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与探索课标:1、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探索史)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晚清(1840—191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救亡图存列强侵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①农民阶级: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起义;

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②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顽固派的东南互保、清末新政;洋务派的洋务新政;③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④无产阶级:中共成立;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国共联合抗日;解放战争;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派别或阶段史实影响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维新派(1898年)

革命派(1911~1912)文化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

。后期:宣传

落实基础:知识点: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戊戌变法1898.6~9)产生(19世纪60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短暂春天(1912~1919);迅速萧条(1919~1927);较快发展(1927~1937);日益萎缩(1937~1945)辛亥革命(1911.10武昌起义;1912.1中华民国成立;1912.3《临时约法》)维新思潮:康:《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梁:《变法通义》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背景序幕高潮内容结果意义①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②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③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教: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1898年9月21日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除旧布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探究一: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客观:①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③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②操之过急且具体策略失当材料1: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2:在仅仅103天的变法运动中,光绪帝就连续发布了110件上谕,使人们颇有应接不暇之感,造成了“朝野上下,颇有民不聊生之戚”的心理恐慌。——戴鞍钢《1901年:慈禧太后》材料3: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

基础落实:把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阅读课本P108-112的内容。概念解释:辛亥革命

狭义上讲,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广义上讲,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形势图及武昌起义形势图15个省宣布独立主要进程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政府大总统。3.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4.袁世凯当权(1912年2月15日)5.1912年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拓展:三民主义积极意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含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含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含义补充发展前提核心内容: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自由平等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封建等级制度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三权分立历史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原则、目的、评价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直接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局限:因人设法材料一: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建立……然而,又并非真正统一,同盟会内部,派系领域始终存在。材料二:由于阶级、时代的局限,在长期的军事斗争过程中,革命党人对创建自己的军队的深刻意义严重缺乏认识,走过了一条联合会党、运动新军、投靠军阀的错误道路在建军问题上,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的特点。材料三:它(三民主义)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主张民族主义,又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主张民权主义,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又不敢发动农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议一议:辛亥革命为什么没能最终成功?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旗帜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内容前期提倡

,反对独裁专制;提倡

,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意义

基础落实:把握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阅读课本P116-117的内容,完成填空。“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民主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青年》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北大学生杨振声北京学生街头政治演说自由恋爱的鲁迅夫妇新文化运动后的文明戏中学用的白话文教材(1)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的关心(3)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和深刻(4)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推动全面文化转型开放女禁的大学思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打倒孔家店废灭汉字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下层群众不识字听不懂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运动领袖“将脏水与老母亲一起倒掉了!”“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1919蔡元培救国之心切切,所以过激!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也有保存、继承!局限性:派别或阶段史实影响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维新派(1898年)

革命派(1911~1912)文化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

。后期:宣传

小结: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戊戌变法1898.6~9)产生(19世纪60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短暂春天(1912~1919);迅速萧条(1919~1927);较快发展(1927~1937);日益萎缩(1937~1945)辛亥革命(1911.10武昌起义;1912.1中华民国成立;1912.3《临时约法》)维新思潮:康:《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梁:《变法通义》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同时,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冲击旧式官僚体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促进思想解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派别代表代表阶级主张实践及结果专题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9C四五十年代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19C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