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梢、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miao)的梦。
河水迤遮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_____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
儿的鸣(jiu)与狗吠、牛噂、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氤,轻拂着盘
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甲】。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昭示着生
命的倔强与执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缥(miao)鸣(jiu)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清醇B.清纯
(3)填入语段中“【甲r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
B.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2.古诗文名句积累。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在《泊秦淮》一诗中,杜牧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
者的诗句是:,。
(4)“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这是昆明西山龙门的一幅对联,其上联化用了陆游
《游山西村》一诗中的“,”两句。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张贴对联,下面适合春
节张贴的上联是,下联是O(只填序号)
A.梧桐枝上栖双凤
B.金豚戏岁福星照
C.南岭青松万载春
D.紫燕报春鸿运开
E.菌茗花中立并鸳
F.东海白鹤千秋寿
4.名著阅读。
他是【A]、杨益言合写的《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B】忍辱负重,装疯卖傻,
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
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A1是指合写《红岩》的另一个作者_______;[B]是指作品中的(人名)。
5.作家赵丽宏曾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
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它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之后,你觉得它传达了怎样的憧憬和理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一、文学作品阅读.
6.
远去的东栅
张会芬
(1)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蓬船泊
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
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
还是在故乡。
(2)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
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
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
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
(3)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
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耙耙。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
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
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
(4)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
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
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
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
了。
(5)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
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
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
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
(6)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牛气,。河功也消失了浣衣的
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
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
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
(7)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
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
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
(8)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
却越来越浓。
(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写了两个阶段的乌镇。请根据作者的描述,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文中第(4)段末尾写作者“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第(6)段末尾又写到“只想快速
逃离”。作者两次“想逃离乌镇”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3)请品读第(4)段和第(6)段的画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各写一条批注。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从作者对乌镇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
样的变化?
一、非文学作品阅读.
7.
废旧手机该何去何从?
【市场现状】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日新月异,手机更新迭代不断加速。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
处理渠道,我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并不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
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亿至5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
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2%左右的回收率。
【相关调查】调查一:闲置手机可能带来环境和健康隐患。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
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弃
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澳联苯和多漠二苯酸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
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
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
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有一部分易致癌。
调查二:小小的一部手机就是一座资源富矿。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黄金,
1000-3000g白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钿、伯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
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o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
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苹果公司2016年发布的《环境责任报告》也显示,2015年苹果从约4万吨的废旧
iPhone>iPad和iMac中,提炼出约2.8万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包括近1吨黄金和3吨白
银,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
调查三:废旧手机拆解,一项可以暴富的生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
解后废弃的垃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被回收的旧手机中,仅有少部分进入正规拆解企业,多数流向
广东汕头、深圳等地销售或进入非法手机拆解作坊,从而产生污染等问题。
这意味着,二手手机回收,既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挑战。对于掘
金其中的创业者来说,如何推动手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让“沉睡”的旧手机被更好地利用,
且真正实现环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调查四:废旧手机回收,一块有待开发的大蛋糕。
面对废旧手机回收这一块大蛋糕,希望撬动这一巨额存量市场的创业者蜂拥而来。随便
以二手手机回收为关键词,搜索一下,便可看到几十个垂直平台。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当然,亦有手机厂商开始关注到这一回收产业。魅族便发布了一个名为mCycle的手机
回收项目,回收用户的废旧的、闲置的手机,并提供相关补贴。华为也发布过绿色行动2.0手
机回收计划,通过这一活动,用户可以将家中闲置的旧手机出售给华为,并换取华为、荣耀手
机的等额代金券。
市场,是彼此都看好的。但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
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
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解决措施】
废旧手机该何去何从?关键在于完善其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
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
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
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
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
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
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
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值、
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重要
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结语】
回收处理废旧手机远非一桩生意那么简单。如果没有完善的电子产品回收体系,不翻过
以上几道坎,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还有
赖以生存的环境本身。
(根据中国环保网、和讯网、《光明日报》等资料编写)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O
A.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
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B.文中两处画线的部分都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手机的产量和更新量以及废旧手机存量、
手机中贵金属含量等方面揭示出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C.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很多,可设实体店回收,也可网上回收:如设置实体的回收箱、回收点、
回收站以及在网上搭建旧手机回收服务平台等。
D.只要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就能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
(2)李爷爷打算买一部新手机,但对于旧手机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处置。请你利用文中相关知识
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并阐述理由给他听。
(3)目前,我国的废旧手机回收率为什么会那么低?请根据文本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
法。
一、古诗阅读.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湘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1)请赏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2)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也写到“马上相逢”,与本诗的“马上相逢”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有
何不同?
一、文言文阅读.
9.
【甲】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D,同二王参云栖②.时已二月,大雪盈尺。
出赤山埠,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靛诸.山威皑云端尤可爱也。庚呵秋,与白民看雪
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⑤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
不可以意求也。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乙】
甲子嘉平月⑥九日大雪,泊舟阊门⑦,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
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
山耳。放笔一笑。
(李流芳《题雪山图》)
【注释】①甲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②云栖:寺名。在杭州西湖西面山中,以产竹
闻名。③江南:钱塘江南岸。④庚戌: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⑤迟:等待。⑥甲子:明
天启四年(1624年)。嘉平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⑦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白民秋留晋陶渊明继爱菊秋出心裁
B.是岁章无章不可得有志者事章成
C.固不可以意求也求之下流,固颠根深蒂固
D.而蔓中有云目似瞑,富暇甚词不达率
(2)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3)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
(4)【甲】【乙】两文都写到雪景,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甲】文的“琼枝玉干,披拂照耀”
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景的特点;【乙】文的“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
不辩其为云为雪也”运用的描写手法,写出了雪景______的特点。
10.请根据以下信息,为文物《千里江山图》写一段介绍性文字,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
连贯,不超过100字。
名称:千里江山图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王希孟
材质:绢本
作品形式:长卷
作品内容: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美妙。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影响:古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巨制,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
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确实有些东西是不可缺席的。
请以《不可缺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梢、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miao)的梦。
河水迤遮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_____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
儿的鸣(jiu)与狗吠、牛噂、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氯,轻拂着盘
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甲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昭示着生
命的倔强与执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缥(mido)缈鸣(jiu)啾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B
A.清醇B.清纯
(3)填入语段中“【甲】”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
B.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第一个字写作“缈”。第二个字写作“啾”。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清醇:指清净纯正。也指茶汤味新鲜,入口爽适。清纯:指
清正纯洁、思想干净,多用来形容年轻女性,指人很清雅、纯真、不杂、善良。结合语境分析
选“清纯”。
故选:B
(3)本题考查排序能力。根据句子的内在逻辑顺序,应填“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
淀的味道
故选:Ao
【解答】答案:
(1)缈啾
(2)B
(3)A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
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
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2.古诗文名句积累。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在《泊秦淮》一诗中,杜牧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
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这是昆明西山龙门的一幅对联,其上联化用了陆游
《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
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写法)
(2)莫言下岭便无难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隔””庭“的写法)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
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张贴对联,下面适合春
节张贴的上联是B,下联是D。(只填序号)
A.梧桐枝上栖双凤
B.金豚戏岁福星照
C.南岭青松万载春
D.紫燕报春鸿运开
E.菌茗花中立并鸳
F.东海白鹤千秋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确定对联的内容,
其次分析各个选项,选出符合题干内容的对联。
【解答】A.“梧桐枝上栖双凤”是婚联;B.“金豚戏岁福星照”是春联;C.“南岭青松万载春”
是贺寿联;D.“紫燕报春鸿运开”是春联;E.”菌茗花中立并鸳”是婚联;F.“东海白鹤千秋
寿”是贺寿联。故春节应贴BD两联。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
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故应是上联。B中最后一个字“照”
是仄声,故是上联,D中最后一个字“开”是平声,故是下联。答案:BDo
【点评】对联的拟写方法:
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必须相同。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语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上下联在哪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7、最好不要出现重复的字眼。
4.名著阅读。
他是【A]、杨益言合写的《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B】忍辱负重,装疯卖傻,
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
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A1是指合写《红岩》的另一个作者罗广斌:[B1是指作品中的华子良(人名)。
【分析】本题考查对《红岩》中主要人物的了解能力,根据语段提示内容明确涉及的人物。
【解答】《红岩》的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从“装疯卖傻”“挑菜”这
些关键情节可知B指的是华子良。
答案:
罗广斌;华子良
【点评】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
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
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作家赵丽宏曾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
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它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之后,你觉得它传达了怎样的憧憬和理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主题思想的理解。《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
地、自由翱翔的梦想。这部作品中,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
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在小说里,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
赞美和热爱。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种种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
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
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答案:
示例:《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
故事。作品传达出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社
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点评】谈谈对名著的思想认识的题目,要结合名著内容和作者写作目的来谈。《海底两万里》
既预言的很多科学发明,也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一、文学作品阅读.
6.
远去的东栅
张会芬
(1)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蓬船泊
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
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
还是在故乡。
(2)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
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
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
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
(3)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
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耙耙。我买了一个剥开来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
临街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
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
(4)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
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
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
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
了。
(5)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
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的声音、游人的吵嚷
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
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
(6)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牛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
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
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
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
(7)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
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
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慢慢消逝。
(8)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
却越来越浓。
(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写了两个阶段的乌镇。请根据作者的描述,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文中第(4)段末尾写作者“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第(6)段末尾又写到“只想快速
逃离”。作者两次“想逃离乌镇”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3)请品读第(4)段和第(6)段的画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各写一条批注。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从作者对乌镇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
样的变化?
【分析】本文共八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写2005年我看到的乌镇。那时乌镇环境
整洁幽静,生活简静安适,富有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我”对乌镇充满了向往、喜爱与留恋;
第二部分(5-8)写2010年我再见到的乌镇。2010年的乌镇幽静美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蜂拥
嘈杂,“我”对乌镇的变化满是遗憾、失望和惋惜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通读文本,结合“2005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
看到几只乌蓬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
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
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概括得出:2005年的乌镇:环境整洁幽静,生活静谧安适,
富有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结合“2010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
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
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
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嚣和烦躁。”概括得出:2010
年的乌镇:环境恶化,居民减少,游人蜂拥嘈杂,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而变得喧嚣不堪。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态度,不一样。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原因。第
4段结合“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
不敢与她长久对视”得出:想逃离乌镇是因为发现自己的芜杂、浮躁和虚荣而感到惭愧;第6
段结合“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
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得出:想逃离乌镇是因为乌镇已失去了往日的宁
静,变得喧嚣、烦躁。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
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第四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
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
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将“乌镇”比喻成“一位恬静的古典女
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或者把“乌镇”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乌镇的静,表达了作
者的赞美之情。第六段中的画线句子“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
泣。”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乌镇失去了往日宁静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惋
惜之情。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根据文中表述的“2005年的乌镇”和“2010年的
乌镇”的特点,可以看出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结合“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内敛,而她也
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得
出:对“2005年的乌镇”表达出向往、喜爱和留恋之情;结合“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
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
逃离。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得出:对“2010
年的乌镇”表达出对失去往日宁静的乌镇感到遗憾、失望和惋惜。
答案:
(1)①2005年的乌镇:环境整洁幽静,生活静谧安适,富有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②2010年
的乌镇:环境恶化,居民减少,游人蜂拥嘈杂,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而变得喧嚣不堪。
(2)不一样。第(4)段末尾写想逃离乌镇是因为发现自己的芜杂、浮躁和虚荣而感到惭愧。
第(6)段末尾写想逃离乌镇是因为乌镇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得喧嚣、烦躁。
(3)第四段的划线句子:
示例一:比喻,将乌镇比作恬静的古典女子,突出了乌镇简静、安详和内敛的特点。
示例二:拟人,写乌镇默默地与我对视,将乌镇人格化,突出了乌镇简静、安详和内敛的特点。
第六段的划线句子:
示例:拟人,写青石板的哭泣,意在表现自己对乌镇失去往日宁静的叹惋之情。
(4)对比。2005年的时候,作者对乌镇充满向往、喜爱和留恋之情。2010年的时候,作者对
失去往日宁静的乌镇感到遗憾、失望和惋惜。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
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
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
烘托了……
一、非文学作品阅读.
7.
废旧手机该何去何从?
【市场现状】
近年来,智能手机发展日新月异,手机更新迭代不断加速。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
处理渠道,我国废旧手机的回收率并不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
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亿至5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
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2%左右的回收率。
【相关调查】调查一:闲置手机可能带来环境和健康隐患。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
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弃
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澳联苯和多漠二苯酸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
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
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
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有一部分易致癌。
调查二:小小的一部手机就是一座资源富矿。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黄金,
1000-3000g白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钿、伯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
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o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
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苹果公司2016年发布的《环境责任报告》也显示,2015年苹果从约4万吨的废旧
iPhone、iPad和iMac中,提炼出约2.8万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包括近1吨黄金和3吨白
银,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
调查三:废旧手机拆解,一项可以暴富的生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
解后废弃的垃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被回收的旧手机中,仅有少部分进入正规拆解企业,多数流向
广东汕头、深圳等地销售或进入非法手机拆解作坊,从而产生污染等问题。
这意味着,二手手机回收,既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挑战。对于掘
金其中的创业者来说,如何推动手机用户积极参与回收,让“沉睡”的旧手机被更好地利用,
且真正实现环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调查四:废旧手机回收,一块有待开发的大蛋糕。
面对废旧手机回收这一块大蛋糕,希望撬动这一巨额存量市场的创业者蜂拥而来。随便
以二手手机回收为关键词,搜索一下,便可看到几十个垂直平台。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当然,亦有手机厂商开始关注到这一回收产业。魅族便发布了一个名为mCycle的手机
回收项目,回收用户的废旧的、闲置的手机,并提供相关补贴。华为也发布过绿色行动2.0手
机回收计划,通过这一活动,用户可以将家中闲置的旧手机出售给华为,并换取华为、荣耀手
机的等额代金券。
市场,是彼此都看好的。但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
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
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解决措施】
废旧手机该何去何从?关键在于完善其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
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
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
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
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
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
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
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值、
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重要
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结语】
回收处理废旧手机远非一桩生意那么简单。如果没有完善的电子产品回收体系,不翻过
以上几道坎,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失去的不只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还有
赖以生存的环境本身。
(根据中国环保网、和讯网、《光明日报》等资料编写)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
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B.文中两处画线的部分都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手机的产量和更新量以及废旧手机存量、
手机中贵金属含量等方面揭示出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C.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很多,可设实体店回收,也可网上回收:如设置实体的回收箱、回收点、
回收站以及在网上搭建旧手机回收服务平台等。
D.只要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就能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
(2)李爷爷打算买一部新手机,但对于旧手机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处置。请你利用文中相关知识
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并阐述理由给他听。
(3)目前,我国的废旧手机回收率为什么会那么低?请根据文本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
法。
【分析】这篇文章介绍了闲置手机可能带来环境和健康隐患,但它又是一座资源富矿,然后介
绍了拆解、回收旧手机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对旧手机的该何去何从问题给出有效
的解决措施。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每个选项逐
一还原到文本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句段,然后仔细审读,寻找文本和选项阐述的不同。
ABC.正确。
D.有误,阅读选项内容,可知其与文中的“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
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
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不相符。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给李爷爷建议如何处理
旧手机。结合“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查办非法
手工拆解翻新作坊」分析得出:把旧手机交给正规的回收商。结合”进入非法手机拆解作坊,
从而产生污染等问题。”“2015年苹果从约4万吨的废旧iPhone、iPad和iMac中,提炼出约2.8
万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包括近1吨黄金和3吨白银,价值约为4000万美元。”得出:一方面,
这样做可以避免因手机随意处置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因为废旧手机中蕴含的贵
金属具有巨大的价值,手机回收后可二次利用。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阅读感悟的表达。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对全文进行阅读,掌握文
本大意,把握文本主旨,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调查一”中说“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
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这就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
没有回收废旧手机的习惯,会随意丢弃。“调查四”中说“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
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品牌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
的价格问题经常会和回收商产生分歧。”由此可见:回收废旧手机,除了消费者缺乏回收习惯外,
消费者还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解决措施中说“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
法可依”“还要加大对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这说明废
旧手机回收体系不完善,正规回收渠道难寻。
答案:
(1)D
(2)李爷爷,您可以把旧手机交给正规的回收商。一方面,这样做可以避免因手机随意处置而
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因为废旧手机中蕴含的贵金属具有巨大的价值,手机回收后
可二次利用。
(3)①消费者没有回收习惯。②消费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③消费者和回收商对手机的回收
价格存在分歧。④废旧手机的回收处理体系不够完善。
【点评】筛选信息答题技巧: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补充、筛选、提取所需要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
求加工信息。
一、古诗阅读.
8.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湘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1)请赏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2)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也写到“马上相逢”,与本诗的“马上相逢”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有
何不同?
【分析】《钱塘逢康元龙》为明代诗人谢肇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异乡邂逅同
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需分手的离愁别绪。此诗起句中用一"暗'’字,就形象
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时的氛
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诗人要与诗友一醉
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
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等2诗人想借酒
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含
义的基础上分析“暗”字的表达效果。“黄梅细雨暗江关”的意思是“阴暗底晦的连阴雨天,让
整个杭州城像黑夜一样暗淡”。用“暗”字,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
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
分析。结合两诗的情感写出不同。“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的意思“马上就要相逢
了我们要尽情的大醉一场,明天早上各奔东西,又不知要分离多远何日才能见面”。“马上相逢”
表现了诗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以及刚见面就要分别的愁绪。岑参与友人于马上相逢,行色
匆匆,只有就几句话时间罢了,就是这一点的时间,作者就托他捎个口信回家,这种行为真切
的表现了作者的思念家乡之情。
诗歌大意:
阴暗底晦的连阴雨天让整个杭州城像黑夜一样暗淡我到了湖州你也急切的要回来。马上就要
相逢了我们要尽情的大醉一场,明天早上各奔东西,又不知要分离多远,何日才能见面。
答案:
(1)“暗”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黄梅时节,钱塘细雨纷飞,凄迷暗淡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与友人
依依惜别的感伤情绪。
(2)本诗的“马上相逢”表现了诗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以及刚见面就要分别的愁绪。岑诗
的“马上相逢”写诗人在奔赴边塞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他的思乡之情,也暗含了诗人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
【点评】解读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L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解读感情,
2.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解读感情,3.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解读感情。
一、文言文阅读.
9.
【甲】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D,同二王参云栖②.时已二月,大雪盈尺。
出赤山埠,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溢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D秋,与白民看雪
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⑤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
不可以意求也。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乙】
甲子嘉平月⑥九日大雪,泊舟阊门⑦,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
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
山耳。放笔一笑。
(李流芳《题雪山图》)
【注释】①甲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②云栖:寺名。在杭州西湖西面山中,以产竹
闻名。③江南:钱塘江南岸。④庚戌: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⑤迟:等待。⑥甲子:明
天启四年(1624年)。嘉平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⑦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白民缈留晋陶渊明理爱菊理出心裁
B.是岁童无章不可得有志者事章成
C.囿不可以意求也求之下流,囿颠根深蒂囿
D.而港:中有云目似瞑,喜暇甚词不达富
(2)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3)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
(4)【甲】【乙】两文都写到雪景,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甲】文的“琼枝玉干,披拂照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景洁白美艳的特点;【乙】文的“雪后两山出云,上下
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运用白描的描写手法,写出了雪景苍茫浩大的特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
我春夏秋一直待在西湖,但没有参观寒山寺就回来了。甲辰月,我和两位王姓的同伴一
起参谒了云栖寺。出了赤山步行,一路琼枝玉干,披拂耀眼。遥望江南群山,白雪皑皑,如浮
云端,尤其令人喜爱。庚戌月已是秋天,我和白民相约在两堤看雪。我已经回来了,白民独自
留了下来,雪到腊月快结束了也迟迟未下。这一年最终也没有下雪,白民失望而返。人世间的
事各有缘法,本来就不能强求的。
【乙】
明天启四年农历十二月初九下大雪,将船停在苏州古城的西门。做此图。回忆往年在西
湖遇雪的故事,雪后两座山上与天上全是白色,不能分清哪是云,哪是雪。我画画时,看到的
是雪,而想象中有云。观看我的图的人都说是云山图。却不知道我画的乃是雪山图。放下笔笑
一笑吧。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白民独自留了下来;独:独自。中句句意: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独:唯
独。后句句意: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独:与众不同。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前句句意:这一年最终也没有下雪;竟:最终。中句句意:最终没有找到;竟:最终。后句
句意: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竟:最终。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C.前句句意:本来就不能强求的;固:本来。中句句意: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固:固
然。后句句意: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固:牢固。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D.前句句意:而想象中有云;意:想象。中句句意: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意:
神情。后句句意: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意:意思。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
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
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两处。句意为:遥望江南群山,白雪皑皑如浮云
端,尤其令人喜爱故断句为: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尝,曾经;但,只是;归,回来。句意为:我春夏秋三季曾经在西湖游玩过,只
是没有看到冬天的山景就回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制品市场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纺织面料色彩搭配技巧考核试卷
- 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用考核试卷
- 碳排放减少与碳配额管理考核试卷
- 游乐设施项目管理中的团队沟通考核试卷
- 石材表面处理技术更新考核试卷
- 纺织品的可持续材料开发考核试卷
- 米、面制品消费行为分析考核试卷
- 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评估考核试卷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明清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预案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特征课件
- 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研开发类申报书
- (完整版)英语四级词汇表
-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 GB/T 2424.7-2024环境试验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试验A(低温)和B(高温)的温度箱测量(带负载)
- 重型燃气轮机用大型铸锻件 第3部分:铸钢件 编制说明
- 智慧农业的支撑技术简介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新版】(技术方案)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估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基本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执行率的应用效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