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1引言作为全球经济体榜单前十的中国和印度,近年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同时,两国携手开启金砖五国的第二个“金色十年”,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领域合作不断升级。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面板数据可知,2019年以来,中国与印度等金砖国家的投资合作积极开展,不断巩固提升,贸易总额达928.11亿美元。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双方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双方出口贸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贸易增长缓慢且失衡显著,双方贸易互补存在非对称性等,导致双方贸易停滞不前,无法取得根本性进展。因此,找到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促进对策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基于中印贸易合作的潜力研究,赵青松和祝学军(2020)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得出:中印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贸易空间犹存REF_Ref4183\r[35]。陈继勇和严义晨(2019)通过构建非效率模型测算中印两国贸易潜力,研究得出竞争关系在中印贸易中不可忽视,但总体上互补大于竞争REF_Ref5078\r[12]。另一方面,针对中印贸易的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陈富豪和朱翠萍(2019)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印贸易现状,指出双边贸易互补存在单向性和非对称性、贸易逆差严重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浓厚以及印度对中国直接投资频繁限制等是当前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现存问题REF_Ref5130\r[10]。杨常建(2020)采用定性和实证回归相结合分析了中印贸易的影响因素及两国贸易潜力,发现双边政治关系的影响显著,双方贸易潜力大但效率低,贸易水平提升空间巨大REF_Ref5811\r[29]。当前学者的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两方面。一是计算中印双方贸易合作的潜力并探讨提升双边贸易水平的途径,二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印贸易的影响因素。本文将结合这两个视角,基于目前中印最新形势,从更为完整的逻辑和最新的数据出发,从双边贸易总额、贸易结合度、双边商品贸易结构、贸易互补性四个角度对中印贸易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总结现存问题。结合对海量期刊文献及文字数据的整合研究,采用定性的方式,确定并依次分析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为双方贸易的促进路径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这对于政府削减其阻碍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稳步提升双边贸易额,增强中印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2.1.1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是指国际贸易中,国家间贸易往来过程中贸易不平衡所引起的摩擦。起因通常表现为贸易双方一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而另一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高位,或是一国做出了触及或损害另一国产业的贸易活动。其形式主要包括一国对另一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当前国际上贸易摩擦日趋激烈,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摩擦数量和强度持续高位且不断攀升。二、贸易摩擦从传统市场逐渐向新兴市场蔓延。三、贸易摩擦从单一产品渗入到整个行业,最终上升到政策和制度层面。四、其直接诱因呈现多元化。2.1.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简称SITC,是用于统计和比较国际贸易商品的标准分类方法REF_Ref12263\r[16]。它根据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进行分类,同时反映产品的工业部门来源和加工程度。SITC共包含10类,具体如下:SITC0-4分别为食品及活畜、饮料和烟草、食用原料类(燃料除外)、矿物燃料类、动物及植物油、脂肪及蜡REF_Ref12263\r[16],均为初级产品;SITC5-9分别为化学制品类、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类、杂项制品类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均为工业制成品。2.2相关理论基础2.2.1比较优势理论与因劳动效率的差异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所致使出现的绝对优势不同的是,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因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产生,但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不是贸易发生的唯一原因REF_Ref5811\r[29]。不论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是具有绝对劣势还是绝对优势,都可以通过对劳动成本的相对比较,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因此,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仍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原则,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能更好地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形,基于该理论,所有国家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REF_Ref5811\r[29]。2.2.2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品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的基础上,国家间的要素禀赋相似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也可能进行同类产品的交换,形成同种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REF_Ref5811\r[29]。该理论指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是基于同类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是该贸易模式下获利的根源,两国偏好相似是其发生的条件。受要素制约,各国必须有选择地从事差异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而多样化的消费导致的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相互需求,从而产业内贸易应运而生。2.2.3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以\t"/item/%E6%96%B0%E8%B4%B8%E6%98%93%E4%BF%9D%E6%8A%A4%E4%B8%BB%E4%B9%89/_blank"技术壁垒、\t"/item/%E6%96%B0%E8%B4%B8%E6%98%93%E4%BF%9D%E6%8A%A4%E4%B8%BB%E4%B9%89/_blank"绿色壁垒、\t"/item/%E6%96%B0%E8%B4%B8%E6%98%93%E4%BF%9D%E6%8A%A4%E4%B8%BB%E4%B9%89/_blank"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t"/item/%E6%96%B0%E8%B4%B8%E6%98%93%E4%BF%9D%E6%8A%A4%E4%B8%BB%E4%B9%89/_blank"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其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体系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国内就业和经济平稳发展。形式上的隐蔽性,名义上的合理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是其主要特点。该理论借公平贸易为由,行贸易保护之实REF_Ref10934\r[22]。目前,反倾销已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贸易保护手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是其主要指控对象REF_Ref10934\r[22]。3中印贸易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2015年以来,中印贸易趋势整体向好。但双边贸易效率不高,且双方实际贸易水平与两国贸易潜力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双方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章将从近六年中印双边贸易的贸易总额、贸易结合度、商品贸易结构及其互补性四个角度对中印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3.1中印贸易发展现状3.1.1中国和印度贸易总量分析表SEQ表\*ARABIC12015-2020年1-8月中国对印度双边贸易情况(亿美元)年份中国对印度出口额中国对印度进口额贸易顺差贸易总额2015582.28133.69451.59715.972016584.15117.64466.51701.792017680.42163.45516.97843.872018766.76188.33578.43955.092019748.25179.86568.39928.112020667.30208.60458.70875.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数据整理而得从双边贸易总额来看(见表1),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呈持续增长态势,两国贸易整体趋势向好。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从2015年的715.97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928.11亿美元,特别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两国贸易额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提升幅度达到253.3亿美元。虽然贸易总额在2016,2019和2020年出现小幅下跌,但总体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然而,随着中印贸易总额的不断攀升,双边贸易的失衡也变得日益严重。2015-2020年中国向印度出口额一直大于中国从印度进口额,这意味着印度均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且贸易逆差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图SEQ图\*ARABIC12015-2019年中印贸易额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数据整理而得从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来看(见图1),虽然中印贸易总额整体呈上涨趋势,但逐年的同比增长率较低且呈波动变化,其中三年出现负增长,双方的贸易效率较低。这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市场规模有很大差距,中印两国目前的实际贸易水平与其贸易潜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3.1.2中国和印度贸易结合度分析贸易结合度指数TI是用于从贸易的角度衡量两国间相互依存度的指标,是用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进行测算,数值越大表示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越稀疏。用公式表示为:TCD(1)其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总额;Mb表示b国的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TCDab数值越大表示a、b两国之间的贸易密切度越大,一般当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当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疏松。表SEQ表\*ARABIC22015-2019年中印双边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万美元)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对印度出口58228035841534680422576675667482530中国对世界出口227346822209763119226337133248668151249948209中国对印度出口占比2.56%2.78%3.0%3.08%2.99%印度对中国出口96940089640012484001652900 1712800印度对世界出口2679470026457200 29655400 32463200 32416300 印度对中国出口占比3.62%3.39%4.21%5.09%5.2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数据整理而得表SEQ表\*ARABIC32015-2019年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表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对印度0.991.261.161.861.19印度对中国0.450.350.520.470.4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和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数据(见表3)可知,一方面,2015-2019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介于0.99至1.86之间,整体围绕另节点1呈上下波动趋势,在2018年达到峰值1.86。2019年,由于中国对印度出口下降18.5亿美元,导致中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指数降到1.19。另一方面,2015-2019年,印度对中方的结合度指数介于0.35-0.52之间,总体呈小幅波动趋势,在2017年达到峰值0.52。其中,最低值出现在2016年,主要原因是该年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下降了33.75亿元,印度对中国出口占比同比下降0.23%。图SEQ图\*ARABIC22015-2019年中国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对比中印贸易结合度指数,双方贸易不对等关系明显。如表3所示,印度对中国贸易结合度明显低于同期中国对印度贸易结合度,中国对印度贸易结合度基本上大于1,然而印度对中国贸易结合度均小于1。这说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需求关系更为紧密,而印度对中国的贸易紧密程度较低,即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契合于印度进口的需要,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却没有同等的契合度REF_Ref6490\r\h[27]。除此之外,双方的贸易结合度均呈小幅上下波动趋势,表明中印两国贸易关系较不稳定,易受各种因素影响。3.1.3中国和印度商品贸易结构和互补性分析(1)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分析根据经整理的商务部数据可知,2016-2019年印度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包括矿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占比前三位的均为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占比最大,是印度对中国出口量最大的商品,连续4年出口量占比稳居第一。自2017年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大。表SEQ表\*ARABIC42016-2019年印度对中国出口前五大商品构成(%)20162017201820191矿产品26.6矿产品26.0矿产品30.5矿产品28.32纺织品及原料17.6贱金属及制品17.4化工产品22.0化工产品21.53化工产品14.1化工产品17.3纺织品及原料11.1机电产品9.74贱金属及制品11.3纺织品及原料17.2机电产品8.3纺织品及原料8.25机电产品9.6机电产品9.1贱金属及制品7.1食品及活畜8.1数据来源:商务部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表SEQ表\*ARABIC52016-2019年印度自中国进口前五大商品构成(%)20162017201820191机电产品52.2机电产品56.0机电产品50.2机电产品49.52化工产品15.4化工产品14.5化工产品18.5化工产品19.93贱金属及制品7.2贱金属及制品6.7贱金属及制品7.4贱金属及制品7.74运输设备5.1纺织品及原料3,7塑料、橡胶4.1塑料、橡胶4.65纺织品及原料3.9塑料、橡胶3.4纺织品及原料3.9纺织品及原料4.3数据来源:商务部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然而,印度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运输设备和塑料、橡胶。其中,进口量最大的为机电产品,连续4年进口量占比稳居第一,且所占比重均超过或接近印度自中国进口商品总量的一半。另外,对比2016-2019年中印双边贸易的前五大商品可知,中印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存在较大的重叠性。(2)贸易互补性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是衡量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它考虑了双边国家进出口的相对优势和劣势。用公式表示为:C(3)其中,Cij表示国家i出口与国家j进口之间的贸易互补指数;RCAxik表示i国在k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mjk表示j国在k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劣势指数。其中,RCAmjk=(Mjk/M)/(Wk/W),这里Mjk为j国k类商品的进口额,Mj为j国所有商品的进口总额。根据定义可知,当一国的主要出口商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商品类别相一致时,两国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Cij就越大;通常,当Cij的值大于1时,说明两国之间在商品k上存在着贸易互补性;当Cij的值小于1时,结论则相反。表SEQ表\*ARABIC62015-2018年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中印贸易互补指数SITC2015201620172018070.1110.020.030.020.000.2030.240.330.320.3240.290.270.300.2450.520.520.530.5461.711.851.691.6170.750.810.800.8280.790.850.840.6990.060.091.130.02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委数据库数据计算而得联合国贸发委数据库数据经计算(见表6)可知,中国在第6类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的出口上具有较高的互补性,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第8类杂项制品出口的互补性也在不断提高,且2015-2018年SITC6的贸易互补指数均高于1.5,说明中国同印度在该类商品上的互补性远高于同其他市场的平均水平。但2015-2018年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中印贸易互补指数变化幅度极小,且整体上涨趋势不明显,说明中国出口产品与印度进口产品间相匹配的程度提升较小,两国贸易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表SEQ表\*ARABIC72015-2018年以印度为出口国计算的中印贸易互补指数SITC201520162017201800.730.680.720.7800.2023.183.303.223.0831.391.491.891.8740.660.530.650.6551.051.071.091.1561.321.341.341.3270.500.500.490.5080.790.830.760.6390.740.380.190.01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委数据库数据计算而得反观印度,在以印度为出口国计算的十类商品互补性指数中,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类、化学制品类和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的贸易互补指数较高,这表明印度在该4类商品的出口上与中国进口的匹配程度较高。另外,第3类矿物燃料类产品和第5类化学制品的贸易互补指数逐年增加,说明中国从印度的进口在矿物燃料类和化学制品上的依赖性逐年增加。3.2中印贸易的现存问题3.2.1中印贸易增长缓慢且失衡显著基于前文近年来中印贸易总额的分析可知,2015-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逐年小幅波动,但总体呈增长态势,最高同比增速在2017年达到20.2%。从2015年中国在印度出口贸易中居第四位到2018年两国双边贸易首次突破900亿美元,再到2019年中国成为印度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印双边贸易整体呈向好趋势。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印双边贸易逆差也在逐年增大,双边贸易不平衡日益严重。近六年来,在双方贸易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印度出口额均远高于中国对印度进口额,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且已成为印度第一大逆差来源国。2019年,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对象国,而印度是中国的第十大出口市场,双方贸易地位不平等。除此之外,两国贸易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增长乏力明显。在2015至2020年的六个年度里,中印贸易总额在其中三个年度出现负增长,且逐年增长率呈上下波动趋势,增长态势不稳定。严重的贸易失衡问题为中印双边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频频使用埋下了重大隐患。3.2.2双方贸易互补性不高且存在非对称性由前文中印贸易结合度分析可知,2015-2019年印度对中国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介于3.39%和5.28%之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占比则更低,在3%上下浮动。中国对印度的贸易结合度近年来持续上升,在2015-2019年五个年度中,有四个年度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大于1,且在2018年达到1.86,而同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仅为0.47。这说明双边贸易依赖程度相差较大,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要远高于中国对印度的依赖度。另外,由上文中印双边商品贸易的构成和互补性分析可知,2015-2018年以中国为出口国计算的贸易互补指数数值小,变化幅度小,且整体上涨趋势不明显,说明双方贸易互补性和契合度不足。另外,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为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活畜、矿产品、化工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及运输设备,凭借中国相对于欧美国家机电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的优势,中国机械运输类产品的性价比无疑最高,可代替性较低,双方贸易互补呈现非对称性。3.2.3双方贸易摩擦加剧且印度对华频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如今,中印两国均处于经济崛起的关键期。中国正在由生产制造向质量制造、智慧制迈进,制造业及承包工程领域实力强劲;印度致力于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推出了“季风计划”、“印度制造”、“环印经济走廊”等战略构想,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印地理位置山水相依,互为近邻,本可成为合作共赢的贸易伙伴,但由于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规模长期维持高位,印度政府对华频频采取各类限制措施,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图SEQ图\*ARABIC32015-2020年全球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前十地区分布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1)持续高发的贸易救济调查由图3可知,印度在全球对华发起贸易救济立案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二,在2015至2020年间,共对华发起104次贸易救济立案调查。其中,近6年来共发起87次反倾销调查,占其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立案总数的87%,是印度对华采取的主要贸易限制手段。据商务部贸易救济网数据统计(见图5),印度对华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占到了近6年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总数的59.7%,其主要针对自身的主要出口部门和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和威胁。图SEQ图\*ARABIC42015-2020年印度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统计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图SEQ图\*ARABIC52015-2020年印度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涉及行业分布图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不断提高的关税限制和严格的进口限制政策印度近年来出台各类限制进口政策,并大幅提高进口关税。2018年,针对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两大类产品,印度政府将其关税均提高了一倍,主要包括家具、鞋类制品和钟表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电子通讯设备。2021年,印度政府宣布上调鞋类、家电、手机零配件、玩具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玩具关税从20%上调至60%,冰箱和空调压缩机的关税从10%上调至12.5%,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关税上涨至20%。除了一系列普遍性关税之外,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组件还将额外被征收15%的保障措施税,即中国产品关税高达35%。另外,在进口限制政策方面,印度官方已列出几百种“敏感产品”,并对它们严格监测。根据学者权衡在2012年的研究可知,从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必须在印度标准局注册,确保产品符合印度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后,才能获得BIS标记进入印度市场REF_Ref9785\r\h[20]。BIS使用过程中所需附带的进口货物总值1%的杂费和一系列检查费用,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压力。除此之外,进口商品进入印度市场的核检程序冗长繁复,这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都严重阻碍了中印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4中印贸易发展的阻碍因素本章基于第三章总结出的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现存问题,结合前文对中印贸易总额、贸易增长率、贸易结合度、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及其互补性的分析,采用定性的方式,确定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依次进行分析。经统计,将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总结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个大类。其中,经济因素包括中印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差距、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较强的贸易结构重叠性、印度对华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等4个因素;非经济因素从政治、文化和战略三个角度展开,主要包括边界争端、历史遗留问题、印度过强的政治顾虑、民族忧患意识、战略分歧和互信不足5个因素。4.1经济因素4.1.1中印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差距根据第三章中关于中印双边商品贸易结构的分析可知(见表4,表5),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前五大类商品分别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运输设备,且机电产品进口量所占进口总量比例连续3年超过50%。而印度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包括矿产品、化工产品、食品及活畜、纺织品及原料等。相比于矿产品、食品及活畜等初级产品,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附加值更高。同时,两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一定重叠性,相比于中国制造业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印度制造业才刚刚起步,产品质量和涉及领域远不如中国,因此中国对印度出口产品的依赖度远小于印度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双方贸易互补的不对称性。中国凭借在劳动力要素上的优势,通过加入WTO,搭乘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制造业较为成功地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中。一路以来,借助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制度优势和与时俱进的顶层规划,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加快形成以质量为先的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不断敲响世界最强音。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统计,中国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纺织、皮革、基本金属等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0%,以钢铁、化纤、造船、计算机为首的数百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是目前“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之一,而这些领域也正是印度对中国产品需求量最大的领域。反观印度,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制造业发展薄弱且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这归咎于印度长期对其制造业发展的忽视和自身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制造业发展缓慢,同时也丧失了开拓全球市场的良机。另外,由于劳动力专业技能水平偏低,投资不足等原因,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后劲不足,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对印度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远高于印度对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且印度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大,而印度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可替代性强,双方贸易互补呈不对成性,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现象逐渐严重。4.1.2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中印两国在经济改革之初,基于国情的不同,选择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侧重。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金融体系不完善和金融企业人才匮乏的基本国情,中国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推动型特征。在该发展模式下,一方面,我国依托日益扩张的国际市场,实现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从纺织、轻工产业,到机电产业、汽车和通讯产业,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规模扩大了18倍,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制造国,附加值达到2.2万亿美元,计划2025年成为世界制造业超级大国。反观印度,其发展模式以内需推动为主。服务业是印度发展较为领先的产业,特别是其软件外包、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趋于前列,而制造业发展较为滞后。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模式,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为双方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埋下了重大隐患。由于制造业多以实体产品为主,便于运输和流通,因此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显著优势,能较好地转化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相比之下,服务业大多面向内需,其转化成为出口优势的难度较大,即使依附于有形商品的外包型服务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也难以在对华贸易中形成相对优势REF_Ref9785\r\h[20]。因此,中印贸易的失衡局面长期难以得到缓解,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导致印度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浓厚,中印双边贸易进程停滞不前。4.1.3较强的贸易结构重叠性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决定了中印贸易结构的重叠性和竞争性不可忽视。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传统产业都较为雄厚,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叠性。另一方面,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一直是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部门,而印度东北部凭借丰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钢铁和钢铁制品产业迅速发展,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医药和药材等产业也逐渐兴起。自2016年来,在印度对华出口的前五类产品中,机电产品跃居第四,在2018和2019年,机电产品均居于第三位,化工产品居于第二位,双方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存在重叠性,互补乏力,阻碍着双边贸易额的进一步扩大。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空间受限,贸易增长乏力,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4.1.4印度对华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印度基于保护国内企业、经济平稳发展和缩小贸易逆差的目的,近10余年来,印度成为“异军突起”的新兴贸易救济大国,而中国正是这场贸易保护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起效的结果体现在中印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印度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调关税以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第二类是加强隐蔽性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第三类则是频繁对华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极大地限制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贸易。据WTO公布的数据,印度最惠国平均关税税率达12.6%,高于中国的9.6%,其中蔬菜、谷物等农产品均超过30%。2018-2020年,印度关税上调共10次,涉及商品超过20种。高昂的税费严重抑制了我国对印度的产品出口。除此之外,印度不透明的税收制度、繁杂的关税程序,给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不确定性和税收负担,严重阻碍了中印贸易的正常开展。除了增收关税,印度频繁修改法规法条,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上频繁加大强度,如:印度政府对68种特定产品要求在进入印度之前必须获得印度标准局的强制认证,相关高额的认证费等均由外国生产企业承担。另外,印度频繁对华发起各种贸易救济调查也是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主要手段。2015至2020年间,印度共对华发起104次贸易救济立案调查。其中,共发起反倾销调查87次,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各7次。这一系列贸易保护举措极大限制了中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深化了贸易壁垒,降低了双方在经济、政治上的互信。中印贸易效率大幅下滑,两国正常贸易发展频频受阻。4.2非经济因素4.2.1政治因素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双边经贸合作有力的助推器。两国长期的领土纠纷、印度过强的“政治顾虑”等历来是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而言,中印双边贸易受政治因素影响严重,动荡的政治关系导致中印贸易停滞不前。(1)边界争端对于中印两国来说,边界争端无疑问是中印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后,中印边界冲突频发。近年来,随着印度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印军的投送能力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这使得印军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准军事存在明显上升,边境活动也日益频繁和大胆。2017年6月,印军非法越界,在中国洞朗地区同中国军队展开对峙,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导致中印关系迅速急转直下,酿成自冷战结束以来两国关系的最大危机。随后,印度宣布对93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主要针对化工、钢铁和机械产品。2020年6月发生的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使中印局势高度紧张,双方贸易往来受到极大影响。出于对中国的报复,印度政府在商业领域严厉打击中国产品,国内民众“中国制造”情绪高涨,边界问题成为妨碍中印两国构建和谐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历史遗留问题除了边界争端,西藏问题也是中印贸易关系持续尴尬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有超过12万西藏人流亡印度,印度的达兰萨拉是达赖集团流亡政府的所在地。印度右翼部队曾经利用“帐篷对峙”事假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严重破坏了两国的政治互信基础。印度在中印边界的挑衅态度和不良行径,严重损害了两国外交关系,两国贸易关系常处于突发动荡的尴尬境地,双方贸易的正常推进严重受阻。(2)印度过强的政治顾虑大国地位是印度一直以来的目标追求,而中国作为其具备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邻国,是拥有“大国情怀”的印度在崛起的过程中的“假想敌”,印度精英对华戒惧心理根深蒂固,始终无法突破心理防线。这一思想具体表现在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区域性合作持过度解读态度。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印度认为“一带一路”是与“季风计划”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将极大影响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印度认为该建设很可能动摇其在该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威胁其在南亚的政治地位。政治上的严重缺乏互信使得印度常对中印贸易合作采取消极态度,双方贸易合作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4.2.2文化因素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一直是外贸商品进入印度市场一道难以攻破的防线,“国货情节”就是该民族主义情绪最典型的反映。随着印度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日益壮大,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印度市场,给印度本土的民族工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赋予了极大挑战,捍卫印度经济民族主义的情绪被推向了最高潮。该民族主义情绪在莫迪第一次当选后以“印度制造”的名义高调推出。2020年6月17日,印度电信部发布指令,要求其职权范围内所有实体只购买“印度制造”的产品。在此前后,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以“安全隐患”为由,支持阻止包括TikTok、Cleanmaster和UC浏览器在内的多达52个中国App在印度“落地”。目前,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已公布了一份抵制500多种中国产品的清单,并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12月,减少13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进口。这样过度防备的民族主义情节严重阻碍了中印贸易的正常推进。4.2.3发展战略因素当今世界经贸格局处于重塑阶段,中印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发展备受瞩目,规模体量和国际影响力都在不断攀升。在努力合作共赢的同时,双方也因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自身需求的差异等因素在发展战略上出现分歧冲突且缺乏互信,这也成为阻碍双方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就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来看,其旨在于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融资、能源产业上的合作,携手迈进共赢局面。然而,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却顾虑重重,担心其是否会威胁其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地位,削弱其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印度相关学者曾明确表示,中国很可能借助“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自由贸易性质向孟缅两国倾销中国商品和加大投资,增强中方在孟中印缅地区的竞争力,挤兑印度在该领域的原有市场。因此,对于该区域性合作的建设,印度一直持消极态度,这也使印度错失了许多与中国加强贸易合作,改善贸易关系的良机。“一带一路”战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印度积极对外扩张战略的实施,就印度的“向东进”战略来看,从聚焦南亚到进入东亚,不断发展其与东盟和亚太国家的合作,拉近政治关系,扩大印度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分歧冲突的部分。为了积极拉拢亚太地区各国与中国抗衡,印度不断加强与邻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亚非发展走廊”在其与日本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旨在挖掘其在非洲国家的利益空间并削弱中国在非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莫迪上台后,印度与美日的交涉逐渐加强,原本“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的政策出现了动摇,呈现出构建“印太联盟”以制衡中国之势。这种战略上的分歧和政治互信的严重缺乏使得双方战略矛盾加剧,印度对中国各项战略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持消极态度,不利于双方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开展。5中印双方贸易的促进对策依据上述定性分析结果,针对中印双方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差距、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较强的贸易结构重叠性和印度对华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四4个经济因素和印度的政治顾虑、边界争端、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印战略分歧和互信不足这四个非经济因素,本章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5.1鼓励发展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打破贸易重叠受限局面针对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所造成的贸易结构上的重叠性,政府应该鼓励发展差异化产业内贸易。基于前文的分析,中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上存在重叠性,为了缓解双方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上的冲突,中印双方都应加强政企合作,政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企业研发基金的投资;企业应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差异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构建以异质性和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同时双方政府可定向为两国企业构建有效合作平台,鼓励两国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创新,拓展和创新现有产业链,从而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减少优势产品的竞争和冲突,打破中印双方因商品竞争性重叠导致的贸易受限。5.2开展多维度贸易对话,合力调整贸易结构针对中印双方贸易结构不平衡所导致的印度贸易逆差长期持续高位,印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加紧,双方贸易摩擦频发的现状,开展多维度贸易对话,合力调整贸易结构是根本对策。建立自上而下的贸易对话平台,明晰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利益的良性促进,促进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缓解,扭转印度消极合作态度是合力调整贸易结构的前提。除了高层会晤和在宏观层面的调控,政府应多充当“联络员”,推动和落实诸如两国智库学者和企业家间的交流平台、民间商贸协会等多维度对话平台的建设,促进引领性、前瞻性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得以开展。围绕对接两国发展战略决策、缩小贸易逆差、提升双边贸易水平、推进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等重大问题,加强沟通释疑,深化合作研究。其次,基于前文对中印两国贸易结构的分析发现,两国制造业发展差距巨大且贸易互补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要缓解印度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困境,提升双边贸易效率,促进两国贸易可持续发展,中方要做调整贸易结构的主动方。一方面,针对印度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提高对印度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提升两国在食用原料、矿物燃料和杂项制品等产品上的贸易效率,挖掘贸易潜力。同时,中国应善用在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与印度相关产业进行对接融合,推动印度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获取印度国内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利益,加强双方“制造业伙伴关系”,加强两国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信息技术和杂项制品等产品上的产业项目合作。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对印度产品需求较大的领域,适当赋予印度产品进口政策优惠,调低关税,扩大印度对华出口量。从而缩小中印贸易顺差,缓解印方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促进双方贸易畅通,推动双方贸易结构朝平衡方向发展。5.3扩大对印投资,加强多轨形式合作针对印度因其在中印贸易中长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所导致的印度对华贸易壁垒加深,两国贸易摩擦加剧,中方扩大对印投资有助于缩小印度贸易逆差,实现双方合作共赢。自2019年来,印度开始在部分领域减缓对中企投资的限制,如基于印度到2030年实现电动出行的计划,印度欢迎中企参与和投资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同年,印度放宽在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外国直接投资的相关规定;2021年2月,中印边境两军对峙局势的缓解,也终于让莫迪政府转变态度,开始对华释放善意,印度政府开始解除对中企投资的部分限制,中国对印投资环境转好。因此,在该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把握良机加强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建厂或与当地企业联合投资建厂。基于前文分析,机电产品是中国对印度出口占比较大的一种产品,运输成本较高,中企可以选择在印度直接投资建厂或者联合当地企业投资建厂进行机电产品的生产,既利用了印度相关优势完成中国机电产业的升级,又利用印度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了运输成本,最重要的是缩小了印度在中印贸易中的巨额逆差,缓解的两国贸易摩擦,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稳步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5.4加强多层次战略对话,增强政治与安全互信如今,由于边界问题、领土纷争以及两国在战略上的分歧,中印两国的政治互信严重缺失,导致印度国内对华猜忌和顾虑过重,双方贸易进一步发展严重受阻。针对这一情况,多层次的战略对话是中印明晰对方需求、沟通彼此立场、缓解猜疑和冲突对抗以及寻求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就边界问题,目前双方已建立边界问题特代会晤等诸多机制。在近期的两国特代通话中,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得到双方一致认可和承诺,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始终是双边关系长远、良好发展的基石。接下来,外交和军事层面也应加强沟通对话,定期开展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会议,就遵守中印边界问题的相关协定进行重申,不断巩固和夯实边境地区互信建设,共同努力缓和边境地区的尴尬局势。就战略分歧问题,中印双方应明确发展是两国的共同目标和重要的利益汇合点,中印应该坚持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两国国情虽不尽相同,但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家话语权仍是中印两国的共同目标,双方战略相互关联、相互倚重,存在实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有效对接的空间。因此,双方应该加强多层次战略对话,以政界、学界、商界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探讨,明确双方目标上存在的一致性和潜在的合作空间。对话中,中方应主动缓解印度对中国各项发展战略的猜忌和顾虑,点明中方“一带一路”战略意图和双方经济战略上的利益契合点,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进”战略的对接合作,努力消除印方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猜忌,从而扭转印度对华消极的合作态度,推进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5.5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努力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双向推进中印人文交流是培养两国民众彼此好感、夯实两国民意基础的有效方式。2014年,“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在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正式启动,内容包括两国互办旅游年、青年互访、语言教学、影视交流、经典文学作品互译等活动。目前,中印已结交14对友城友省。接下来,中印两国政府应该继续助力友城友省建设,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交流,凝聚两国民众更多力量,促进民间文化互通。另外,“印度角”项目是由印度外交部发起的,向全球宣传推广印度文化、旅游,促进合作交流的非营利性项目,目前国内仅成都率先承办过该项目,其他各省市也应积极响应。通过举办包括电影、音乐、瑜伽、印度传统节庆等在内的多元主题的文化活动,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设。借助两国人文交流平台开拓资源,为中印各大企业和机构拓展合作机会,同时推动包容合作、互利共赢的友邻关系的建立,拉近两国民心,共同促进双方多领域开展友好合作。积极发展两国旅游互通是增进两国人民沟通交流同时促进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的有力途径。两国政府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中印文化交流计划,联合打造印度旅游年活动,旅游部门和民间旅游企业精心制定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并落实相关宣传活动,做好文化推广,增强游客关于印度人文知识的科普,增进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加强民间友好交流与交往,消减民心隔阂和不必要的猜疑,同时促进中印贸易快速发展,创新两国贸易合作方式。结论目前来说,中印两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是依山旁水的历史友邻,自2015年以来,贸易趋势整体向好,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快速稳步增长。但相比与中印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巨大的潜在贸易合作空间,目前两国实际贸易水平和贸易发展程度仍相差甚远,双方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中印双边贸易总额、贸易结合度、商品贸易结构和贸易互补性4个角度着手,测算并分析得出:中印贸易增长缓慢且失衡显著、双方贸易互补性不足且存在非对称性、双方贸易摩擦加剧且印度对华频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等问题,综合分析来看中印贸易阻力较大,实际贸易水平有待提高。本文借助指标测算结合对海量文字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将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据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分为两个大类共八个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中印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差距、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较强的贸易结构重叠性和印度对华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四个因素。非经济因素又分别从政治、文化和战略发展三个角度展开。针对以上阻碍因素,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破除目前中印贸易停滞的尴尬现状,促进双边贸易合作与发展。由于受时间、资源、以及笔者知识与能力不足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本文所收集的资料还不够完善,再加上文献分析法存在的主观局限性,导致本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希望本文能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的资料,同时能为自己今后的继续研究打下基础。参考文献AtulAneja,“ChinaIndiaFastTrackBCIMEconomicCorridorProject”TheHindu,May26,2015.http://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china-india-fasttrack-BCIM-economic-corridor-project/article7355496.ece?homepage=trueFeitingLin.TheProspectsandChallengesofSino-IndiaCooperationunder“theBeltandRoad”Initiative——BasedontheFive-LinkIndex[A].ResearchInstituteofManagementScienceandIndustrialEngineering.Proceedingsof2017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novationDevelopmentofE-commerceandLogistics(ICIDEL2017)[C].ResearchInstituteofManagementScienceandIndustrialEngineering:(ComputerScienceandElectronicTechnologyInternationalSociety),2017:8.McDonald,S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儿窒息新进展》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分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1110
- 烧伤输血的护理查房
- 财务内审年终总结
- 保险公司内墙施工协议
- 航空食品配送车辆规范
- 食品添加剂供应合同
- 建筑供博物馆人工费施工合同
- 适用于养老地产的交易模板
- 医疗机构市场营销与竞争策略
- 医院员工手册范本
- GB/T 196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护理
- Unit 5单元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地震产生探究》(教案)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
- 2024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试题
- 2024年初三数学竞赛考试试题
- 房地产营销工作排期【倒排计划表】
- 2024年《形势与政策》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CMOS数字集成电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波大学
- QB∕T 4728-2014 封闭式鱼线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