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同步练习(文字版I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照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不愿哀声叹气,只能借寥寥数语
排遣忧怀,徘徊不前,这种如梗(geng)在喉的哀痛,使《拟行路
难》一诗更显俯仰低回,含蓄蕴藉
B.赤着膊、瘦伶(ling)仃的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
歪着头,说“我是虫务(zhi)",还是给碰了五六个响头,遭了瘟
般地回到了土谷词。
C.端午日,茶帽的小孩额角上都用雄黄蘸(zhdn)酒画了“王”
字,翠翠坐在门口用粽(zong)叶编蚱髓、娱蚣玩,听到喷呐呜呜
喇喇吹起来,不禁想起了二老傩送。
D.《种树郭橐驼传》寓意深刻,因事明理,针破(bion)时弊,
作者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将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体现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zh。)”的创作态度。
二、选择类
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选取
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考核再任命官职。
B.《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离情别意。鲍照所作《拟
行路难》十八首是今存最早的此类题材作品。
C.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
国,故称楚辞。
D.《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曾经下令制造铜鼎"无射"。
三、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
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里用“,"两句形象
地表现了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动人画面。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两句是
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o
(4)《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心情的
两句是“,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两句是“,
ir
O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被
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拟行路难(其四)》中,“,”两
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
(3)《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
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
其中把阿房宫中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汉代以来,中国就有“贤良对策”的制度,由地方政府推荐“贤
良”的人才到中央去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如果答得好,便由此入仕。
到了唐代,便融入科举之中,成为所谓的“制科",即除了进士、
明经等“常科”外,由皇帝临时下制举行的选拔特殊人才的考试。
降及北宋,"制科”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又有“六科”之称,这些
科目中,“贤良”科堪称代表,故当时的习惯也以“贤良”统称“制科
“举人。
唐代的“贤良”科,考试方式仍与汉代相似,应试者所作的主要
是一篇对策。至北宋仁宗以后,随着制度的完善化,应试的手续、步
骤变得复杂,应试者所作的文章剧增,除了对策之外,还有所谓“秘
阁六论,而更重要的则是“贤良进卷”。这些都与考试的步骤相应。
步骤大致有三:第一步,经近臣推荐,应试者向朝廷提交五十篇策论,
由朝廷委员考评,排出名次,这就是所谓“贤良进卷”了;第二步,
进卷考评获得合格者,被召集到京师,到秘阁去做六篇命题作文,题
目都是从古代典籍甚至注疏中挑出一句乃至半句,要求按题面写成论
文,并且在文中交代题面的出处,实际上论文写得如何并不重要,能
否记得出处,才是成败的关键,此之谓“秘阁六论”;第三步,在“秘
阁六论"考试中获得通过者,有资格去参加“御试对策”,即回答有关
当前政治的一系列问题,其写成的对策也要由朝廷委员考评,合格者
便获得“制科”出身。
不过,现在看来,最有价值的乃是“贤良进卷”。每一个应试者,
一下子提交五十篇策论,等于一部文章专集,苏轼、苏辙的《应诏集》
就是这样的专集,他们用这个专集去参加了嘉祐六年的“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科"考试。
作为一种制度性存在,“贤良进卷”的写作方式对作者知识结构
的塑造也是值得重视的。为了养成适合于写作“进卷”的能力,士大
夫一方面要广泛而深入地阅读各类典籍,通过独立思考,形成一套基
本上自成一家的学说,另一方面也要关怀现实,研究具体的问题,提
出各种建议。其议论要耸人耳目,必须新颖独到,在某些领域具备专
长,才能被人首肯,但五十篇策论在总体上又遍涉全部领域,所以作
者还必须使自己成为通才,不能拘于一隅。
宋代的笔记和诗话,以随意性和无体系性为其显著特征,反映了
士大夫在写作方式上的某种爱好。但“贤良进卷”的撰写却纯然与此
异趣,它要求体大思精,强调规矩,重视结构,崇尚自成一家的学说,
同时又针对现实。这是士大夫写作传统中不可忽视的严肃一面,受过
此种训练的人,不会丧失这种著述的能力。比如,苏辙在晚年还写作
了《历代论》五卷,共四十五篇,形式上跟“贤良进卷”很相似。
“贤良进卷”本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学,而且写作目的是去应“制
科",凡是身非士大夫者,或者虽是士大夫而不应制科者,本来并不
需要如此写作,但是,实际上既有不应制科而采取类似写作方式的士
大夫,也有身非士大夫而写出了类似作品的。宋仁宗的时代可能是此
种写作风气的极盛期,连僧人也受到了影响。释契嵩的《镇津集》卷
五至卷七,有《论原》四十篇,命题与结构方式极似“贤良进卷
(摘编自朱刚《苏轼十讲》,有删改)
材料二:
嘉祐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主簿,未赴任,经欧阳修、杨
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
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苏轼所上策论词理俱佳,
被推荐参加秘阁考试。嘉祐六年八月十七日,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
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为秘阁考官。苏轼赴秘
阁试六论。最后苏轼在这次制科阁试中合格,得以参加御试。
制科取士,特别郑重,在阁试、御试中都要弥封卷号,进行誉录。
在御试中苏轼的代号为“臣"字,苏辙为“毡”字,而且在考官定等
次之后,还有覆考官按例复核。司马光是此次御试的覆考官。他在《论
制策等第状》中这样讲到:"内'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
绝出伦辈……以'臣’为第三等,'毡'为第四等"。
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提到:“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
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宋史•苏轼传》中
也说:“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而且两宋三百
多年间,制科能入三等的只有四人: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
由此可见,苏轼制科入三等,实属凤毛麟角。
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凤翔任满还朝,宋英宗想破格招他入翰林,
知制诰。宰相韩琦反对,主张给苏轼一个能接近皇帝的馆阁的职务,
但要先考试。苏轼对韩琦的反对是理解、感激的。治平二年二月,苏
轼召试学士院,试二论:《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学士院试春秋定
天下之邪正论》。此次制科考试是为苏轼试馆职而以制科特旨命试的。
最后,苏轼二论皆“复入三等”。治平三年二月,苏轼得直史馆。
(摘编自周云容《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科”是相对于“常科”而言的一种考试形式,从汉代开始,
经唐代发展,到宋代逐步走向复杂、完善。
B.北宋仁宗后,“制科”考试大体分三步进行,无论是考试的形
式还是内容,都对应试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C.“贤良进卷”是宋朝“制科”考试中特别能体现应试者综合素
养的环节,试场上一下子提交五十篇文章,确非易事。
D.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皆入三等,可谓史上绝无仅有,
而朝廷两次为他特旨命试,亦可看出对他的赏识非同一般。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的进士“行卷”,应试者将自己平时的得意诗文编辑成卷,
投递给考官或有影响力的人,以求推荐,这在形式上有似于“贤良进
卷”。
B.“秘阁六论"考查的关键不在于论文写作的质量,而在于是否
能交代清楚题面的出处,应试者阅读记忆的治学功力,被摆到了显著
的位置。
C.御试时试卷是封号的,司马光对“臣”“毡”的肯定,只能据
于作品的质量,但当时苏轼兄弟已名动京城,司马光心知肚明,故不
吝褒奖。
D.“制科”取士分为五等,而两宋以来,入三等的只四人,从未
有入一、二等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类考试对人才的期望值非
常之高。
7.根据材料一,下列作品最符合“贤良进卷”写作方式的一项是
()
A.鲍照的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
B.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C.苏轼的《赤壁赋》等赋体散文十七篇
D.秦观的《晁错论》等人物论文二十篇
8.请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贤良进卷”对宋代士大夫写作素
养建构的影响。
9.《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认为“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请给合材
料中苏轼的应试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
【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
贫的人。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
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⑤恨血:《庄子》
中说:“芸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
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
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
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
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
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
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
11.请参考情感抒发、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三个角度,谈谈本诗
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异同。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掷躅不敢言。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
很重要的作用。
C.通过“酌酒"“吞”"那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
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掷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
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13.诗歌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跺蹑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②且直!
注:①躁蹬(diexie):小步行走的意思。②孤:指“孤门细
族”,也就是“寒门庶族是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三个紧相联结的行为
动作,充分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
B.“安能躁践垂羽翼?"一句运用了借代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
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
C.中间六句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寥寥几笔,却写得
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
的无奈:同时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16.“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述了一幅安适温馨的生
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味道,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节选)
李顽①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虽沾寸禄巳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②
敛迹俯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
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兴来逸气如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
别离短景何萧索,佳句相思能间作。
举头遥望鲁阳山③,木叶纷纷向人落。
【注】①李顾是唐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曾做过新乡县尉,因久不
升迁,便愤而辞职,其从弟墨卿赠其送别之词,诗人作此诗以答之。
②柏梁赋诗,传说汉武帝建成柏梁台后,下诏郡守一级的大臣能作七
言诗的,可上台和皇帝联句赋诗。长楸走马,语出曹植诗句,指富贵
之家子弟的放荡闲游生活。③鲁阳山:即鲁阳关,诗人出行必经之地。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概括叙述了诗人自己仕途的不得志,空有为国效力之
心,自谦中不乏有嫌官小的牢骚。
B.五、六两句运用典故,述说自己地位卑下,为人轻视,表明
自己仕途失意不是由于才疏学浅。
C.“心自甘”与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一样,都是作者
认清现实之后表现出的旷达。
D.“兴来”两句对从弟的诗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文思如千里
长江奔腾入海时那样汪洋恣肆。
18.诗歌最后两句历来被人称赞,请从表现手法角度简要赏析其
妙处。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二
[南北朝]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①,
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②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注:①金博山,香炉的名称,因炉盖形状像重叠的山形而得名。
一般用铜器制作,称之为“金二②秦女,即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
玉,传说与丈夫双双骑凤升天而去。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拟行路难”中的“拟”
为“模仿、模拟"之意,是鲍照模仿原“行路难”的风格而作。
B.诗歌开头三句,首句总写香炉的产地、制作人、质料及形状,
其余两句对香炉进行观察描写,上面刻的是历史人物弄玉和丈夫萧史
的故事,意有所指。
C.“承君"以下四句,重点刻画香炉的内外之美。回想过去,自
己和心上人两情欢洽,精巧的博山炉放置在床帏间,它那龙鳞般的篆
纹在烛光照耀下焕发奇彩,一缕缕轻烟随风传送出沁人的香味。
D.该诗语言通俗自然,富于变化。采用避虚就实的手法,将凄
艳的爱情故事写得惊心动魄,意蕴深长。
20.此诗是一首在构思上别出心裁的弃妇诗,请结合诗句说说它
的构思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跺践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鲍照:南北朝诗人。②踝矍: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却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
惆怅。
B.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
和感受。
C.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
构成反差。
D.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
四)直露。
22.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答案:
1.D
2.D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心非木
石岂无感吞声哪躅不敢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老臣心
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管
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B6.C7.D8.①促进广泛阅读思考,以便形成
自成一家的学说;②催使关注现实,研究具体问题,以使发议新颖独
到;③引导全面发展,合理建构知识体系,以使自己成为通而专的人
才;④造就特定写作能力,养成写“进卷”类体系性文章的著述才能。
9.①苏轼多次应试、步步迈进的人生经历,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尾货服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2025借款合同样式模板
- 2021-2026年中国桑菊感冒合剂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江苏瑞邦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高频振网筛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4山东移动电信服务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汉服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四氢双环戊二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硫化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可变光衰减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期末】《形势与政策》(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营销专业安全培训
- 2024年度五星级酒店厨师团队管理与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医疗健康知识科普视频制作合同3篇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期末测试模拟练习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上海市徐汇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安全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线性代数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