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讲座新稿_第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讲座新稿_第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讲座新稿_第3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讲座新稿_第4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讲座新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教学概论

一、新课程设置的目标和特点二、新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三、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示范性备课一、新课程设置的目标和特点

(一)新课程《大纲》的编写过程课题的启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的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于2010年底开始启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也是博士研究生学位课。该《大纲》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启动。

研究团队的组建与分工:经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批准,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担任,具体分工如下:导论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第一讲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杨雪冬第二讲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海波第三讲、第四讲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肖巍第五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甲明第六讲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第七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第八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银传

进度安排

1、2010年12月—2011年4月,确定写作提纲。期间,课题组广泛收集已有的博士生政治课教学大纲,并对部分改革试点高校进行了调研,征求试点高校教师的意见,于2011年3月底向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组提交了写作提纲,并于2011年4月11日修改审定后通过。

2、2011年4月—9月初,完成初稿的写作及一审修改。课题组于2011年5月中旬向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提交了《大纲》初稿。7月中旬日至8月底,课题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进行集中讨论,于9月初上报了一审修改稿。

3、2011年11月底—2012年2月,完成二审修改。2011年11月底,中宣部理论工程办公室组织课题组根据二审修改意见进行了集中讨论和修改。此后,经过课题组专家、组外专家以及工程办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教学大纲。

《大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吸收众多专家的合理建议,工程办和相关专家直接参与修改审定。尽管如此,由于《大纲》所涉及的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十分复杂,并且目前尚无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的同类教材和《大纲》,因此,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在理论观点的把握上不够准确的地方,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逐步完善。(二)新课程的目标定位应从整个课程体系中把握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要求。

1、正确处理与原有的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本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方面,从博士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整合了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即1987方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文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科)两门课的主要内容,并根据需要增加了新的内容。

另一方面,该课程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教学体系,体现出“步步高”的特点:

——本科生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成果;

——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分析当代“中国发展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博士研究生课程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和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

2、教社科〔2010〕2号文件明确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要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新课程的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博士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想信念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分析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对现实的把握中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当代价值;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丰富知识储备,增强跨学科意识,全面增强当代优秀青年的才干和能力,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着眼于学生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体系中把握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新课程的主要特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

4、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每讲后面都布置了“分析与思考”的问题。)二、新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一)新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导论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第四讲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第五讲当代社会思潮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第七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八讲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从上述布局可以看出,除了上面所说的特点之外,还突出了时代性、世界性、问题性、应用性、前瞻性。(二)新课程设置的内在结构:三个板块导论:是大纲的灵魂,系统介绍了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应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为大纲关于当代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基本的定位和视域;第1-6讲:是对当代人类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分析,主要是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思潮、科技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影响和制约世界和中国发展的主要层面。第7-8讲:是关于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三)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师资要求教学方法本课程占2学分,36个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着力培养博士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着力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能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坚持“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同掌握专业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了解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将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与解放思想、研究问题结合起来。新课程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教师应当加深对当代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把握,加强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以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信息量。教师应当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理解力和判断力,为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探索。

三、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示范性备课

(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1、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

在20世纪,人类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但是依然举得了巨大进步。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实现巨大发展: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论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资本主义也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并没有因此而中断,而是在曲折中顽强地继续前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整个世界被区分为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在被压迫国家和人民长期艰苦抗争、流血牺牲的奋斗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各国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使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人民选择和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类社会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一个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社会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冷战、核军备竞赛、霸权主义横行肆虐,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并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多,要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加快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文明发展程度和生活质量差异仍然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繁重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共同期望和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发展问题仍然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创造了增长奇迹。但这种增长带来的并不完全是人们预期的结果。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紧张,成为制约发展并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仍然是21世纪的重大问题。民族宗教矛盾冲突日益严重民族宗教问题始终是国际经济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根源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社会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其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落后国家的长期政治统治、经济剥削、民族压迫、文化歧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或侵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日趋复杂和严重的重要原因。此起彼伏的民族宗教冲突,对区域性的、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构成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深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问题。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后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传统能源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矛盾,当代发展与后代发展的矛盾,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人类进步的诸多努力将化为乌有,人类将面临异常严峻的生存危机。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挑战仍然严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类目前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仍然占相当人的比重,洁净饮用水、必要的食物、基本居住条件、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仍然难以保障,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居民普遍贫困、基本生活需求及基本教育条件无法得到保障的状况令人震惊。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3、2l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给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威胁,经济安全受到挑战,金融风险随着国际资本加速流动而加大了;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的同时,还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在许多落后国家中引发了社会混乱和经济灾难。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既积极参与又趋利避害,在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发展。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国际余融危机的冲击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对各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执政能力产生了重大考验,争取发展主动权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文明多样性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成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成为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加剧也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经济、政治、国际文化和国际舆论方面尤其是传播手段上所占有的优势,极力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以图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给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安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l世纪,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但如果人类社会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缺乏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的有效制度制约和伦理道德约束,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很大的威胁,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同时克服科技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入辛探索,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阐明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是立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坚持改革开放,始终把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等丰富思想。这一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市场经济的认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点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以及调控手段上都表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与世界1.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所谓“方法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的基本理论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3)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是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掌握事物是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观点,掌握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观点,掌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观点,掌握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等等。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要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掌握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掌握分析事物矛盾、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方法,以及群众路线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2.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1)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认识和分析中国和当代世界问题,必须具备历史的纵深感,善于以史为鉴,从深刻的历史比较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要善于通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来观察和认识问题。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制定科学的国际发展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2)增强战略思维: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要深入准确了解基本国情,使思想认识始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深刻认识当今世情的变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做到视野开阔、统筹兼顾,既看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又看到当今世界仍然充满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做到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善于汲取世界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3.深刻把握规律、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中丰富和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清醒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清醒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有助于系统了解和科学分析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挑战。有助于全面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丰富知识储备。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了解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将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与思考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变化的突出特点。1.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性共识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寻求正确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式,都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人推进,不断产生出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开展出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各种问题。

(2)寻求正确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式,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或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提出,是为了寻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包容性发展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等;后者包括观念和“感情”等,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社会内部、国内与国际的关系。2.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加快。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等各种社会要素在国内和跨国范围的流动规模在扩大、速度在加快。社会更加多元化。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乃至进一步分化。社会群体不断重组,正在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和行动方式。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口结构和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家庭规模在缩小,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个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地参与各种公共事务,表达和实现自我权利。安全、福利、健康、环境、价值认同等与人的发展有关的话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社会对资本扩张的风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各类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力量的增强,国家的运行和职能正在进行适应和调整。3.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国家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但相互竞争也更加激烈、更加全面。国家间竞争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政府不仅重视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资源的硬实力,也更加重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和加深,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增加。国际格局也处在调整之中,旧的战略联盟有的在疏离和解体,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构建和发展。各国政府为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积极调整政策,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以增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展开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巩固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以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在这些方面,各国都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大国关系正在进行调整。冷战结束后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强化了各国的紧迫感,使其纷纷对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进行调整,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大国关系调整的主线是既竞争又合作。大国间相互依存加深,协调合作加强,但利益差异仍然存在,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对抗和冲突不时出现。4.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经济条件、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拥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认同问题是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各民族国家对本国民族历史文化及制度的认同,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自信自强,就必须从观念上打破“西方中心论”思维定势,传承与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自我文化认同,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文化。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5.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主要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核心是维护领土完整、保护主权不受侵犯、国家不受外来军事威胁。主权国家传统安全利益的维护是实现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的基石,传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至今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世界大国依然强调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关键地位,注重提升以核心军事能力为重点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变革。信息化已经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国家间竞争的加剧,激化了围绕战略要地、重要资源、国际要道的争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谋取在多维作战空间的军事优势,加快组建战略联盟对潜在对手实施战略围堵,增加了国际军事竞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西方大国为了谋求自身的战略利益,肆意干预别国内政外交,用战争手段更迭他国政权,增大了国际军事冲突、政治动荡的风险。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主要指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等领域的安全状态,主要包括会融动荡、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非法移民、跨境犯罪、恐怖活动、传染疾病、产品安全等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不确定性、转化性、动态性等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带来的挑战往往超越国界的限制,存一些方面与国家权力形成了不对称,其解决和应对需要依靠国家间乃至全球范围的合作,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近代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交通运输技术革命、资本的国际扩张、大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各个民族和国家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交往开始形成并成为满足各个民族和国家需要的必要前提。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无限扩张的本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列宁言)。理论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是到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才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它影响的广度和力度。因此,通常认为世界经济在这一时期,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为标志和特点的新阶段。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在内涵、外延都将不断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也要看到,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推进的,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有密切联系,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和拓展,必然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产生。2.世界经济新格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导致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本是经济全球化中最活跃的因素,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活动,最大效用地利用世界市场,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规模,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张。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速度加快,投资形式不断丰富。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投机性和风险性越来越突出,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各国的比较优势得到展现的机会,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对比也在发生变化。虽然美国、欧洲、日本依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有经济科技优势,但是都在遭受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经济持续增长遇到了严重挑战。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和投资的重要基地、全球需求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正在缩小。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发展,成为深化国际经济联系和推动各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合作组织或合作机制纷纷建立,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在加深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探索更广泛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经济区域化已成为一些大国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推动区域内各成员经济政策的协调依然面临各种挑战。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多边合作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的催逼下进行内部改革,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大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据着更大份额的市场,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优势,把握着大部分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使得世界经济中既有的不平等、不合理、不公正因素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强化,建立平等、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而道远。3.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所需的资本、技术和市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扩大。除经济领域中形成越来越多的共同规则外,不同文化价值、制度规范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显示出文化、制度的多样性,有利于形成相互尊重、包容的交往氛围。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优势,极力推行霸权主义,破坏了世界交往的平等性和多样性。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机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国家实力的增强,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日益增多,国内问题国际化,安全问题多样化,主权国家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经济治理的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更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得尤为迫切。“二十国集团”峰会走向机制化,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方兴未艾,这也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经济一体化进展最大的欧元区现在也面临着如何协调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诸多挑战。尽管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合作逐步发展,但相互竞争和较量也愈演愈烈,争夺核心是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中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较好地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依然严峻。(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1.世界多极化的开启(1)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初期,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苏联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局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签订的雅尔塔协议为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开始形成:一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2)“不结盟运动”对两极的制衡:20世纪60年代开始,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以“不结盟运动”为主要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团结合作,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3)欧洲和日本的实力逐渐增强:在资本主义阵营中开始提出有别于美国的国际政治主张。(4)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各国各自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经过60年代的意识形态论战和一些事件,苏联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松动。(5)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三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1970年,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客人时指出,亚非拉是第三世界,并第一次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问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全面阐述了这个战略思想。“三个世界”思想是中国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是中国制定当时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出现“两超多强”局面: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以及西欧、日本、中国等多种力量或力量中心并存的局面。(7)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初,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虽然不可逆转,但美国仍然以超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实力力图维持单极世界,真正实现世界多极化并非易事,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2.世界政治新格局“一超多强”格局: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实力总体上不断削弱,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大国、强国的实力和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还无法与美国相匹敌。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大国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也在利用各种方式干扰或阻挠其他大国崛起。新兴国家的实力增强,正在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向新的均衡方向发展。尽管这些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存在差异,但是共同的发展愿望使它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多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形成。中国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起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参与的范围更为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但是,国际上也有一些势力敌视中国,炮制所谓“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妄图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干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一些人过高估计中国的实力,鼓吹“中国责任论”,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苛刻要求。国际行为主体多样化。各类区域性组织(欧盟、东盟、非盟等)日趋活跃。非政府组织对各国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逐步增强,并且在全球范围也有更多的合作与行动。当今世界的经济中心开始向东转移。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发展,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在国际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美国已将战略重心移至该地区。世界大国在这个地区的竞争和较量也更为激烈,潜伏着新的地缘政治风险。此外,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也此起彼伏,存在着多种变数,大国关系在这其中表现为竞争与合作并存。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改变了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状况。随着多种战略力量的出现,由个别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长远地看,世界多极化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也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日益凸显。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纷纷暴露出来,恐怖主义活动时有发生,文化矛盾和冲突也出现新的变化。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而且时有强化。少数大国通过各种方式干扰和破坏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仍想维持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它们利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抢占战略要地,争夺能源资源;利用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等全球性问题,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企图维持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利用人权、民主、自由、互联网管理等话题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它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单极与多极的较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着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许多全球性问题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为此展开的多边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并达成某些重要共识。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较量也日趋激烈,核心是争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道义优势。——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避免历史上大国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旧剧重演,必须承认和尊重世界多样性,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在1985年3月敏锐地把握时代主题的变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尽管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逐步实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开放的具体目标不断丰富,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到利用外资、了解和掌握国际惯例等。开放的领域逐渐增多,从经济领域,向科技、教育、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逐步扩展。开放的空间不断扩大,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积极参与和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于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努力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不断深化“引进来”的工作,也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调整和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国家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等多种外交途径扩大对外交往,加深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几乎所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活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建设,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与义务。中国努力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解决本国发展问题,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世界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质量提高、对外发展援助等许多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发展更加持续、社会更加和谐、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增进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主要特征(1)必然性: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鲜明主张。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2)主要特征:中国的发展具有和平性。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历来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战争、扩张等行为。中国始终努力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具有自主性。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强调合作性与共同性。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积极寻求本国利益与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坚持风雨同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与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4.推动构建和谐世界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世界高度概括了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是中国长期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构建和谐世界,就是要: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世界虽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将付出不懈的努力。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中国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切实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推动世界实现均衡、普惠、协调的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加快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分析与思考1.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2.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外交目标,也被认为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3.近代以来,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因此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国力的增强产生了某些忧虑和猜疑。结合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发展的内涵与理念发展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发展是人类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进而实现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基本关系、基本观念及其社会内在结构更新和变革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列宁: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发展要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2)发展生产国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3)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4)发展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5)发展要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6)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分步骤实现现代化;(7)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8)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9)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10)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来实现;(11)发展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发展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也是在不断演进与完善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大致经历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形态的渐进过程。20世纪50至70年代:发展的主题是追求经济增长;20世纪70至90年代:随着平等、公平等社会问题成为当时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由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经济发展向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以社会平等为主题的社会发展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思以往发展理念与实践,深刻认识到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文明发展的现代理念。2.当代发展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当今世界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威胁与挑战。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南北问题”仍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代人类面临风险增多。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的宗教冲突、重大恐怖袭击、持续的局部战争等,破坏和平发展的环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阻碍各国发展。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全球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出日益紧张匮乏。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现代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被打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加剧。——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上述重大问题,具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全球蔓延、影响深远等特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3.当代发展问题的根源及影响资本的扩张及片面的发展理念。资本的本性是不断扩张,其无限占有财富的欲望,形成了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偏颇观念。资本主义制度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的扩张,进而驱使资本不断追求财富,把自然界当做无限掠夺与占有的对象。上述观念与行为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恶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矛盾冲突。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实质上是人对人的掠夺。这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历史阶段一切矛盾与问题的制度性、观念性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以残酷的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和掠夺,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力图巩固和发展带有霸权主义性质和特点的国际经济秩序,控制与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影响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及经济增长模式。由于缺少自觉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与法律规范,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及经济增长模式,必然造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生态的严重破坏。这是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日益疏离与分裂,人类生存问题加剧恶化的经济根源。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与渗透,进一步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优势,扩大了南北差距;同时还造成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增多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与民族所处自然条件有着很大的优劣差异,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国各民族的发展水平,进而造成条件差、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充分认识上述根源与影响,是解决当代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当代人类应当努力消除上述根源及其影响,改变那些不符合当代发展要求的观念、制度、体制与行为,确立与践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发展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1.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代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人既是实践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代代相传、更迭延续。当代人类发展的实践,应该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满足人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当代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地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战略的提出。当代人类建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危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的必然选择。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21世纪议程》,呼吁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1994年,世界人口大会在埃及通过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而非物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早在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就全面阐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此后,中国一直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地球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不可能毫无节制地供人类索取。否则,一旦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现在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失去生存发展的条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共同维护和管理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是当代人类共同的责任。2.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发展观念的偏颇。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经济竞争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在经济增长上片面追求速度而不顾及能源资源消耗、不顾及社会均衡发展,以及在发展中只顾及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等,都是陈旧的、错误的发展观念。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社会因素导致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继续存在,并导致各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基础科学水平的差异,科技、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可导致各国发展速度、水平和可持续性的差距。这种不平衡成为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的主要障碍。国际矛盾和冲突。各主权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导致全球发展不可持续的责任认定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严重分歧,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难度。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的现象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工业化的生产体系,无限追求剩余价值,鼓励甚至依赖过度消费的享乐主义,造成对自然的严重掠夺和破坏;全球人口激增及其需要满足,特别是全球范围内没有计划的过度生产和耗费,不仅导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加剧,而且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严重失衡。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增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意识。当代人类应该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转化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转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当代人类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各国应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切实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健全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立法与约束机制;各国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兼顾处于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具体要求,推进广泛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三)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是推动当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片面发展模式的否定与超越。实现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与历史趋势。1.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特指社会整体协调、全面进步,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本意,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的全面发展,是强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强调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的人与社会的发展在其本质和目的上内在地具有全面性的要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体现在人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要素要求整体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为人与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江泽民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全面性具有内在关联。可持续发展,就是克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2.推动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维护发展的全面性。坚持人与社会双重维度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与模式,选择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推动当代发展的根本途径。维护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让所有人都能分享发展成果。世界范围的发展要消除南北差距,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要消除城乡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维护发展的均衡性,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护发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条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自觉地维护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是推动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3.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历史趋势人类发展呈现为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趋势。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在不断印证这个趋势。实现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