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E/35/wKhkGGZWSkaAXuzxAAG7Qf_Qnbw742.jpg)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E/35/wKhkGGZWSkaAXuzxAAG7Qf_Qnbw7422.jpg)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E/35/wKhkGGZWSkaAXuzxAAG7Qf_Qnbw7423.jpg)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E/35/wKhkGGZWSkaAXuzxAAG7Qf_Qnbw7424.jpg)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2E/35/wKhkGGZWSkaAXuzxAAG7Qf_Qnbw7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情景默写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古诗上下句(第①至⑥空)、古文(第⑦至⑩空)和词语(第⑪至⑭空)。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情至性是让人难忘的初心。有曹操天下之志,震天撼地:①
,若出其中;②
,若出其里。有岑参思乡之心,感人肺腑:③
,双袖龙钟泪不干。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有韩愈爱春之情,催人奋进:草树知春不久归,⑤
。⑥
,惟解漫天作雪飞。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清冷哲思是令人惊叹的珠玉。有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简陋的屋子因为交往高雅的人而不同流俗:⑦
,⑧
。有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阐释爱一朵花并非因其艳俗的外观,而是经过污浊的环境也保持清洁,经过清水洗涤也从不妖艳:⑨
,⑩
。五千年中华文化学无止境,能让我们在失意的环境中,páijiě⑪
人生之苦,永葆dáguān⑫
之心,在社会的飞速前进里,学会退一步hǎikuòtiānkōng⑬
,永存bēitiānmǐnrén⑭
之德。二、选择题2.以下是文化科普知识手册中的文化常识条目,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写的诗歌,选自《辋川集》组诗的第十七首。B.写作时,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择、恰当安排详略,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C.“从昨天开始”“哎呀,美极了!”“我和你”,加点词分别是介词、叹词、连词。D.闻一多,湖北浠水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3.以下是文化科普知识手册中《贾生》一诗的鉴赏条目,不正确的一项是(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A.次句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B.这首诗首句的一“求”一“访”,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C.第三句写了皇帝问询到半夜、虚心倾听,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跃然纸上。D.阅读时要注意欣赏本诗议论精警的特点。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林和全面禁牧等,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栖息觅食。B.视力下降往往是因为我们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导致眼睛受损的原因而造成的。C.春节中蕴涵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亲情凝聚价值,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D.舞剧《骑兵》把家国情、草原情呈现于舞台,再现了人民骑兵的历史形象三、综合性学习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年级某班举办“读书明志,学会感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感念父母。七年级某班小宇的奶奶过七十大寿,他需要帮爸爸准备一段对来参加寿宴的亲朋好友说的答谢词,没有思路的他,借综合性学习活动契机,向班级同学征集,请写下你帮小宇准备的答谢词,不超过50字。(2)敬爱长辈。七年级某班小紫同学参加了“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开展慰问的活动。小紫布置会场时准备用下面的对联,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上联:羊羔出栏思跪乳下联:乌鸦离巢念反刍(3)读书明志。①《名著闯关我能行》活动——情节梳理。“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
说的。(填选项)A.皮埃尔·阿龙纳斯B.尼摩船长C.康塞尔D.尼德·兰②《名著闯关我能行》活动二——情节研究鲁迅先生曾评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请结合小说内容、人物事迹简要说明。四、对比阅读【甲】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注释】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③吠(fèi):狗叫。(节选自张潮《虞初新志·黄履庄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瞬息可就
(2)持就火炀之
(3)殊不沾污
(4)读书不数过
(5)观者异以为神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8.简要说明甲乙两文是如何分别体现活版印刷制作之“活”和黄履庄的技艺之“奇”的?五、现代文阅读【材料一】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作为人类文明的符号系统,影像本质上是关于时空的具象叙事。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通常被垄断的基于新闻理念或者艺术理念的专业行为。今天,专业影像生产者依然凭借精益求精的创作唤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是,较之于数不胜数的“业余”生产者,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难免显得局促和单薄。影像生存时代的魅力一方面在于庞大人群中涌动的灵感与智慧,让短视频的场域常常充满新鲜的气息;另一方面在于给了所有参与主体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也呈现出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另外,2021年抖音数据报告的一个统计,抖音用户上传的视频中记录了“1517万次‘出生’、2.53亿次‘长大’、1819万次‘毕业’、3347万次‘催婚’、715万次‘退休’”。可见,这样体量的集体影像记录意味着人们不再总是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一味屈从式消费,而是依据大众美学的特征主动参与和创造。同时,在短视频文化的推动下,今天的影像正在成为人们越来越习惯的“语言”表达或交流方式,或者说,影像已然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新“语言”。然而无论在宏观视域中短视频的影像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关系变得有多么密切,影像终究是世界的投影。今天,影像化生存已经给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见”与“不见”的观看世界的机制。但其“看见”的世界相对闭合,并由多种力量共同塑形,既在于其个体内心的愿景,“因趣结缘”的群体认同,也在于技术与商业等外部机制的强力嵌入,也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我们理想的情形是,通过超级短视频平台和强大的搜索机制,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他们想要观看的影像。但现实的情形是,人们通常不会充满理性地逐次打开进入影像之窗,而是容易在源源不断的短视频影像供给中,让观看行为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在日积月累的观看积淀中,人们看起来是在别人生产的影像中流连忘返,但实际上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由于智能手机与个体的亲密匹配,人们之于短视频的观看行为往往是独立和隐蔽的,因此这种“选择”更容易听从他们内心的召唤,也可以更容易且精准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影像。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算法逻辑也会精准地把它们嵌入到“我的世界”中。另一种对“可见世界”强大的塑形力量是来自消费社会的商业机制。人们生产的短视频影像,不管是否有营利的目的,都在无形之中被标注了以观看量和点赞量等为“货币”计量方式的价格,观看量和点赞量也在调配和刺激着影像的再生产。短视频场域中,缘于对自身“见”到的世界的充分认同,也因此会对“不见”的世界习惯性忽略。此外,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难厘清其与现实时间交错交缠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这种脱域机制会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摘编自刘永昶《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化生存》)【材料二】技术媒介是人类的文化肌肤,它作为媒介延伸人类的身体,塑造人类的感官,创造新型文化。当前视频化生存预示着这种新型文化的崛起,全方位地冲击着人类社会。当下,人们常常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限制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全面了解,以至于造成了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这个路径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及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没有多大意义,其中某些研究的视野和推论过于简略,比如参照系的设定常常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将考察尺度放大以呈现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探讨技术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技术更新带来更多的文化交往,人们的认知范围大大地扩展了,遭遇不同文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德布雷指出,人们倾向于认为技术侵蚀文化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技术价值的轻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精神基因里。在哲学传统基础上,我们发现技术和文化的对立,而我们也一直理所当然地保留了这种观念。”因此,“技术文化”没有在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德布雷提出一个观点,技术趋向整合,文化趋向分割,“文化将人类物种分割成具有人性化的却不相叠加的东西:种族、人民和文明。然而,技术又将人类整合成一体”。由此,技术与文化展现出互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技术是无国界的,但它的实施必然受到文化影响,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中,文化也出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交汇。这个观点的启发意义在于,一是不能将技术与文化对立起来,而要变化思路,探讨两者是如何实现互嵌和转换的;二是既要在较大尺度中看到技术对于促进文化交融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要高度警惕技术可能对文化造成的侵蚀,特别是造成文化隔绝的危险,无论是在个体还是社会层面。技术更新带动的文化发展,必然引发更大范围的破圈,视频化生存激发的技术破圈已超越文化,这个破圈,致使人类基于碳基身体的主体性正在遭遇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摘编自孙玮《技术文化:视频化生存的前世、今生、未来》)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影像生存时代,影像生产不再是专业行为,专业生产者的影像覆盖面也显得局促和单薄,很难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B.人们进入影像之窗后,观看行为容易从有序转为无序、从逐新转为重复、从清醒转为沉浸,从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我的世界”。C.随着影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种脱域机制以挤压效应让真实的生活时空变得越来越不可见。D.技术文化在文化中无一席之地,这和技术价值受轻视以及保留技术和文化的对立的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影像化生存时代,人们不再被动地处于影像的控制之下,不再是对影像屈从式消费,而是主动参与和创造。B.作为全民影像的短视频生产呈现出了多元审美文化的特点,这与所有的参与主体有了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有很大关系。C.材料二认为人们使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批评“视频化生存”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造成对世界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文化区隔。D.关于技术文化,德布雷认为技术和文化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互构的,技术更新能直接带动文化融合。11.材料一指出“影像扑面而来,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发生哪些变化。青春(节选)旻旻①葡萄还没长出来,那些婴儿头发般柔软的嫩绿色葡萄藤,绕着葡萄架一路蜿蜒,蜜蜂在阳光和叶子间穿梭,一只年轻的小蜜蜂穿过葡萄叶的墙,在空中打了一串的旋儿,滴溜溜地越过我的杯沿,沿着吸管一路探下去——它看上了我的柠檬汁了。吃饱喝足了,小蜜蜂扑扇着薄薄的翼翅,乐颠颠来到跟前来和我亲亲热热地对视。七月的喀什,一间安静的吧里,一人一蜂,因一滴柠檬汁结缘,我忽然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②旁边一桌,三个年轻老外表情虔诚地注视着一侃侃而谈的中年老外。紫外线使他的皮肤失去原来的色泽,要不是那双格外绿的瞳仁,我几乎要把他当成沿途所见的哈萨克人了。那些俯首帖耳的年轻脸庞,不过十来二十岁,他们青春的眼中充满向往和激情,他们或脚趿拖鞋或穿凉鞋,身旁靠着人高的背囊。他们随时提起行囊,带着青春向丝路进发。③我放下手中的书,深呼吸。这香气诱人的青春呵,教人心动。④可青春是什么,告诉我,教给我。⑤菲茨杰拉德说,“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我则深信青春是一场策划逃跑并致力付诸实行的岁月。我在十二岁开始策划逃跑。那一年是我的本命年,种子在幼小的心中发芽,在阴雨绵绵的季节腐烂,却永不根绝。时间以生命的形式延续,逃跑以一个孩子不可告人的秘密高悬头颅。秘密到底只是秘密,不是我不想付诸现实,在躯体和灵魂的较劲中,躯体永远言不由衷。出走理所当然屈就成心中不败的秘密之花,既生机勃勃又苍白无力。⑥身躯被置于没有天空的屋檐下,在安静的房间中欣欣向荣。成长中房间是必要的,房间让女孩经历日升月落,花谢花飞。房间以它宽广如海的胸襟倾听她的书声歌声,蒸发她的泪水,隐秘她的忧伤,收容她的阴霾和阳光,照亮她对镜贴花黄的岁月,放纵她肆意而悄无声息的舞蹈……⑦我努力回想我的青春,读喜欢的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乖巧的孩子。没有锐利,没有疼。只有虚幻的出走。我是那么安分守己,不起眼,远离盛宴和烟花。我的青春如此让人失望。即使到了夕阳残照,垂暮矣矣,我相信我依然安静如初。是的,我有安静的躯体,她把动荡的灵魂安置得稳稳妥妥,不动声色。⑧得了疾病,我只能是镜子里那个我了。那其实又并非真正的我。疾病仅仅是疾病,它从不是生活。当然我确信它的确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话无疑是伤感的,甚至在写下这个句子的时候,悲哀莫名而至,仿佛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这真让人绝望和沮丧。而我又无法确定,假如我拥有的不是疾病而是健康,我的青春又是什么,我的一生又将是什么?我美丽吗?我智慧吗?我是否比现在更快乐?由这个问题,又衍生出另一个或多个问题: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会不会有另一个我?她健康吗?她美丽吗?她智慧吗?最重要的是,她快乐吗?⑨唯一确信无疑的是,这一生我注定只能在虚幻中出走——我已经像接受我出生的城市,我的种族和文化那样坦然地接受了我的躯体。当然我异常渴望她可以更美丽些,更健康些。然而躯体的另一部分是轮椅本身就是命运,争论毫无意义。年少时还能做站立状,一如任何健康女子。于是照相时轮椅必在镜头之外三尺,仿佛它是如此不光彩,如此让我蒙羞,我必不能让它出现在任何照片上,成为物证,成为我哪天的呈堂证供。当轮椅在岁月里最终统治身体,成为她赖以生存的工具时,那自以为聪慧过人的女子才明白,一切不过一只傻鸵鸟的玩意,轮椅就是宿命。不离不弃。它使心灵波澜壮阔。⑩回到文字本身。我已经不能分辨,是文字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造就了文字。然生活是躯体,文字才是灵魂。伤感的是,躯体随着轮椅在生活中被眼睛们放大了,随之而来是生活中必然的苦难也跟着扩大,而作为那个人灵魂的文字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这真让人无可奈何。我总以为,苦难是必须得推得更后一点,放得更低一点,收藏得更隐秘一点的。因为文字才是生命。至于和生命的抗争,不过是为了更有尊严地活着。和别的都无关。⑪再次回到路上。几天前,我们刚穿越了天山达坂抵达奎屯。穿越天山达坂无疑是最完美的天山之旅,因为可以看尽天山的“春夏秋冬”。为了在雪线上和皑皑白雪拍一张合照,出发前我刻意换上红衣白裙,高筒花布靴子。路虽然崎岖难走,且基本见不到其他车辆,一路上却是风光如画,随着海拔高度变化风景随之而变,处处美不胜收,这险峰之处的无限风光,让人生出一种不枉此生之感。沿途遇到不少骑马的哈萨克少年,拿着新鲜的雪莲花在路边兜售,我们抢着买了好多雪莲花,搂着捧着,人恍如在武侠小说里了。当抵达雪线之时,人已几乎神志不清,别说下去拍照,连说句完整的话都费劲。于是朋友下车去,抓了一把雪回来,放在我的掌心,我连眼睛也无力睁开,只努力深呼吸一口气,记住了那股渗入内心的清澈和冰凉。⑫从天山上下来,抵达奎屯,我又变得神采飞扬,生机勃勃。我深信生命有她的方向和轨道,不可改变。就像峭壁夹缝里的花,再艰难也要绽放,因为绽放是她一生的使命。这也让我时时感谢神明,使得我能让生命一次次出离轨道,一次次告别虚幻的出走,逾越极限,历经世界的波澜壮阔与内心的温暖。即便这一路上是痛是累,也有满眼绿色的生机来抚慰。在路上的每个日子,我的心中总滋生出蓬勃的生机,我知道,那不是虚幻,我真的在路上,在青春的路上行走。⑬这一切让人无比快乐。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13.第⑩段是否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14.本文以“青春”为题,朴实自然而意蕴丰富,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评析。15.紫堡文学社在编写社刊时,拟将本文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都汇编在“疾病与超越”这一栏目中,你是否认同这一想法?请说明理由。六、作文16.淄博烧烤爆火出圈,烧烤到处有,淄博为什么这么火?有人说,“一桌一炉一卷饼”是灵魂;有人说,“沉浸式”吃法太上头;有人说,小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撇开这些外在的形式,真正令人痴迷的也许是那平易近人的烟火气,你是否也感受过平凡又温暖的人间烟火?那琐碎而真实的生活场景是否让你感受到一座城市的风度、一种人情的温度、抑或一带文化的厚度……请你以“这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参考答案: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排解
达观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及字形。名篇背诵题注意易错字词:漫、芳菲、榆荚、鸿儒、莲、淤、濯、涟。达观(dáguān):畅通,心胸开朗,见解通达。海阔天空(hǎikuòtiānkōng):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悲天悯人(bēitiānmǐnrén):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2.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烙印》的作者是臧克家。故选D。3.C【详解】本题考查诗的理解。C.第三句写了皇帝问询到半夜,结合尾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可知皇帝询问的真实意图是求仙访道,表现的是不顾民生;故选C。4.D【详解】A.宾语残缺,“采取”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全面禁牧等”后面加“多项措施”;B.语义重复、句式杂糅,“是因为……的原因”,应删掉
“因为”或“的原因”;C.搭配不当,“传统人文精神和亲情凝聚价值成为节日”主宾搭配不当,可在“成为”前加上“使之”。故选D。5.(1)大家好!今天是家母的七十寿辰,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我代表全家真诚地感谢各位的光临。谢谢大家!(2)答案一:不合适。这副对联巧借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激励晚辈懂得感恩孝敬。从个人角度而言,敬老院有些孤寡老人缺乏子女的陪伴和孝敬,贴在这里会引起老人的伤感。答案二:合适。这副对联巧借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激励晚辈懂得感恩孝敬。从社会角度而言,敬老院作为照顾老人的场所以及七年级同学们的行为正彰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感恩与孝敬之心。(3)B
经以科学指的是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科学性。书中提及的鹦鹉螺号的建造、深海潜水服的构造、水下呼吸的潜水氧气筒设计以及海底丰富的海洋奇观都具有浓厚的科学色彩。充分表现了科学性。纬以人情指的是小说也渗透浓浓的人情味。船长尼摩是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仍然为人类的痛苦而忧伤,对待所有受到奴役的种族和受奴役的人,他都是慈悲为怀的。这体现了小说的人情味。【详解】(1)本题考查答谢词的写法。答谢词要有称呼,要有表示感谢和祝愿的话。本题要求包含称颂、祝福、致谢三项内容,注意经以“爸爸”的口吻来写,还要注意字数限制。示例:大家好!我们全家热烈欢迎各位亲友光临家母七十寿诞。感谢各位亲友的陪伴与帮助。祝大家生活幸福,万事如意!(2)本题考查对联赏析。这幅对联涉及到两个故事。羊羔跪乳,即羊羔在吃奶的时候,总是会跪下来。乌鸦反刍,乌鸦找到食物,会喂给自己的父母吃。表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孤寡老人都是没有子女的。他们没有子女的陪伴,所以才会住进养老院。这副对联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身世之悲,所以是不合适的。如果认为合适,可从社会角度来谈孝老,言之有理亦可。(3)本题考查名著知识。①由“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可知,这句话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的深厚感情,因此是尼摩船长说的。尼摩船长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曾呐喊过“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这是尼摩船长的肺腑之言,如实地道出了他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故选B。②鲁迅先生曾评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这点在《海底两万里》中体现得非常鲜明。《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号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艇起名为“鹦鹉螺”,而鹦鹉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而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的螺壳动物。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凡尔纳广博的科学知识。这体现了科幻小说的“经以科学”。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船长尼摩是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深潜海底,远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关注并帮助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对待所有受到奴役的种族和受奴役的人,他都是慈悲为怀的。这体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纬以人情”。6.就:完成。
炀:烘烤。
殊:根本。
数:屡次,多次
异:感到惊异
7.(1)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2)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
8.甲文作者从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等方面来表现活板的“活”;乙文从黄履庄刻的狗能叫,雕刻的鸟儿能跳舞飞鸣,这些雕刻作品几乎能乱真,借此来表现黄履庄技艺的“奇”。【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2)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3)句意:绝不会被弄脏。殊:根本。(4)句意:读书不过几遍。数:屡次,多次。(5)句意:观看的人都觉得神奇。异:感到惊异。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1)若:如;燔:烧;讫:完毕;镕:同“熔”,熔化;(2)奇字:生僻字;素:平时;旋:立即;之,舒缓音节,无实义。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概括。甲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见刻字速度快。“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见:印刷速度快。依据“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排版速度快。依据“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拆板取字速度快。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等各个步骤都非常快速便捷,体现了活板印刷的“活”。乙文,“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介绍的是黄履庄制作能行走的“木人”;“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介绍的是黄履庄制作的与真狗没有区别的“木狗”;“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介绍的是黄履庄制作的能自己跳舞飞鸣的“木鸟”。结合语句“所作之奇俱如此”可知,作者通过介绍这些雕刻作品来说明黄履庄制作技艺的“奇”。【点睛】参考译文:【甲】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范本(15篇)
- 2025年拉萨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卷题库
- 2025年阿克苏货运从业资格仿真考题
- 2025年博尔塔拉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官方题下载
- 2025年淮安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哪些项目
- 2025年博尔塔拉下载b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考试
- 2025年合肥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2025年衡水货运从业资格证继续再教育考试答案
- 监测服务采购合同
- 电力服务创新合同(2篇)
- 《病理学基础》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GH/T 1030-2004松花粉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习作例文+习作PPT
- 办理工伤案件综合应用实务手册
- 《现代气候学》研究生全套教学课件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128条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情商知识概述课件
-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 【64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论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