料对比的研究或简单的对比试验。3.2实验室流程试验用实验室小型设备,分批次对矿石加工选冶流程进行研究的试验。3.3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用实验室型连续加工选冶设备,按工业模式进行的加工选冶试验。3.4半工业试验用规格小于设计规模的工业设备,按工业模式进行的加工选冶试验。4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的分类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程度,主要依据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特点,试验规模及模拟程度,试验结果、工艺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的置信度等级分为下列四类:4.1类比研究试验4.1.1研究目的研究不同自然类型、不同品级矿石试样的可加工选冶性,概略评价矿石质量,判别研究对象能否作为工业原料及工业利用前景。一般以回收某种主要组分为主,但要查明伴生组分。4.1.2研究内容4.1.2.1进行物质组成的初步研究。着重研究矿石的主要物质组分、结构构造、有用矿物粒度大小、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并与已知的同类生产矿山进行资料类比。4.1.2.2探讨在适宜的加工选冶粒度范围内,以通常认为具有工业意义的加工选冶方法、成熟的工艺流程,获得符合要求的加工选冶产品的可能性。4.1.3研究结果4.1.3.1所获得的产品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所获得的产品指标应能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比,所获得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能和市场对比,以便作出经济预测或粗略估算,并加以论证。4.1.3.2类比研究试验的结论比较原则,只要求对矿石的工业利用可能性作出评述,但应力求明确。若类比研究试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应分析原因,并对下步试验研究工作和地质工作提出建议。4.1.3.3类比研究一般是资料的比对研究,必要时要做简单的模拟验证试验。4.1.3.4类比研究试验的结果可作为下一步试验研究王作和地质工作能的依据。对于中小矿山,如果矿石属易加工选冶矿石,经过试验验证的类比研究试验结果也可作为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4.2实验室流程试验4.2.1试验目的在类比研究试验的基础上,进二年研究矿石在何种流程条件下才能究分合理地回收有用组分(包括主组分和伴生组分)。4.2.2试验内容4.2.2.1详细进行矿石物质组成研究,特别是工艺矿物学的研究,以指导选择合理的加工选冶方法和流程条件。4.2.2.2为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应进行流程结构及工艺条件探讨,进行方案比较试验。对选定的流程应进行闭路试验验证和工艺参数调整。4.2.2.3应注意试验技小方法的先进性、实用性及经济性,重视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污染,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理措施。4.2.2.4矿石中凡制能回收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伴生组分,应研究回收途径及指标。4.2.2.5对最终产品和影响选冶工艺的中间产物,应进行分析测试(成分分析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其深度加工的可能性、必要性。4.2.3试验结果4.2.3.1实验室流程注验应为下一阶段的深入试验提供依据或参数,并对矿床作出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4.2.3.2实验室流程试验资料,通常是地质矿产评价的主要依据。4.2.3.3对加工选冶性能一般的矿有,它是矿床开发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4.2.3.4对易加工选冶矿石在满足矿山设计所需基本参数的条件下,可作为矿床开发可行性研究及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4.3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4.3.1试验目的在实验室流程试验的基础上,对其所推荐的工艺流程进行连续的“动态”模拟验证。4.3.2试验内容在实验室型试验设备上进行局部的或全流程的连续试验,在“动态”中实现给矿(给料)、给药、给水的平衡和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平衡、中间返回循环产物的平衡。试验要素和产品指标也都要在类似生产状态的“动态平衡”中反映出来。达到“动态”平衡后,应维持连续操作时间24h~72h,完成设计要求的各种参数测定。4.3.3试验成果4.3.3.1对加工选冶性能一般的矿石,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成果可作为矿床开发可行性研究及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4.3.3.2对于难加工选冶矿石,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成果可作为矿床开发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制定工业指标的基础资料和依据。4.4半工业试验4.4.1试验目的当矿石的加工选冶工艺流程复杂,或矿石是新矿种、新类型时,或需要采用尚无工业实践的新工艺、新设备、新药剂时,或选冶加工产品是新产品时,如果在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中难以查明其工艺特性或设备的某些关键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可靠性又可能影响技术经济指标时,需要用半工业试验查明。4.4.2试验内容4.4.2.1在专门的试验车间或试验厂,按选定的工业流程进行次于工业规模的矿石加工选冶生产的模拟试验。试验规模随矿石的品位、性质以及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的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设备的处理量一般为:选矿(加工)(10~50)t/d;火法冶金(50~10Q)t/d;湿法冶金(2~10)t/d。4.4.2.2若选矿(加工)所得产品为新产品则半工业试验所得广品在量和质上应能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4.4.2.3勘探阶段的矿在加工选冶性能试验,要深入研究矿石物质组成,试验要对矿床整体或者将来的首采地段(首采区矿有进行研究,并以详细的文字及图件论证样品的代表性。4.4.2.4若以钻探两王要探矿手段时,为了统筹考虑合理使用宝贵的岩矿志样品,事前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措施厅以保证,必要时需要进行坑道取样或专门设计大口径钻孔取样。4.4.3试验结果5矿产勘查各阶段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基本要求预查阶段一般不做矿石选冶加工性能试验。只在特殊情况下,才进行类比研究,用以判断是否可以进入普查阶段5.2普查阶段5.2.1对工业利用技术已经成熟的易选冶加工矿石,应进行矿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粒度大小、品位、有害组分等类比研究或验证试验,并就矿石加工选冶的可行性作出评述。5.2.2对工业利用道有难度的一般矿石,应进行类比研究验证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5.2.3对无可类比性的矿石,或组分复杂、矿物粒度细、品位低,在国内工业利用尚存问题的难选冶加工矿石,或有找矿前景的全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为是查需要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5.3详查阶段5.3.1对生产矿山附近的易选冶加工矿石,应进行类比研究验证试验。5.3.2对加工选冶性能一般的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5.3.3对大型矿山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5.3.4难选冶加工矿种如属国家急需或属国家战略资源,经上级同意必须进行详查阶段工作的,也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5.4勘探阶段5.4.1对生产矿山附近的有类比条件的易选冶加工矿产,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5.4.2对加工选冶性能一般的矿产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5.4.3大型矿山或难选冶加工矿产则应进行半工业试验。6试验合同6.1合用的签定试验委托方(地质工作的实施单位或地质工作的主管单位)根据试验任务的大小,采用公开招标、邀6.2合同内容7试验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本一致。试样主要组分的实际品位与采样设计品位之间的允许差范围参考DZ/T0130.3—2006中的度、矿体产状和将来可能的采矿方法设计确定配入率。露天开采一般按5%~10%,地下开采按7.2.1普查阶段可行性研究程度较低的类比研究验证试验的采样设计由委托方编制。可行性研究程等有关。类比研究验证试验样质量一般为50kg~100kg。实验室流程试验样质量一般为300kg~7.3.1采样工作由委托单位主持,采样施工和样品包装、运输均由委托单位负责。在采样、包装、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到样品不漏不混、不受潮湿雨淋或污染。包装要结实牢固并便于搬运。每箱样品毛重不超过50kg。7.3.2采样时,分别采取各采样点、各类型(矿层)、各品级的矿石和近矿围岩夹石,同时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矿鉴定样,分别包装。若在采样现场组合混合试样时,各类型(矿层)各品级的矿石质量比例应与所代表的矿体(矿床)中各类型(矿层)、各品级的矿石的储量比例基本一致。7.3.3送样交接时,由双方当场开箱,按采样说明书对样品装箱编号、矿石类型、品级和质量等进行核对验收。7.3.4送样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采样说明书、有关图件(采样素描图或采样钻孔柱状位置图等)以及送采样说明书内容应包括:a)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要有益有害组分的平均品位及其变化特征;矿石氧化程度及氧化带范围;各类型、品级的储量c)矿床开采技术条件。d)采样设计和采样方法,采样点位置选择,各采样点所代表矿石种类、品位、基础储量或资源量e)矿样代表性的论证。f)矿样包装说明。7.3.5试样的代表性不足或完全不符合要求时应补采或重采样品。7.4试验试样的制备7.4.1对每个采样点的样品分别制取分析试样、岩矿鉴定试样作化学分析验证和岩矿鉴定。若分析结7.4.2矿样检查合格后,根据试验研究目的和矿石性质,具体制订试样的破碎缩分流程,制备试验研究所需的不同粒度的有代表性试样。7.4.3充分混匀样品之后,按试样最低可靠重量公式Q=Kd²逐级破碎缩分,尽可能在较粗粒度下分出部分试样储备,以便以后能根据需要再次制备出不同粒度的试样,同时也避免试样因粒度小,比表面大而在储存过程中过早氧化变质。7.4.4试样破碎缩分的质量损失不得大于5%。7.4.5试样的配制或组合,在各段破碎加工之后进行。7.4.6组合混合试样时,各类型(矿层)各品级的矿石质量比例应与所代表的矿体(矿床)中各类型(矿层)、各品级的矿石的储量比例基本一致。如相差较大,应与委托单位协商解决。7.4.7制成的试样应在合适的环境中保存。8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8.1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8.1.1课题组在接受试验研究任务后,应按照试验合同、或任务书、或经批准的总体设计的要求,根据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必要的探索试验结果及国内外有关资料,拟订试验研究方案的详细设计(即课题组设计或试验方案设计),包括主要研究路线和辅助研究路线。对于要求程度不高的试验可不做试验研究方案的详细设计,但应作好试验工作计划,不应无计划地盲目开展试验工作。8.1.2做试验研究方案的详细设计时,应当考虑科学技术进步,采用有工业意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药剂,搞好矿产的综合利用;应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考虑国家产业政策、技术经济和环保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8.1.3试验研究方案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a)任务的由来或提出任务的依据(有任务书的附上任务书,有合同的附上合同);b)国内外技术水平、动态和发展趋势;c)矿区地质概况和矿石性质;d)探索性试验结果;e)方案选择及依据,主要技术关键及技术思路、技术路线、辅助路线,f)预期成果;g)试验研究进度计划,计划工作量;h)协作内容(包括本单位有关专业的内部配合和外协);i)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的配备购置计划;j)费用预算;k)试验研究人员,课题负责人名单。8.1.4实施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对试验方案的详细设计(或试验工作计划)进行审查。重点审查设计或计划能否保证合同或任务计划的实现。重大项目的试验方案详细设计和勘探阶段的试验方案详细设计还需征求委托方的意见!8.2试验研究的实施8.2.1试验研究应按审批后的试验方案详细设计(或试验工作计划)进行,各个阶段应有更具体的试验研究计划。如需改变总体设计或试验方案详细设计(或试验研究计划)时,应履行相应的批准手续。8.2.2试验所用设备应经过检定或认可。试验参数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试验时应当有保障工艺要素稳定的措施。8.2.3每次试验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做到精心操作、细心观察,及时把试验信息记录在专用原始记录本上,杜绝事后追记。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数据真实、记录完整、并有完善的保存措施。8.2.4每批试验后应及时整理,记录在专用试验记录本上,绘制必要的图、表,以研究每批试验结果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否能说明要预期研究的问题,否则应补做、重做或找出原因。单元试验结束,也应按上述程序处理。8.2.5加工选冶试验中的作业司样质量损失,浮选、磁选、重选分别不得大于2%、3%、5%。8.2.6实验室流程试验中的小型浮泥闭路流程试验由5个或更多的循环组成,平衡后的试验数不应少于3个。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平衡后应再连续运转24~72小时。计算最终浮选指标时,应取达到平衡后的试验数据。8.2.7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重视用岩矿鉴定等手段对加王选冶产品的考察,以加强试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施单位技术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应定期检查试验质量,做好质量记录。8.2.8应重视选冶加工产品性能参数的可靠性,最终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要注明不确定度。9试验研究报告的编写和评审9.1报告的编写9.1.1试验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组织编写试验研究报告大纲,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组织编写试验研究报告。9.1.2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委托方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有关规定,内容应根据试验合同或任务书而定,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a)前言。对任务来源、试验目的、地质工作阶段、试样、所用加工选冶工艺及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b)矿区矿床地质简况;c)样品的采取、制备及代表性论述;d)矿石物质组成研究、物化性质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e)加工选冶方法的选择(依据)及评述;f)加工选冶的工艺条件优化过程、依据及评述;综合条件试验描述及评述;稳定试验的描述及工艺可靠性评述;g)最终产品及中间产品的化学分析及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质的主要因素的h)三废处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i)技术经济评价或分析,包括选矿成本分析,产品品质波动及价格波动的风险分析;k)附录或附件必要时应对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和药剂的规格、型号、试验装置、测试方法等作扼要的说明,并附参考文献目录。9.1.3试验结果要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每小节末尾应有简短的归纳和小结。文字说明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9.1.4报告的封面按下列格式矿区××矿体(矿段,矿层)××矿石选矿(或冶炼、加工)试验研究报告。下方写:试验研究单位名称和提交报告年月。必要时,在封面右上角标明报告的密级。9.1.5报告的正文前应有责任页,注明实施单位负责人、实施单位技术负责人、研究室(专业室)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试验研究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