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至晚在西汉时期,中国已大量从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进口“香药”。广州的西汉南
越王墓出土的熏香炉中,就残留有来自西亚的乳香块;《魏书•波斯传》记录了波斯商贾从印
度贩运胡椒至中国的情形。从唐代开始,随着“胡食”的流行,胡椒等渐为调料之用。段成
式在《酉阳杂俎》中曾记述:“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在宋代以前,丁香在中国销量不大,主要用作口香剂。赵汝适《诸蕃志》卷下《志物》
记载:丁香“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这一时期,产自印尼班达群岛的肉豆蔻也传入中
国,作为药剂和食物调料。檀香、沉香尤为华人喜好。檀香木的种类有很多,它主要生长在
南亚次大陆南部、爪哇岛、帝汶岛一带。沉香产量较少,产于印度、缅甸、柬埔寨、马来半
岛、菲律宾和中国海南岛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东汉以来,随着印度高僧东来和中国高僧西行
求法,檀香、沉香输入量不断增加,香料与人们宗教生活及修身养性的关系日益紧密。
总体来说,香料输入中国的途径,在公元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造船技术和海上航行技
术尚不发达,香料除少量从南洋经由海路进口,主要还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亚、南亚次
大陆等地传入。唐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香料和瓷器渐成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大宗
商品。《新唐书•地理志》引用了贾耽《皇华四达记》所记“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述了唐
代中国从海上前往大食地区的通道。当时,阿拉伯和南亚地区所产乳香、安息香、藏红花、
小豆蔻、胡椒、檀香等通过这条航线成批输入中国;中国出产的麝香、樟脑等也输往阿拉伯
地区。这一时期阿拉伯与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路线,也被一些学者称作“香料之路”。
宋元以来,通过海路展开的朝贡贸易逐渐成为香料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明初,为了保
证有足够的香料供应给宫廷,永乐帝命令交趾以苏木、沉、速、安息诸香代替租赋。东、西
洋番国知晓明朝对香料的喜好,于是番国贡献往往以香料为主。中国朝廷对番国进贡方物往
往给予高于贡品价值的赏赐作为回报。明代香料的朝贡贸易既体恤“皇恩浩荡”,加强了明
朝与东南亚诸邦的政治、经济联系,又弥补了“禁海”所致香料等的短缺。
这一时期,香料在中国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奢侈品逐渐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香料的需求都大为增加。明初仅太岳、太和山宫观所用的降真诸香,
每3年需7000斤左右。到明世宗初期,每年宫廷采买沉香、降香诸香10多万斤。万历时,
朝廷要求库存的每种香品每年达到2万斤。
作为丝绸之路上众多商品贸易的一种,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改变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丰
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衍生出香文化,兼具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通过陆路
和海路展开的香料贸易则把东西方联结在一起,搭建起了包括亚洲,欧洲甚至非洲在内的世
界贸易网络,推动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
(摘编自许序雅《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献记载,我国至晚在西汉时期已大量从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
B.香料用途广泛,可日常熏用,可入药,可作调料,可作口香剂,也可用于宗教场合。
C.8世纪中叶以前,我国的香料进口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亚,南亚次大陆等地传入。
D.在明代,朝贡贸易是香料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弥补了“禁海”导致的香料短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的有关记载,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B.文章一、二段按时间顺序阐述了外国输入中国的香料类别及它们的功用。
C.文章三、四段论述了香料输入中国途径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发展变化。
D.文章第五段列举明朝宫廷香料需求情况,阐释了香料在当时需求旺盛的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时期,航海技术逐步发达,香料输入中国更为便捷,到明代,香料逐渐由奢侈品
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B.唐代中期,香料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所以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交通线被一些
学者称为“香料之路”。
C.古代中国进口的香料种类多,数量大,出口的香料仅有麝香、樟脑,在对外贸易中,
中国处于不利地位。
D.因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改变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丰富
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此刻,光正在将你的目光指引到这些文字上,阐述意义,在你和这本书中间创建一
种联系。这种联系就叫作存在。没有光,你就不能看到这些文字,它们就不会显现在你的眼
前。其实,是光将这些文字带到你的眼前,从而在认知和意义之间创造出一种不可分割的感
觉。把这些文字带到你的眼前让你读的那束光,也把你的进化所需的那些人、环境和机会“暴
露”给了你。①它牵着你的手,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把你领到你应该在的位置。光的指引没
有副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记得如何去辨认它。
辨别光跟辨别我们看到的任何事物是一个道理。阳光,灯光或者火光反射事物,与我们
的眼睛相互作用,释放这些事物的能量和信息,然后很神奇地把它们转化成一个被光包裹着
的形象。但,那并不是光,那只是我们所经历的一种精神上的阐释。
很多人认为眼睛是装在脸上的两台摄像机,其实它们是大脑精密而复杂的扩展部分,每
个部分均用来吸收和反射光。每只眼睛包含126000000个光感受器。约有95%的光感受器
(视杆细胞)广泛分布在视网膜上,另外的5%(视锥细胞)被压缩在了一个叫作“斑点”
的微小区域上。视杆细胞极其敏感,在弱光条件下发挥作用,并做出相应动作。视锥细胞的
敏感性要差一些,主要用来感知颜色和高清事物。
基于视杆细胞的设计,它们好像能够比我们的意识更快地感觉到事物的形状。其实,洛
克菲勒大学和奥地利病理分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宣称,人眼能够察觉到单一光子。鉴于
光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单位,这个发现便很清晰地证实了我们的眼睛能够在量子水平
上工作,我们的视觉历经进化的磨炼,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然而,从理论上讲,光子是看不到的。它并不创造大脑能够看到的影像,但这种微量的
光仍能“唤起”眼睛的注意,从而赋予18世纪的散文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真正的视觉是看
无形事物的能力”这句话新的意义。为了回应这种极其细微的②掌靖,眼睛能够本能地朝呼
唤它的事物移动,而在它这么做的时候,我们的意识还没有做出反应。洛克菲勒大学光学研
究所所长阿里帕夏•瓦兹里曾说:“最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像一个看事物的行为,更像是一
种感觉。”
视锥细胞在需要的情况下会对事物进行仔细检视,不过它们在这么做的时候需要足够强
的光。因此,当你的验光配镜师问你第一副眼镜好还是第二副眼镜好的时候,视锥细胞就能
帮你做出辨认。现在你可能已经明白,视觉就是我们与更大的整体不断融合统一的过程,只
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专注于所见事物的细节。其实,我们的生命体验主要就是我们的眼睛
和光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能会这么想,“看那辆车”,其实是光从那辆车上蹦出来,吸引住我们的目光,进
入我们的大脑,将信号传入各类神经末梢,又过了好久才让我们想到“看那辆车”的。这便
是“它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种说法背后的深意。其实,我们很少会问这个“它”指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它”就是《圣经》中意指上帝的光,也是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指引我们各个阶
段的生活(生命智慧)的无形意识基础。
(摘编自雅各布•以色列•利伯曼《深度感知》,田伟华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光的指引,人和书中间无法创建联系,文字也自然不会存在。
B.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给人的眼睛,并与眼睛互相传递能量和信息。
C.眼睛就像装在脸上的两台摄像机,每个部分均用来吸收和反射光。
D.第四段认为人能察觉到单一光子,这与第五段认为人不能看见光子不矛盾。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一些数据,如每只眼睛包含的上亿个感受器,又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
比例,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B.视杆细胞作用于弱光条件下,一旦损伤可能会导致夜盲;视锥细胞用来感知颜色,一
旦损伤可能会导致色盲。
C.眼睛能够本能地随光移动,而意识此时还没有做出反应,这可以为上课不专心的孩子
东张西望提供科学解释。
D.第六段列举验光配镜师让顾客选择眼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视锥细胞在需要的情况下
会对事物进行仔细检视。
(3)结合上下文,分别分析文章两处加点的短语或词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无名氏
柯灵
我小时候看过一出戏,至今还是活鲜鲜地留在眼底,印在心上。在急管繁弦声里,我看
到一出惊心动魄、使人战栗的戏剧,那就是根据《左传》史实衍化出来的《伐子都》。在辽
远的春秋时代,郑庄公伐许,公孙阕(子都)和颍考叔奉命出征。公孙阈在廛战中马失前蹄,
幸亏颍考叔救了他。但当颍考叔战胜敌手的时候,公孙阈出其不意,谋杀了他的救命恩人和
战友。谎报颍考叔阵前丧生,冒夺战功,班师入朝,金殿受赏,志得意满。不料颍考叔的鬼
魂却在烟火弥漫中一再出现。公孙阕被强烈的恐惧和良心谴责所压倒,神志失常,突发狂痫,
终于吐露出讳莫如深的亏心事,咯血而亡。我稚弱的心灵第一次被人性中黑暗的深渊所震慑,
也第一次如此强劲而深刻地被艺术所吸引,如受电击雷轰。扮演公孙阕的是一位无名的艺人,
他以绝妙的气概风度,矫健的腰腿身手,活灵活现地创造了一个胸襟十分褊狭而野心无限膨
胀的人物。他富有特色的脸型:瘦棱棱的两颊,配上忒楞楞的双睛,把金殿发疯那场戏演得
精彩万分,使人毛骨悚然。
无名艺人征服了我,成了我倾心折服的偶像。在以后的几年里,我跑遍四邻远近的村镇,
如醉如痴地盯着看他的戏,特别是他最拿手的《伐子都》。我觉得能享受这样的艺术真是幸
福。只是生活驱遣我离开故乡以后,”此曲终成广陵散”,我再也无法品尝。
世态的浸淫和年龄的推移成比例增长,我洞察了许多世道人心,艺术欣赏也大大扩展了
眼界,还有机会读了不少辉煌的世界名剧。当我读到莎士比亚剧作的时候,它总是自然地引
起对《伐子都》的联想。
《哈姆莱特》第二幕第二场中的一段对白和《伐子都》内涵的哲理若合符节四一一《哈
姆莱特》《麦克白》《伐子都》,不同样是发掘社会病毒的杰作吗?我深切地感到,《伐子都》
完全可以与莎剧比肩而无愧。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们还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伐子
都》的剧本作者是谁,我不知道,但我猜想,他恐怕和我所崇拜的无名艺人一样,也是个被
人世遗忘了的无名氏吧。
在六十年代初,我才有机会在京沪两地重睹《伐子都》的演出。出乎意料的是,时隔不
久,《伐子都》竟以“鬼戏”的罪名被宣判“死刑”。多年后,《伐子都》才得起死回生,重
登舞台。
《伐子都》是著名的累功戏,武功异常繁重,只有青春似火的演员才能胜任。我初看无
名艺人演出的时候,他实际已经行近中年,演到后来,腾空翻扑就要检场的给他托腰了。过
不了几年,衰态越来越显眼,行头也越来越陈旧,我看着看着,渐渐起了一种不忍卒睹的沉
重感觉。最后已经看不到他演《伐子都》,他只在有些戏里充下手,甚至跑龙套了。但少年
人不解世途的艰辛,我依然恋恋不舍地跑去看戏,幻想能再看到他的《伐子都》。有一天,
这个草台班就在我们镇上演出,一一这种戏班,照例有一只班船,载着全班演员,戏箱道具,
浮家泛宅,沿着演出的村镇到处流浪。一一我兴冲冲地到停泊班船的河边看热闹,欣喜地看
到了这位无名艺人的庐山真面目。我没有料到,在台上那样威风凛凛,似乎能够呼风唤雨的
角色,在台下却完全像个朴实的庄稼人,披着一件黑色的旧短棉袄,和同伴一起,蹲在岸边,
端着个蓝花粗瓷饭碗,津津有味地吃饭。额头有了皱纹,只是那双眼睛,还不曾完全失去光
彩。我失神地看着他,他觉着了,似乎猜到了我是他的一个小看客,朝我温和地笑笑,微微
颔首,显得那样安闲自得,把我荡漾心头的一抹怅惘扫除尽净。岁月不居,人寿有限,我怕
这位无名艺人,大概早已与草木同朽了,但这个片刻的印象,却和他精湛的艺术一起,雕镂
般刻在我的记忆里,至今历历如画。
世人以无限的钦辞评说莎士比亚、莫里哀、席勒、易卜生、关汉卿、王实甫、高则诚、
汤显祖、程长庚、梅兰芳……他们是如何的文采绚烂,光芒万丈,如果没有这许多天才的卓
越贡献,我们的艺术天宇将显得多么寥落暗淡,星月无光。世人又以无限的歆羡竞夸巴黎、
伦敦、柏林、莫斯科、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世界名城的著名剧院,是如何的壮丽华美,
新颖奇巧,如果没有这些高贵的艺术之宫,那些红尘滚滚、人海滔滔的城市将显得多么浮华
浅薄,枯燥无味。这当然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愿以深挚的谢意,献给那难以数计的草台班
和无名艺人。他们走遍山坞水涯,穷乡僻壤,把自己的艺术无偿地送给脱手脏足的芸芸众生,
滋润大家的心灵,而自己粗衣糊食,碌碌终生,默默无闻。他们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
花。如果没有他们,广袤无垠的世界将减损多少色彩,成千上万的大地之子将经受多少难耐
的精神饥渴。
“天涯何处无芳草”,无名氏,草台班,多么浩茫壮阔的生活舞台,多么平凡芳醇的人
生戏剧!
1982年1月
(有删改)
[注]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
分作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详细地介绍了《伐子都》戏剧主要剧情,引出扮演公孙阕的无名艺人,丰
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与下文内容相呼应。
B.文中无名氏具体所指的人物,主要是演《伐子都》中野心家、阴谋家公孙阕的无名艺
人,也指创作《伐子都》剧本的无名作家。
C.台下的无名艺人像个朴实的庄稼人,蹲着津津有味地吃饭,而作者失神地注视着无名
艺人,使无名艺人感到尴尬,只好用微笑化解。
D.文章没有纪传式地描绘无名艺人的一生,而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由自己与无名氏
相遇的几个片段写他的籍籍无名、颠沛流离与艺术修养。
(2)如何理解“他们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花”这句话的含意?
(3)文章有两条线索,请指出这两条线索并结合全文分析其用意。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纵,字方庆。武后时,累迁广州都督。南海岁有昆仑舶市外区琛琲,前都督路元睿冒
取其货,舶酋不胜忿,杀之。方庆至,秋毫无所索。始,部史首领沓墨民诣府诉府曹素相饷
谢未尝治。方庆约官属不得与交通,犯者痛论以法,境内清畏。议者谓治广未有如方庆者,
号第一,下诏赐瑞锦、杂彩、以著善政。神功初,清边道大总管武攸宜破契丹凯还,且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孝明帝忌月,请鼓吹备而不作,方庆曰:“晋穆帝纳后,当康帝忌月,时以为
疑。荀询谓《礼》有忌日无忌月,自月而推,则忌时忌年,愈无理据。世用其言。臣谓军方
大凯,作乐无嫌。”诏可。方庆尝以“令,期及大功丧,未葬,不听朝贺;未除,弗豫享宴。
比群臣不遵用,颓紊教谊,不可长”。有诏申责,内外畏之。是岁,真拜左庶子,进封公,
兼侍太子读书。方庆奏:“人臣于天子未有斥太子名者,晋山涛《启事》称皇太子不名。孝
敬为太子,更‘弘‘为‘崇';沛王为太子,更‘贤‘为‘文今东宫门殿名多嫌触,请一
改之,以协用典。”制可。长安二年卒,赠兖州都督,谥曰贞。方庆博学,练朝章,著书二
百余篇,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酬复渊诣,故门人次为《杂礼答问》。家聚书多,不
减秘府,图画皆异本。方庆殁后,诸子不能业,随皆散亡。
赞日:李德裕著书称:“方庆为相时,子为眉州司士参军。武后曰:'君在相位,何子之
远?'对曰:'卢陵是陛下爱子,今尚在远,臣之子庸敢相近?'以比仓唐悟文侯事。”嗟乎,
君子哉!虽造次不忘悟君于善。及建言不斥太子名,以动群臣,示中兴之渐,所谓人难言者,
于方庆难乎哉!德裕之称,为不诬矣。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一》,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
部中首领沓A墨B民C诣府D诉E府曹F素相G饷谢H未尝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受得住,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中的“胜”的词义是相同的。
B.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如成语“明察秋毫”。
C.旧典,旧时的制度、法则。文中具体是指东宫的门、殿名称要符合旧时制度。
D.业,继承祖业,与“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的“业”用法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方庆的前任路元睿担任广州都督时,侵夺船主所卖的外域珠宝等货物不给钱,船主
很生气就把路元睿杀了。
B.武攸宜击破契丹后凯旋,王及善以忌月为由主张陈设鼓乐却不演奏,王方庆引经据典
加以劝说,皇上同意了。
C.王方庆认为,群臣都不遵守礼法,不能放任这种情况下去,于是皇上下诏申斥责备不
遵守礼教的人。
D.王方庆藏书比皇家秘府还多,图画也都有不同版本,但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能保
护好,导致收藏的书画散失。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方庆约官属不得与交通,犯者痛论以法,境内清畏。
②学者有所咨质,酬复渊诣,故门人次为《杂礼答问》。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辽东行
王建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都郡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注L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注]丘坂,诗中指坟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二字,写出了辽东之远,一个“曲”字概括出了辽河的特点。
B.诗的第二句写戍守的地方已没有城墙,也没有房屋,突出战争的破坏巨大。
C.“雪作山”写出了辽东气候异常寒冷;不惜重金买衣服体现了战士的慷慨。
D.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描绘了辽东戍守的景况,色调悲壮,具有生活气息。
(2)这首诗表达了反战的主题,请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离骚》中,“,"两句通过写戴高帽、佩饰品来
表明诗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②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向刘禅提出“,”的建议,就是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样人们遵规守法,国家才不至于混乱。
③李白善用夸张的手法,创作了许多瑰丽动人的诗句。如《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
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句,透露出诗人遇赦的喜悦;又如《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峰高,山崖险。
七、语言文字运用I(11分)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了中国科学院生化所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项目。邹承
鲁接到的任务是解决人工合成的路线问题。经过漫长探索,研究人员终于合成了具有全部生
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一项世界级的原创性工作。但由于种种时代局
限,这一成果最终与诺贝尔奖①o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科学事业仿佛是汪洋里的一
座孤岛。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只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国外同行很难及时看到。
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创立了“全息生物学”,并发展出与癌症、艾滋病等有关的一
系列理论,还宣称自己深得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就在这个时候,邹承鲁把一篇文章
推荐到《中国科学报》。质疑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是“伪科学”。文章见报后,张颖清给
邹承鲁写来二封长信,信史附上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评委之二的格瑞讷教授给自己的回
复,以佐证自己有望获得诺贝尔奖。较真的邹承鲁立刻向格瑞讷教授进行核实,格瑞讷教授
他完全没想到这封信会被张颖清拿来作为佐证的材料。
邹承鲁曾坚定地说:“是真是假,最终都将②。”时至今日。邹承鲁依然是中国
科学发展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而那些与他交战过的“科学明星”,连同他们③
的“重大突破”,都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
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八、语言文字运用II(9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1.2亿年前的小盗龙化石中发现了这种小型恐龙的午餐。对该恐龙
化石的重新分析发现,在其肋骨中①的脚骨。这是恐龙以哺乳动物为食的第一个证
据。此次重新研究的化石是小盗龙化石。研究小组认为,这是距今1.2亿年以前的小盗龙,
这块化石中间的大部分尽管已缺失,但肋骨部位仍然完好无损。小盗龙是三趾恐龙,和它们
较大的表亲一样,是食肉动物。它们生活在树上,与其他恐龙相比②,大约是现代
家猫大小。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盗龙化石的重新研究发现,其胸腔中有一只不到半英寸大小的右脚的
化石。该化石曾属于一种小型哺乳动物,证明这只小盗龙曾捕食过一只老鼠大小的哺乳动物。
研究人员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该脚化石属于哪种哺乳动物。研究人员指出,如果
这种小盗龙有滑翔式的翅膀,就能③,抓住地面更小的动物,就像在它腹中发现的
那种骨骼。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九、写作(60分)
9.(60分)阅读如图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根据漫画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至晚在西汉时期,中国已大量从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进口“香药”。广州的西汉南
越王墓出土的熏香炉中,就残留有来自西亚的乳香块;《魏书•波斯传》记录了波斯商贾从印
度贩运胡椒至中国的情形。从唐代开始,随着“胡食”的流行,胡椒等渐为调料之用。段成
式在《酉阳杂俎》中曾记述:“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在宋代以前,丁香在中国销量不大,主要用作口香剂。赵汝适《诸蕃志》卷下《志物》
记载:丁香“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这一时期,产自印尼班达群岛的肉豆蔻也传入中
国,作为药剂和食物调料。檀香、沉香尤为华人喜好。檀香木的种类有很多,它主要生长在
南亚次大陆南部、爪哇岛、帝汶岛一带。沉香产量较少,产于印度、缅甸、柬埔寨、马来半
岛、菲律宾和中国海南岛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东汉以来,随着印度高僧东来和中国高僧西行
求法,檀香、沉香输入量不断增加,香料与人们宗教生活及修身养性的关系日益紧密。
总体来说,香料输入中国的途径,在公元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造船技术和海上航行技
术尚不发达,香料除少量从南洋经由海路进口,主要还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亚、南亚次
大陆等地传入。唐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香料和瓷器渐成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大宗
商品。《新唐书•地理志》引用了贾耽《皇华四达记》所记“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述了唐
代中国从海上前往大食地区的通道。当时,阿拉伯和南亚地区所产乳香、安息香、藏红花、
小豆蔻、胡椒、檀香等通过这条航线成批输入中国;中国出产的麝香、樟脑等也输往阿拉伯
地区。这一时期阿拉伯与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路线,也被一些学者称作“香料之路”。
宋元以来,通过海路展开的朝贡贸易逐渐成为香料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明初,为了保
证有足够的香料供应给宫廷,永乐帝命令交趾以苏木、沉、速、安息诸香代替租赋。东、西
洋番国知晓明朝对香料的喜好,于是番国贡献往往以香料为主。中国朝廷对番国进贡方物往
往给予高于贡品价值的赏赐作为回报。明代香料的朝贡贸易既体恤“皇恩浩荡”,加强了明
朝与东南亚诸邦的政治、经济联系,又弥补了“禁海”所致香料等的短缺。
这一时期,香料在中国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奢侈品逐渐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香料的需求都大为增加。明初仅太岳、太和山宫观所用的降真诸香,
每3年需7000斤左右。到明世宗初期,每年宫廷采买沉香、降香诸香10多万斤。万历时,
朝廷要求库存的每种香品每年达到2万斤。
作为丝绸之路上众多商品贸易的一种,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改变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丰
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甚至衍生出香文化,兼具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通过陆路
和海路展开的香料贸易则把东西方联结在一起,搭建起了包括亚洲,欧洲甚至非洲在内的世
界贸易网络,推动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
(摘编自许序雅《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根据文献记载,我国至晚在西汉时期已大量从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
B.香料用途广泛,可日常熏用,可入药,可作调料,可作口香剂,也可用于宗教场合。
C.8世纪中叶以前,我国的香料进口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亚,南亚次大陆等地传入。
D.在明代,朝贡贸易是香料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弥补了“禁海”导致的香料短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大量引用古代文献资料的有关记载,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B.文章一、二段按时间顺序阐述了外国输入中国的香料类别及它们的功用。
C.文章三、四段论述了香料输入中国途径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发展变化。
D.文章第五段列举明朝宫廷香料需求情况,阐释了香料在当时需求旺盛的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宋元时期,航海技术逐步发达,香料输入中国更为便捷,到明代,香料逐渐由奢侈品
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B.唐代中期,香料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所以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交通线被一些
学者称为“香料之路”。
C.古代中国进口的香料种类多,数量大,出口的香料仅有麝香、樟脑,在对外贸易中,
中国处于不利地位。
D.因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改变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丰富
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答】(1)A.“根据文献记载”错。根据第一段“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熏香炉
中,就残留有来自西亚的乳香块”可知,我国至晚在西汉时期已大量从西亚、南亚、东
南亚等地进口香料的依据是出土的文物,而不是文献记载。
故选Ao
(2)B.“按时间顺序”错。应为逻辑顺序。
故选B。
(3)A.正确。
B.”香料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错,应该是成为海上贸易的大宗商品;”这一时期
东西方贸易交通线被一些学者称为‘香料之路’”错,应该是“这一时期阿拉伯与中国东
南沿海的海上交通路线被一些学者称为‘香料之路
C.”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不利地位”错。仅仅比较香料贸易,不能得出古代中国整
个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的结论,属于以偏概全。
D.“因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改变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丰
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错。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该项因果关系不当。
故选Ao
答案:
(1)A
(2)B
(3)A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此刻,光正在将你的目光指引到这些文字上,阐述意义,在你和这本书中间创建一
种联系。这种联系就叫作存在。没有光,你就不能看到这些文字,它们就不会显现在你的眼
前。其实,是光将这些文字带到你的眼前,从而在认知和意义之间创造出一种不可分割的感
觉。把这些文字带到你的眼前让你读的那束光,也把你的进化所需的那些人、环境和机会“暴
露”给了你。①它牵着你的手,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把你领到你应该在的位置。光的指引没
有副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记得如何去辨认它。
辨别光跟辨别我们看到的任何事物是一个道理。阳光,灯光或者火光反射事物,与我们
的眼睛相互作用,释放这些事物的能量和信息,然后很神奇地把它们转化成一个被光包裹着
的形象。但,那并不是光,那只是我们所经历的一种精神上的阐释。
很多人认为眼睛是装在脸上的两台摄像机,其实它们是大脑精密而复杂的扩展部分,每
个部分均用来吸收和反射光。每只眼睛包含126000000个光感受器。约有95%的光感受器
(视杆细胞)广泛分布在视网膜上,另外的5%(视锥细胞)被压缩在了一个叫作“斑点”
的微小区域上。视杆细胞极其敏感,在弱光条件下发挥作用,并做出相应动作。视锥细胞的
敏感性要差一些,主要用来感知颜色和高清事物。
基于视杆细胞的设计,它们好像能够比我们的意识更快地感觉到事物的形状。其实,洛
克菲勒大学和奥地利病理分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宣称,人眼能够察觉到单一光子。鉴于
光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单位,这个发现便很清晰地证实了我们的眼睛能够在量子水平
上工作,我们的视觉历经进化的磨炼,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然而,从理论上讲,光子是看不到的。它并不创造大脑能够看到的影像,但这种微量的
光仍能“唤起”眼睛的注意,从而赋予18世纪的散文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真正的视觉是看
无形事物的能力”这句话新的意义。为了回应这种极其细微的②单靖,眼睛能够本能地朝呼
唤它的事物移动,而在它这么做的时候,我们的意识还没有做出反应。洛克菲勒大学光学研
究所所长阿里帕夏•瓦兹里曾说:“最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像一个看事物的行为,更像是一
种感觉。”
视锥细胞在需要的情况下会对事物进行仔细检视,不过它们在这么做的时候需要足够强
的光。因此,当你的验光配镜师问你第一副眼镜好还是第二副眼镜好的时候,视锥细胞就能
帮你做出辨认。现在你可能已经明白,视觉就是我们与更大的整体不断融合统一的过程,只
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专注于所见事物的细节。其实,我们的生命体验主要就是我们的眼睛
和光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能会这么想,“看那辆车”,其实是光从那辆车上蹦出来,吸引住我们的目光,进
入我们的大脑,将信号传入各类神经末梢,又过了好久才让我们想到“看那辆车”的。这便
是“它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种说法背后的深意。其实,我们很少会问这个“它”指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它”就是《圣经》中意指上帝的光,也是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指引我们各个阶
段的生活(生命智慧)的无形意识基础。
(摘编自雅各布•以色列•利伯曼《深度感知》,田伟华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没有光的指引,人和书中间无法创建联系,文字也自然不会存在。
B.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给人的眼睛,并与眼睛互相传递能量和信息。
C.眼睛就像装在脸上的两台摄像机,每个部分均用来吸收和反射光。
D.第四段认为人能察觉到单一光子,这与第五段认为人不能看见光子不矛盾。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列举了一些数据,如每只眼睛包含的上亿个感受器,又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
比例,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B.视杆细胞作用于弱光条件下,一旦损伤可能会导致夜盲;视锥细胞用来感知颜色,一
旦损伤可能会导致色盲。
C.眼睛能够本能地随光移动,而意识此时还没有做出反应,这可以为上课不专心的孩子
东张西望提供科学解释。
D.第六段列举验光配镜师让顾客选择眼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视锥细胞在需要的情况下
会对事物进行仔细检视。
(3)结合上下文,分别分析文章两处加点的短语或词的表达效果。
【解答】(1)A.“文字也自然不会存在”错误,原文说的是“这种联系就叫作存在”,而
文字不会消失。
B.“并与眼睛互相传递能量和信息”于文无据。
C.“像装在脸上的两台摄像机”错,原文说的是“很多人认为眼睛是装在脸上的两台摄
像机,其实它们是大脑精密而复杂的扩展部分”.
D.正确。
故选D。
(2)C.“眼睛能够本能地随光移动”错,原文说的是“眼睛能够本能地朝呼唤它的事物
移动”,“随光移动”扩大了范围。“科学解释”错,根据原文结论推不出来。
故选C。
(3)①“它牵着你的手”运用拟人手法,“牵”字将“光”人格化,说明光的指引在人
们生活中的作用,让人有亲切感,富有趣味。
②“邀请”运用拟人手法,将“光子”人格化,结合“眼睛能够本能地朝呼唤它的事物
移动,而在它这么做的时候,我们的意识还没有做出反应”的语境可知,说明眼睛遇到
光子后的本能反应,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具体化,形象生动。
答案:
(1)D
(2)C
(3)①运用拟人手法,说明光的指引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让人有亲切感,富有趣味。
②运用拟人手法,说明眼睛遇到光子后的本能反应,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具体化,形象生
动。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无名氏
柯灵
我小时候看过一出戏,至今还是活鲜鲜地留在眼底,印在心上。在急管繁弦声里,我看
到一出惊心动魄、使人战栗的戏剧,那就是根据《左传》史实衍化出来的《伐子都》。在辽
远的春秋时代,郑庄公伐许,公孙阈(子都)和颍考叔奉命出征。公孙阕在麋战中马失前蹄,
幸亏颍考叔救了他。但当颍考叔战胜敌手的时候,公孙阕出其不意,谋杀了他的救命恩人和
战友。谎报颍考叔阵前丧生,冒夺战功,班师入朝,金殿受赏,志得意满。不料颍考叔的鬼
魂却在烟火弥漫中一再出现。公孙阕被强烈的恐惧和良心谴责所压倒,神志失常,突发狂痫,
终于吐露出讳莫如深的亏心事,咯血而亡。我稚弱的心灵第一次被人性中黑暗的深渊所震慑,
也第一次如此强劲而深刻地被艺术所吸引,如受电击雷轰。扮演公孙阕的是一位无名的艺人,
他以绝妙的气概风度,矫健的腰腿身手,活灵活现地创造了一个胸襟十分褊狭而野心无限膨
胀的人物。他富有特色的脸型:瘦棱棱的两颊,配上忒楞楞的双睛,把金殿发疯那场戏演得
精彩万分,使人毛骨悚然。
无名艺人征服了我,成了我倾心折服的偶像。在以后的几年里,我跑遍四邻远近的村镇,
如醉如痴地盯着看他的戏,特别是他最拿手的《伐子都》。我觉得能享受这样的艺术真是幸
福。只是生活驱遣我离开故乡以后,“此曲终成广陵散”,我再也无法品尝。
世态的浸淫和年龄的推移成比例增长,我洞察了许多世道人心,艺术欣赏也大大扩展了
眼界,还有机会读了不少辉煌的世界名剧。当我读到莎士比亚剧作的时候,它总是自然地引
起对《伐子都》的联想。
《哈姆莱特》第二幕第二场中的一段对白和《伐子都》内涵的哲理若合符节闰一一《哈
姆莱特》《麦克白》《伐子都》,不同样是发掘社会病毒的杰作吗?我深切地感到,《伐子都》
完全可以与莎剧比肩而无愧。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们还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伐子
都》的剧本作者是谁,我不知道,但我猜想,他恐怕和我所崇拜的无名艺人一样,也是个被
人世遗忘了的无名氏吧。
在六十年代初,我才有机会在京沪两地重睹《伐子都》的演出。出乎意料的是,时隔不
久,《伐子都》竟以“鬼戏”的罪名被宣判“死刑”。多年后,《伐子都》才得起死回生,重
登舞台。
《伐子都》是著名的累功戏,武功异常繁重,只有青春似火的演员才能胜任。我初看无
名艺人演出的时候,他实际已经行近中年,演到后来,腾空翻扑就要检场的给他托腰了。过
不了几年,衰态越来越显眼,行头也越来越陈旧,我看着看着,渐渐起了一种不忍卒睹的沉
重感觉。最后已经看不到他演《伐子都》,他只在有些戏里充下手,甚至跑龙套了。但少年
人不解世途的艰辛,我依然恋恋不舍地跑去看戏,幻想能再看到他的《伐子都》。有一天,
这个草台班就在我们镇上演出,一一这种戏班,照例有一只班船,载着全班演员,戏箱道具,
浮家泛宅,沿着演出的村镇到处流浪。一一我兴冲冲地到停泊班船的河边看热闹,欣喜地看
到了这位无名艺人的庐山真面目。我没有料到,在台上那样威风凛凛,似乎能够呼风唤雨的
角色,在台下却完全像个朴实的庄稼人,披着一件黑色的旧短棉袄,和同伴一起,蹲在岸边,
端着个蓝花粗瓷饭碗,津津有味地吃饭。额头有了皱纹,只是那双眼睛,还不曾完全失去光
彩。我失神地看着他,他觉着了,似乎猜到了我是他的一个小看客,朝我温和地笑笑,微微
颔首,显得那样安闲自得,把我荡漾心头的一抹怅惘扫除尽净。岁月不居,人寿有限,我怕
这位无名艺人,大概早已与草木同朽了,但这个片刻的印象,却和他精湛的艺术一起,雕镂
般刻在我的记忆里,至今历历如画。
世人以无限的钦辞评说莎士比亚、莫里哀、席勒、易卜生、关汉卿、王实甫、高则诚、
汤显祖、程长庚、梅兰芳……他们是如何的文采绚烂,光芒万丈,如果没有这许多天才的卓
越贡献,我们的艺术天宇将显得多么寥落暗淡,星月无光。世人又以无限的歆羡竞夸巴黎、
伦敦、柏林、莫斯科、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世界名城的著名剧院,是如何的壮丽华美,
新颖奇巧,如果没有这些高贵的艺术之宫,那些红尘滚滚、人海滔滔的城市将显得多么浮华
浅薄,枯燥无味。这当然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愿以深挚的谢意,献给那难以数计的草台班
和无名艺人。他们走遍山坞水涯,穷乡僻壤,把自己的艺术无偿地送给月并手月氐足的芸芸众生,
滋润大家的心灵,而自己粗衣物食,碌碌终生,默默无闻。他们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
花。如果没有他们,广袤无垠的世界将减损多少色彩,成千上万的大地之子将经受多少难耐
的精神饥渴。
“天涯何处无芳草”,无名氏,草台班,多么浩茫壮阔的生活舞台,多么平凡芳醇的人
生戏剧!
1982年1月
(有删改)
[注]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
分作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第一段详细地介绍了《伐子都》戏剧主要剧情,引出扮演公孙阉的无名艺人,丰
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与下文内容相呼应。
B.文中无名氏具体所指的人物,主要是演《伐子都》中野心家、阴谋家公孙阕的无名艺
人,也指创作《伐子都》剧本的无名作家。
C.台下的无名艺人像个朴实的庄稼人,蹲着津津有味地吃饭,而作者失神地注视着无名
艺人,使无名艺人感到尴尬,只好用微笑化解。
D.文章没有纪传式地描绘无名艺人的一生,而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由自己与无名氏
相遇的几个片段写他的籍籍无名、颠沛流离与艺术修养。
(2)如何理解“他们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花”这句话的含意?
(3)文章有两条线索,请指出这两条线索并结合全文分析其用意。
【解答】(1)C.“使无名艺人感到尴尬,只好用微笑化解”错误,结合原文“他觉着了,
似乎猜到了我是他的一个小看客,朝我温和地笑笑,微微颔首,显得那样安闲自得”可
知,原文是说无名艺人猜到了我是他的一个小看客,朝我温和地笑笑。选项“使无名艺
人感到尴尬,只好用微笑化解”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故选C。
(2)结合原文“他们走遍山坞水涯,穷乡僻壤,把自己的艺术无偿地送给月并手脏足的芸
芸众生,滋润大家的心灵,而自己粗衣糊食,碌碌终生,默默无闻”可知,“他们自甘雪
中送炭,不屑锦上添花”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无名氏们甘愿为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解精
神饥渴,却无意于将自己炫耀于世人面前比作''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花”,揭示了
这些无名艺人平凡却默默为艺术奉献的形象,赞扬了无名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3)结合原文“我小时候看过一出戏,至今还是活鲜鲜地留在眼底,印在心上”“无名
艺人征服了我,成了我倾心折服的偶像……特别是他最拿手的《伐子都》,我觉得能享受
这样的艺术真是幸福”“当我读到莎士比亚剧作的时候,它总是自然地引起对《伐子都》
的联想”可知,文章由草台班的演出写起,写到无名艺人卓绝的表演艺术,从而联想到
《伐子都》与莎士比亚剧作的异曲同工之处,这是第一条线索,歌颂在戏剧上创造出辉
煌成就的“无名氏”给中国戏剧舞台增添的异彩。
结合原文“岁月不居,人寿有限,我怕这位无名艺人,大概早已与草木同朽了,但这个
片刻的印象,却和他精湛的艺术一起,雕镂般刻在我的记”“但我愿以深挚的谢意,献给
那难以数计的草台班和无名艺人……如果没有他们,广袤无垠的世界将减损多少色彩,
成千上万的大地之子将经受多少难耐的精神饥渴”“无名氏,草台班,多么浩茫壮阔的生
活舞台,多么平凡芳醇的人生戏剧”可知,文章写到草台班及无名艺人给中国戏剧的贫
瘠土地上洒下的甘霖,以乡下草台班里的演员“无名氏”及作者联想到的人与事为第二
条线索,揭示了“戏如人生”“做戏要真,做人也要真”的人生真谛。
综上所述,全文虽有两条线索,作者写来却丝丝入扣,毫无游离之感。两条线索交融,
抒发了对无名氏和草台班的无限热爱之情。
答案:
(1)C
(2)无名氏们甘愿为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解精神饥渴,却无意于将自己炫耀于世人面前。
(3)①以乡下草台班里的演员“无名氏”及作者联想到的人与事为线索,揭示了“戏如
人生”“做戏要真,做人也要真”的人生真谛。②以无名艺人表演的戏目《伐子都》及与
之具有同样哲理的外国戏剧为线索,歌颂在戏剧上创造出辉煌成就的“无名氏”给中国
戏剧舞台增添的异彩。③两条线索交融,抒发了对无名氏和草台班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纵,字方庆。武后时,累迁广州都督。南海岁有昆仑舶市外区琛琲,前都督路元睿冒
取其货,舶酋不胜忿,杀之。方庆至,秋亳无所索。始,部史首领沓墨不诣府诉府曹素相饷
谢未尝治。方庆约官属不得与交通,犯者痛论以法,境内清畏。议者谓治广未有如方庆者,
号第一,下诏赐瑞锦、杂彩、以著善政。神功初,清边道大总管武攸宜破契丹凯还,且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孝明帝忌月,请鼓吹备而不作,方庆曰:“晋穆帝纳后,当康帝忌月,时以为
疑。荀询谓《礼》有忌日无忌月,自月而推,则忌时忌年,愈无理据。世用其言。臣谓军方
大凯,作乐无嫌。”诏可。方庆尝以“令,期及大功丧,未葬,不听朝贺;未除,弗豫享宴。
比群臣不遵用,颓紊教谊,不可长”。有诏申责,内外畏之。是岁,真拜左庶子,进封公,
兼侍太子读书。方庆奏:“人臣于天子未有斥太子名者,晋山涛《启事》称皇太子不名。孝
敬为太子,更‘弘‘为‘崇';沛王为太子,更‘贤‘为‘文今东宫门殿名多嫌触,请一
改之,以协用典。”制可。长安二年卒,赠兖州都督,谥曰贞。方庆博学,练朝章,著书二
百余篇,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酬复渊诣,故门人次为《杂礼答问》。家聚书多,不
减秘府,图画皆异本。方庆殁后,诸子不能业,随皆散亡。
赞曰:李德裕著书称:“方庆为相时,子为眉州司士参军。武后曰:'君在相位,何子之
远?'对曰:'卢陵是陛下爱子,今尚在远,臣之子庸敢相近?'以比仓唐悟文侯事。”嗟乎,
君子哉!虽造次不忘悟君于善。及建言不斥太子名,以动群臣,示中兴之渐,所谓人难言者,
于方庆难乎哉!德裕之称,为不诬矣。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一》,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
部中首领沓A墨B民C诣府D诉E府曹F素相G饷谢H未尝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胜,受得住,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中的“胜”的词义是相同的。
B.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如成语“明察秋毫”。
C.旧典,旧时的制度、法则。文中具体是指东宫的门、殿名称要符合旧时制度。
D.业,继承祖业,与“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的“业”用法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王方庆的前任路元睿担任广州都督时,侵夺船主所卖的外域珠宝等货物不给钱,船主
很生气就把路元睿杀了。
B.武攸宜击破契丹后凯旋,王及善以忌月为由主张陈设鼓乐却不演奏,王方庆引经据典
加以劝说,皇上同意了。
C.王方庆认为,群臣都不遵守礼法,不能放任这种情况下去,于是皇上下诏申斥责备不
遵守礼教的人。
D.王方庆藏书比皇家秘府还多,图画也都有不同版本,但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能保
护好,导致收藏的书画散失。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方庆约官属不得与交通,犯者痛论以法,境内清畏。
②学者有所咨质,酬复渊诣,故门人次为《杂礼答问》。
【解答】(1)句意:部中的首领们都极贪婪,百姓到都督府来控告,府中官吏平时接受
首领的贿赂,从未治过他们的罪。“沓墨”的意思是“贪婪",是一个不及物动词所以其
后不能有宾语,故需要在“墨”与“民”之间断开,即在B处划出停顿;“府曹”是一个
名词意思是“府中官员”是“素相饷谢”的主语,所以需要在E处划出停顿;结合上下
文看“未尝治”的主语是“府曹”,且“府曹”做的两件事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需要分开
表述,故第三处停顿可以在H处划开。
故选BEH。
(2)A.“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中的“胜”:受得住,尽、完。译文:船主十分生
气/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故选:Ao
(3)D.“比皇家秘府还多,图画也都有不同版本”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家聚书多,不
减秘府,图画皆异本”的信息可知,应是王方庆家藏书与皇家秘府不相上下,图画也都
是精本。
故选D。
(4)①交通:来往。犯者痛论以法:状语后置句。清畏:清廉畏法。译文:王方庆约束
官吏不得与当地首领有来往,违者要按照法律严厉论处,(于是)境内都清廉畏法。
②学者:求学的人。咨质:询问质疑。次:辑录。译文:求学的人有询问质疑的,他答
复得深刻精到,所以他的门生们把他的答问辑录成《杂礼答问》一书。
答案:
(1)BEH
(2)A
(3)D
(4)①王方庆约束官吏不得与当地首领有来往,违者要按照法律严厉论处,(于是)境
内都清廉畏法。
②求学的人有询问质疑的,他答复得深刻精到,所以他的门生们把他的答问辑录成《杂
礼答问》一书。
参考译文:
王纵,字方庆。武后时,多次升迁后任广州都督。南海每年都有昆仑岛的船来卖外域的
珠宝,前任都督路元睿侵夺了货物,船主十分生气,将路元睿杀了。王方庆继任都督,丝毫
都不向船主索要。当初,部中的首领们都极贪婪,百姓到都督府来控告,府中官吏平时接受
首领的贿赂,从未治过他们的罪。王方庆约束官吏不得与当地首领有来往,违者要按照法律
严厉论处,(于是)境内都清廉畏法。那些评论者说治理广州还没有一个像王方庆这样治理
有方的,可号称第一。皇帝下诏赐给(王方庆)瑞锦、杂彩,表扬他的善政。神功初年,清
边道大总管武攸宜击破契丹后凯旋,将要献俘,内史王及善提出这是孝明帝的忌月,主张陈
设鼓乐却不演奏。王方庆说:“以前晋穆帝娶皇后,正当康帝的忌月,时人都为之犹豫。荀
讷说《礼》中提到了忌日但没有忌月的提法及礼仪,如果从忌月推论,那就还可以有忌时,
忌年,那就越发没有理论根据了。那时就用了荀讷的意见。臣以为现在正是我军获得大胜,
作乐不会有妨碍的。”皇帝诏令允许作乐。王方庆曾经提出:“依照礼法,守大功之丧的九个
月内,在未下葬时,不允许朝贺;丧期未满,不能参加宴会。近来群臣都不遵此令,弄乱了,
败坏了礼教,这种情况不能放任。”皇帝下诏申斥责备不遵礼教者,于是朝廷内外都很怕王
方庆。这一年,王方庆正式拜授左庶子,晋封公爵,兼侍太子读书。王方庆奏称:“人臣对
于天子,没有一个直呼太子名字的。以前,晋时的山涛《启事》称皇太子而不称名。孝敬皇
帝为太子时,改名字中的‘弘‘字为‘崇’字;沛王为太子时,即改名字中的‘贤学为'文
字。现在东宫的门,殿名称很多涉嫌触讳,请求一一改去,使能符合旧规。”武后下诏同意。
王方庆长安二年去世,被追赠为兖州都督,被赐谥为“贞”。王方庆博学多才,熟悉朝廷规
章,著书二百多篇,特别精通《周礼》《校礼》、《礼记》。求学的人有询问质疑的,王方庆答
复得深刻精到,所以他的门生们把他的答问辑录成《杂礼答问》一书。王方庆家藏书极多,
与皇家秘府不相上下,图画也都是精本。王方庆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能继承祖业,以后这
些书画都散失了。
评论:李德裕著书称道:“王方庆任宰相时,他的儿子任眉州司士参军。武后问他:'你
位居宰相,为什么儿子在那么远做官?'王方庆回答:‘庐陵王是陛下的爱子,现在尚在远
方,臣的儿子怎敢放在近处?’用以比况仓唐警悟文侯的事。”唉,王方庆确实是个君子。即
使是仓惶急迫之时,也不忘诱导君王为善。及至建议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专业文化策划服务合同版B版
- 企业级数据安全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体育场馆体育赛事现场志愿者培训与管理考核试卷
- 幼儿课程设计注意点
- 企业教育培训的人才与人才管理考核试卷
- 扬州美食地图课程设计c语言
- 公路工程数字化管理与BIM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标准个人本息贷款协议样本版B版
- 大豆油工厂课程设计
- 服装调色课程设计思路
- 重庆财经学院《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MOOC】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议程例文(3篇)
- 【MOOC】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44898-202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通则
- 糖尿病伤口护理
- 建筑师业务实习答辩
- 第07课 开关量的与运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课件
- 铜材压延生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
- 500字作文标准稿纸A4打印模板-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