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书名风波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胡愈之等人考虑到中文译本发行的环境,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人物形象毛泽东个人经历:189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童年时期在家中成长、读书,父亲的暴躁和家中教员的粗暴严厉,让毛泽东不断抗争。随着进步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眼界逐渐开阔;1914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在长沙读书后,他了解到更多运动,接触到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后来到北京后在北京大学做过图书管理员,认识很多进步人士,这段时间他在长沙、上海、北京等地组织工人运动,并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21年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2个人参加了共产党成立大会。他关心政治,不仅了解中国国情,对世界政治也很熟悉,渐渐成为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外貌描写: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性格特点:好学进取、敢于反抗、勇敢、爱国爱民、善于思考。周恩来个人经历: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响,他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地学习,回国的时候已经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领导过广州起义,在黄埔军校做过秘书,组织工人运动。外貌描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外貌清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性格特点:温和文雅、平易近人、头脑冷静、善于计划贺龙个人经历: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年轻时就闻名湖南省,贺龙被称作“土匪头子”,1927年南昌起义后参加共产党。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外貌描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然很健康。性格特点:谦虚、暴躁、英勇善战。彭德怀个人经历:他是行伍出身,原是国民党军官,因为国民党将军何健发动湖南农民大屠杀,他举行了平江起义,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他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著称。外貌描写:他是一个愉快爱笑的人,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的谈话举止中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性格特点:直爽、吃苦耐劳、活泼朱德个人经历:1886年出生在四川仪陇县的一个村子,家里是穷苦的佃农。他善于带兵,是杰出的军事家。外貌描写: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性格特点:沉默谦虚、朴实温和徐海东个人经历:湖北黄陂人,历经百余杖,善山地作战,能以岩石为阵,以草木为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人称“山大王”。毛泽东称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被称作“红色窑工”。(一家66口被灭口)外貌描写:“年轻指挥员”,“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颗门牙的大窟窿”。性格特点: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善良真诚、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阶级意识”最强。红军长征路线瑞金——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懋功会师——过草地——激战腊子口——大会师课后练习填空题《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是指。《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年月至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多种文字,几乎传遍全国。选择题“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形容的是()(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3)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斯诺笔下,毛泽东既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又是个有才能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B.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是彭德怀。C.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D.《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3.简答题(1)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2)《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3)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某校开展“红色之旅”主题阅读活动,请按要求完成1~4题。斯诺,生于1905的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他父亲开了一家不大的印刷厂。从小,他的父亲就要他“子承父业”,但是性格坚毅的斯诺,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著名记者。多年后,斯诺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九岁就开始帮人把包件从斯诺印刷公司送到报馆去,报馆那幢引人注目的建筑物的中心是一间宽大的生气蓬勃的记者工作室,在那里,我从远处深深地敬慕那些编辑们。”童年时代的这些见闻,在斯诺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种子。数之后,他毅然从美国中西部的出生地远涉重洋,在中国这样一个遥远的国家中,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轻的新闻记者。还是在童年的暑假期间,他开始对旅行发生了兴趣。斯诺回忆说:“搭乘鲍勃的新型旅行车进行一次探险,我因为把随身所带的钱花光了,只得流浪回家。不过,要不是在那夏天我亲眼看到了太平洋,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如此坚定地下决心要航海跨越这个大洋。要不是像流浪汉那样搭乘货车游荡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边,穿越过费瑟河峡谷和科罗拉多大峡谷,我还不会那么早就品尝到艰苦探险的乐趣,不会那么早就知道大自然和人生竟是如此丰富多彩。”那年秋天,他回到学校之后,在《悲惨世界》一书中发现了某些外国人物,使他想起那次夏季探险中遇到并产生好感的一些工人和失业者(体面人物心中的“流浪汉”)。斯诺说:“是雨果为我打开了一个思想意识和各种重大道德政治问题的陌生的新世界,并且把我卷进了一个遥远而又轰轰烈烈的历史时代中去。只是到了现在,我才理解,读书可以代替旅行,是仅次于实践的人生第二最佳乐趣。我的早期游荡生涯及其影响,对于我的生活方式来说,可能比我所受的全部正规教育起到的作用还要大。”斯诺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性的。他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懂得许多国家的人民和思想,他也认识贫富之间、权势者和卑贱者之间的一些关系。中国和中国革命,对斯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928他到达中国之后,一留就是十多。在这十多间,他迷恋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他为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种种划时代的问题所吸引。当他认清了这场革命,并看到革命已经起来,即将成为历史上最不寻常、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震撼世界的事件之一时,作为一个人和一名记者,他听到了召唤。斯诺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第一次来到中国。7月初他到达上海,由人陪同用半多的时间沿铁路线旅行采访。在南京,斯诺游览了明城墙和中山陵。正是这次旅行,使斯诺对当时中国的现状有了确切的了解,亲身体验了腐败与堕落,看到了许多地区的贫困与落后,看到了灾荒与饿殍。斯诺后来说,这次旅行是他关注中国命运的“觉醒点”。1933至1938间,斯诺担任了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他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直到1941,斯诺才离开生活了13的中国,返回美国。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于1960、1964和1970三次回中国访问,持续时间均较长。在中美关系长期紧张,两国互相敌视,几乎没有美国人能进入中国的那一段非常时期,斯诺能数次访华,确实是格外引人注目的礼遇,显然这是由于他与中共领导人在保安时期建立的特殊关系与友谊。这与《西行漫记》向世界介绍红军,宣传陕北根据地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而在20世纪50代的美国,由于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斯诺也遭受到很大的压力。1951,中国政府领导人就曾邀请斯诺旧地重游,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显然无法成行。直到1959,他重访中国的愿望才于次得以实现。斯诺也是一位著名摄影家。1930,斯诺在登临泰山时,就拍摄了不少风光照片。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有许多他自己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红军根据地首次接受外国人拍摄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地以外的人能看到这些照片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看来也还是十分珍贵的。除了自己拍摄外,斯诺还获得允许,翻拍了经过长征残存下来的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红军被迫从中国东南部的江西苏区撤退到陕西新根据地之前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西行漫记》因此集中收录了一大批延安根据地中共领导人的图片,以及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的照片,还有士兵、平民和儿童的一些留影。虽然当时和后来陕北根据地的其他摄影师拍摄了一大批珍贵照片,但由斯诺拍摄的这些照片无疑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斯诺一生共写了11部著作,大多是长篇纪实和新闻报道类的。内容多数是根据在中国采访而来。斯诺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郊区埃辛斯村去世,两天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斯诺病重时,中国派出医疗小组,专程飞赴日内瓦为他治疗。斯诺在临逝世前,曾收到了白宫邀请他作为“总统特使”到中国访问的信,他拒绝了。临终时,他还不忘中国。他说:“我热爱中国。”并留下遗嘱,要求把自己的一半骨灰安放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斯诺去世后,她的夫人把他的一半骨灰带到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个小花园中。斯诺以他的笔粉碎了“赤匪神话”,赢得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尊重。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斯诺为中国所做出的一切,他说:“我们将永远记得他曾为中国做过一件巨大的工作。他是为建立(中美)友好关系铺平道路的第一个人。”毛泽东在唁电中称:“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2、3、4段通过对传主的语言描写,揭示了斯诺成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著名记者的思想基础。对后文叙述他与中国的关系起到烘托作用。B.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用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有许多他自己拍摄的,也有翻拍的长征残存下来的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还有一大批延安根据地中共领导人的图片,还有士兵、平民和儿童的一些留影。C.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于1960、1964和1970三次回中国访问,其中一次是在中国政府领导人发出邀请后的第十头上,他重访中国的愿望才得以实现。D.中国和中国革命促进了斯诺成长和发展,斯诺也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和中国革命的支持者和宣传者。E.传记结尾引用毛泽东的话,高度概括了斯诺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不可或缺。2.从斯诺的生活经历来看,形成他的全球性的“生活方式”的基础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3.在对斯诺与中国的关系的叙述中,表现出了他对中国怎样的情感态度?请全面归纳。(6分)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请你就这两种精神中的一种,结合这篇传记,阐明你的观点。(8分)参考答案:填空题:1.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周恩来1936年6月10月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地区二十简答题: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3.答: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综合阅读:1.CDE2.①童时报馆的见闻,使他产生了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慕,在斯诺的幼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协议格式
- 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管理手册
- 股权质押转让协议书
- 公司食品采购合同
- 政府采购合同示本
- 信息与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娄底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三门峡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昆明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全
- 电力行业标准合同(2篇)
- 2023年初级出版资格证考试:《初级出版专业实务》真题模拟汇编(共267题)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
- 心理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 XX医院按病种付费(DIP)工作实施方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实施工作流程)
- IEC-62368-1-差异分享解读
- 双溪漂流可行性报告
- 英语单词词根
-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课件
- 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整体及条款解读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