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生命与道德张岱年ㅤㅤ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争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理性主义与乐利主义以及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的争论。事实上,这些争论所争辩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所谓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谓欲,指生活中的要求。所谓意志也是生命的表现。而所谓义,所谓理,指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理义”亦即道德。生命、生活与理义、道德,究竟有如何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ㅤㅤ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谓欲望,所谓情感,即是对于生命需要的意识。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识中便表现为欲为情。在这一意义上,欲与情是应该肯定的。然而欲与情又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引发了许多问题。ㅤㅤ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ㅤㅤ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即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真即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谓善?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亦即道德。何谓美?美即艺术的享受。ㅤㅤ人与人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自然辩证法》,1971年中译本,第283页)合作与斗争是同时存在的。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ㅤ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然而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作为一个人,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群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ㅤㅤ自古以来,人们聚居而为族。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分成许多民族。每一个民族共同体可以说有其持续不断的生命,可以称之为群体生命。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ㅤㅤ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也要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应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ㅤㅤ孟子曾引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互违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的。据闻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摘编自《张岱年全集》第7卷,有改动)(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义的两项是A.中国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关于“义利”与“理欲”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B.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欲望。C.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有竞争与矛盾冲突,而要处理好竞争与矛盾冲突,就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D.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牺牲个体利益而保护群体利益。E.个体生命的欲望与利益需要关注,因为这是个体生命力得以充实和发展的前提,但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自律与约束。(2)根据文义,下列事例不能体现“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的一项是A.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后,依然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B.《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C.朱自清病重,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美国的“施舍”。D.洪涝时,堤坝决口,多名解放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抗击洪水。(3)“群体生命”要保持正常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生命和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叫做大团圆。一桩冤案,最终总能得到昭雪,或由被害者死后化为鬼魂复仇;才子佳人的离别,总能以重逢和喜庆为结局;公子的落难总能以及第高中而结束。有的故事本是以悲剧结尾的,在流传过程中也渐渐改成了喜剧的结尾。如元稹的小说《会真记》本是以女主人公莺莺被抛弃为结局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西厢记》就成了大团圆的喜剧结尾,最后一本的题目是“张君瑞庆团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故事情节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似之处,但结局颇不相同。《牡丹亭》里的女主角杜丽娘死而复生,她和柳梦梅的爱情得到圆满的结果。《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后,看到罗密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他的作品里也浸透了乐观精神。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最后总是战胜残暴的压迫者。他总是给观众以希望和鼓舞,不肯让人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去。有一些戏,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出人意料之外,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在欢乐中结束了全戏。《窦娥冤》里的窦娥虽然被杀,但剧本还是以窦娥的鬼魂复仇成功为结局的。在古代小说里,大团圆型的故事也不少见。如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宋代话本《冯玉梅团圆》,明代的拟话本《玉堂春落难逢夫》,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王桂庵》等许多小说,写的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他们的喜爱。乐观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主要是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入世的诗歌,也有出世的诗歌即山林隐逸一派,但少有厌弃人生的诗歌。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他的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陶渊明笔下无不生意盎然。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后期受佛教影响,有些诗歌的情调比较冷寂,但即使在这些诗里仍然有一种生活的情趣。他的《终南别业》《田园乐》,虽然是写隐居,但仍然以极大的兴致在搜寻着山水的胜境,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杜甫因为比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疾苦,又常常抒写自己的忧愁,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不论时局多么恶劣,他个人的遭遇多么不幸,杜甫从来也没有丧失过信心,从来也不肯放弃理想。即使是在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时候,他仍然怀着希望。他的代表作《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蹙之际,杜甫把自己的国家比做高悬于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可见杜甫虽然忧愤深广,但并没有被忧愁压倒。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回旋着,形成他所特有的风格。(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绪论•乐观的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B.因为中国人认为,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所以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C.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在戏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D.《窦娥冤》里的窦娥与恶势力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但《牡丹亭》结局圆满,《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悲惨,说明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B.中国古代小说,写的基本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说明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C.中国古代诗歌,注重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出世的诗歌,其乐观精神也表现得十分突出。D.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绝不是厌世之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诗人的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B.王维的《田园乐》其六写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C.文章通过列举中国古代戏剧小说、诗歌作品中包含的乐观精神,充分阐释了中国文学往往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的观点。D.杜甫的诗既反映人民的疾苦,又抒写自己的忧愁,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在他的诗歌中回旋,杜甫既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京城的告密(节选)张亚丽当飞机从云层降低高度,甩下海蓝的天空铺着的白絮,钻出虚无的白时,我乘坐的深圳航班,空姐眨着浓妆的熊猫眼儿,告知前方就是北京。那天是上午十点,大约半小时的着陆时光,我坐于窗口,模糊的大地,俨然一幅谷歌地图。初春的阳光,清晰地把地上的山脉河流呈现出来,让人有不可琢磨的熟悉与陌生。房屋与蜿蜒的路,镶嵌在纵横交错的田野,被一条泛着白光的京杭大运河缠绕,那种魅力用言辞难以恰当描述。一脉大水让我懂得文明历史的走向。在高空我感知的京城,是从关汉卿的剧本“杀出一条血胡同来”,铿锵吭铿地在我脑海中还响起元代李好古的戏词。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儿?”梅香说“我家住砖塔胡同”。这是京城最古老的胡同,也是最早进入艺术蓝本的胡同。关汉卿在此胡同居住并创作多部剧本,他是天地间响当当一颗“铜豌豆”,在行星留其芳名。那么多举世瞩目的文明在北京脱壳而出,一只雄鸡啼鸣时的昂扬与激情俱在。虽说位置高点儿,追忆依然震动耳鼓,一样有穿透力。那位在鸡爪胡同建造公馆的临时执政段祺瑞,因手抽筋避秽,北京的一只鸡脚就成了吉兆胡同。我与上天同处,当然用上天的胸怀关照人间。千仞之高,心鹜八极。我比鸽子超脱,乘铁鸟实现飞翔。机翼下是国际设计大师的后现代建筑,T形候机楼像一条长长的龙舟,开向天空的气窗,远观是风吹起的一排排巨大的鳞片。当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跑道滑行时,我从空中下来接近一座庞大的城市。一脉苍水北上,通惠河出京门相迎。京都因北水与南水交好,得以滋养。那些胡同活像一只只章鱼的触手,打此经过,吸盘就把我黏附而去。当我端在钱市胡同仰望一线天时,逼仄的空间,让我不得不感叹。那天下午沧桑的青砖,被一缕挤进来的阳光照耀,陈年的青苔接受了光的能量,毛茸茸的生机能在弹指间还阳多好。心动时,我嘬唇蓄气,脸胀成圆球时突然放松唇肌,一口气流只能撼动巴掌大的一丛老苔。斑驳的绿丝中存有壳类的螺,小小的蚁尸。这些小生命在人之外为生存忙碌过,生命没有本质的不同。我抬手敲一敲老砖,耳朵贴上去幻听到我盘珠子的噼啦声。愣怔回头,撞上踩拖鞋的胖子。我仓促而慌张地看他的眼,身处此城40厘米的最窄处,我抽一口谦和之气贴壁而站时提着劲儿说:您请!您请!他侧身儿滑壁而过时:嘿嘿,谢啦!我看到前面一只盘龙走过,后面还跟着一只苍鹰。前胸后背的图腾长着一样的怒目,弄得我心跳不已。他却如此般斯文。在乍暖还寒时节,这个文身的大肉球居然裸身,他怎样过京城的三伏天?看来人有人的活法,时代有时代的过法,国家有国家的道行。当年把金融交易所塞在羊肠小道,这是国家在特定时代特有的经济手腕。只是隔朝隔代让人觉得荒唐。祈望文明的历史,但文明的细节在成为史书前,于有意或无意中漏掉。几座四合院,缩手缩脚地隐忍,有金屋藏娇的窃喜。不露锋芒的金融交易所,并非落地凤凰枯瘦的马。那是大清的骆驼,再威风的商人,踏不准他的节奏,只得困死在北京的窄道。隔百年之遥,我能在这儿短视晚清处于经济衰败的年头儿,怎样设法防土盗和洋盗做手脚。当年来这里的伙计,手提鸟笼。等白银与铜钱的交易比价公示后,一阵稀里哗啦,笼门争先恐后地打开,即刻启动一座城的经济脉搏。从这里出发的鸽子,越过小巷的高墙与大宅。一双双翅膀急速转身,抛下一座座密集的屋顶。密布于大街小巷的铁算盘手,在城市的四面八方,每天定时仰望天空,等待鸽子归来。他们在盼什么?当然是一座城的商业筹码与经济机密。在那些商号、老板、账房先生的目光中,那是天空中一只只会飞的算盘。我眼中的鸽子,怎样飞都是回旋于天空中的鸽哨儿,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把我的向往养得飘逸,还扯出老远,那里的秘密对我有足够的诱惑力。我离那段历史久远,就像离北京遥远一样。今人不能用愚昧评价先人,能让鸽子带动一座城市的民族,实属无奈的智慧。时间也会生锈,一点点腐蚀穿盔甲的历史,让机密不再是机密。不过再沉重的翅膀,也有羽毛的轻扬。退休的大李听我说:“你们家住北京最长的胡同儿。”他感叹:“俺们住了这么久,还迷糊儿,有这事儿?人家来了逛商场买衣服,你一个劲儿道儿南道儿北地钻。”我回他:“北京有文化底蕴,踩块砖头都是袁世凯点兵之地。你住的民巷,先后叫过东西江米巷与鸡鸣巷。你也迷糊儿,视而不见说的就是你。”他甩一甩手中的拖布痴痴地看我。当我告知这儿是清末民初金融一条街时,他噗嗤一声再哎哟一声。北京的文明史就这样在胡同与四合院中隐遁光芒,无言的历史在苍老的青砖与青砖的缝隙,融化成沟垒高墙与矮墙的泥浆。城市是有生命的,呼吸与脉搏随时代风云起伏跌宕。古城一直上演生命的悲剧与喜剧,也许我赶上正剧开场——。(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留下了剧作家关汉卿,演员张羽、梅香,民国总统段祺瑞的遗闻轶事,他们与北京的胡同结下不解之缘。B.作者在钱市胡同呵气吹老苔,与史铁生观察地坛树干上的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都有对微小的生命的尊重。C.文中胖子身上最能体现老北京味儿的是穿拖鞋、裸身,退休的老李“噗嗤一声”“哎哟一声”,惊讶神态历然。D.把金融交易所说成是大清的骆驼,让人联想到在历史上的丝路骆驼,展现了对清王朝发扬丝路精神的赞许。(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选取的胡同名称很接地气,如砖塔胡同、鸡爪胡同等,这些名字是活化石,折射出百姓生活、民俗审美,反映北京隐秘的历史。B.文章重点写钱市胡同的场景,老北京的沧桑、古城的神韵,现代的时尚,平民的生活,国运的兴衰在此融于一炉,具有典型性。C.在平凡和神奇、湮没与发现的对比中,北京城古老的奥秘像一幅幅画卷铺展开来,作者对掌故的叙说融会出情感主线,呼应文题。D.本文语言凝练而富于表现力,如“时间也会生锈”“腐蚀穿盔甲的历史”,用比拟的形式揭示现代文明的侵蚀性,生动而有哲理。(3)时空交融、虚实结合是本文主要艺术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择枣树、蝉鸣、都市闲人等平常事物,本文也是选择逼仄的胡回和隐身的四合院写古都北京。这种市井生活角度更能突出古都北京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乃止。夏人犯大顺,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及败,乃妄奏信罪。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秦人冤之。庆州兵乱,彦博言于帝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举之敝尔。”安石知为己发,奋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胜,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御史张商英欲附安石,摭枢密使他事以摇彦博,坐不实贬。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身虽在外,而帝眷有加。绍圣初,章惇乘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抵毁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选自《宋史•文彦博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B.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C.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D.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西方用兵”的“用”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用”意义相同。B.“熙宁二年”的“熙宁”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项的一个年号,此处采用年号纪年法。C.枢密使,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是管理军国要政的重要官职。D.“拜”在古代有授予官职的意思,文中“拜司空”指授予彦博司空职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偏校中有临阵先退,畏惧不前的行为,彦博认为当务之急是统一将权,严肃军纪,而不是忙于对偏校的审核治罪。B.在河中审理刘平投敌案时,黄德和及其党徒图谋不轨,彦博义正辞严,敢于承担责任,最终主谋与奴卒都受到惩处。C.彦博治乱有方,在他人长期讨伐无果时,主动请战,十天后将叛乱者装人槛车中押往京师。在外做官时,深得皇帝眷爱。D.御史张商英想依附王安石,以不实之言诬陷彦博,彦博也因为指出王安石变法的过失而遭到贬官。(4)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5)根据文章第二、第三段内容,概括文彦博与王安石产生矛盾的原因。五.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①杜甫令弟尚为苍水②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③。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④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客居夔州。黄门:侍奉皇帝的近臣,和诗中的“相国”都指杜甫的从叔杜鸿渐。②苍水:地名,在今四川开江。③秦:与“论兵地”都指都城长安,④拖玉腰金:古人身上佩戴的玉佩,金饰,借指人物身份地位显贵。(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乡弟任开江使,说他并非出身杜家,但可看出他们关系很好。B.根据诗歌中间两联内容可知,乡弟和从叔将从四川出发,途经水路、陆路奔赴长安。C.本诗前三联重在叙事,主要写乡弟将陪同杜相国归朝觐见皇上,为尾联抒情做铺垫。D.全诗虚实结合,尾联用了汉宣帝画功臣像供奉于麒麟阁的典故。(2)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六.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邶风•静女》中,“,”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它是爱人送的才美。(2)“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一诗表达了顺应竹子天性成长的愿望;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做法与之相同。(3)《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贾母回忆幼时在史府的“枕霞阁”,“枕霞”二字印象深刻,有人认为这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干打雷不下雨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D.首尾不能兼顾(2)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4)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分别作出评论。(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5)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网络舆论场中,每逢公共事件事件发生,总会有一大群人自发地聚集起来,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这种现象被戏称为“吃瓜现象”,而围观的人群则被称为“吃瓜群众”。围观现象的提出可追溯到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看客”。鲁迅先生对他们围观的行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而信息时代网络围观的在场形式、围观者形象、围观性质、围观内涵等方面与“看客”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人说,围观也是一种力量。近日,学校网站的校园论坛对网络围观现象展开讨论,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文章,请你针对网络围观现象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菁优高考语文终极押题密卷1(全国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生命与道德张岱年ㅤㅤ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争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理性主义与乐利主义以及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的争论。事实上,这些争论所争辩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所谓利,指有益于生活。所谓欲,指生活中的要求。所谓意志也是生命的表现。而所谓义,所谓理,指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理义”亦即道德。生命、生活与理义、道德,究竟有如何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ㅤㅤ一切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谓欲望,所谓情感,即是对于生命需要的意识。生活中有所需要,在意识中便表现为欲为情。在这一意义上,欲与情是应该肯定的。然而欲与情又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引发了许多问题。ㅤㅤ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ㅤㅤ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即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真即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谓善?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亦即道德。何谓美?美即艺术的享受。ㅤㅤ人与人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社会才能存在,才能发展。恩格斯说:“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自然辩证法》,1971年中译本,第283页)合作与斗争是同时存在的。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ㅤ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然而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作为一个人,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群体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ㅤㅤ自古以来,人们聚居而为族。经过历史的发展,人类分成许多民族。每一个民族共同体可以说有其持续不断的生命,可以称之为群体生命。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ㅤㅤ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也要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应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ㅤㅤ孟子曾引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互违反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相得益彰的。据闻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富仁合一的典范。(摘编自《张岱年全集》第7卷,有改动)(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义的两项是CEA.中国哲学史上,历来就有关于“义利”与“理欲”关系的争论,这种争论实质上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B.人为了维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但这并不是说人就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的欲望。C.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有竞争与矛盾冲突,而要处理好竞争与矛盾冲突,就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D.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生命大于个体生命。而道德的作用,就是牺牲个体利益而保护群体利益。E.个体生命的欲望与利益需要关注,因为这是个体生命力得以充实和发展的前提,但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自律与约束。(2)根据文义,下列事例不能体现“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的一项是BA.文天祥被元军俘获后,依然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B.《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C.朱自清病重,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仍旧拒绝美国的“施舍”。D.洪涝时,堤坝决口,多名解放军战士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抗击洪水。(3)“群体生命”要保持正常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生命和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考点】论文;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CE(2)B(3)个体生命必须得到保持和发展(或充实和提高);需要道德来调节个体之间的合作与斗争;群体中的个体必须加强道德的自觉自律。(4)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需要道德的制约;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或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子和文段意思,仔细辨别分析手法,认真推敲。(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群体生命”所在的段落,再结合上下文来概括答案。(4)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要理解作者的中心观点,抓住关键语句概括生命与道德的关系。【解答】(1)A.属于无中生有。原文语句为“这些争论所争辩的中心问题是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并不是要解决生命与道德的关系问题。B.“就必须满足生活所需”有误,原文说的是“必须满足一定的需要”。D.“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存在于群体之中”说法绝对化了,原文只说到“个体存在于群体之中”。故选:CE。(2)“道德标志着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意味着不但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B.强调的是做人要有骨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3)“群体生命”首先具有个体生命的特点,即必须得到保持和发展;其次,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与合作是需要道德来维系的;最后再阐述“群体生命”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群体中的个体要服务于群体生命,这样即可整理出答案。(4)在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生命和道德关系。根据第三段“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类准则即是道德”,第七段“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可以概括为: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需要道德的制约;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或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答案:(1)CE(2)B(3)个体生命必须得到保持和发展(或充实和提高);需要道德来调节个体之间的合作与斗争;群体中的个体必须加强道德的自觉自律。(4)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需要道德的制约;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或道德,即调节斗争与合作的基本准则)。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点评】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要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查材料为论述类文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为考查热点。客观选择题为重要考查形式。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叫做大团圆。一桩冤案,最终总能得到昭雪,或由被害者死后化为鬼魂复仇;才子佳人的离别,总能以重逢和喜庆为结局;公子的落难总能以及第高中而结束。有的故事本是以悲剧结尾的,在流传过程中也渐渐改成了喜剧的结尾。如元稹的小说《会真记》本是以女主人公莺莺被抛弃为结局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西厢记》就成了大团圆的喜剧结尾,最后一本的题目是“张君瑞庆团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故事情节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似之处,但结局颇不相同。《牡丹亭》里的女主角杜丽娘死而复生,她和柳梦梅的爱情得到圆满的结果。《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后,看到罗密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他的作品里也浸透了乐观精神。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最后总是战胜残暴的压迫者。他总是给观众以希望和鼓舞,不肯让人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去。有一些戏,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出人意料之外,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在欢乐中结束了全戏。《窦娥冤》里的窦娥虽然被杀,但剧本还是以窦娥的鬼魂复仇成功为结局的。在古代小说里,大团圆型的故事也不少见。如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宋代话本《冯玉梅团圆》,明代的拟话本《玉堂春落难逢夫》,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王桂庵》等许多小说,写的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他们的喜爱。乐观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主要是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入世的诗歌,也有出世的诗歌即山林隐逸一派,但少有厌弃人生的诗歌。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他的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陶渊明笔下无不生意盎然。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后期受佛教影响,有些诗歌的情调比较冷寂,但即使在这些诗里仍然有一种生活的情趣。他的《终南别业》《田园乐》,虽然是写隐居,但仍然以极大的兴致在搜寻着山水的胜境,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杜甫因为比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疾苦,又常常抒写自己的忧愁,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不论时局多么恶劣,他个人的遭遇多么不幸,杜甫从来也没有丧失过信心,从来也不肯放弃理想。即使是在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时候,他仍然怀着希望。他的代表作《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蹙之际,杜甫把自己的国家比做高悬于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可见杜甫虽然忧愤深广,但并没有被忧愁压倒。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回旋着,形成他所特有的风格。(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绪论•乐观的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B.因为中国人认为,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所以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C.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在戏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D.《窦娥冤》里的窦娥与恶势力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但《牡丹亭》结局圆满,《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悲惨,说明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B.中国古代小说,写的基本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说明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C.中国古代诗歌,注重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出世的诗歌,其乐观精神也表现得十分突出。D.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绝不是厌世之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中国古代诗人的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B.王维的《田园乐》其六写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C.文章通过列举中国古代戏剧小说、诗歌作品中包含的乐观精神,充分阐释了中国文学往往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的观点。D.杜甫的诗既反映人民的疾苦,又抒写自己的忧愁,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在他的诗歌中回旋,杜甫既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考点】论文;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A(2)C(3)D【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说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答】(1)A.曲解文意。错在“《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原文第一节末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原文只是说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并未说它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源头。故选A(2)A.“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文中没有相关表述,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后,看到罗米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不能由一个推出都如此,选项以偏概全,说法绝对。B.逻辑有误。结合文本第二、三节内容的理解,正确表述应是“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因此“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C.正确。D.张冠李戴。原文,“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所以,该选项把对陶渊明的点评强加于王维身上。故选C。(3)D.错解文意,错在“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原文,“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可见忧郁不等于悲观,从原文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不认为杜甫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故选D。答案:(1)A(2)C(3)D【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京城的告密(节选)张亚丽当飞机从云层降低高度,甩下海蓝的天空铺着的白絮,钻出虚无的白时,我乘坐的深圳航班,空姐眨着浓妆的熊猫眼儿,告知前方就是北京。那天是上午十点,大约半小时的着陆时光,我坐于窗口,模糊的大地,俨然一幅谷歌地图。初春的阳光,清晰地把地上的山脉河流呈现出来,让人有不可琢磨的熟悉与陌生。房屋与蜿蜒的路,镶嵌在纵横交错的田野,被一条泛着白光的京杭大运河缠绕,那种魅力用言辞难以恰当描述。一脉大水让我懂得文明历史的走向。在高空我感知的京城,是从关汉卿的剧本“杀出一条血胡同来”,铿锵吭铿地在我脑海中还响起元代李好古的戏词。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儿?”梅香说“我家住砖塔胡同”。这是京城最古老的胡同,也是最早进入艺术蓝本的胡同。关汉卿在此胡同居住并创作多部剧本,他是天地间响当当一颗“铜豌豆”,在行星留其芳名。那么多举世瞩目的文明在北京脱壳而出,一只雄鸡啼鸣时的昂扬与激情俱在。虽说位置高点儿,追忆依然震动耳鼓,一样有穿透力。那位在鸡爪胡同建造公馆的临时执政段祺瑞,因手抽筋避秽,北京的一只鸡脚就成了吉兆胡同。我与上天同处,当然用上天的胸怀关照人间。千仞之高,心鹜八极。我比鸽子超脱,乘铁鸟实现飞翔。机翼下是国际设计大师的后现代建筑,T形候机楼像一条长长的龙舟,开向天空的气窗,远观是风吹起的一排排巨大的鳞片。当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跑道滑行时,我从空中下来接近一座庞大的城市。一脉苍水北上,通惠河出京门相迎。京都因北水与南水交好,得以滋养。那些胡同活像一只只章鱼的触手,打此经过,吸盘就把我黏附而去。当我端在钱市胡同仰望一线天时,逼仄的空间,让我不得不感叹。那天下午沧桑的青砖,被一缕挤进来的阳光照耀,陈年的青苔接受了光的能量,毛茸茸的生机能在弹指间还阳多好。心动时,我嘬唇蓄气,脸胀成圆球时突然放松唇肌,一口气流只能撼动巴掌大的一丛老苔。斑驳的绿丝中存有壳类的螺,小小的蚁尸。这些小生命在人之外为生存忙碌过,生命没有本质的不同。我抬手敲一敲老砖,耳朵贴上去幻听到我盘珠子的噼啦声。愣怔回头,撞上踩拖鞋的胖子。我仓促而慌张地看他的眼,身处此城40厘米的最窄处,我抽一口谦和之气贴壁而站时提着劲儿说:您请!您请!他侧身儿滑壁而过时:嘿嘿,谢啦!我看到前面一只盘龙走过,后面还跟着一只苍鹰。前胸后背的图腾长着一样的怒目,弄得我心跳不已。他却如此般斯文。在乍暖还寒时节,这个文身的大肉球居然裸身,他怎样过京城的三伏天?看来人有人的活法,时代有时代的过法,国家有国家的道行。当年把金融交易所塞在羊肠小道,这是国家在特定时代特有的经济手腕。只是隔朝隔代让人觉得荒唐。祈望文明的历史,但文明的细节在成为史书前,于有意或无意中漏掉。几座四合院,缩手缩脚地隐忍,有金屋藏娇的窃喜。不露锋芒的金融交易所,并非落地凤凰枯瘦的马。那是大清的骆驼,再威风的商人,踏不准他的节奏,只得困死在北京的窄道。隔百年之遥,我能在这儿短视晚清处于经济衰败的年头儿,怎样设法防土盗和洋盗做手脚。当年来这里的伙计,手提鸟笼。等白银与铜钱的交易比价公示后,一阵稀里哗啦,笼门争先恐后地打开,即刻启动一座城的经济脉搏。从这里出发的鸽子,越过小巷的高墙与大宅。一双双翅膀急速转身,抛下一座座密集的屋顶。密布于大街小巷的铁算盘手,在城市的四面八方,每天定时仰望天空,等待鸽子归来。他们在盼什么?当然是一座城的商业筹码与经济机密。在那些商号、老板、账房先生的目光中,那是天空中一只只会飞的算盘。我眼中的鸽子,怎样飞都是回旋于天空中的鸽哨儿,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把我的向往养得飘逸,还扯出老远,那里的秘密对我有足够的诱惑力。我离那段历史久远,就像离北京遥远一样。今人不能用愚昧评价先人,能让鸽子带动一座城市的民族,实属无奈的智慧。时间也会生锈,一点点腐蚀穿盔甲的历史,让机密不再是机密。不过再沉重的翅膀,也有羽毛的轻扬。退休的大李听我说:“你们家住北京最长的胡同儿。”他感叹:“俺们住了这么久,还迷糊儿,有这事儿?人家来了逛商场买衣服,你一个劲儿道儿南道儿北地钻。”我回他:“北京有文化底蕴,踩块砖头都是袁世凯点兵之地。你住的民巷,先后叫过东西江米巷与鸡鸣巷。你也迷糊儿,视而不见说的就是你。”他甩一甩手中的拖布痴痴地看我。当我告知这儿是清末民初金融一条街时,他噗嗤一声再哎哟一声。北京的文明史就这样在胡同与四合院中隐遁光芒,无言的历史在苍老的青砖与青砖的缝隙,融化成沟垒高墙与矮墙的泥浆。城市是有生命的,呼吸与脉搏随时代风云起伏跌宕。古城一直上演生命的悲剧与喜剧,也许我赶上正剧开场——。(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北京留下了剧作家关汉卿,演员张羽、梅香,民国总统段祺瑞的遗闻轶事,他们与北京的胡同结下不解之缘。B.作者在钱市胡同呵气吹老苔,与史铁生观察地坛树干上的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都有对微小的生命的尊重。C.文中胖子身上最能体现老北京味儿的是穿拖鞋、裸身,退休的老李“噗嗤一声”“哎哟一声”,惊讶神态历然。D.把金融交易所说成是大清的骆驼,让人联想到在历史上的丝路骆驼,展现了对清王朝发扬丝路精神的赞许。(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中选取的胡同名称很接地气,如砖塔胡同、鸡爪胡同等,这些名字是活化石,折射出百姓生活、民俗审美,反映北京隐秘的历史。B.文章重点写钱市胡同的场景,老北京的沧桑、古城的神韵,现代的时尚,平民的生活,国运的兴衰在此融于一炉,具有典型性。C.在平凡和神奇、湮没与发现的对比中,北京城古老的奥秘像一幅幅画卷铺展开来,作者对掌故的叙说融会出情感主线,呼应文题。D.本文语言凝练而富于表现力,如“时间也会生锈”“腐蚀穿盔甲的历史”,用比拟的形式揭示现代文明的侵蚀性,生动而有哲理。(3)时空交融、虚实结合是本文主要艺术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择枣树、蝉鸣、都市闲人等平常事物,本文也是选择逼仄的胡回和隐身的四合院写古都北京。这种市井生活角度更能突出古都北京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考点】散文;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答案】(1)B(2)D(3)①作者从空中俯瞰到游览钱市胡同,以空间、地点的变化串起全文,而历史追溯从元代到清末民初再到现代,时空错杂,构思巧妙;②作者既实写了在钱市胡同徜徉青砖青苔、巧遇胖子、和大李交流的情景,也展开想象,追忆当年金融交易所鸽哨飞旋的壮观,虚实结合,境界遥深;③这种构思方式形成本文大开大合的特点,既恢弘壮丽,又细切感人。(4)①浓郁的生活气息。枣子的甜脆、槐花的清香,穿拖鞋纹身的胖子,墩拖布的市民,自然生活,都富有市井生活气息;②深厚的历史沉淀。破壁腰中的牵牛,胡同巷子的青苔,钱市胡同的鸽子,沉淀出王谢堂燕一般的历史沧桑,平和中更显厚重;③宁静散淡的气韵。都市闲人感慨秋凉的语调,裸身胖子的朴质与友善,都有底层百姓的散淡平和的神气;④古都的生机活力。王朝更迭,市井依然充满活力,城市的生命在飞翔的鸽子,在航站楼,也在享受秋日美好的情趣中,生机盎然。(任意三点即可)【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景物特点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演员张羽、梅香”理解错误,文中张羽、梅香是剧本中人物,不是演员。B.正确。C.“文中胖子身上最能体现老北京味儿的是穿拖鞋、裸身”理解片面,文中胖子能够体现老北京市井味儿的除了拖鞋、裸身之外更有避让时的朴实、友善、“斯文”,作者用文身形象和自己的忐忑不安要烘托的应该是这种友善之地地道的精气神;文中将裸身、文身理解为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也能体现北京包容的特点。D.“让人联想到在历史上的丝路骆驼,展现了对清王朝发扬丝路精神的赞许”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当年把金融交易所塞在羊肠小道,这是国家在特定时代特有的经济手腕。只是隔朝隔代让人觉得荒唐。祈望文明的历史,但文明的细节在成为史书前,于有意或无意中漏掉。几座四合院,缩手缩脚地隐忍,有金屋藏娇的窃喜。不露锋芒的金融交易所,并非落地凤凰枯瘦的马。那是大清的骆驼,再威风的商人,踏不准他的节奏,只得困死在北京的窄道”可知,金融交易所是清朝特殊的经济交易方式,能够带动北京城的经济,此处说是骆驼,取的更多是骆驼忍辱负重的意味,而非联通中外的意思。故选B。(2)D.“用比拟的形式揭示现代文明的侵蚀性”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我离那段历史久远,就像离北京遥远一样。今人不能用愚昧评价先人,能让鸽子带动一座城市的民族,实属无奈的智慧。时间也会生锈,一点点腐蚀穿盔甲的历史,让机密不再是机密”可知,“时间也会生锈”“腐蚀穿盔甲的历史”,用比拟的手法写作者穿越厚重的时间发现历史文化魅力的感悟,不是为了揭示现代文明的侵蚀性。故选D。(3)根据原文第一段“这是京城最古老的胡同,也是最早进入艺术蓝本的胡同。关汉卿在此胡同居住并创作多部剧本,他是天地间响当当一颗‘铜豌豆’,在行星留其芳名。那么多举世瞩目的文明在北京脱壳而出,一只雄鸡啼鸣时的昂扬与激情俱在。虽说位置高点儿,追忆依然震动耳鼓,一样有穿透力。那位在鸡爪胡同建造公馆的临时执政段祺瑞,因手抽筋避秽,北京的一只鸡脚就成了吉兆胡同。我与上天同处,当然用上天的胸怀关照人间”可知,作者从空中俯瞰到游览钱市胡同,以空间、地点的变化串起全文,而历史追溯从元代到清末民初再到现代,时空错杂,构思巧妙。原文第三段“当我端在钱市胡同仰望一线天时,逼仄的空间,让我不得不感叹。那天下午沧桑的青砖,被一缕挤进来的阳光照耀,陈年的青苔接受了光的能量,毛茸茸的生机能在弹指间还阳多好”“愣怔回头,撞上踩拖鞋的胖子。我仓促而慌张地看他的眼,身处此城40厘米的最窄处,我抽一口谦和之气贴壁而站时提着劲儿说:您请!您请!他侧身儿滑壁而过时:嘿嘿,谢啦!我看到前面一只盘龙走过,后而还跟着一只苍鹰。前胸后背的图腾长着一样的怒目,弄得我心跳不已。他却如此般斯文”,及第四段“退休的大李听我说:‘你们家住北京最长的胡同儿。’他感叹:‘俺们住了这么久,还迷糊儿,有这事儿?人家来了逛商场买衣服,你一个劲儿道儿南道儿北地钻。’”“他甩一甩手中的拖布痴痴地看我。当我告知这儿是清末民初金融一条街时,他噗嗤一声再哎哟一声”可知,作者实写了在钱市胡同徜徉青砖青苔、巧遇胖子、和大李交流的情景;根据第三段“在那些商号、老板、账房先生的目光中,那是天空中一只只会飞的算盘。我眼中的鸽子,怎样飞都是回旋于天空中的鸽哨儿,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把我的向往养得飘逸,还扯出老远,那里的秘密对我有足够的诱惑力。我离那段历史久远,就像离北京遥远一样。今人不能用愚昧评价先人,能让鸽子带动一座城市的民族,实属无奈的智慧”可知作者展开想象,追忆当年金融交易所鸽哨飞旋的壮观,虚实结合,境界遥深;这种时空交融、虚实结合的构思方式形成本文大开大合的特点,既恢弘壮丽,又细切感人。(4)郁达夫《故都的秋》写了枣子的甜脆、槐花的清香,本文“我仓促而慌张地看他的眼,身处此城40厘米的最窄处,我抽一口谦和之气贴壁而站时提着劲儿说:您请!您请!他侧身儿滑壁而过时:嘿嘿,谢啦!我看到前面一只盘龙走过,后而还跟着一只苍鹰。前胸后背的图腾长着一样的怒目,弄得我心跳不已。他却如此般斯文。在乍暖还寒时节,这个文身的大肉球居然裸身”写了拖鞋纹身的胖子,“他甩一甩手中的拖布痴痴地看我。当我告知这儿是清末民初金融一条街时,他噗嗤一声再哎哟一声”写了墩拖布的市民,这些自然生活,都富有市井生活气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破壁腰中的牵牛,本文“那天下午沧桑的青砖,被一缕挤进来的阳光照耀,陈年的青苔接受了光的能量,毛茸茸的生机能在弹指间还阳多好”胡同巷子的青苔,“从这里出发的鸽子,越过小巷的高墙与大宅。一双双翅膀急速转身,抛下一座座密集的屋顶”钱市胡同的鸽子,沉淀出王谢堂燕一般的历史沧桑,平和中更显厚重,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郁达夫《故都的秋》中都市闲人感慨秋凉的语调,本文“他侧身儿滑壁而过时:嘿嘿,谢啦!我看到前面一只盘龙走过,后而还跟着一只苍鹰。前胸后背的图腾长着一样的怒目,弄得我心跳不已。他却如此般斯文。在乍暖还寒时节,这个文身的大肉球居然裸身”裸身胖子的朴质与友善,都有底层百姓的散淡平和的神气;本文“这是京城最古老的胡同,也是最早进入艺术蓝本的胡同。关汉卿在此胡同居住并创作多部剧本,他是天地间响当当一颗‘铜豌豆’,在行星留其芳名。那么多举世瞩目的文明在北京脱壳而出,一只雄鸡啼鸣时的昂扬与激情俱在。虽说位置高点儿,追忆依然震动耳鼓,一样有穿透力。那位在鸡爪胡同建造公馆的临时执政段祺瑞,因手抽筋避秽,北京的一只鸡脚就成了吉兆胡同。我与上天同处,当然用上天的胸怀关照人间”王朝更迭,市井依然充满活力,“从这里出发的鸽子,越过小巷的高墙与大宅。一双双翅膀急速转身,抛下一座座密集的屋顶”城市的生命在飞翔的鸽子,“那天下午沧桑的青砖,被一缕挤进来的阳光照耀,陈年的青苔接受了光的能量,毛茸茸的生机能在弹指间还阳多好”在航站楼,也在享受秋日美好的情趣中,生机盎然,这些都显示了古都的生机活力。答案:(1)B(2)D(3)①作者从空中俯瞰到游览钱市胡同,以空间、地点的变化串起全文,而历史追溯从元代到清末民初再到现代,时空错杂,构思巧妙;②作者既实写了在钱市胡同徜徉青砖青苔、巧遇胖子、和大李交流的情景,也展开想象,追忆当年金融交易所鸽哨飞旋的壮观,虚实结合,境界遥深;③这种构思方式形成本文大开大合的特点,既恢弘壮丽,又细切感人。(4)①浓郁的生活气息。枣子的甜脆、槐花的清香,穿拖鞋纹身的胖子,墩拖布的市民,自然生活,都富有市井生活气息;②深厚的历史沉淀。破壁腰中的牵牛,胡同巷子的青苔,钱市胡同的鸽子,沉淀出王谢堂燕一般的历史沧桑,平和中更显厚重;③宁静散淡的气韵。都市闲人感慨秋凉的语调,裸身胖子的朴质与友善,都有底层百姓的散淡平和的神气;④古都的生机活力。王朝更迭,市井依然充满活力,城市的生命在飞翔的鸽子,在航站楼,也在享受秋日美好的情趣中,生机盎然。(任意三点即可)【点评】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乃止。夏人犯大顺,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及败,乃妄奏信罪。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秦人冤之。庆州兵乱,彦博言于帝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举之敝尔。”安石知为己发,奋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胜,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御史张商英欲附安石,摭枢密使他事以摇彦博,坐不实贬。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拜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身虽在外,而帝眷有加。绍圣初,章惇乘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抵毁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选自《宋史•文彦博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B.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C.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D.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文中“西方用兵”的“用”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用”意义相同。B.“熙宁二年”的“熙宁”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项的一个年号,此处采用年号纪年法。C.枢密使,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是管理军国要政的重要官职。D.“拜”在古代有授予官职的意思,文中“拜司空”指授予彦博司空职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针对偏校中有临阵先退,畏惧不前的行为,彦博认为当务之急是统一将权,严肃军纪,而不是忙于对偏校的审核治罪。B.在河中审理刘平投敌案时,黄德和及其党徒图谋不轨,彦博义正辞严,敢于承担责任,最终主谋与奴卒都受到惩处。C.彦博治乱有方,在他人长期讨伐无果时,主动请战,十天后将叛乱者装人槛车中押往京师。在外做官时,深得皇帝眷爱。D.御史张商英想依附王安石,以不实之言诬陷彦博,彦博也因为指出王安石变法的过失而遭到贬官。(4)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5)根据文章第二、第三段内容,概括文彦博与王安石产生矛盾的原因。【考点】人物传记;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C(2)A(3)D(4)①臣愧知礼义,不敢效仿利用所为,而混乱朝廷位次。②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的样子。(5)①彦博揭露李复圭的过错,认为他出兵仓促,而王安石不公正地诛杀了李信等人。②彦博认为庆州叛乱是因为变革的过失,王安石认为自己的变革是正确的。③彦博陈述市易司监卖果实,有损国家体面招致百姓怨恨,受到王安石的厌恶。【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文化常识积累,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仔细比对,正确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朝廷行事,一定要合于人心,应该兼采各人议论,以安静持重为先。陛下励精图治,可是人心不安定,这是变革的过失。“务”是“务必”的意思,作“合人心”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D;“众论”作“兼采”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B。故选C。(2)A.错误,“用”意义不同。使用、采用;介词,“因为,由于”。句意:西方发动战争/因为心思专一。故选A。(3)D.“彦博也因为指出王安石变法的过失而遭到贬官”理解有误,应该是御史张商英想要依附安石,利用枢密使其他事情来攻击彦博,因不符事实而被贬。而非彦博被贬。故选D。(4)①“忝”,愧对;“效”,效仿;“紊”,混乱;“朝著”,朝廷的位次。译句:臣愧知礼义,不敢效仿利用所为,而混乱朝廷位次。②“或”,有的;“绛皓”,红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译句: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的样子。(5)根据“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及败,乃妄奏信罪。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可知,彦博揭露李复圭的过错,认为他出兵仓促,而王安石不公正地诛杀了李信等人。根据“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胜,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可知,彦博认为庆州叛乱是因为变革的过失,王安石认为自己的变革是正确的。根据“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可知,彦博陈述市易司监卖果实,有损国家体面招致百姓怨恨,受到王安石的厌恶。答案:(1)C(2)A(3)D(4)①臣愧知礼义,不敢效仿利用所为,而混乱朝廷位次。②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的样子。(5)①彦博揭露李复圭的过错,认为他出兵仓促,而王安石不公正地诛杀了李信等人。②彦博认为庆州叛乱是因为变革的过失,王安石认为自己的变革是正确的。③彦博陈述市易司监卖果实,有损国家体面招致百姓怨恨,受到王安石的厌恶。参考译文: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西部用兵,偏校中有临阵先退,望敌不前的,大将、郡守、当地县令都申请审核。彦博上言:“这可以在平时无事时实行。现在兵几十万,而将权不专一,兵法不严,将怎样成事?”仁宗嘉奖采纳了他的意见。黄德和诬陷刘平投降敌虏,用金带收买刘平奴卒,让他附会自己的说法并作证。刘平家二百人都被拘押起来。诏命彦博到河中审理案件,经审讯调查察知实情。德和的徒党援助很多,图谋推翻此案,以致派遣其他御史前来。彦博拒不接受,说:“朝廷担心此案没审完,所以派你来。现在案件已结,应该急速返回,事情如果不成,我来担负罪责。”德和和奴卒受到惩处。贝州王则反叛,明镐前去讨伐,长期没有能够取胜。彦博请求出行,任命为宣抚使,十天后贼人溃逃,将王则装入槛车送往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熙宁二年,以陈升之为相,下诏:“彦博是朝廷受人宗仰的大臣,特命升之位居彦博之下,以此表示礼待贤才之意。”彦博说:“国朝枢密使,没有位居宰相之上的,只有曹利用曾在王曾、张知白之上。臣愧知礼义,不敢效仿利用所为,而混乱朝廷位次。”坚决推辞才作罢了。夏人侵犯大顺,庆州帅李复圭把阵图方案交给钤辖李信等,促使他们出战。失败后,就胡乱上奏李信之罪。彦博揭露他的过错,宰相王安石不公正地诛杀李信等人,秦人认为他们冤屈。庆州军队叛乱,彦博向皇帝上言说:“朝廷行事,一定要合于人心,应该兼采各人议论,以安静持重为先。陛下励精图治,可是人心不安定,这是变革的过失。祖宗的法度未必都不能实行,只有片面不全的弊病而已。”安石知道这是在针对自己,奋然排斥他说:“谋求消除百姓祸害,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万事苛责过细,是西晋的风气,对治政有什么好处呢?”御史张商英想要依附安石,摘取枢密使别的事情以动摇彦博,因不符实际被贬。彦博在枢密院九年,又因竭力陈述市易司监卖果实,有损国家体面招致百姓怨恨,受到安石厌恶,尽力引退离任。授予司空、河东节度使、河阳通判,调任大名府。人虽在外,而皇帝爱有加。绍圣初,章惇掌权当政,言事者论说彦博依附司马光结为朋党,诋毁先帝事业,降为太子少保。去世,终年九十二岁,谥号为忠烈。【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五.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①杜甫令弟尚为苍水②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档案管理》课件
- 《园林景观分析》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三章第二、三章章末总结教学课件
- 《密尔沃基美术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人事管理篇】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之英歌舞课件
- 柯桥区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评价测试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TCWAN 0105-2024 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系统技术条件
-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课件
- 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自考英语(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医院工作流程图较全
- NB/T 11431-2023土地整治煤矸石回填技术规范
- 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文件(2024版)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分科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